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蜜蜂只要掌握以下六點,可讓你的養蜂路一帆風順

2020-12-23 蜜蜂小林

想要養殖中蜂,養好中蜂以下六點很重要一定要牢記

一、中蜂大多都是定點養殖,選擇場地極為重要

中蜂場地不追求傳說中的風水寶地,但是最起碼也得過得去。最重要一點就是方圓2公裡範圍內,一年要有兩個大蜜源,夏冬兩季要有等量的輔助蜜源,避開附近有池塘湖泊地區,這些地區嚴重影響處王交尾增加丟失機率。但是這類地形也不是每人都做得到的,山區是不缺場地,如果在城鎮那就是寶地難尋了,所以各人的情況不盡相同,附近實在沒有合適的場地那麼房前屋後、陽臺庭院,都是可以作為養蜂場地的。當然如果你居住在城市中心那小林勸你還是不要養了,道理不言自明。切忌不要在幾十層的樓頂養蜂,硬要養也養不好的。

二、初涉養蜂手裡最好購買一本養蜂秘籍

對於養蜂秘籍不管那個時代的都可以,最好是購買正版書,盜版的最好別用,至於為什麼,你自己懂的。比如飼養過程中遇到一些小問題,無需問人,自行解決。

三、多去論壇、養蜂群這類地方學習交流

閒暇時間多上論壇、微信養蜂群、頭條、百家這些地方逛一逛,不管是對的經驗還是錯的理論,多聽聽,多看看,相信大部分內容還是對你有所幫助的,所謂三人同行必有我師嘛!學習與操作雙結合自己的技術想不提高都難。

四、巢蟲是中蜂的頭號天敵,

想要養好蜂留住蜂巢蟲這一關必須要把握好。對於中蜂愛啃脾這一習性最好辦法就是經常打掃箱內垃圾及時更換箱脾,這個絕對不能偷懶。查蜂時看見箱底有很多蠟屑及時清理,蜂脾變黑及時更換。春繁前期用一個箱替換出舊箱,舊箱用開水一淋或噴火槍焚燒消毒之後又可以替換另一個蜂箱依次類推,至於換脾方法就不需要詳細解說了吧!怎麼做都可以,只要記住中蜂有喜新厭舊的習性,蜂群都有有戀子情結。

五、中蜂屬於野生蜂種,無需過於幹涉

中蜂不同於意蜂不要老是以自己為主,一年到頭既要蜜蜂這樣,又要蜜蜂那樣的。想要養好中蜂就應該以蜜蜂為主,它們想要怎麼樣,我們做為僕人,就負責為它們提供方便,把它們伺候舒服了才能給我們更多的酬勞。比如加脾這件最簡單的事為例,感覺蜜蜂想要造脾了,我們就給個巢礎,它們自然就會順其自然的開始造啦,如果它們都不想造,硬塞個巢礎進去,過一個月它也不會去造,脾氣大的甚至會給毀掉。

一個例子不夠就再舉一個,比如分蜂,它們想分,我們做為蜜蜂的僕人,就幫它們分,如果它們都不想分,硬是要拆開它們,這又是何苦呢?其實蜜蜂也是很聰明的,弱王有弱王存在的道理,強王有強王存在的必要,只要工蜂不主動棄王,就是正常的王。那怕是殘王也是一樣的。

六、無為,就是有所為

食用煙火之物沒有哪個人是不會生病的,蜜蜂不食煙火之物難道不會得病?不是說蜜蜂不會得病,而是說蜜蜂不會很容易得病,得病了無需吃藥它們也會處理,患病蜂群最常用的就是棄巢而去,大不了從頭再來。一旦蜂群的病除非是專業的技術人員,普通的養蜂人也很難治得了蜜蜂病。所以就算蜜蜂得病了,整天提心弔膽忙前忙後都是徒勞無益。最省事的方法就是等它們棄巢,另給它們安個新巢,原巢物件統一進行消毒處理。過度關心往往會恰得其反。養蜂可以參考道家的思想,無為,就是最有為。寡聞淺見,有待指正。

相關焦點

  • 蜜蜂科學養殖技術,做好這3方面,養好蜜蜂指日可待
    常常有新手養蜂人問閩南蜂哥,為什麼蜜蜂不好養,總是越養越少,有的蜂群甚至整群飛逃,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養蜂人不懂得科學養蜂,不懂得科學管理蜂群。那養蜂人應該如果科學養殖蜜蜂呢?只要做好這3方面,養好蜜蜂指日可待。
  • 1群蜜蜂2隻蜂王!老蜂農的母女同巢養殖技術,操作簡單又快捷
    一群蜜蜂只有一隻蜂王,一直是自然界蜂群生活的規律,但是人工養殖的蜂群,由於養殖技術的提升,還有研究人員不斷的鑽研,兩隻蜂王養殖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目前雙蜂王養殖技術,有西方蜂種採用最多的,隔王不隔蜂的雙王群養殖技術,有中華蜜蜂一般採用的,隔王又隔蜂的一箱雙蜂群養殖技術,但是接下來我們要分享的是,不隔王也不隔蜂的雙蜂王同巢養殖技術。蜂王的特性蜂王與蜂王之間,天生有一種競爭關係。一群已經有蜂王的蜂群,是不會接受一隻外來蜂王的,即使是蜜蜂接受了,蜂王也不會接受她,最終便是蜂王單挑打架。
  • 追花養蜂,帶動脫貧,王貞六—— 六十五歲開始的甜蜜夢想(百姓影像...
    他是重慶市黔江區黑溪鎮勝地社區的村民,更是當地聲名遠揚的養蜂大戶。可誰能想到,武陵山區裡的王老漢,65歲才開始他的「甜蜜夢想」。早年間,王貞六一家的生活還不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出去打工四處碰壁,老伴多病,兒子因殘疾沒有勞動能力。靠著4畝玉米地,養豬養雞,一年到頭也就不到2000元的收入。 這個家,王老漢扛不動了。2014年,王貞六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抱龍向聖群:蜜蜂養殖走上「甜蜜」致富路!
    在抱龍鎮埠頭村8社的大山深處,二十幾桶土蜜蜂整齊排布、錯落有致,養殖戶向聖群正在檢查蜂箱內的蜜蜂是否正常。向聖群是該村村民,說起養蜂他總是滔滔不絕,「這個地方山好水也好,打農藥少,蜂蜜無汙染,適合養蜜蜂。」
  • 那些從不人工育王的養蜂高手,他們是如何分蜂的?方法就2個
    對於現代化的養蜂來說,人工育王可以說對於我們的養蜂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大規模的養殖蜜蜂,可以說沒有了人工育王技術,全場的蜜蜂控制將會遇到巨大困難。雖然說人工育王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就算是一般的個人養蜂場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基本上都會操作,但是對於我們新養蜂的朋友來說或者說對我們蜜蜂養殖不是很了解朋友來說,人工育王技術的掌握還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可以說學會了人工育王技術,我們養殖蜜蜂的技術就更進一步,與成功距離也會拉近很多。
  • 《我的世界》手遊蜜蜂養殖攻略 玩法詳細介紹
    導 讀 蜜蜂是我的世界手遊新添加的生物,我們需要捕蟲網抓住蜜蜂之後建設蜂窩才能進行養殖。
  • 追花養蜂,帶動脫貧,王貞六——六十五歲開始的甜蜜夢想
    王貞六買了兩桶蜜蜂,想靠養蜂賺一筆錢補貼家用,可他低估了養蜜蜂的難度,「沒過多久,蜜蜂全跑了。」那時候的王貞六,每天緊鎖眉頭,在村裡頭溜達。   2015年的一天,王貞六坐著客車,準備去鄰近鎮上碰碰運氣找個工作。
  • 高效繁殖蜜蜂的建議
    當大流蜜期過去、其它蜜源又接不上時,一般在蜜源結束前20天就要開始「控」,防止聽任蜜蜂自己繁殖,造成越是大流蜜期,蜜蜂產仔越多,內部工作負擔越重,出勤越少,以致大流蜜期過後,大批新蜂出房,無蜜可採,出現大批「飯桶蜂」,影響養蜂效益。  蜜蜂繁殖的「促」與「控」應靈活掌握。
  • 安龍:養蜂小產業 增收大依靠
    5月15日,安龍縣五福街道廷必村村民正在管理蜜蜂。在位於海子村的「農夫問道」土蜂養殖公司蜜蜂養殖基地裡,負責人羅廷順一邊細細查看著一個個整齊地排列著的蜂箱一邊跟記者介紹著土蜂養殖產業的發展情況。在羅廷順眼裡,安龍縣氣候溫暖溼潤,森林覆蓋率達到52%以上,境內蜜源植物繁多,非常適合蜜蜂生長生產。羅廷順介紹說,2019年,為幫助貧困群眾特別是貧困殘疾人家庭解決脫貧增收難題,安龍縣積極爭取寧波對口幫扶項目,並將本土企業安龍縣農夫問道土蜂養殖有限公司作為重點企業加以扶持,以此帶動貧困群眾發展養蜂產業。
  • 黔江養蜂大戶王貞六:擔子坪的 「趕花」人
    經過培訓,王貞六回家後的第一件事,是從網上購買巢框,將傳統的圓桶養蜂改成方桶,完成了「3改4」(將3桶蜜蜂分成4桶)。第二件事,是到黎水鎮養蜂大戶陳明科家拜師,並買回4桶蜜蜂。是年底,王貞六掰起指頭一算帳:實現收入8000元,這路對頭。養蜂 路子對了頭,生活有奔頭。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這跟另外一句俗語:窮養兒子,富養女的俗語差不多,意思是蜜蜂養要留足蜜,不可貪心,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所以叫富養蜜蜂。很多人聽到這句俗語,就以為是窮人養兔子,富人養蜂的意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看法,窮養兔子和富養蜂,這中間沒有一個人字在裡面,所以說這是根據兔子和蜂的生活習性來總結出來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春繁的方法與選擇
    養蜂需要遵循自然規律,正確處理蜂群、蜜源和蜂群之間的關係,根據蜜蜂的習性和養蜂目的,引導蜜蜂活動,以獲取蜂產品為目的的蜜蜂養殖,應使蜂群壯年蜂出現的高峰與主要流蜜期相吻合,實現蜂產品優質、高產。不同養殖區域及養殖方法,留給春繁的時間長短不一樣,人工養殖蜜蜂的春繁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一、蜂群春繁時間的劃分根據春繁的時間跨度及蜂群內部的變化,為了描述更為準確,將春繁的分為恢復期(也稱初繁,新老蜂更替階段)和發展期(群勢增長,直至當地主要流蜜期前的時間段)。
  • 「離天最近的養蜂人」
    ,被鄉親們稱為「離天最近的養蜂人」。2015年,楊豔紅家脫貧了,兩個女兒正在讀書,夫妻倆鼓勵小孩好好讀書,「承諾」只要考取大學,再困難也要讓她們完成學業。楊豔和與周圍兩三戶人家住在一個山嶺上,養蜂條件良好,反覆思考之後選定了養蜂項目。
  • 蜜蜂來養殖場入住,原本是好事,為何養蜂人頭痛不已呢
    此時,野生蜜蜂通常會選擇飛逃,來避免滅群危機的出現,所以在某些時期,經常有野生蜂群飛逃到養蜂場來入住。其實這本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卻常常因為外來的蜂群不講「武德」,造成蜂群出現PK問題。蜜蜂衝群損失慘重每一群蜜蜂都有獨特的味道,養蜂人稱其為「群味」。
  • 蜜蜂養殖技術|人工分群與自然分蜂蜜蜂工作積極性的分析及應用
    在春末夏初,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容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不僅能增加自然界蜜蜂種群數量,對養蜂者而言,分蜂時間合理,也能增加蜂產品產量,提高蜜蜂養殖經濟效益,但是,自然分蜂對於蜜蜂規模化養殖來說,會導致蜂場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不止一群發生分蜂時,使蜂養蜂者手忙腳亂,因此,在養蜂實踐中
  • 中華蜜蜂之鄉 釀造甜蜜產業
    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為蜂農們講解了《中華蜜蜂抗病選育技術》等內容。類似的蜜蜂養殖培訓在龍門已經舉辦了十餘年,此前還有河南、廣西、江西等地的蜂農慕名前來參加學習。 儘管龍門蜜蜂養殖歷史悠久,但「龍門的氣候環境也在發生變化,針對蜜蜂的養殖技術也應該作出相應的改進。」龍門縣養蜂研究所負責人林偉忠說。
  • 王貞六:養蜂嘗到甜頭,帶領鄉親一起脫貧
    黔江養蜂老漢王貞六是其中之一,他獲得的是奮進獎。「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他興奮地告訴記者,「怎麼也沒想到這次來北京,竟然是來領獎的。」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王貞六靠養蜂實現「逆襲」,通過幾年的奮鬥擺脫貧困,還帶著其他貧困戶一起走上奮進的養蜂路。
  • 這三個養殖項目都是一萬元以下的成本,很適合資金少的人創業
    那麼有哪些投入成本比較少的項目呢,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幾個,想從事養殖的朋友一起看看吧。一、蜜蜂養殖蜜蜂養殖的主要收收是來自於是蜂蜜,而目前我國蜜蜂的生產量還是比較少,市場上都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因為從以前的蜂蜜水到現在的蜂蜜面膜,市場對蜂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所以選擇養殖蜜蜂還是很不錯的。
  • 六十五歲開始的甜蜜夢想
    他是重慶市黔江區黑溪鎮勝地社區的村民,更是當地聲名遠揚的養蜂大戶。可誰能想到,武陵山區裡的王老漢,65歲才開始他的「甜蜜夢想」。早年間,王貞六一家的生活還不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出去打工四處碰壁,老伴多病,兒子因殘疾沒有勞動能力。靠著4畝玉米地,養豬養雞,一年到頭也就不到2000元的收入。這個家,王老漢扛不動了。
  • 馬山:小蜜蜂引領「甜蜜」致富路
    漸漸地,養蜂帶來的收益讓他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建起了新樓房,蘇宏貴還積極幫助社區中4戶貧困戶,教授他們養殖蜜蜂和收集蜂蜜等創業技能。通過產業幫扶,4戶貧困戶很快摘掉貧困帽子,「跟他一起喝著蜂蜜過上了甜蜜生活。」大家都笑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