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遊樂場突然心臟驟停 爸爸將女兒抱到旁邊的空地做心肺復甦

2021-01-10 川北在線網

女孩遊樂場突然心臟驟停 爸爸將女兒抱到旁邊的空地做心肺復甦

時間:2019-12-10 14:49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孩遊樂場突然心臟驟停 爸爸將女兒抱到旁邊的空地做心肺復甦 近日,泉州8歲女童欣欣(化名)在城東中駿世界城廣場8號門外一室外遊樂場玩蹦床,7分鐘後,正在空中跳躍的欣欣突然墜落在蹦床上,陷入昏迷。一旁的父親發現女兒心臟停止跳動,立刻將女兒抱到旁邊的

  原標題:女孩遊樂場突然心臟驟停 爸爸將女兒抱到旁邊的空地做心肺復甦

 

  近日,泉州8歲女童欣欣(化名)在城東中駿世界城廣場8號門外一室外遊樂場玩蹦床,7分鐘後,正在空中跳躍的欣欣突然墜落在蹦床上,陷入昏迷。一旁的父親發現女兒心臟停止跳動,立刻將女兒抱到旁邊的空地做心肺復甦。

 

  很快,欣欣被送到泉州市第一醫院城東分院,期間,欣欣的父親仍持續在幫女兒做心肺復甦。眼下,欣欣正在該院重症病房內,依靠呼吸機維護生命體徵。

 

  女兒突然心臟驟停 爸爸做心肺復甦搶救

 

  12月1日下午17時許,父親劉先生帶著欣欣到以前多次玩過的一家室外遊樂場玩耍,到了遊樂場後,欣欣徑直選擇玩蹦床。

 

  當天17時41分,工作人員幫欣欣綁好安全帶後,欣欣獨自在蹦床上跳躍,現場另3個蹦床也有小朋友在玩耍。

 

  17時48分,在空中的欣欣突然墜落、耷拉在蹦床上,一旁的劉先生立即上前抱住欣欣到旁邊的空地做心肺復甦。當天下午6點多,欣欣被送到泉州市第一醫院城東分院急診科搶救。

 

  抵達醫院後,醫護人員第一時間採取措施,為欣欣做氣管插管、胸外心臟按壓、開放靜脈通路、腎上腺素靜推等,經處理,欣欣的心律慢慢有所恢復,但意識始終未轉清醒。

 

  「還好孩子的父親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在為她做心肺復甦,為治療爭取了時間。」當天接診的泉州市第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真表示,期間,醫護人員還向家屬了解欣欣的相關病史,試圖從病史中找到心跳驟停的原因。但劉先生否認欣欣有任何基礎疾病,也否認近期感冒等不適病史。

 

  泉州市第一醫院兒科主任梁世山表示,目前欣欣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如果能恢復自主呼吸醒過來,就有希望。另外,他也提醒,小孩的脊椎、協調性都沒有發育完全,不適宜參與蹦床等危險性較大的遊戲。

 

  孩子玩蹦床有哪些健康隱患?

 

  因為玩蹦床而受傷的事件,在網上一搜就有很多。除了常見的骨折,還有出現高位截癱等不可逆結果的。

遇到重心稍有偏斜,脊椎稍有失控,就會使脊椎的受力失去平衡,可能導致脊椎骨、關節、韌帶等受損。

注意力很難集中,孩子玩蹦蹦床,容易降低對臟器的自我保護意識;振蕩還有可能對尚未發育完善的內部器官造成損傷,尤其對大腦不利。

  設施不正規,有些不良商家為了利益,所用的蹦床質量安全都沒有保證。蹦床的護欄或者鐵絲網上存在破損或者鬆動,孩子易碰到的地方海綿脫落、彈簧的老化,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孩子身體受傷。

 

  多人同玩,孩子們年齡體型差距相當大,經常在蹦床中相互碰撞、摔倒,甚至踩踏,兒童受傷機率上升。

 

  除了蹦床,遊樂場不少設施都存在安全隱患。

 

  因此,家長帶小孩遊玩時尤其要注意!

 

  學會心肺復甦,關鍵時刻能救命

 

  下面這個視頻,福建協和醫院心外科團隊醫生「手把手」教你「人工心肺復甦」。

 

  這些地方可以學!

 

  心肺復甦的練習只能在專業模具上,切勿在真人上練習。

 

  1、福州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體驗館(位於福州市鼓樓區鼓屏路17號晨恩大樓8樓)12月5日正式開館,每周二——周五都開放參觀體驗。大家可在館內的專業模具上練習心肺復甦,並有專業人士指導。

 

  2、福建省紅十字會的應急救護培訓基地也定期開放(福州市湖東路199號外經貿廣場5樓)周三下午3點——5點,周六上午9:30——11:30。目前僅接受團體預約,預約電話:林老師 0591-88563506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心臟支架術後5個月,54歲大哥突發心跳驟停 一場生命接力展開……
    第一棒:鎮衛生院120救護車上持續做心肺復甦10月12日上午,剛過7點,正在急診科值班的青白江區人民醫院集團城廂第一醫院(城廂鎮公立中心衛生院)內科醫生向雄偉接到120急救中心通知:有急診患者!「我們到的時候,患者坐在地上,背靠著床,已經處於無意識、呼之不應的狀態。一檢查,沒有動脈搏動,也聽不到心音。」向雄偉說,結合家屬所說,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病史,5個月前曾做了心臟支架手術,當即判斷是心梗,「我們馬上做心肺復甦。」
  • 中年女子澡堂裡心搏驟停 鹹陽母女三輪心肺復甦救人
    12月12日下午3時許,在縣城大慶路浪淘沙洗浴中心,她和上大三的女兒一起,在公共浴池洗澡,一抬頭發現隔壁淋浴的一位中年女子突然倒在了地上一動不動,她什麼都顧不得想趕緊上去查看詳情。劉鴻雁先是冷靜的觀察了倒地女子的面部特徵,發現其兩眼緊閉,臉色煞白,嘴角青紫,明顯缺血的症狀。然後把手指頭放到女子的鼻孔處試了試,沒有一絲氣息。
  • 小區安保人員實施心肺復甦救人一命,原來他是紅十字會持證救護員
    6月30日晚上9點50分左右,成都郫都區的華潤橡樹灣小區A區,一名小區業主突發疾病,呼吸心跳驟停,萬幸的是,小區秩序班班長胡賢春,恰好是一名持證的紅十字救護員,到現場的第一時間,為患者進行心肺復甦。工作中的胡賢春在20分鐘的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後,業主恢復了脈搏,隨後被送往就近醫院。
  • 心臟驟停!怎麼辦?
    心臟驟停!怎麼辦?現場參訓人員首先觀看了心肺復甦術的操作視頻,視頻中清晰地描述了按壓前的準備工作以及操作的各項細節和要領,如胸外心臟按壓部位、頻率、深度等。接下來 重點來啦!
  • 父親心搏驟停,女兒在電話指導下現學心肺復甦術!最終救回一命
    英國牛津郡男子加裡·黑克斯生日當天心搏驟停,幸虧女兒及時發現,在急救電話接線員電話指導下現學心肺復甦術施救。資料圖 王金輝 製圖加裡現年57歲,住在泰晤士河畔亨利鎮。英國《每日郵報》27日援引加裡37歲女兒蕾切爾·黑克斯的話報導,加裡今年4月生日當天上午感覺胸痛,十分疲倦,睡了一會兒,「醒來後仍感覺不適」。「我突然看到他臉色慘白,意識到不對勁,讓媽媽打急救電話……然後他就停止呼吸」。接線員在電話中教蕾切爾把父親平放在地板上,施行心肺復甦術。蕾切爾「先前從沒有做過急救」,一邊哭一邊施救,持續將近半小時。急救人員抵達後將加裡送到醫院。
  • 深圳一學生籃球場突然倒地,心臟驟停!這「神器」太關鍵
    近日,深圳一學生暈倒在地,心臟驟停,旁邊人用心肺復甦+救命神器AED搶救,此事引發關注。南都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了解到, 現場人員的搶救,為醫生後續搶救贏得了時間。【南都N視頻】視頻剪輯、編輯:錢藝一起來了解當時現場發生了什麼以及最新的情況!
  • 猝死頻發,面對心跳驟停,心肺復甦一定要人工呼吸嗎?
    目前心肺復甦的推薦,首先是30次胸外按壓,然後再進行2次人工呼吸,而且,指南中建議如果沒有接受過專業的人工呼吸訓練或者對人工呼吸有較大的心理障礙(尤其是目前還要面對新觀等可能存在的傳染病),可以進行單純的胸外按壓急救。大部分的院外心跳驟停都是心源性的(心臟疾病導致的),所以要救人,最重要的是想方設法讓心臟重新跳起來!
  • 【疫線觀察】王立祥:《2019 冠狀病毒病相關心搏驟停患者心肺復甦...
    【編者按】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領銜11大學(協)會分會組織近百位戰疫前後方心肺復甦領域專家,制定《2019 冠狀病毒病相關心搏驟停患者心肺復甦專家共識》,本期《疫線觀察》,將由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王立祥教授進行解讀。
  • 這份急救實用手冊,請人手一份心肺復甦四部曲
    有研究證實:相比什麼都不做,即使最簡單的單純胸外按壓的心肺復甦,存活率也能提高一倍。該研究數據還顯示,接受標準心肺復甦和單純胸外按壓的心肺復甦患者的30天存活率,是不接受心肺復甦患者的兩倍。與無心肺復甦相比,旁觀者實施標準心肺復甦和單純胸外按壓的心肺復甦的生存率均較高,標準心肺復甦比單純胸外按壓的心肺復甦更有效。
  • 【世界心臟日·求證】心肺復甦會導致肋骨骨折嗎?
    心肺復甦是搶救心臟猝死的重要技術,需要施救者用兩隻手對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有媒體報導稱,一個熱心人在路邊為心跳驟停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時,導致患者肋骨骨折。心肺復甦真的會導致肋骨骨折嗎?對此,記者採訪了華中阜外醫院急診科主任鄭曉輝。
  • 海南乘警做心肺復甦救下一女子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3日消息(記者 王燕珍 通訊員 陳惠)看到一名婦女倒地後嘴唇發紫、呼吸微弱,海口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民警葉亮立即衝上去救人,通過持續做心肺復甦3分鐘左右,成功救下該女子,最終該女子轉危為安。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孩子從小掌握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
    記者獲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紅十字工作育人作用,保護青少年生命健康,明確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
  • 事發宿州學院,一學生心臟驟停!幸虧——
    12月5日上午,趙凱軍像往常一樣在田徑場給公共體育班的學生上課,在慢跑熱身過程中,一名男生突然暈倒。他迅速跑過去,檢查學生身體情況,發現其已無意識,立即安排在場的其他人撥打120急救電話,去校醫院喊醫生,打電話向學校領導匯報情況,通知該生輔導員聯繫學生家長。
  • 34歲白領健身房中突發心跳驟停,兩小時心臟按壓,抽出的血都是黑色的
    患者搶救中34歲白領健身房中突發心跳驟停隨著疫情防控局面逐漸向好,人們逐漸走出家門,外出運動,平常就喜歡鍛鍊的34歲白領張玲(化名)也不例外。4月25日正值周末,她跟往常一樣到健身房鍛鍊減脂。揮灑了一個小時的汗水,正準備結束課程的張玲突然倒地,心跳呼吸驟停。健身房工作人員慌了神,趕緊把她送往附近的江蘇省中醫院,此時該院急診科副主任郭濤和張峰醫生恰巧路過。
  • 【必看】黃金4分鐘 | 不能錯過的急救術 「心肺復甦」
    據衛生部統計,我國每年有54萬人因心跳驟停而死,並且呈逐年遞增趨勢。在心臟停止4分鐘內,如果施予正確的心肺復甦,有50%的患者可以成功復甦,隨時間增加,復甦概率相應降低,直到10分後基本無希望。如果我們的急救普及高,只要患者在公共場合發病,也有一半的人可以從死神手裡逃脫出來。
  • 影視劇別再誤導觀眾 心肺復甦最重要是胸外按壓
    心肺復甦時一定做人工呼吸  這個誤區,影視劇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大部分成人患者,心臟驟停主要是心臟原因引起的,所以要救人,就得想方設法讓心臟重新跳起來。胸外按壓,就是用外力來幫助心臟跳動,以維持重要臟器的血流灌注;做人工呼吸,勢必要中斷按壓,按壓一停,血流灌注又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所以,心肺復甦最主要的是胸外按壓。
  • 蘇州灣馬拉松比賽正酣,26歲男子跑馬拉松心跳驟停
    12月7日上午,2020蘇州灣馬拉松比賽正酣,距離終點不遠處突然發生驚心動魄的一幕:一位身穿深藍色運動衫的26歲男子突然倒地,危急關頭,急救人員緊急伸出援手,終於將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目前男子已脫離生命危險。
  • 妻子突然呼吸心跳驟停,丈夫心肺復甦救回一命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王紫)妻子在家突發呼吸、心跳驟停,丈夫第一時間心肺復甦,將妻子從鬼門關拉回,再送醫救治。昨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梨園心血管臨床醫學中心醫生田衛表示,掌握心肺復甦技術,關鍵時候能救命。
  • ...路人行心肺復甦門檻,生存鏈增加恢復環節!美國發布心肺復甦新指南
    月21日,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2020年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官網同時公布了17種語言版本的摘要,包括中文版。10 【點擊下載中文版】新版指南共491條建議,但只有6條(1.2%)是基於A級證據。
  • 男子運動心臟驟停,瑞安多人上演教科書式急救
    「蔡老師倒地後到送至醫院搶救,一直接受有效的胸外按壓,讓血液有效循環起來,大腦不至於缺氧,為後續治療打下了堅實基礎。」洪偉力介紹,這是他從醫20多年以來,最成功的一個搶救案例,其他的成功案例也有,但痊癒都沒這例快速。「很多人聽說過心肺復甦,但不少人只停留在理論上,實踐操作上並不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