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隨意畫圈… "新調整"能終結自然保護區亂象?

2020-12-26 央視網

  玉柱家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他計劃擴建牛舍,但由於緩衝區裡不允許進行施工建設,他無法擴大產業。記者 王靖 攝

  西部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牧民在核心區裡放羊。記者 朱文哲 攝

  經過60多年建設,我國自然保護區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存自然遺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於很多地方當年建立保護區時缺少系統調查研究和科學規劃設計,大量村鎮、農地、集體林、人工商品林和一些工礦企業等都被圈進了保護區範圍,致使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突出,一些保護區陷入生存與發展的困境。

  這塊淨土該如何真正保護起來?記者近日在我國北方一些自然保護區做了調研。

  地圖上隨意畫圈

  「圈裡人」有苦難言

  「劃定保護區時沒有科學論證規劃,都在攀比看誰圈的面積更大,完全沒有去真正思考如何保護。」一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當時沒有科學的測量工具,也沒有經過深入的調研,自然保護區的劃定和分區多是在地圖上簡單畫個圈就定下來,很多地方都存在故意「劃大保護區」的情況。

  盛夏七月驕陽似火,牧民玉柱在自家70畝玉米、黃豆田裡澆水施肥,玉米秧隨風捲起滾滾綠浪。他一旁的草場上,鄰居家的牛羊正低頭吃草,不時發出哞哞、咩咩的叫聲……這本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當它出現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裡,卻成了難以言說之痛。

  多年來,玉柱始終有個心結:全家四代人在此生活了100餘年,20世紀90年代自然保護區劃界時,他家的房子、院子都被「圈」進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而70餘畝耕地和100餘畝草場的大部分甚至直接被「圈」入核心區,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約束,他家的生產、生活處處受限。

  村中有近兩百人和玉柱有著相同的遭遇。村民反映說,前些年管得不嚴時,放牧種地都自由一些,現在頻繁來檢查督查,實在太憋屈。「我都想搬走了,可沒有搬遷政策,我又能去哪,我們比誰都珍愛這片土地。」玉柱說,最近他想擴建牛舍養60頭牛,但因緩衝區裡不可以搞任何施工建設,他擴建牛圈的小目標只好破滅。

  儘管規定,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緩衝區只準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可記者看到這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有通行道路連接村落,核心區「大門敞開」進出隨意。村民為了生活,道路人來車往。

  我國自然保護區大多地處「老少邊窮」地帶,它們同時也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生態補償制度的不完善和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優先原則,與區域內貧困人口的脫貧需求產生了很大矛盾,大大增加了地方的工作壓力,給保護區的長遠發展帶來挑戰。一些地方合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保護區周邊建起旅遊景點、養殖場、垃圾中轉站,可小生意剛有起色,督察部門的嚴查嚴管讓一些縣城馬不停蹄地拆廠房、搞填埋,保護區內村民叫苦連天。

  每天生活在青山綠水之中,卻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是東北某縣一個被劃入保護區的村莊村民面臨的現實處境,村裡不僅不能建垃圾收集站和汙水處理廠,連一個輸電塔基都不能搭設,而這一情況在這個縣的十多個村均有出現。在與之相鄰的某鎮,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經常遇到前來討說法的農民,全鎮600多人的個人所有林地被劃入保護區的緩衝區和實驗區,必要的森林撫育和經營性砍伐均被禁止,百姓時不時就會去保護區管理局討要說法。

  「退」不完「清」不淨

  舊麻煩或生新問題

  基層管理者和群眾普遍認為現行保護區政策需儘快進行改革,新政策還應更符合實際情況。可是,由於農田、草場、鎮村逐步退出自然保護區的配套文件尚缺,工礦企業退出自然保護區但地方無力承擔賠償金,調整過程逐級強制「面積不減少」的要求倒逼地方「劃大保護區」,這些問題的存在,可能導致自然保護區「退」不完、「清」不淨,解決歷史問題過程中或再生出「新問題」。

  今年2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下發文件《關於做好自然保護區範圍及功能分區優化調整前期有關工作的函》(以下簡稱71號文件),全國各級自然保護區調整優化工作拉開序幕,地方正在勘界立標,重新明晰自然資源產權。新一輪改革和調整能否解決遺留問題,達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目標,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目的呢?

  根據71號文件安排,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將由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轉為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目前不少縣市區「三區變兩區」的初步工作基本完成。但一些保護區的負責人表示調整難度很大,「結果肯定會出現調不乾淨的情況」。

  早在1994年《自然保護區條例》施行時,第二十七條就明確規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原有居民確有必要遷出的,由自然保護區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71號文件也明確規定,「對生態搬遷、永久基本農田、鎮村、礦業權等逐步退出設置過渡期,依法加強產權保護,穩妥推進」。但不少管理者表示,「也不是非得調出保護區,退出保護區也是另一種方法」。可從1994年至今,之所以村莊、耕地、牧場等退不出自然保護區,主要是上面沒有明確退出保護區的時限,缺少匹配政策和資金,地方始終保持觀望。如果這次三區變兩區後仍不出臺後續政策,保護區裡生產、生活與保護自然的矛盾也無法根本解決。

  工礦企業退出保護區所需的補償資金,也嚴重困擾著地方政府。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發現,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違法違規開發問題多見,一些省區市迅速啟動了工礦企業退出自然保護區工作。4年時間過去,不少地方通報了漂亮的成績單,保護區裡的工礦企業確實被清理出保護區了,可由於企業大多都是按地方政府要求「合法依規」建設的,後續對企業的補償事項卻一拖再拖,甚至沒了下文,政企糾紛和官司也因此頻頻上演。

  從2018年至今,把西部一縣政府告上法庭的林大慶,又去了該縣幾十趟,終於拿到了其礦業企業退出自然保護區300萬元賠償。「法院判決縣裡賠償700多萬元,剩餘的錢我跑了多趟要不回來,真是難!」實際上,林大慶已算「幸運」,同在一個國家級保護區的其他3家工礦企業的賠償問題更遙遙無期。東北地區一位分管環保工作的副縣長無奈地說,縣裡需要處理8家工礦企業的賠償問題,這幾年政府只能當老賴,不敢與企業對話。「我們也沒辦法,光靠縣裡的財力,實在賠不起!」

  讓地方苦惱的新問題還有如何確保「面積平衡」。71號文件要求邊界調整後,「自然保護地面積不減少」。有個縣終於從保護區裡調整出去村莊、耕地等18萬公頃的土地,同時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園交叉重疊還有17萬公頃土地,市裡卻要求這個縣必須再找35畝土地劃為自然保護地。

  強化科學管理

  尋求保護與發展的平衡點

  自然保護區作為最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存生態系統的「天然基因庫」。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建設已走過搶救性建立、數量和面積快速增長的階段,現在亟須加強科學調整和嚴格管理,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及時修訂《自然保護區條例》過時內容,提高保護區管理科學性。保護區內不少問題和矛盾的根源,在於《自然保護區條例》的部分內容與實際脫節。71號文件結合現實情況,細化了要求,有利於進一步提高保護區管理的科學性。如《自然保護區條例》中規定,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管理部門「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而此次71號文件不僅允許在核心保護區內開展必要的管護巡護、病蟲害防治等活動,同時還做了明確的說明。基層林業部門幹部建議,在自然保護地立法尚未出臺的情況下,亟須結合71號文件的精神,對《自然保護區條例》進行修訂,有利於自上而下理順自然保護區內的一切管理事務。「71號文件的精神再好,若轉化不成法律法規,原來的條例放在那,問題和矛盾還是會繼續發生。」

  及時完善和出臺退出方案及補償辦法,在資金上給予地方支持。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有銀認為,村莊以及工礦企業等退出自然保護區工作涉及補償,很多政府尤其是貧困旗縣幾乎沒有財力解決。他建議,各省區務必要出臺配套的退出方案及補償辦法,並明確退出時限,這樣基層政府才會有執行力。此外,記者調查還了解到,自然保護區大多面臨運行經費和保護資金短缺,科研監測、森林防火、林業病蟲害防治、宣傳教育等工作缺乏資金,滿足不了資源保護和監督管理的基本需求,而有的市縣級保護區只有保護人員經費,沒有運行管理經費、基礎設施建設和科研經費,保護區發展艱難。

  協調好生態保護紅線與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關係,避免後續政策相互「打架」。此次自然保護區範圍及功能分區優化調整與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同步開展,鑑於過去自然保護區與其他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後政策相互「打架」的教訓,基層幹部建議儘快理順生態保護紅線與自然保護區的管理關係。廣州珠灣人和生態環境研究中心(CECA)總幹事助理文楚君建議,出臺生態保護紅線的管理規定,要充分考慮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規定,部門間應加大溝通協商,確保二者重合部分的政策規定不衝突、不矛盾,為後續管理排除幹擾。

  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科學調整,避免下任務攤指標。保護區的調整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和任性,一切調整都要充分服務「保護」的目標。比如,自然保護區範圍調整以省級行政區域為單元,統籌平衡增減面積,做到保證省域範圍自然保護地面積不減少,避免逐級下任務、攤指標,苛責單個自然保護區「劃出去多少面積就必須補充進多少面積」。國家和省級行政區域應充分聽取基層的訴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地推進工作,確保此次自然保護區科學優化調整,實現應劃盡劃、應保盡保。

  尋找自然保護區保護與發展的平衡點,認真研究保護區的新課題。業內專家認為,此次保護區的調整改革,會改變以往的純保護管理模式,但保護的職能不能弱化,特別是核心區的保護要嚴格依法進行。各地要在政策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在提供優質生態產品方面加強研究和創新。

相關焦點

  • 當初隨意圈畫的自然保護區,如今尷尬了!
    、核心區緩衝區隨意進入、生產經營活動多等問題頻發。不少基層幹部反映,某些地方曾經為爭取生態補償資金而隨意圈劃保護區,導致「過去划進去容易,如今想退出來很難」。多年前,南方某地在一年內設了17個自然保護區,多數是為了爭取生態補償資金倉促劃定的,並無保護價值。
  • ...亂象叢生 管理難題如何破解(一)目擊現場:隨意逆行 亂停亂放
    管理難題如何破解(一)目擊現場:隨意逆行 亂停亂放□新天水記者 張彬霞 見習記者 趙超易於操控、方便快捷,在天水街頭,電動自行車成為不少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首選。12月20日,新天水記者針對天水市電動自行車亂象叢生行為進行了實地走訪。亂象一:逆行現象隨處可見
  • 【兩會聲音】李芳代表:實事求是調整自然保護區空間布局
    我這次是懷揣著鄉親們的囑託來的,都山、千鶴山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群眾生活問題,一直是縈繞在我心頭的難題。」李芳告訴記者,她此次帶來了關於調整優化寬城滿族自治縣都山和千鶴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規劃的建議。  李芳介紹,都山、千鶴山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之初,由於技術原因邊界劃定不夠合理、保護範圍重疊,再加上保護區內部分區域行政村眾多,這種邊界劃定造成自然保護區管理範圍分散、管理交叉,既不利動植物生長環境的穩定,又影響保護區內居民的生產生活。  「保護區內還生活著許多原住民,他們連條路都沒有,水泥路修到自然保護區邊界時就必須『斷頭』」。
  • 新規解讀: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重新調整,管控要求發生變化
    近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下發《自然資源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做好自然保護區範圍及功能分區優化調整前期有關工作的函》(自然資函〔2020〕71號,以下簡稱「71號文」),就自然保護區範圍及功能分區調整前期有關事項作出安排。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調整修編西疇縣小橋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關於調整修編西疇縣小橋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劃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2329號)一、關於對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橋溝片區進行調整修編問題>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和《自然資源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做好自然保護區範圍及功能分區優化調整前期有關工作的函》等文件精神,2020年我局啟動了全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
  • 浙江寧波首次發布「森林地圖」 一圖了解全市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及野生動植物分布信息
    在第7個「國際森林日」來臨之際,浙江省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首次發布「寧波森林地圖」。根據這份地圖,市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全市的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以及野生動植物等分布信息。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寧波市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奉化溪口鎮。該市已擁有雙峰、四明山、溪口、天童等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兩個國家級海洋公園分別位於象山花岙島和漁山列島。
  • 我的世界畫圈的淪陷
    大家有沒有接觸過MC畫圈?我從2018年暑假接觸到MC,2019年2月正式開始玩,2019年6月開始接觸MC畫圈,2020年5月徹底退圈,到現在,MC已經陪伴我兩年了。MC畫圈就是一個不太起眼的小「門派」。我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從好友那裡得到的信息,再加上自己的一丟丟推斷,儘量客觀地分析一下畫圈發展和淪陷的過程。
  • 黑河市人民政府關於擬調整黑龍江遜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和...
    為更好的發揮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作用,依據《黑龍江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擬對黑龍江遜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和功能區划進行調整。具體情況公告如下:一、自然保護區範圍擬調整情況黑龍江遜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擬調出面積4645.82公頃,其中核心區調出2281.86公頃,緩衝區調出1496.77公頃,實驗區調出867.19公頃。調整後,黑龍江遜別拉河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2366.95公頃,只保留遜克縣主要河段。
  • CSGO更新:多張新地圖內容調整修復
    雜項  -準星靠近標點時,標點顏色將淡化,直接瞄準時將完全透明。  遠古遺蹟  -降低了環境音量。  -調整了混合效果,加強了某些位置玩家的辨識度。  -重做了中路附近平臺的視覺效果,使其更加明顯。  -為低配CPU/GPU 剔除了額外的場景裝飾。  -苔蘚牆的表面類型不再定義為植被。  -修復了不可見的陶器。  -去除了B點後門附近的視覺雜亂。  -整體性優化。  -碰撞模型修復。
  • 終結戰場:互動直播新玩法,新禮物新特效,助力主播吃雞
    終結戰場:互動直播新玩法,新禮物新特效,助力主播吃雞 2020-10-22 15:58  網易遊戲資訊社
  • 美國舊金山公園畫圈防聚眾
    美國舊金山公園畫圈防聚眾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發布時間:2020-05-25 13:24:58 【編輯:李霈韻】 美國舊金山公園畫圈防聚眾
  • 第一個苔蘚類自然保護區建立 留住海花草
    摘要: 9月6日,省政府批覆同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關於建立貴州獨山都柳江源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的請示,獨山縣都柳江源溼地自然保護區成為我省第一個苔蘚類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
  • 「電動自行車亂象叢生 管理難題如何破解」系列報導之一 現場目擊...
    「電動自行車亂象叢生 管理難題如何破解」系列報導之一現場目擊:隨意逆行 亂停亂放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張彬霞 見習記者趙 超12月20日,本報記者針對我市電動自行車違規亂象進行了採訪。亂象一:逆行掉頭當天,記者在秦州區大眾中路、民主路、建設路等路段看到,電動自行車隨意逆行、掉頭現象時有發生,部分駕駛人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怎樣方便就怎樣行駛,不僅影響交通秩序,而且有損城市形象,其行車安全也令人擔憂。
  • 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植物新種浙南木樨
    浙南木樨 劉西 攝記者22日獲悉,浙江省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日前發現植物新種——浙南木犀。在此之前,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和烏巖嶺管理中心的科研人員在參與浙江省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過程中,發現了浙江南部地區1種木犀屬植物,經查對文獻、標本和定點觀察比較研究,確認系植物新種。
  • 浙中最美風景線—東白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東白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於2003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是我省第一個以經濟樹種(香榧)種質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也是紹興市第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諸暨市東白湖鎮,東與嵊州毗連,南與東陽接壤。它地處會稽山脈南端山系,主峰太白峰海拔1194.6米,雄偉壯觀,為浙江中部名山之首。
  • 「CF」地圖平衡調整,AK系列武器迎來第二春!?
    我是你們的靈狐姐~最近官方發布了一則關於調整地圖平衡性的遊戲公告,對部分遊戲地圖進行了地圖平衡性調整。其中包括了三張爆破排位地圖潛艇、異域小城、港口,對個別點位進行了優化,將木質掩體替換成了不可穿透的鋼製材料~這一次的地圖平衡性調整主要目的是增加了玩家們可選擇的點位,讓遊戲更加充滿公平性和競技性!
  • 全國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
    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通過長期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保護管理制度,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分類分區分級分部門」管理制度。【分類】自然保護區分類是通過制定《自然保護區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GB/T14529-1993》實施的。我國自然保護區一般按主要保護對象的不同分為生態系統、野生生物和自然遺蹟三大類別9種類型。
  • 新地圖搶先看 | 全新黃BUFF登場!
    為廣大喜新不厭舊(比如妲己寶寶就是舊愛也是新歡對吧ヾ(o◕∀◕)ノヾ)的召喚師著想,策劃大大們正嘗試為大家帶來全新的競技對抗地圖「榮耀峽谷」,希望新地圖能帶來更豐富的戰術嘗試,以及更激烈的對抗!新地圖目前僅在體驗服測試,測試是以替換體驗服匹配地圖的方式進行,體驗服排位賽仍然使用王者峽谷地圖(王者峽谷地圖無調整)。
  • 「中風」越來越多,康復訓練別踩3個雷區,小心「手挎籃腳畫圈」
    但是,如果不經過正規完整的康復訓練,患者走起路來常常是:病腿整體僵硬,站立不穩,走路畫圈,拖腿行走。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手挎籃,腳畫圈」步態。中風後康復訓練別踩3個雷區,小心「手挎籃,腳畫圈」雷區1:急於行走中風偏癱後進行康復訓練實際上是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
  • war3重製版聯動對戰平臺,高清地圖隨意暢玩!黑門、傳歌將爆火?
    在8月26日到10月25日長達兩個月的活動期間內,只要是安裝了《魔獸爭霸III:重製版》客戶端的玩家們,即可在平臺免費暢玩所有高清限免的優質RPG地圖!玩家們在遊戲大廳點擊「高清測試」,就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高清限免】地圖了,地圖數量較多,或許不少新玩家們不是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