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農村都能看到不少擺在院子外面的蜂箱,這些都是野生的蜜蜂,然後被人工收集起來飼養,大多都是供自己家人食用,並不是靠養蜂來賺錢的。曾有人統計過,說我國有數億蜂蜜消費者,而養蜂人只有幾十萬,這麼大的市場應該很賺錢才對,那麼養蜂到底能賺多少錢呢?
其實養蜂也是非常複雜的技術活,曾經就親眼見過農村人收集蜜蜂:那是在一個棵大樹上,偶然間就飛來了一窩蜜蜂,一大群像小葫蘆一樣掉在樹枝上,後來一位老農就在一個笊籬上綁上一條紅布,在紅布上抹上一些蜂蜜,然後小心翼翼的把笊籬伸到蜂群旁邊,等蜂王飛上笊籬後,不一會兒,一大群蜜蜂就全在笊籬上了。
當然這樣收集蜜蜂也要看運氣,如果蜂王不往笊籬上飛,或者飛走了,那就沒辦法了,說明沒那個運氣。把收來的蜜蜂放進事先準備好的蜂箱中,還要在裡面放上一些白糖,有蜂蜜就更好了,還要防止一些昆蟲前來吃蜜蜂。等第二年蜂群就越來越大,一般一箱蜜蜂達到四五萬隻就要分開了,這時又會出現一隻蜂王,這時候就有兩窩蜜蜂了,一般一年能分出來一箱。
這也只是農村人收的一些野蜂,對於專業的養蜂戶來說,就不能這樣了,因為這樣速度太慢,就需要購買蜜蜂了。有人說養蜂是一種甜蜜而辛苦的事業,好像整天生活在花叢中一樣。其實養蜂也是很辛苦的,為了能多產蜂蜜,他們要不斷的追趕花期,因此蜂農們大多都住在簡易的帳篷裡,生活就像打遊擊一樣。
圖中這位養蜂人說:他現在有五十多群蜜蜂,大的蜂群一年能產四五十斤蜂蜜,不過有些蜂群比較小,產的蜂蜜就少了。如果年景好的話,一年也能收割兩千斤蜂蜜。不過他一年就要換好幾次場地,光運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過一年也能賺個四五萬塊錢。
當然他說的這個數字應該是很保守的,估計還能多一些。每年到冬天的時候,蜜蜂就躲在蜂箱裡不採蜜了,這時候就需要在蜂箱裡放一些蜂蜜,有些養蜂人就會買一些白糖餵養蜜蜂,因為白糖價格比蜂蜜便宜很多。
因為養蜂也需要很多技術,因此現在村裡的養蜂人大多都是年齡較大的人,如果沒有技術,不僅賺不到錢,有可能還會賠錢。所以剛開始養蜂的時候,也需要找一個有經驗的師傅來帶領。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養蜂的原因之一。
除了技術之外,氣候和天氣也是很關鍵的,如果在流蜜期遇到連續下雨,這也是養蜂人最怕的,這樣不僅蜜蜂不能採蜜,還需要餵養蜜蜂,確保蜜蜂不餓死。如果一年遇到幾次這樣的天氣,那收益就大幅度降低,甚至還會賠錢。
再一點就是養蜂很難成規模,據說一群蜜蜂採蜜的範圍也不過方圓三公裡範圍,如果這個範圍內蜜蜂太多,產蜜量也就會相應降低,如果轉場地養的話,各種成本又增加了,因此村裡很多養蜂人最多也只養幾十箱到一百箱之間。
雖然說如今的蜂蜜市場很大,但是由於蜂蜜價格一直上不去,再加上市場上還有不少勾兌蜂蜜,外行人一般很難辨認,價格上不去也就賺不到錢。因此養蜂的話,餬口可以,想要賺大錢也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