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別只給寶寶餵「糊糊」了,影響的不只有口腔發育!

2020-12-15 映雪麻麻

很多寶媽給寶寶添加輔食都有個誤區,就是覺得寶寶年齡太小了,只能吃「糊糊」,任何食物都打碎了、煮的軟爛再給寶寶吃。

在她們眼裡,寶寶就算長了牙,小牙也很「軟」,是不能嚼東西的,等牙長全了才能自己咀嚼食物。

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輔食添加要根據寶寶的年齡,慢慢把他的食物從糊糊狀變成小塊再變成大塊。

等長全牙才讓寶寶自己嚼東西,就晚了,還會有下面這4個壞處。

只吃「糊糊」對牙齒的影響

有的寶媽認為寶寶剛剛萌出來的乳牙很脆弱,不能太用力咀嚼食物。

實際上並不是,寶寶的牙齒也需要鍛鍊,我們一直給寶寶吃很軟的東西,慢慢的他就不願意吃硬的東西了,因為咀嚼能力得不到鍛鍊,會影響牙齒發育。

由於沒有食物刺激,乳牙生長就會停滯,影響後期恆牙的更換,對他健康沒好處。

只吃「糊糊」對說話的影響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說話口齒不清,帶去檢查時才知道,是給寶寶吃的飯太軟了。如果寶寶一直吃「糊糊」,這些肌肉就得不到鍛鍊。

而寶寶練習說話的時候,用到的也是這些肌肉,這樣一來就會導致他說話張不開嘴,口齒不清。

寶寶自己在咀嚼食物的時候,也是在鍛鍊口腔內部肌肉的協調性,因此家長還是要給他一些有咀嚼性的食物才好。

只吃「糊糊」對吸收的影響

家長把食物都做成「糊糊」的時候,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也在流失。水果打成水果泥的時候,水果中的纖維素、維生素等營養都會大打折扣。

食物做得太精細,流程越多,裡面的維生素E、B1、B2流失的也越多。並不是食物做得越精細越軟爛,寶寶就能更好地吸收到營養,簡單的加工更能留住食物的營養,讓寶寶身體發育更好。

只吃「糊糊」會偏食、影響消化

如果寶寶長期只吃糊糊,很容易會造成偏食、挑食。由於吃習慣軟爛的食物,寶寶就會「偷懶」,不願意吃要用力咀嚼的食物,這樣就會造成偏食,進而導致營養不良。

而且因為不願意咀嚼食物,有的寶寶會把食物直接吞下去,給胃腸的消化增加負擔,時間久了,也會造成胃腸道疾病。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嚴格遵循輔食添加原則,由軟到硬,慢慢讓寶寶學會自己咀嚼食物,這樣對寶寶的牙齒發育和學會說話都是很有好處的。

長期吃過於軟爛的食物,不僅不利於寶寶的正常發育,還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家長一定要注意。

相關焦點

  • 自家寶寶吃手啃腳還愛咬人?別著急,多半是進入「口腔敏感期」
    聽完以後我哈哈大笑,並對閨蜜說:"別擔心,或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到了"。其實有很多寶寶都像閨蜜家的孩子一樣,他們吃手,啃腳,甚至在月齡比較大的時候還咬人,這都是口腔敏感期的諸多表現,新手父母應該好好了解一番。
  • 寶寶到了這個月齡,就應該自主進食了,太晚會影響發育
    寶寶到了6個月的時候,要開始吃輔食,家長此時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餵寶寶吃飯。這件事看上去比較簡單,但是卻會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不過餵寶寶吃飯只是一段很短的過程,當寶寶到了一定月齡之後,就要開始練習自主進食了,否則會影響發育。
  • 1歲寶寶口臭、消化不良、胃脹氣,可能是父母餵出來的,別不信
    1歲寶寶口臭、消化不良、肚子脹氣,很多時候都是父母餵出來的,別不信!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麼一個想法,就是孩子只要吃得就好,才能成為一個大胖小子。這也是一些父母心中對於孩子身體健康的一個標準。其實不然,將寶寶餵成一個大胖小子,並不是什麼好事。很多時候孩子可能伴隨著一些肥胖疾病。
  • 想讓寶寶多吃長肉?這些寶寶餵養的坑可別踩!
    寶寶1歲之後,輔食變主食,母乳不應當再佔主導地位。如果還是只吃母乳,很容易營養不良。 2.沒有鍛鍊好咀嚼能力 有些媽媽,把寶寶「保護」的太好了,怕寶寶嚼不動、不消化,只餵糊糊,結果寶寶的咀嚼能力沒有得到鍛鍊。 等寶寶長大一些,別人家的孩子拿著勺子什麼都可以吃,而咀嚼能力不好的寶寶,稍微有點硬的東西都不吃,肉肉嚼幾口就吐出來,或者沒怎麼嚼就吞下去,吃什麼拉什麼。
  • 寶寶添加輔食餵米湯?難怪孩子營養跟不上,家長快收手別再害娃了
    除了米湯之外,還有一些食物也不適宜給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孩子食用,它們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育帶來一定影響。所以,家長在選擇的時候,一定不要給孩子添加這些食物,以避免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因此老人在帶小孩的時候,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餵孩子,但是這種餵養方式,以及輔食的添加方式,並不是科學的。因為成人的飯菜,無論是在調劑上,還是軟硬程度上,又或者是品種選擇上,多多少少都會含有一些不適合寶寶吃的成分存在。
  • 以下表現是寶寶積食的信號,吃多了影響發育,媽媽們別硬塞了
    文|秘籍君自從寶寶出生後,家長就在擔心著寶寶的健康問題,尤其在飲食上,只因寶寶年齡小,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會說話只會哭鬧,這可讓年輕媽媽們著了急: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萬一餓著了怎麼辦?於是,抱有「不能餓著寶寶」想法的媽媽,就會繼續強行哺乳或者餵飯。認為小寶寶不愛吃飯很正常,強行餵食才能避免影響寶寶正常發育。然而媽媽們不知道的是,寶寶餓著影響是一時的,但若積食影響到了腸胃健康,那問題才是久遠的。為什麼老一輩常說孩子怕撐不怕餓?
  • 兩歲男童身高只有84釐米,只因媽媽這個習慣導致寶寶發育遲緩!
    寶寶小的時候家長最在意的就是孩子的身高體重了,每個人都想自己的寶寶長的又高又大的,因為這個時期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時期,一旦錯過了,或者沒有處理好,那對孩子的發育會有很嚴重的影響。亮亮帶著孩子去做了體檢,發現寶寶只有九點二公斤,身高只有84釐米。亮亮媽媽照顧亮亮也是殫精竭慮,自從有了亮亮後都沒睡過一個好覺。亮亮的媽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裡做錯了造成亮亮這種情況,於是就來詢問醫生。醫生在跟亮亮媽了解情況後,說處理問題所在。原來亮亮現在晚上還在吃奶,每天晚上要吃四五次。
  • 新生兒寶寶的口腔護理該選哪個?
    新生兒寶寶的口腔護理該選哪個?有很多媽媽可能覺得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個月,在牙齒還沒有長出之前,是不需要做任何口腔護理的,因為寶寶那麼小完全沒有必要啊。但是小寶寶每天要吃那麼多次奶,如果不去做好口腔護理是很容易滋生細菌的。比如說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發生鵝口瘡。那媽媽們究竟該怎麼做呢?
  • 寶寶4個「小動作」,暗示長高高峰期到來,家長注意別錯過
    寶寶4個「小動作」,暗示長高高峰期到來,家長注意別錯過其實,除去孩子的4個長高關鍵期,孩子在12歲之前,還有生長的小高峰期。這個長高高峰期,主要表現為在大概10天內,寶寶生長得十分迅速,甚至在一天中,寶寶就能長接近1cm !
  • 孩子不吃飯,家長就追著餵?快點停止吧,這種吃飯方式對娃沒好處
    而孩子到了可以獨立進食的階段,又出現了不愛吃飯的情況,於是許多家長就選擇餵飯。可是經常餵飯真的好嗎?不妨先來看看給寶寶餵飯都有哪些負面影響。一、注意力被分散,吃飯積極性下降很多情況下,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通常會用手機播放孩子愛看的動畫片或者講孩子愛聽的故事等來吸引他的注意力。
  • 寶寶出生3個月,經常做這5件事的家長要檢討,也許會影響發育
    1、抱娃的姿勢不對,容易傷害到寶寶脊柱的發育:3個月以下的寶寶脊柱還沒有發育成熟,如果豎著抱寶寶,不拖著寶寶的頭部,那就使脊柱受到壓迫,容易導致彎曲,所以新手爸媽一定要注意,小孩兒可不是隨便抱著就可以的,一定要注意姿勢,另外也儘量不要抱著寶寶睡覺,那樣也容易影響到脊柱。
  • 餵寶寶吃輔食時,這個動作千萬做不得!
    嚼碎再餵給寶寶 不可取 「 對於寶寶吃輔食這件事,許多媽媽經常會把食物放嘴裡嚼爛後餵給寶寶吃,說這樣好消化;但事實是,嚼碎再餵給寶寶,真的不太安全。
  • 把飯吹涼餵孩子,對孩子傷害有多大!快把「傳統式餵飯」扔掉
    現在的寶媽大多數都具有衛生意識,儘量將寶寶的物品和成年的分開,但是長輩卻會忽視這一點。不少長輩的在餵飯的時候會怕熱用嘴巴試一試,甚至是怕寶寶嚼不動,自己嚼過之後嘴對嘴的「送」進寶寶口中,巧合的是,儘管寶媽知道這樣不好,卻不知道該如何向長輩解釋,只能聽之任之,卻不想,就是因為家長的疏忽讓小小年紀的孩子受到病痛的折磨。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 下圖為0-3歲手部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家長們快來看看寶寶有沒有達標。
  • 夜奶究竟對寶寶的影響有多大?關於夜奶那些疑問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寶媽肯定會聽到很多關於夜奶的議論,有說要給寶寶斷夜奶了,不然就牙長不好,還會影響生長發育;有說夜奶也是寶寶營養的來源,且能讓寶寶睡得更香,不易哭鬧! 那麼,夜奶究竟對寶寶的影響有多大?夜奶究竟有必要餵嗎?該不該斷?為此我們就夜奶相關話題一起來聊一聊。 夜奶有必要餵嗎?
  • 0-6歲寶寶牙齒口腔護理指南來了!
    當媽媽看到寶寶悄悄冒出第一顆牙齒的時候,心中的喜悅不言而喻,然而,喜悅之餘,可千萬別忽視了寶寶的牙齒口腔護理,否則寶寶長「一口爛牙」後悔莫及!在此之前,寶寶的嘴裡還沒有萌出牙齒,但是同樣也不容忽視口腔衛生!一般來說,這個階段的寶寶都在吃母乳或奶粉等液體食物,4月後的寶寶可能開始吃少量輔食,只需要在寶寶每次進食後再喝一些溫水,就能起到漱口清潔口腔的作用。
  • 寶寶經常流口水、吐泡泡正常嗎?媽媽掌握這4個發育節奏,別擔心
    有的寶寶還會吐泡泡,親戚們常常調侃說:「懷孕時候吃螃蟹,子生出來就會吐泡泡。」雖然聽起來荒唐,不過寶寶流口水、吐泡泡到底是咋回事呢?寶寶口腔吐泡泡、流口水,可能是這4種情況小妍的寶寶6個月大,小嬰兒都愛流口水,小妍一開始沒注意。
  • 寶寶穿什麼鞋好?關係到足部發育,這3種鞋家長別再給娃穿
    01寶寶穿什麼鞋好?關係到足部發育,別大意青青的寶寶今年4歲,腳部卻出現了明顯的變形。因為鞋子較大,不是非常跟腳,孩子在走路的時候,不自覺地就會把腳往前伸,時間一長,足部的發育就受到了影響。給娃買大一碼的鞋,是很多家長都做過的事情,但其實寶寶穿鞋是有講究的。以下3種鞋子,父母別再給娃穿了,否則孩子腳部變形,父母哭都來不及。
  • 這樣餵飯,等於把1類致癌物往寶寶嘴裡送
    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事實上由於家人不注意,寶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事件時有發生。而且感染年齡也越來越小....... 一名兩歲的男童突然吐血,送醫檢查之後發現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了胃潰瘍,繼而引發了胃出血的發生。
  • 第一天像櫻桃,滿月像雞蛋,別再怕寶寶吃不飽
    但其實寶寶的胃口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大,你知道嗎?他們出生後的胃容量只有「櫻桃」大小,寶媽們快別擔心了。喝完母乳喝奶粉,別撐壞寶寶雨晴是一個新手媽媽,和其他媽媽一樣她也經常擔心寶寶會「吃不飽」,雖然寶寶剛剛滿月,但她每次都會給寶寶喝很多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