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2020-12-11 騰訊網

生理學研究證明,在大腦神經中樞中,有一部分是專門掌管手部運動的,手部運動越精細大腦與之對應的神經元就越發達。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爬了」,多數家長對寶寶的「大動作」非常在意,但卻忽略了寶寶的「小動作」——精細動作。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

寶寶被幼兒園「退貨」了

小秋的兒子今年3歲,上個月送到了家附近的一個幼兒園,誰知沒過幾天兒子就被「幼兒園」退貨了。

這讓小秋十分惱火,她找到幼兒園的老師理論,自己家的寶寶能背好多古詩,這麼聰明的孩子為什麼不能上學。

幼兒園的老師非常無奈的說:「我承認寶寶是很聰明,但是他的獨立性太差了,就拿吃飯說別的小朋友都能自己吃,但是你家孩子連勺子都拿不穩。」

老師的話給小秋潑了一盆涼水,其實她也知道寶寶的精細動作不太好,像扣紐扣、用勺子這樣的動作都非常吃力,但是她卻一直沒有在意。

覺得只要寶寶「學習好」就夠了,沒想到如今寶寶因為精細動作不過關而被「退園」了。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不同的標準,寶寶手部動作越精細,證明其大腦發育程度越好。

決定寶寶的精細動作的要素有5個:它們分別是「手指動作」、「抓握力量」、「雙手協作」、「手眼協調」、「手腕靈活和穩定程度」。

下圖為0-3歲手部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家長們快來看看寶寶有沒有達標。

寶寶的精細動作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家長可以根據上表對寶寶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學會精細動作的寶寶也會更有成就感。

家長別再幫倒忙

要想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正常發育,家長一定要學會「放手」,寶寶只要多練多用,精細動作才能發育得更好。

就拿吃飯來說,一些家長覺得孩子拿不好勺子,吃的慢不說還會弄得到處都是,所以索性餵寶寶吃飯。

這就讓寶寶喪失了「鍛鍊」手部精細動作的機會,還有穿衣服、穿鞋子、扣紐扣等,家長一定不要嫌孩子慢,要讓他們試著自己做,即使錯了也不要緊。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

家長別再讓寶寶順其自然了,精細動作是需要寶寶重複訓練的,一旦錯過了時間很難補救。

1)0-3個月:讓寶寶發現手

寶寶出生後其實就已經會「抓」了,我們可以把不同的東西放在寶寶的手中,讓寶寶發現自己的手,增加寶寶的感知能力,像小鈴鐺、媽媽的手、核桃都是可以的。

2)3-6個月:訓練寶寶抓力

這個時間段我們主要訓練寶寶的抓力,可以多準備一些顏色鮮豔的物品,放在寶寶的手邊,當然不能太大,畢竟寶寶的手很小,一般2.5cm左右就可以了。

3)6-12個月:從抓到捏

這段時間家長可以試著讓寶寶從抓到捏,比如讓寶寶拿餅乾、葡萄乾等,等寶寶10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捏起比較小的物品了,如奶片,豆子等。

有的寶寶在這個階段特別喜歡「撕紙」,家長可以專門準備一些紙給寶寶撕,等到寶寶大一點可以試著給他們在紙上畫出形狀並打孔,讓他們按著孔撕。

4)1-2歲:塗鴉訓練

寶寶1歲左右就可以握筆塗鴉了,但這段時間一般都是「亂畫」,家長可以多準備一些色彩鮮豔的畫筆,這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

有助於寶寶手眼協調,等到寶寶2歲後就會畫出一些有意義的線條了。

5)2-3歲:使用筷子

一般1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用勺子了,當寶寶適應勺子以後就可以讓寶寶使用筷子了。剛開始可以讓寶寶夾一些大的、較軟東西,像棉花、小饅頭等。

等寶寶可以順利夾起後可以換成稍微硬一點的東西,如大棗等。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的精細動作達標了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寶寶被幼兒園「退貨」了小秋的兒子今年3歲,上個月送到了家附近的一個幼兒園,誰知沒過幾天兒子就被「幼兒園」退貨了。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護師何豔斯表示,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
  • 0-3歲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如何練?參照這訓練指南,孩子越練越聰明
    寶寶在0到3歲期間是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剛剛熟悉這個世界,他們的小手還是處於無意識階段,但是其實寶寶的手部動作是非常重要的。有心理學家說,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還有的心理學家說,動作是智力的磚瓦。
  • 0——3歲如何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0-3歲早期教育的主要內容一 愛的教育愛是孩子生理正常發展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我們除了要解決好寶寶的溫飽問題,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寶寶的心理及情感的需求,要給寶寶一片愛心,父母親、照看者可以通過注視二 感官刺激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寶寶的感覺器官進行豐富刺激不僅可以使寶寶認識周圍世界,還能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的發育,進而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家長可以採取在寶寶的居室內布置些色彩鮮豔的氣球、大型布藝玩具,有利於刺激寶寶的視覺及色覺的發育.也可選擇一些玩弄時能發出悅耳聲音的帶響玩具
  • 媽媽課堂:想讓寶寶發育快,精細動作訓練不能少!
    當你的寶寶在3-6個月左右的時候,你是否發現他的一些小動作呢?從開始的用整隻手去抓東西,到後來的可以讓手指頭分工,這都是寶寶精細動作發育的表現,通過對寶寶有目的的訓練使的寶寶更加聰明,也使寶寶對於自己的認知更加深刻。
  • 育兒園:百元以內的0-1歲寶寶玩具清單,包含安撫玩具、精細動作...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適合0-1歲寶寶百元即可購買的玩具,涵蓋安撫玩具、精細動作、益智早教,不想讓寶寶錯過這個時間段就趕快收藏起來吧。2、寶寶很少主動玩,都是家長陪玩,帶些啟蒙功能比起吸引寶寶注意力的聲光電玩具,不如選擇可以給孩子認顏色、練分類,又可以給孩子堆疊,培養精細動作,可以扔,培養大運動技能……能開發孩子各種技能,使用壽命長的玩具。本文分為「寶寶成長規律」和「推薦玩具」兩部分。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但是,如果寶寶到了2個月仍不會笑,家長要警惕,可能孩子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建議在給孩子做體檢時將此現象反饋給體檢醫生。第二個特徵:3個月寶寶還不會抬頭一般來說,在寶寶3個月時會自然翻身,趴著的時候也會抬頭到處看。
  • 聰明寶寶養成記:0-3歲寶寶,10大敏感期的特點與建議!家長收好
    孩子0-6歲有31個敏感期,這是著名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提出的。那麼0-3歲的寶寶有哪些敏感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抓住這些敏感期進行教育呢?0--3個月--光感敏感期0-3個月的寶寶對光非常的敏感,在育兒過程中,白天一定要拉開窗簾,並且告訴孩子,媽媽把窗簾打開了,你看天是亮的,現在是白天。晚上的時候要關燈拉窗簾,同時告訴孩子媽媽要關燈了,現在天黑了。另外讓孩子多看一些黑白圖,對比比較強烈。
  • 0-12個月精細動作訓練大全!直接影響腦部發育!
    雖然這樣可以避免孩子鞋帶鬆開摔倒,但同時也關閉了一扇練習手部精細動作的大門。當然,鍛鍊精細動作並不一定非要用繫鞋帶的方式,還有很多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精細動作發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不同年齡段應該如何進行精細動作發展訓練,內容很多,先說0-1歲。
  • 史上最精細寶寶語言&動作發育時間表,家長收藏
    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但神奇的是,不管你是在中國,在冰島,還是在坦尚尼亞,寶寶們的發育速度大致都是類似的,特別是在0-3歲期間。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babycenter.com的兒童發育軌跡,總結了這份0-3歲寶寶語言-動作發育時間表,收藏好哦。溫馨提示:某項本領提前或延後兩三個月都是正常的。溫馨提示:寶寶發育有大致規律,但是多多少少都會略有差別,某項本領提前或拖延兩三個月都是正常的。
  • 0~12個月精細動作訓練大全!直接影響腦部發育!
    雖然這樣可以避免孩子鞋帶鬆開摔倒,但同時也關閉了一扇練習手部精細動作的大門。當然,鍛鍊精細動作並不一定非要用繫鞋帶的方式,還有很多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精細動作發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不同年齡段應該如何進行精細動作發展訓練,內容很多,先說0~1歲。
  • 0~3 歲寶寶精細運動發育和訓練大全合集!
    精細動作很重要,是它讓我們心靈手巧。科學家告訴我們,負責控制手部動作的是大腦的最高區域——皮層的條形區,這一區域橫跨了整個大腦,手上的動作越細緻,需要調用的腦區就越大。所以說精細動作能刺激大腦發育,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 家長鬚知:3歲寶寶的身高體重達到多少才算正常?
    記得我家寶寶3歲時跟小他不到一個月的孩子比身高體重,結果我家寶寶身高矮了3cm左右,體重也輕了4斤多。正當我們準備給寶寶加強營養的時候,又發現他比另一個大他快1歲的孩子還高一些,體重也重不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選錯了參照物。
  • 0-6歲兒童精細動作鍛鍊全手冊,提高寶寶的手、眼、腦協調能力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研究項目項目(39725010)結果《中華醫學雜誌》 2005年 8月 10日第 85卷第 30期早期精細動作技能發育促進腦認知發展的研究進展 寶寶精細動作與哪些因素相關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狀況與孕期、撫養人、撫養人對早期教育知識的態度以及是否經常進行精細動作遊戲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 0-3歲智力發育對照表,沒達標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錯了3件事
    0-3歲智力發育對照表其實無論是說話還是走路都是受大腦控制的,寶寶的智力是否達標也的確與其有著一定關係。新生兒剛出生時大腦的重量只有成年人的1/4,一直到3歲左右,寶寶的智商才直達到成人的一半。10-12個月的寶寶,已經能扶著站立或走路了,這段時間寶寶的精細動作發育也更好,大家可以像糖媽一樣鍛鍊寶寶蓋瓶蓋或捏豆子。
  • 嚶智優:3-6歲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精細動作都有哪些呢? 寶寶的精細動作一般是指手上捏的動作、握的動作,屈的動作、旋轉的動作、還有託、扭、擰、撕、推、抓、刮、撥、壓、挖、彈、鼓掌、夾、穿、抹、拍、搖等動作。 精細動作與大腦發展有何聯繫?
  • 寶寶說話晚,父母別偷懶,專家提醒:別錯過0-3歲語言發育黃金期
    還有些家長認為,男孩子說話會相對晚一些,所以再觀察一下吧,或者抱著「貴人語遲」的僥倖心理,結果一直拖到孩子快兩歲了,還只是會叫「爸爸媽媽」或幾個簡單的詞語。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指南,4個要點掌握住,寶寶越練越靈巧!
    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是寶寶運動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部分。粗大動作,像抬頭、翻身、坐等,由於其變化幅度比較大,所以更容易得到家長的關注。而相對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很多時候卻沒有得到家長應有的重視。一般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主要指的是手部功能的成熟。
  • 寶寶大運動和精細動作訓練,從遊泳開始
    經常關注育兒知識的家長都聽過,寶寶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能力發育很重要,特別是0-3歲的嬰幼兒,其運動發育能力是全方面的,寶寶的平衡、協調、抓握、反應、控制能力等都是這個時期打基礎的,想要全方面的提高寶寶運動能力,不妨從嬰幼兒遊泳開始。
  • 超詳細寶寶0-1歲發育標準,覆蓋七大發育要點及注意事項,快收藏
    3個月寶寶俯臥可以撐起上身,不少寶寶還可以進行45°角的抬頭。4、精細動作發展指標1個月寶寶動作無規律、不協調,小手經常握緊成拳頭狀。2個月寶寶小手部分打開,會抓大人的手指,眼睛會跟隨大人移動。2-3個月的寶寶能分辨顏色,最初看見的顏色是紅與綠,這使得眼睛與大腦的聯繫更為密切,並且寶寶逐漸學會了怎麼追蹤移動的物體。3個月時,寶寶視野已達到180度,視力大概能夠達到0.1~0.2,大概能看清媽媽的臉。可以多帶寶寶去公園玩,看看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