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麼浪漫的一句詩,原來是表達友情的?

2021-01-13 寶媽育兒字典

年度最大打臉劇,非《慶餘年》莫屬了。

這裡說的打臉是指開播前的各種不看好,和開播後群情激憤的叫好聲,形成的鮮明對比。

11月26日,《慶餘年》正式開播。這部由孫皓導演,王倦編劇,青年實力演員張若昀、李沁等人,以及老戲骨陳道明、吳剛、辛芷蕾等人共同出演的古裝劇用古樸精緻的正劇品質,與頗具網感的喜劇橋段形成鮮明反差,令不少網友直呼驚喜。

有句話叫做:「美的東西,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良心劇《慶餘年》的播出,讓不少原本不怎麼愛古詩的朋友有了這種感慨。

當範閒用一首詩聖杜甫的《登高》秒殺狂妄自大的郭保坤時,實在是令人大呼過癮。當時範閒說:「我就這一首詩,你們隨便寫,誰能超越,我這輩子就不寫詩了」。

《登高》相信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有學過,之所以範閒能夠如此自信,是因為《登高》是公認的古今七律之一,可以說這唐詩三百首沒有白學了。

而在最新的劇集當中,範閒和心愛的「雞腿女孩」林婉兒重逢之後,他用了兩句前段時間非常火的一句詩詞向林婉兒表白,只有8個字,而且字也是一如既往的歪歪扭扭,但就是這8個字,卻讓林姑娘笑開了花。

這8個字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句話可以說是很多人心中都非常嚮往的一個場景了,也是我們心中覺得最美的情話之一了,表白的時候,結婚的時候,相比於「我愛你」,它不那麼直接,卻有著更深的內涵。

但是你知不知道,這句詩,其實在歷史上不是用來表白的,也不是用來增加男女之間感情的情話,而是用來形容男人之間兄弟情深的詩句。

你不信?跟著陳生往下看!

這兩句詩出自於《詩經》中,其原文為:

《國風· 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其實《詩經》中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來自於民間的無名氏,像這首詩也不例外,據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而這首詩的詩名之所以叫《國風· 邶風·擊鼓》,是因為它是一曲典型的沙場詩 ,是一位久戰沙場的男子的心聲。全詩分為五章,每一章4句,句句感人肺腑。

第一節: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寫的是寫沙場上大家忙碌的情形。詩人從北方南行而來,眼前戰鼓聲陣陣,大家踴躍地練武,修路築牆。

第二節: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寫的是他的思歸之心,他們聯合陳國和宋國,跟隨統領孫子仲,一路行來,詩人久久不能歸家,憂心忡忡。

第三節: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寫的是詩人的抱怨,和兄弟們這樣沒日沒夜地奔波,不知何時才能停歇下來,連戰馬都累得跑進了樹林。

從前三節來看,詩人和他的兄弟們早就厭倦了這一切,都在飽受思鄉之苦。

第四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是全詩最妙的部分,雖然來自天南地北,他們都說好了要緊握著對方的手,在沙場同生共死。至此大家就應該理解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與愛情無關,說的是友情。

那麼這句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愛情宣言了呢?

對於這個說法,其實文壇對此還有不少爭論,不過就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有人將它當成愛情詩來讀了。

可能就像《慶餘年》中範閒所說的:「吐著吐著就習慣了」,在歷史中,有很多古詩在經歷了多年歲月洗禮後,意思可能就發生了一些變化,就會變成用著用著也就錯了,最後錯著錯著也就成了對的了。

其實我們回頭看看,幾乎所有古老的文明,其源頭都因為有美好的詩。

尤其是我們華夏文明的源頭,那一定是從《詩經》開始。

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意為不學《詩經》,就不懂得如何說話。

也許它不能給你帶來物質上的收益,但卻能於生命蘊含輕逸悠長的深意中,改變你。

它將生活的日常、大自然裡生命百態、人世間的萬般情愫都入了詩:有生活中靜與美,生命裡喜與憂,愛與青春,態度與風骨……

所以,驚豔了三千年,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

古語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看看央視的董卿,我們就會發現其實美是分等級的,而只有這種知性的美,才是最高等級的美。

董卿長的並沒有那麼漂亮,但她卻有著別人沒有的那一份獨特的氣質,文化讓她滿腹經綸,各種詩詞名句、歷史文化,信手拈來,顯得溫文爾雅,其文化的力量更能觸動人的靈魂。

正可謂應了那句話:「文化的魅力不在於深遠悠長,而在於它能夠真正地沁入人心」。

作為家長,我們不期望孩子能夠考清華考北大,而是應該給予孩子文化知識,讓孩子做一名有文化的孩子,這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因此,我們要讓孩子多讀書,早讀書。

兒童時期,是讀書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在古詩文的學習上更是如此。我們回想一下,我們現在能夠記住的古詩,是不是都是在小學時候背記的。

在這個黃金時期,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打下堅實的古詩文基礎,這是中華民族傳統千餘年的優良文化

《詩經》一直為我們收藏著獨屬於中國人的那份最質樸、最真摯的情與美,堪稱「中國人的精神和美學家底」。

這本書完整收錄了《詩經》全本,305篇詩歌,含203幅詩經名物圖,首次圖文合體,讓你對《詩經》裡草木、鳥獸魚蟲,不再停留於想像中。

它生僻字有注音,且每首詩有一句話題解+注釋,讓我們無障礙領略詩經的美。

當然裝幀,更是淡雅,美如詩經本身。全年齡段無障礙閱讀,詩中典故、意境真諦一目了然,無需古文基礎,輕鬆好讀。

讀詩經、納蘭詞,就像是在讀自己,讀人生。

每一首詩,都是一段人生,每一首詞,都是一段故事。

讓我們陪著孩子,每天一首詩,每天一首詞,了解詩詞,了解人生。

相關焦點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最初的意思是什麼?說出來你都不信
    在很多結婚典禮上,都會聽到司儀們問新娘:「你願意執之子手,與子偕老嗎?」然後新娘就含情脈脈地回復一句:「我願意。」多麼美麗的誓言,很多嘉賓看到這一幕,都感覺好美滿、好甜蜜,並且真心祝福他們。但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真的是送給愛人的嗎?
  • 為何有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首友情詩?上句已經交代了?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古詩名句,但不同的人讀來,往往會有不同的理解。情竇初開的年輕人,讀到的是對愛情的好奇與希冀;情投意合的情侶,讀到的是交往時的山盟與海誓;愛而不得的人,讀到的又是世事無常與生活的無奈。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來談的是兄弟情?還以為是愛情詩
    這首詩最有名的莫過於「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譯文:一同生死不分離,我們早已立誓言。讓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戰場。可嘆相距太遙遠,沒有緣分重相見。
  • 「執子之手」很容易,但是「與子偕老」靠的是什麼?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故事我們都太過於熟悉,很溫馨的一句話,總是能帶給人莫名的感動,快餐式的愛情已經讓我們來不及去好好體味愛情的真正意味。可是雖然很多人都遺忘了愛情真正的模樣,但是還是有人在堅守著真摯的感情,不為了其他的什麼,只因為心中有愛。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最初竟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誓言
    不管是哪種背景,可以肯定的是: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一個長期遠徵的兵士的憂心和思念,其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兩句,從兩千多年前走來,早已成為令人動容的愛情誓言。其實,「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兩句,最初的出現,和男女間的愛情無關,僅是男人與男人間的誓言。為什麼這樣說,待我們逐句講解這首《擊鼓》後,便是知曉了。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只是美好祝願嗎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其中流傳最廣的詩句。我要拉著你的手,與你一起慢慢變老。這兩句詩寫得太溫情、太感人了,所以人們傳唱以後,就再也忘不掉。這兩句詩,也不再作為對戰友之間友情的謳歌,而作為對美好愛情的祝福。但是這兩句話,並不只是對未來的美好祝願,裡面還有沉甸甸的承諾。
  • 伊對:願每一個你都能找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
    兩位老人的愛情故事,生動形象地為我們詮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正奧義,這便是愛情最美的樣子,與此同時,這也引發了電視機前無數單身男女的羨慕之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份跨越兩千四百年的愛情承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源於《詩經》「邶風」裡的《擊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來說的是這個意思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人盡皆知,被廣泛用於男女之情。其實這首詩,最開始是有爭議的,很多學者認為這句話並不是指愛情而是指戰友之情。這句話出自於《 詩經·邶風·擊鼓》,原文如下: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其實是兩個男人之間的約定?
    李大嘴大嘴讀史「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一句愛情的誓言,承諾愛情的永恆。不過,出自《詩經》的原文說的未必就是愛情,而是兩個男人之間的約定。來讀讀原文《詩經·邶風·擊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 人海難得一知己,告訴你什麼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人海難得一知己,告訴你什麼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所以:不用去嫌棄你的右手,更不能嫌棄你的左手,因為左手拍右手,才能鼓出精彩的人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相濡以沫,平平淡淡才是真!!愛在有生之年,愛在當下,致所有深愛不嫌棄對方的人。
  • 張杰《愛人啊》:愛情裡最難的不是「執子之手」而是「與子偕老」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們還在彼此身邊。時間埋藏的故事,便用音樂來譜成歌。《明天過後》盼執子之手十二年前,謝娜是張杰《明天過後》裡的女主角,那個時候他們還在談戀愛。因為他們備受矚目,戀情自然是喜聞樂見的八卦,飯後茶餘,指指點點,能夠「執子之手」不是僅憑意願,還需要勇氣與時機。謝娜的愛從來都是濃烈的,直接的,耐心的。在綜藝節目中,謝娜就曾說過,是她先求婚的,張杰沒有立刻回答,而且還斷了聯繫。
  • 伊對打造戀愛交友App 願每一個你都能找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份跨越兩千四百年的愛情承諾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源於《詩經》「邶風」裡的《擊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詩原是戰場上的戰士與妻子之間的約定,後用來形容愛情的永恆。這是一句跨越兩千四百年的約定,歷經時間的沉澱與歲月的洗禮,最終成為一份對愛情的永恆承諾。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愛情不過是戰爭下的犧牲品
    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傳誦古今。無論是在影視文學作品中,還是生活中的情侶間,這一句情話的分量當真是無可比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源於《詩經》中的《國風·邶風·擊鼓》篇。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從全詩看,這是一首戰士思念家鄉親人的詩,感情真摯而細膩。訓練場上,擊鼓聲震震環繞耳旁,身邊的將士們在勤加操練著兵器。
  • 青聽·清雅國風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是一位遠徵異國、長期不得歸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鄉之歌。全詩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徵人自敘出徵情景,承接綿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後兩章描寫戰士間的互相勉勵、同生共死,令人感動。此詩描寫士卒長期徵戰之悲,無以復加。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最好的愛情,就是攜手到老
    兩個人在一起能夠從年輕到年老,經歷彼此的一輩子,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麼便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能夠攜手到老的愛情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兩個人都深深的愛著對方,並且在生活中把對方當做自己的習慣。什麼是愛情呢?陸琪老師說,其實就是找個喜歡的人一起。讓他逗你笑,陪你哭,一起窮,同享福。從小房子住到大房子,從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些被後人曲解、誤讀的成語典故,太搞笑了
    第一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堂下八位士兵拉著一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橫幅跪拜道:「包大人,冤枉啊,本來我們都是勇敢的戰士,可是被後人們給冤枉了。後人把我們理解成男女情侶之間,攜手坐在院裡的搖椅上,搖啊搖,讓我們一起慢慢變老。」看著堂下的士兵們一臉委屈述說的樣子,我的腦海裡立刻出現了趙詠華老師的那首成名歌曲《最浪漫的事》。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從你的姓氏我的名字項鍊開始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以我之姓氏冠你名字之榮耀,如此浪漫的愛情於是拉開序幕,在這個青春洋溢的季節,綻放屬於我們的芳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從你的姓氏我的名字項鍊開始。近幾年來傳統意義上的珠寶項鍊顯然已經不能滿足高調示愛的年輕人。
  • 我們都錯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是歌頌愛情,歷史真相很荒唐
    相信種子 | 相信歲月 遇見孩子綻放的現在 | 預見孩子美好的未來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做一個自我實現著的自由人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幾乎所有舉辦的婚禮都會用到這個名句。
  • 你知道《詩經》裡「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正意思嗎?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句,其出自《詩經》裡的《擊鼓》,人們總在形容愛情的時候喜歡用這兩句詩,但這幾句詩的真正意思你真的知道嗎?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相伴而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對面一個人牽著一條小泰迪,妻子怕狗,就拉住我的手。我隨口說了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妻子愣住了,問「什麼意思?」我也愣住了,沒文化這麼可怕嗎?連忙解釋「牽著你的手,跟你一起慢慢變老。」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相伴而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最喜歡的一首詩詞分享給大家「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古人的愛情讓現代人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