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著作如何演成一臺戲?《普及美學原理》將在廣州首演

2020-12-18 大洋網

根據邱偉傑同名學術著作《普及美學原理》創作的詩劇2021年1月5日將在廣州首演。一本學術著作何以搬上舞臺?怎麼演,演什麼?近日,記者採訪了《普及美學原理》詩劇編劇、導演邱偉傑。

邱偉傑,1974年生人,美學家,詩人。今年十月,邱偉傑突發奇想,決定將他的學術著作改編創作為一部詩性的話劇。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密構思,又花了二十一天時間,他終於捧出了他的劇本。目前排練正在緊張有序進行中,並得到了王瑋、張廣天等大咖分別作為策劃顧問、戲劇導師的加持,備受期待。

記者:學術著作怎麼可以演成一臺戲?

邱偉傑:我聽說過曾經有日本的戲劇家將《資本論》搬上舞臺,我很好奇,當然,也無緣看到現場演出。但我由此受到啟發,想嘗試一下。關於戲劇的創作,我學過不少理論,卻沒有實踐過,尤其是戲劇從布萊希特以後的現代性方向勾起我的興趣。當然,之後梅耶荷德、格洛託夫斯基、荒誕派戲劇直至當代的身體戲劇、行為藝術等越來越跨出門類藝術的局限,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機部分。既然戲劇的探索之路已經走了那麼遠,為什麼我們做美學理論的人不切入審美的實際呢?學術著作怎麼演成一臺戲?這正好是一次挑戰,是美學實踐的機會。

記者:您的意思是,與其說這是一次戲劇實驗,不如說是一次學術實驗?

邱偉傑:正是這個意思。但是,學術以戲劇的方法做實驗,戲劇也得到一種新的視野。當然,我不可能去圖解我的著作,我必須重新以審美的方式去另寫一個劇本。只是,這個劇本的理路與我的美學著作是一致的。學術說什麼問題,戲劇也說什麼問題;學術沒有情景,但戲劇必須有情景,還有人物。

記者:您的學術理路究竟是什麼?

邱偉傑: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嘗試用通俗的語言說出來:一,美是什麼?美不只是裝飾,並不是富足後人們才涉及的,美在當代社會中首先是生產力,因美人們才獲得財富。二,什麼是美學?美學並不囿於西方人說的Aesthetics(情感學)的範疇,美在東方有更高的理解,是藝術哲學的全部,是以品質為根底的探討,所以,東方美學是品質學。三,什麼是普及美學?更準確地講,是普遍美學,所有人與生俱來的美學,我叫它本來美,人的初心之美。一切社會定義的美的標準都低於它。本來美是人的性情和癖趣,我們行走人世,是為了達到它,而不是扭曲它。中國古人所謂「抱樸」,即抱守質樸。我們的祖先認為,守住天賜的質樸,是最崇高最美好的。四,什麼是普及美學經濟學?經濟的核心要義是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有消費和生產。而需求的動力就是性情與趣味,就是美。如果激發了美的追求,那麼生活意義上的需求就會爆發,就會深化、廣化和細化,那麼,經濟必然繁榮。五,什麼是後浪美學?就是年輕人的美學。如今的年輕人已經從粗放經濟時代的壓力中走出來,他們更多關心的是自我興趣的成長,而並不太多關注成功和出人頭地。我的《普及美學原理》正是從年輕人那裡學來的原理。

記者:您的戲又是如何體現您的美學思想?

邱偉傑:我寫了七個武士的故事,沒有年代,沒有具體的空間框限。戲劇的形式比較多樣,也比較實驗,我希望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的人都能從中有所收穫。我也希望拋磚引玉,由我的故事和話題引發社會各界的思考。我們做美學的,不能坐在案頭前說空話,我們應該介入新時代的新生活,讓所學所研究的,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另外,我作為一名詩人,也不是生活的裝點。詩是人類進入精神生活的途徑,是與過去、未來和現在溝通的手段。那些遠去的和未曾來到的,在詩中可以相會,可以交談。中國的改革到了深化時代,正好比日常生活要走向詩化。也許,詩劇正是我們審美的一個新起點。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杜娟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杜娟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

相關焦點

  • 詩劇《普及美學原理》明年初廣州首演
    信息時報訊(記者 盧雲龍 張玉琴)近日,詩劇《普及美學原理》成立後正在廣州緊鑼密鼓地開始排練與製作,編劇邱偉傑擔任本劇導演。本劇以邱偉傑的主要美學思想為內核,試圖以審美的方式提出當代中國美學的問題,並呈現一幅現代化進程中美學心路歷程的畫卷。這是第一次將學術著作搬上舞臺,第一次做關於美學的戲劇探索。
  • 邱偉傑:詩劇《普及美學原理》 以戲劇實驗出發的經濟學拷問
    根據邱偉傑同名學術著作《普及美學原理》創作的詩劇2021年1月5日將在廣州首演,火熱席捲,演出票預售極為搶手基本售罄。  一出特殊的戲劇即將上演,首先劇名就引人注目。這是一本學術著作的書名,創造性學術著作何以搬上舞臺?怎麼演,演什麼,都激起人們極大的好奇心。  的確,這本來就是一部地道的學術著作,是關於美學的有嚴謹構架的理論書。作者是邱偉傑,1974年生人,美學家,詩人。今年十月,邱偉傑突發奇想,決定將他的學術著作改編創作為一部詩性的話劇。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密構思,又花了二十一天時間,他終於捧出了他的劇本。
  • 邱偉傑:詩劇《普及美學原理》以戲劇實驗出發的經濟學拷問
    根據邱偉傑同名學術著作《普及美學原理》創作的詩劇2021年1月5日將在廣州首演,火熱席捲,演出票預售極為搶手基本售罄。  一出特殊的戲劇即將上演,首先劇名就引人注目。
  • ​邱偉傑:詩劇《普及美學原理》以戲劇實驗出發的經濟學拷問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楊渝嘉)根據邱偉傑同名學術著作 《普及美學原理》創作的詩劇2021年1月5日將在廣州首演,火熱席捲,演出票預售極為搶手基本售罄。一出特殊的戲劇即將上演,首先劇名就引人注目。這是一本學術著作的書名,創造性學術著作何以搬上舞臺?怎麼演,演什麼,都激起人們極大的好奇心。
  • 邱偉傑詩劇《普及美學原理》將上演
    央廣網廣州11月30日消息(記者官文清)《普及美學原理》改編的同名詩劇計劃2021年1月5日至9日在廣州首演。據悉,該詩劇由湯盛文化傳播集團出品,將學術著作首次搬上舞臺,有望成為值得關注的先鋒實驗。據了解,《普及美學原理》是一部關於東方美學當代化的作品,涉及美學與經濟學的理論,並指向年輕一代的價值觀。詩劇的線索大致是:七個武士在比武大會之後,受其師焚琴子指引,要去尋找世間最高的能手,以彌補自身不足。他們來到一座皇宮的廢墟,聞歌而心動,並認定那美少年歌者必是他們要尋找的仙師。但少年如幻影般消失了。
  • 詩與遠方漸近 詩劇《普及美學原理》熱演中觀眾反響強烈
    詩與遠方漸近 詩劇《普及美學原理》熱演中觀眾反響強烈北青網  作者:  2021-01-07 1月6日,詩劇《普及美學原理》在廣州正佳大劇院繼續熱演中。觀眾早早來到劇院大廳,秩序井然,魚貫而入。場燈熄滅後,觀眾席滿滿的人群,安靜地等待開場。
  • 邱偉傑:普及美學倡導者
    10月上旬,普及美學公益基金會出臺了《普及美學學術獎勵暫行條例》和《普及美學學術資助暫行條例》,計劃對普及美學有貢獻者進行獎勵,得到國內美學界的肯定;9月26日,首屆美學高端戰略峰會在南京召開;9月12日,四川文藝出版社與北京市美學會在國家圖書館聯合召開《普及美學原理》學術研討會;8月27日,金華廣播電視大學普及美學教育實踐基地掛牌成立......這一系列活動,
  • 明星版話劇《四世同堂》廣州燃情上演,陶虹撒開去演女「反角」
    9月29日、30日晚,由演員劉金山、陶虹、邢佳棟領銜出演的明星版話劇《四世同堂》登陸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作為廣州大劇院2020文化和旅遊部直屬院團精品劇目展演的第二個直屬院團,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優秀演員們在國慶、中秋雙節前夕為廣州的觀眾朋友們送上來自老北京胡同裡地地道道的百姓故事。
  • 以美學原理和常識「啟蒙」書法美育
    書法美育的普及已然成為十分迫切的課題,如何認識書法之美,當下書法教育有哪些突出問題,書法美育的普及有哪些可行路徑……美術文化周刊就相關話題採訪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並約稿青年書法評論家朱中原圍繞相關話題展開分析,以期引起更廣泛、深入的探討。」美育是一項針對全體國民的普及性工作,不是針對某一類群體。
  • 中山原創抗疫話劇《窗外的鳳凰木》9月17日首演
    《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楊凱 攝中山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主創團隊和工作人員合影。楊凱 攝《窗外的鳳凰木》首演發布會現場。楊凱 攝人民網廣州9月15日電(李語、楊凱)9月15日,中山大型公益原創抗疫題材話劇《窗外的鳳凰木》在廣東藝術劇院舉行首演發布會。該劇將於9月17日晚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窗外的鳳凰木》講述中山某個社區一群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間的矛盾衝突、喜怒哀樂。編劇蔣志偉說,目前眾多抗疫題材舞臺劇都是直面描寫醫院等一線抗疫戰場。
  • 賴聲川《十三角關係》廣州將演 主演宋少卿:一夫一妻制不合理
    宋少卿著名導演賴聲川的話劇《十三角關係》將於2012年3月23、24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近日,該劇主演宋少卿、周揚來到深圳出席發布會並解讀各自角色。該劇自1999年在臺灣首演後,一直受到觀眾的熱捧。這次將在全國巡演的版本,因有謝娜、宋少卿、周揚、鄧家佳等演員的加盟,也讓觀眾充滿了期待。值得一提的是,賴聲川導演曾經是宋少卿的導師和系主任,二人之間也有不少合作,無論是《寶島一村》,還是《十三角關係》,都特別選中宋少卿擔當主演。
  • 網易丁磊:用遊戲普及中式美學,創造中國潮流,激發文化創新勢能
    文 | 競核12月17日,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在廣州如期舉行。網易公司執行長兼董事丁磊先生出席了本次年會,並在會上發表了主題致辭:《未來的遊戲和遊戲的未來》。丁磊表示,中國遊戲產業取發展至今,最重要的是如何真正探索和開發遊戲的正向潛力,承擔新時代的責任。
  • 央華戲劇連臺戲《雷雨》《雷雨·後》將在海口首演,編劇萬方談感受
    萬方《雷雨·後》講述了在《雷雨》故事發生的十多年後,三位倖存下來的老人對《雷雨》那夜以及他們的青春進行了回憶,不僅在舞臺上虛實並進的再現了《雷雨》中更多的細節,也交代了《雷雨》故事前後更多的故事情節、人物心理、命運關係,呈現了周樸園與蘩漪、侍萍在經歷巨大變故後,如何鼓起勇氣共同面對回憶、愛恨、命運和死亡
  • 2020廣東省醫學美容學術會議在廣州華美圓滿舉辦
    8月23日,由廣東省醫學會、廣東省醫學會醫學美容學分會、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州華美醫療美容醫院、艾爾建美學聯合舉辦的2020年廣東省醫學會醫學美容學季度學術會議在廣州華美東院大樓13層大型會議室圓滿舉辦,數十名業內頂尖大咖齊聚廣州華美,共同探討如何通過醫學會
  •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活佛和明星告訴你修行人該如何演好人生的戲
    而仁波切這位導演的方法很直接,對究竟與世俗(戲裡與戲外)講得非常清晰,教我演好戲的方法與技巧。」我也做過演員,但實在不是一個好演員,直到修行多年後才明白應該如何演戲。生活其實並不只是一場戲,而是很多場戲交織在一起,要懂得隨時變換角色。戲不同了,就要隨時改換自己的角色,如果換不過來,就演不好了。
  • 劉愷威演周萍,何賽飛史可等四大「影后」同臺飆戲
    經典話劇《雷雨》又將迎來全新演繹。在劇作家曹禺誕辰110周年之際,保利·央華特別製作的年度大戲——連臺戲《雷雨》和《雷雨·後》將於今年年底與觀眾見面。9月9日,演員陣容首度官宣,主角周萍將由演員劉愷威扮演,而何賽飛、史可、孔維、呂星辰四大影后也將擔綱重要角色同臺飆戲。
  • 英達執導人藝新戲首演 《陽光下的葡萄乾》 跨越時代國界反映現實
    如何將一部頗具新鮮感的外國戲呈現在大家熟知的人藝舞臺上?導演英達和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王寧、陳紅旭、阿楠、王堃等主創在首演當天給了觀眾帶來了驚喜。之後,英達的母親——北京人藝演員、翻譯家吳世良將作品翻譯成中文。如今,這部作品登上人藝的舞臺,可謂是兩代人藝人對於一部作品的追求和表達。該劇描寫了當代芝加哥,一家非裔美國貧民在老父親去世後,母親得到了一筆大額保險金。這筆能讓生活出現轉機的巨款,讓家裡的每個人都產生了不同的期待,衝突、矛盾由此產生……「這部戲在講人與人之間、人與錢之間、人與理想現實之間的關係。」
  • 普及美學要義 《美的人》作者邱偉傑訪談錄
    他是普及美學學科的創始人,北京市美學會普及美學課題組組長,浙江省金華電大的教授,南京大學美學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和副主任。自2018年以來,邱偉傑先生創作《美的人》《味的人》《漫畫美的人》《普及美學原理》四部書,逐漸完善了普及美學概念和理論,回答了人們普遍關心的發展後生活方式的諸多問題。圍繞著大家關心的話題,記者採訪了邱偉傑先生。
  • 新編傳統戲京劇《千秋忠烈》即將首演 橫跨三行當極考驗功底
    第九屆陝西省藝術節將於10月15月至11月15日在寶雞舉辦。作為本屆藝術節32臺參評劇目之一,由陝西省京劇院創排的愛國主義新編傳統戲京劇《千秋忠烈》將於9月23日在西安人民劇院首演。陝西省京劇院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張強將在劇中一人分飾三個角色,橫跨武老生、武小生和老生三個行當。
  • 香港弦樂團線上首演
    一場以「弦點生命貝多芬」為題的音樂會,將於2021年1月舉行線上首演。香港小提琴演奏家姚珏將攜香港弦樂團,與著名指揮家廖國敏合作,在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為觀眾在線上演繹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