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蜂群春繁的方法與選擇

2020-12-23 毛氏部落

養蜂需要遵循自然規律,正確處理蜂群、蜜源和蜂群之間的關係,根據蜜蜂的習性和養蜂目的,引導蜜蜂活動,以獲取蜂產品為目的的蜜蜂養殖,應使蜂群壯年蜂出現的高峰與主要流蜜期相吻合,實現蜂產品優質、高產。

春季是蜂群群勢最弱的時期,也是蜂群周年管理的開始,春繁是指蜂群從越冬結束、蜂王開始產卵,直到當地主要蜜源流蜜為止。不同養殖區域及養殖方法,留給春繁的時間長短不一樣,人工養殖蜜蜂的春繁方法自然也就不同。

一、蜂群春繁時間的劃分

根據春繁的時間跨度及蜂群內部的變化,為了描述更為準確,將春繁的分為恢復期(也稱初繁,新老蜂更替階段)和發展期(群勢增長,直至當地主要流蜜期前的時間段)。

二、蜂群春繁的方法

在春繁的發展期,蜂群新老蜂更替結束,群勢持續上升,直至大流蜜到來,蜂群的發展步入正軌,此期的各種春繁的方法基本相同。而在春繁的恢復期,外界蜜粉源有限,氣溫普遍偏低,且溫差大,蜂群剛經歷越冬,群勢較弱,採取不同的措施,蜂群群勢恢復速度會有所不同。

因此,不同的春繁方法的本質是在春繁的恢復期採取不同的措施。

一般,蜂群春繁的恢復期採用模擬自然群初繁法和人工快速初繁法。

模擬自然群初繁法也稱懶人繁殖法,採用粗放管理,在貯蜜充足的前提下,蜂群根據蜂巢內外環境變化,自身調控撫育進度進行繁殖,其優點是蜂群育兒數量少,恢復穩定,可靠性高,越冬蜂消耗小,新蜂健壯,省力省工,突出的缺點是蜂群初繁用時較長。簡稱自然春繁法。

人工快速初繁法是指人為採取一些措施,為蜂群提供適宜的繁殖環境,減少越冬蜂的消耗,延長越冬蜂壽命,保存蜂群實力,實現蜂群快速繁殖。簡稱快速春繁法。

快速春繁法並不改變蜜蜂的生長周期,只是通過人為的幹預,提高了蜂群的育兒數量,提高了蜂群的哺育效率。變相縮短了蜂群春繁周期。

三、蜂群春繁方法的選擇

1、春繁方法選擇的依據

蜂群從越冬結束,蜂王開始產卵,到新老蜂交替結束的時間段,將其稱為蜂群的初繁(春繁恢復期),蜂群越冬後中等群勢蜂群初繁需要30~40天時間,發展期需要30天左右,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中等蜂群從越冬結束到能有效參加採集的春繁天數大約為2個半月時間。

弱群自身完成春繁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而強群春繁只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能達到採集群的要求。

根據蜂群的春繁需要的時間及當地大流蜜來臨的時間,選擇合適的春繁方法。

提示:養殖區域不同,蜂種不同,蜂群的群勢的強弱分法不同,一般將自然群勢增長和生產持平作為弱群和中等群的界限,將出現王臺的群勢作為中等群和強群的分界線。,

2、春繁方法的選擇

一般意蜂採用快速春繁法,而中蜂採用自然春繁法。

一般追花採蜜採用快速春繁方法,而定地養殖採用自然春繁法。

一般中等偏強、強群及極弱群採用自然春繁法,而中等偏弱採用快速春繁法。

對中蜂而言,模擬自然春繁法能避免繁殖過程中爛子等病害的發生,新蜂更健康,強壯。

結束語:春繁是蜜蜂周年養殖的開始,也是蜂產品生產的重要環節,根據當地大流蜜出現時的時間及蜂群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春繁方法,使蜂群的群勢發展滿足大流蜜期採集的要求。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春繁發展中期存在的四個問題及應對措施
    2、準備養殖工具及養殖點中蜂群春繁發展中期,根據蜂場的發展計劃,準備好擴大蜂群所需要的蜂箱及配套附件。同時為了簡化分蜂的過程,應提前選擇並平整好新的養殖地點,分群後直接搬入,避免回蜂、蜂群過於密集、蜜源不足等問題。
  • 蜜蜂進入春繁,養蜂人該給蜂群做些什麼?
    一年之計在於春,因為春季是蜜源最為豐富的季節,光有蜜源而無蜂採集也只能是「望花興嘆」,一個合格的養蜂人會在早春將蜂群培育成強群來保證全年的養蜂經濟效益,如何做好春繁工作最關鍵的還是管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春繁技術及注意事項吧!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一、蜂群首次分蜂新群的特徵1、蜂量在分蜂群中,由於蜂王具有多雄交配及交配雄蜂精液量隨機,因此,蜂群都是由數個同母異父的亞家庭組成,導致新群中老蜂王和原群中王臺與蜂群中蜜蜂個體親緣關係指數不同(僅討論雌性蜜蜂),如果從春繁開始沒有換王的情況下,老蜂王與蜂群中所有的已經羽化的蜜蜂及未羽化的蜂兒之間親緣關係指數均為
  • 蜜蜂養殖技術|人工分群與自然分蜂蜜蜂工作積極性的分析及應用
    在春末夏初,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容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不僅能增加自然界蜜蜂種群數量,對養蜂者而言,分蜂時間合理,也能增加蜂產品產量,提高蜜蜂養殖經濟效益,但是,自然分蜂對於蜜蜂規模化養殖來說,會導致蜂場原有的秩序被打破,不止一群發生分蜂時,使蜂養蜂者手忙腳亂,因此,在養蜂實踐中
  • 蜜蜂春繁時間咋確定?抓住蜜源不放,新手也能解決,這招全國通用
    對於野生的蜜蜂來說,它們熟知當地的氣候條件,一般會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春繁,但是對於我們人工養殖的蜜蜂來說,我們在輔助蜜蜂春繁的時候,還需要培育優質的蜜蜂,更重要的是能夠奪取早春蜜源,那麼這裡的關鍵就是選擇一個恰當的春繁時間。
  • 一脾蜂量如何快速春繁
    早春,我國大多數地區氣溫較低,寒潮頻繁,常有雨雪冰凍,缺乏粉蜜源,外部環境不理想,這給蜂群春繁帶來了很多困難,也對養蜂者的飼養管理技術提出挑戰。目前蜂群春繁的基本方法有:單脾起繁和傳統式繁蜂。
  • ...省蜂體系科研人員赴井岡山開展蜜蜂春繁時期的關鍵技術指導
    省蜂體系科研人員赴井岡山開展蜜蜂春繁時期的關鍵技術指導 春繁技術指導現場4月25日,省蜂體系科技人員赴井岡山東上鄉蒲隴村開展蜂場春繁時期關鍵技術指導,降低病蟲害對蜂產業造成的損失。
  • 蜜蜂養殖技術|蜂王狀態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蜂巢中的封蓋子脾能為蜂群補充蜂源,也能引導蜂群積極貯蜜,而未封蓋子脾能吸引蜜蜂脫離野外工作,蜂群根據自身群勢及周圍環境狀況,自行調節繁殖與採蜜的關係。一、不同日齡蜂王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實驗。選擇三組蜂群各10群,第一組,對照群,維持蜂群原有狀態;第二組,新王群,在臨近流蜜期時,藉助囚王籠,給蜂群換入產卵新王(開產時間不超過1個月的蜂王),並淘汰原蜂王;第三組,處女王群,淘汰原蜂王,誘入剛羽化未交尾的處女蜂王。觀察蜂群每天的飛行及採蜜量。結果。在流蜜期,新王群及處女王群相比對照群,在蜜蜂的外出飛行及採集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較意蜂多次自然分蜂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思路
    一、中蜂群分蜂前蜂王一直維持產卵高峰1、蜂群在分蜂準備初期,蜂王產卵量大不論是中蜂還是意蜂,在分蜂準備初期(春繁中,蜂群開始築造雄蜂房開始至育王前一段時間),蜂群都具有成蜂蜂齡普遍年輕,巢內哺育過剩,採集與撫育積極,為蜂王大量產卵,培育較多蜂兒,提供較好的內部環境
  • 養蜂人如何快速繁殖蜂群,只要蜜蜂春繁做得好,吃喝一年不用愁
    作為養蜂人也要開始為一年的豐收作準備--蜜蜂的春季繁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討論學習下春繁吧。身處南方時間大概在十二月底至元旦初開始,這時後白天陽光明媚溫度接近二十度了,作為養蜂人一定要時刻關注氣候變化,要清楚知道大半個月的天氣走勢。只要不是陰雨綿綿,蜜蜂正常出勤就可以開始春繁了。
  • 蜜蜂科學養殖技術,做好這3方面,養好蜜蜂指日可待
    常常有新手養蜂人問閩南蜂哥,為什麼蜜蜂不好養,總是越養越少,有的蜂群甚至整群飛逃,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養蜂人不懂得科學養蜂,不懂得科學管理蜂群。那養蜂人應該如果科學養殖蜜蜂呢?只要做好這3方面,養好蜜蜂指日可待。
  • 長江以北蜂群什麼時間放王好?
    長江以北蜂群什麼時間放王好?這裡說的應該是長江以北意蜂群越冬後什麼時候開始春繁。因為中蜂群是不能囚禁蜂王的,只有意蜂群越冬才必須要囚禁蜂王,等到春繁開始時才能放出來。長江以北主要是指湖北地區吧,我家就是湖北養殖蜜蜂的,正好能回答這個問題。
  • 蜜蜂養殖技術|人工分群回蜂原因分析及減少回蜂的方法
    在春末夏初,蜂群發生分蜂熱時,養蜂人經常會採用人工分群的方法,解除分蜂熱,人工分群能增加蜂蜂群數量,低成本快速實現蜜蜂規模化養殖,提高蜂產品產量,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在近距離分蜂時,經常發生回蜂,導致新分群蜂量較少,恢復時間長,甚至分群失敗。
  • 養殖蜜蜂只要掌握以下六點,可讓你的養蜂路一帆風順
    想要養殖中蜂,養好中蜂以下六點很重要一定要牢記一、中蜂大多都是定點養殖,選擇場地極為重要中蜂場地不追求傳說中的風水寶地,但是最起碼也得過得去。學習與操作雙結合自己的技術想不提高都難。四、巢蟲是中蜂的頭號天敵,想要養好蜂留住蜂巢蟲這一關必須要把握好。對於中蜂愛啃脾這一習性最好辦法就是經常打掃箱內垃圾及時更換箱脾,這個絕對不能偷懶。查蜂時看見箱底有很多蠟屑及時清理,蜂脾變黑及時更換。
  • 蜂群人工分群方法 !
    蜜蜂是高度社會化的昆蟲,蜂群自然增殖的唯一方式就是自然分蜂。隨著活框養殖技術的傳入、現代養蜂生產需要、人工分群技術的產生,它既是快速增加蜂群數量的途徑,也是防止自然分蜂的有效措施。 一般情況下,每年4-6月份,蜂群開始自然分蜂。
  • 飢餓蜂群遭遇獎勵飼餵,是先獎勵還是先輔助?現在知道,恰逢其時
    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在蜜蜂養殖中我們經常需要對蜜蜂進行飼喂,而且不同情況下的飼餵方法也不一樣,通過根據蜜蜂的飢餓程度和需求分為獎勵飼餵和輔助飼喂,所謂的獎勵飼喂,目的在於提升蜜蜂積極性,並不是為了滿足蜜蜂的日常營養來源,所以一般用濃度比較低的糖漿飼喂,比例通常為1比1甚至更低。
  • 1群蜜蜂2隻蜂王!老蜂農的母女同巢養殖技術,操作簡單又快捷
    一群蜜蜂只有一隻蜂王,一直是自然界蜂群生活的規律,但是人工養殖的蜂群,由於養殖技術的提升,還有研究人員不斷的鑽研,兩隻蜂王養殖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目前雙蜂王養殖技術,有西方蜂種採用最多的,隔王不隔蜂的雙王群養殖技術,有中華蜜蜂一般採用的,隔王又隔蜂的一箱雙蜂群養殖技術,但是接下來我們要分享的是,不隔王也不隔蜂的雙蜂王同巢養殖技術。蜂王的特性蜂王與蜂王之間,天生有一種競爭關係。一群已經有蜂王的蜂群,是不會接受一隻外來蜂王的,即使是蜜蜂接受了,蜂王也不會接受她,最終便是蜂王單挑打架。
  • 拯救失王蜂群的四大方法,怎麼選擇還得看實際情況
    蜂群失王以後,也可以選擇給這群蜜蜂介入一個快出房的王臺,這樣等新王出房以後,一切就可以回歸到正軌。三、介入帶幼蟲的子脾。這種方法其實就是利用急造王臺來解決蜂群的失王問題。四、合群。將失王的蜂群與其他有王群合併,雖然減少了蜂群數量,但是可以有效的挽留住失王蜂群剩下的蜜蜂。以上四種方法便是解決蜂群失王採取最多的幾種措施;不過在聽蜂之語看來:不同蜂群的情況會有所差異,而且每個養蜂人所具備的基礎條件都不一樣,所以只有靈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種方法才能保障效果。
  • 蜜蜂養殖技術|根據不同蜜源狀況防止自然分蜂的三種人工分群方法
    人工分群是防止蜜蜂自然分蜂的有效措施,根據不同的蜜源狀況採取恰當的人工分群方法,縮小了蜂群群勢,不使蜂群積累分蜂必須的過剩幼蜂,使蜂群長時間處於群勢增長階段,這樣做不僅能增加蜂群的數量,多培育採集蜂,更能充分有效利用蜜源,提高蜂蜜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