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開始,各種線上打卡就開始了: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每天線上視頻打卡,還有體育打卡,大部分學校要求每天練習仰臥起坐。
某個學校舉辦「線上體育節」老師們要求學生每天最少仰臥起坐100個,引起家長強烈抗議:腰壞了是老師負得了責?還是學校負得了責?
一位家長資深健身教練,舉實例說:別說是小孩子,就連大人做仰臥起坐都非常危險。之前臺灣一個25歲的男子做仰臥起坐後,覺得頸部以下全身無力,送到醫院時,意識清楚,但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
醫生檢查後發現,男子以手抱頭的方式仰臥起坐,導致頸椎內血管受不了連續施力而爆裂,血塊壓迫神經,因而頸部以下全身癱瘓。
另一位媽媽也表示贊同:「我的兒子今年8歲了,我經常讓孩子做仰臥起坐、彎腰運動等,但是一段時間下來,發現孩子的背部有點駝了。」
還有一位媽媽表示女兒已經深受其害:閨女從二年級體育老師就讓每天練仰臥起坐,開始也不懂,雖然孩子做得很費勁兒,也是按要求做,一次無意中的體檢醫生說孩子脊柱是彎的,猜側和長年做仰臥起坐有關。
「仰臥起坐」傷腰是真是假?醫師和健身教練都不推薦
很多家長聽完後特別震驚:我家孩子每天都練,學校有考核成績的,傷腰是真的嗎?
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這是真的。國外已經取消仰臥起坐多年了。
2015年12月21日,《華爾街日報》就曾發文《為什麼你可以停止做仰臥起坐了》。文章表示很多健身達人和軍隊專家正在極力推動用平板支撐等鍛鍊代替仰臥起坐,以此來避免頸椎和背部受傷,美軍在訓練項目中廢除仰臥起坐!
劃重點:12歲以下孩子不宜做仰臥起坐!
從骨科醫生的角度講:12歲以下的孩子不宜做仰臥起坐等運動,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身體內的器官、組織尚未發育成熟,有很多與成年人不同的生理特點,因此不宜做像仰臥起坐這樣的劇烈運動。
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生徐躋峰說過:「做仰臥起坐過度或姿勢不正確,小時候可能看不出問題,但長大了之後,肌肉會更容易出現勞損,骨骼發育也會有一定影響。更嚴重的是,會有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的潛在風險。因為這個動作有壓迫椎間盤的過程,如果動作劇烈就會造成器質性損傷。」
我國2014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仰臥起坐姿勢的要求是:受試者仰臥於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度角左右,兩手指交叉貼於腦後。
」兩手交叉貼於腦後」很多醫生和健身教練認為這個動作隱患很大,因為雙手緊抱後腦,本應該是腰部用力坐起,結果就變成了手臂用力往前,才能帶動上半身坐起,和這些肌肉群受到的鍛鍊相比,頸部、脊椎受到的傷害非常大!
中國學校會取消「仰臥起坐」嗎?體育老師表示:暫時不會改
中國學生還在繼續「仰臥起坐」練習,以2019年北京小學生為例,三年級開始男生1分鐘仰臥起坐的優秀標準是48個,及格最低17個。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的優秀標準是46個,及格最低16個,並且分值佔到體育總分的10%,而到小學五六年級段,這一比重佔到了總分的20%。
如果一定要做,傷害降到最低點:量力而行+姿勢正確
仰臥起坐對孩子傷害實在有點多,以後還是儘量少做吧!特別是學校將仰臥起坐列入考試,更是欠妥!為了孩子的健康,希望能夠取消!
但是,在學校沒有取消仰臥起坐之前,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並且一定要保證姿勢動作正確,以保證把傷害降到最低點。專家推薦動作:
1雙手自然伸直平放在體側或雙手交叉放在胸前。
2如果雙手置於頸後耳側或頭後時,要注意不要兩手抱緊後頸。
3練習者不要貪急,起初,能做成就做成,不要硬做,要循序漸進。
說到最後,其實[成長大伴]也贊同醫生和健身教練的意見,畢竟「仰臥起坐」爭議很多,而孩子的身體發育容不得一點馬虎,學校應該選擇一些萬無一失的項目,比如跳繩、彈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籃球、遊泳等體育運動,這些項目既有助於增加少年兒童的身高,又不會傷害身體。
作為家長的你,是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