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如何練?參照這訓練指南,孩子越練越聰明

2020-12-23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在0到3歲期間是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剛剛熟悉這個世界,他們的小手還是處於無意識階段,但是其實寶寶的手部動作是非常重要的。有心理學家說,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還有的心理學家說,動作是智力的磚瓦。

寶寶的手部動作的訓練時關係到寶寶的智力的培養與訓練的,因此家長尤其要注意0到3歲的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做好這方面的訓練,能夠讓寶寶的手部動作更加熟練,從而鍛鍊寶寶的智力,讓寶寶越練越聰明。

從看見自己的手到手眼協調動作

很多家長都知道,40多天的寶寶經常會有很多頭部轉動的動作,但是我們會發現,儘管寶寶的頭部已經轉動,但是寶寶的眼睛還是很少會看向頭部轉動的地方,而是保持直直的眼神。這是寶寶無意識的動作,寶寶只會看到眼前並且只是保持同一個方向。

而這個時候,寶寶的手部動作一直是緊握拳頭的姿勢,儘管寶寶的手有時候會出現在寶寶的視線之內,但是寶寶也不會將眼神停留在自己的手上,而是繼續保持直視的姿態,寶寶這時候就還是處於手眼不能協調的階段。

當40多天之後,這種現象會慢慢改變,寶寶開始會注意到自己的手部動作,並且眼神會跟著眼前事物的移動而移動,這就是寶寶的手眼動作開始協調了。之後的每一天,寶寶看到自己的手的跡象會變得越來越明顯,逐漸發展到對自己的手給予注意。如果在他的手邊有可能觸碰的東西,例如懸掛在嬰兒床上的玩具等東西,寶寶會更加願意去看著這些玩具,並且手會伸向這些玩具,即使寶寶不能夠精準抓住它們。

從看見自己的手到手眼協調動作,寶寶已經處於"有意識"的階段,這個階段培養寶寶的手部動作,可以加強寶寶的手眼協調,讓寶寶更加能夠主動協調自己的動作,起到鍛鍊寶寶的頭腦靈活的作用。

手眼協調動作的發展階段

1、 動作混亂階段(1個月內)

一個月內的寶寶,手部動作是屬於無意識的動作。寶寶會把手邊的物品握在手中。這是寶寶的一種生存的本能,寶寶天生就是會這樣的。

2、 無意觸摸階段(1-2個月)

很多家長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寶寶經常會兩隻手交織在一起,一隻手會對另一隻手"下手",並且最常見的動作就是吸手指。該時段的這些動作同樣屬於無意識動作,他們會對手中的物品進行摸索,撫摸。

3、 無意抓握階段(3-4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仍然會對周圍的物品感興趣,但是已經不會像前面說的會緊緊抓住手中物品,他們會對手中的物品做搖晃的動作。

4、 手眼不協調的抓握(5-6個月)

處於這個階段的寶寶最明顯的手部動作表現就是可以用除了拇指以外的所有手指來握周圍的物品,即使不能很精準地就抓住。

5、 手眼協調的抓握(6個月左右)

相對於上個階段,6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能夠協調手眼的抓握。也就是說,寶寶看到什麼東西,他能夠感受到這個東西的存在,並且會伸出手去抓住這個東西。但是這個時候的寶寶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會換手,只是一直用同一隻手來抓握東西。

6、 手的動作開始形成(7-11個月)

這個階段的孩子的手部動作已經不是無意識動作了,他們會能夠比較靈活地使用自己的手部動作來完成自己的想法和目標。寶寶的雙手以及能夠做到互相配合,並且拇指與其它手指也會比較靈活運用了。

0-3歲兒童手部動作發展

1、0-1歲手部動作發展

(1)0-6個月。前面我們說到,處於6個月內階段的孩子的手部動作大都屬於無意識動作,但是寶寶會注意到周圍的相關物品,並且會極大依賴父母,能夠明確感知父母的存在。因此這個階段父母可以配合寶寶做一些符合寶寶"無意識"行為的動作、遊戲。

①觸摸寶寶手指。當寶寶處於6個月內時,父母可以經常父母寶寶的手指、指尖、手臂、手背等部位,也不要忽略肩膀的位置。這個時候的注意事項是:撫摸寶寶的手部時,不要太刻意,要溫柔。同時,不能讓孩子戴手套,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敏感度。

②讓寶寶感知自己的手部。家長要讓寶寶感知到自己的手部,可以採用在手部放置小物件來引起寶寶的注意。或者家長可以常常與寶寶進行手部互動,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加注意到自己的手。

③給寶寶抓小物件。給寶寶抓小物件的目的是讓寶寶能夠將物品完全抓在手裡,這樣能夠有效鍛鍊寶寶的五指配合。家長可以這樣做:給寶寶一些比如橡皮擦、小鈴鐺等的小物件,讓寶寶拿在手裡,再拿走,再還給寶寶,反覆做這樣的動作。當然,家長要注意小物件是安全的,不能讓寶寶誤食了。

④讓寶寶抓玩具。家長可以在寶寶的周圍懸掛一些小玩具,教寶寶去把玩具抓住。玩具放置要讓由遠及近,這樣還能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⑤教寶寶撕紙。寶寶的手指靈活度可以在撕紙的過程中得到提高,也能夠鍛鍊手指的配合度。

⑥教寶寶配合左右手。家長可以這樣做:給予寶寶一些小物件,然後把小物件從左手換到右手,再換過來,如此循環往復,鍛鍊孩子配合使用左手的能力。

(2)7-12個月。寶寶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教寶寶做進一步的動作,而不是停留在無意識的階段。

①扔物品。家長給孩子一些比較輕的小物品。讓孩子往外丟,然後再幫孩子拿回來讓他繼續扔,這樣的動作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靈活度,也可以鍛鍊孩子的手部力度。

②讓寶寶學會兩隻手一起玩玩具。家長教孩子將兩隻手中的小物件進行撞擊,這樣能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③拉抽屜。家長讓寶寶自己用手去拉抽屜,有一個一進一出的動作,但是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夾到手指。

④教寶寶自己手拿食物與翻書。寶寶在吃零食時,家長讓寶寶自己拿著吃,並且可以讓寶寶拿著書本,讓寶寶用手指來翻動課本。這樣的動作讓寶寶的手指能夠更加靈活。

2、1-2歲手部動作發展

這個階段的寶寶,手部動作已經較為靈活,家長可以跟寶寶玩相關的遊戲來進一步培養寶寶的精細動作。家長可以這樣做:

①和寶寶玩水。家長給寶寶準備兩個個裝水器皿,讓寶寶裝上水,再倒到另一個器皿裡面,反覆這個動作。

②裝豆子和串珠。給寶寶一個空的瓶子和一些綠豆,教寶寶將綠豆一刻一顆的裝進瓶子。注意水瓶應該是口比較窄的,可以用礦泉水瓶。同時,找同樣是顆粒狀的珠子,還有條狀物,讓寶寶將珠子串聯起來。這樣的遊戲能夠鍛鍊到寶寶的手眼協調與注意力。

③教寶寶"畫畫"。這裡的畫畫其實是讓寶寶塗鴉,家長給寶寶準備塗鴉的工具和場合,讓寶寶自由發揮。

④學會切和疊。家長可以給寶寶玩具塑料小刀和橡皮泥,讓寶寶切開。還有給孩子積木,讓孩子學會疊積木。

3、2-3歲手部動作發展

這個階段家長在訓練孩子的手部動作的同時,也要相應地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了,2歲到3歲已經是較為成熟的階段了。家長可以這樣做:

①和寶寶玩橡皮泥。家長與孩子玩橡皮泥,教孩子揉成圓形,做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狀,並且可以揉成小圓球,然後用筷子夾了放進去器皿裡面。這是鍛鍊孩子的揉、夾等動作。

②教寶寶擰瓶蓋。給孩子一個瓶子,讓孩子自己擰開瓶蓋,要注意給孩子瓶子時瓶蓋不能擰的太緊。

③讓孩子學會釣。買一些有相關功能的玩具,能夠讓寶寶把小物品釣上來,這樣對孩子的手、眼睛和注意力都有積極作用。

④教孩子摺紙。讓孩子自己學會用剪刀和折任何形狀的紙張,或者讓孩子摺紙飛機、青蛙等的簡單的摺紙。這樣能夠鍛鍊孩子的剪、折的能力。

⑤讓寶寶自己扣衣服的扣子。給孩子穿上有扣子的衣服並且讓孩子自己扣扣子。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生理學研究證明,在大腦神經中樞中,有一部分是專門掌管手部運動的,手部運動越精細大腦與之對應的神經元就越發達。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指南,4個要點掌握住,寶寶越練越靈巧!
    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是寶寶運動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部分。粗大動作,像抬頭、翻身、坐等,由於其變化幅度比較大,所以更容易得到家長的關注。而相對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很多時候卻沒有得到家長應有的重視。一般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主要指的是手部功能的成熟。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生理學研究證明,在大腦神經中樞中,有一部分是專門掌管手部運動的,手部運動越精細大腦與之對應的神經元就越發達。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寶寶被幼兒園「退貨」了小秋的兒子今年3歲,上個月送到了家附近的一個幼兒園,誰知沒過幾天兒子就被「幼兒園」退貨了。
  • 想讓孩子更聰明?訓練手部精細動作是關鍵
    而手部精細動作主要是指手部小肌肉精細動作的技巧性、靈活性,和雙手配合、手眼、手口等協調能力,其內容包括抓、穿、插、刺、夾、剪、縫、倒、捏、掐、擰、撕、揉、捻、敲、拍、疊、綁等。吃飯、穿衣、寫字、畫畫、學樂器等都需要手部的高度配合,都與手部精細動作息息相關。手部動作是否精細,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孩子大腦發育的標準。
  • 手指被稱為「第二個腦」,寶寶3歲前這樣鍛鍊,越玩越聰明
    美國科學家羅伯特·朗從小就高度迷戀摺紙,智商超過160的羅伯特還發明了將摺紙與數學關聯起來的創作,並開創了「圓河包裝」這一革命性的突破。羅伯特非常認可手部運動與大腦的聯繫。
  • 嚶智優:3-6歲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寶寶在小時候,可能一直被媽媽照顧的非常很好,但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溫室的花朵」,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所以我們要在寶寶長大一點後,注重手部精細動作,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能夠開始慢慢獨立。在孩子的手指的靈活性滿足自身需求的時候,孩子就可以自己動手照顧自己了,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 嬰幼兒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帶孩子玩起來吧!
    1提高手的靈敏度嬰兒最初手的動作通常不是手指的動作,而是整個手掌一把抓,通過兒童生理的發育和反覆練習手部精細動作,能夠促進手指分化和雙手的協調動作,手也會變得越來越靈活,在訓練的過程中還會增強小肌肉的力量。
  • 這項訓練不難,卻是提高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良藥」
    很多家長非常在意孩子什麼時候會走,什麼時候會說話,卻很少有媽媽關注寶寶的小手又會做了什麼? 而事實上,手是認識事物特徵的重要器官,手部的動作在嬰兒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由最基本、最初階的抓握動作開始,孩子們擁有了探索環境的能力。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對以後有哪些影響
    寶寶因為吃手被打的情況網上搜搜還真是有不少。另外也有些媽媽,給寶寶的小手上套上手套,一方面可以限制寶寶吃手,另一方面還防止他的指甲抓傷小臉蛋。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部分家長或老人家對孩子吃手情況,認為是不好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0~3個月的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以及手部的精細動作的發展對以後的影響?寶寶的小手會有哪些表現?
  • 0-6歲兒童精細動作鍛鍊全手冊,提高寶寶的手、眼、腦協調能力
    除了部分客觀因素,撫育過程中父母應當創造條件,在孩子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讓孩子充分地去抓、握、拍、打、敲、捏、擰、挖……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如不要因擔心寶寶抓臉,便給他戴上手套,或覺得吃手就是個壞習慣,強行不讓孩子吃手。寶寶精細動作如何訓練?
  • 寶寶的手指訓練如何做,家長掌握這些方法,讓孩子「手巧心更靈」
    人們常說「心靈則手巧」,手是人體最靈巧的器官,也是觸覺的主要器官,通過活動手指可刺激大腦,增強大腦的活力。這對人類智力的開發尤其是孩子智力的開發十分重要。訓練孩子的手,等於給孩子做「大腦體操」。大腦處理來自手的感覺信息和指揮手的運動佔的比例很大,大腦有許多細胞專門處理手指、手心、手背、腕關節的感覺和運動信息。
  • 如何訓練孩子,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
    當孩子在模仿任何一個動作時,首先,要有注意力這個基礎,在他的大腦中形成模仿意識,並對自己的身體發出指令,才能依照指示做出相應的動作行為,所以,懂得控制自己的身體,讓每個身體結構都能隨心的動,是我們完成更複雜思維的前提。我發布了很多關於提升孩子專注力的文章,關注我的帳號,可搜索相關內容。
  • 育兒園:百元以內的0-1歲寶寶玩具清單,包含安撫玩具、精細動作...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適合0-1歲寶寶百元即可購買的玩具,涵蓋安撫玩具、精細動作、益智早教,不想讓寶寶錯過這個時間段就趕快收藏起來吧。2、寶寶很少主動玩,都是家長陪玩,帶些啟蒙功能比起吸引寶寶注意力的聲光電玩具,不如選擇可以給孩子認顏色、練分類,又可以給孩子堆疊,培養精細動作,可以扔,培養大運動技能……能開發孩子各種技能,使用壽命長的玩具。本文分為「寶寶成長規律」和「推薦玩具」兩部分。
  • 給一歲以內的寶寶做這些精細動作訓練,會讓孩子發育更好,更聰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精細動作?精細動作對孩子的成長發育起著什麼作用?所謂的精細動作就是小動作,它能夠促成大腦的發育,而大腦的發育又與運動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比如,識字早的孩子通常字眼追蹤能力會更好,而孩子的字眼追蹤能力是靠控制眼動形成的,控制眼動就是精細動作。
  • 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我們所說的3-6歲的孩子就是處於較準確操作物品的階段,此時孩子手部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更強了,手眼協調性也更好,孩子比以前能夠做很多複雜的手部動作。所以這個時候,是訓練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好時機,可以讓孩子平時多玩這6個遊戲。
  • 一歲到三歲的寶寶多訓練這十個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娃更聰明
    精細動作主要是訓練嬰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的靈活性,訓練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為寶寶造就一雙「巧手」,不僅能為孩子未來讀書寫字、彈琴繪畫、甚至運動和做家務的能力打下基礎,同時也邁出了寶寶智力開發最重要的一步。
  • 0~3 歲寶寶精細運動發育和訓練大全合集!
    精細動作很重要,是它讓我們心靈手巧。科學家告訴我們,負責控制手部動作的是大腦的最高區域——皮層的條形區,這一區域橫跨了整個大腦,手上的動作越細緻,需要調用的腦區就越大。所以說精細動作能刺激大腦發育,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 娃聰不聰明,主要看手!這些動作不會做,可能出大問題,快查!
    但對於寶寶的手部發展,卻很少有人提及: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科大大要在這給大家提個醒:各位家長千萬別小看這小小的手部動作,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拿十分常見的精細動作訓練方法之一,搭積木來說。它在考驗寶寶手部抓取能力的同時,還會讓寶寶思考自己想要搭出的樣子。比起在外面瘋玩一天,這項遊戲往往會消耗更多腦力,能讓娃越玩越聰明,對認知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 0-12個月寶寶玩具怎麼選?收好這份玩具清單,讓娃越玩越聰明
    畢竟 玩具選的合適、玩的對,才可以讓寶寶越玩越聰明。接下來就按月齡來具體說說「不同月齡寶寶玩什麼玩具好「。 【玩具推薦】:懸掛玩具、手搖鈴、撥浪鼓、音樂玩具、紅色小球、黑白色卡 【怎麼玩】: 手搖鈴、撥浪鼓:可以玩「聽聲尋物」遊戲,讓寶寶躺著或趴著,用玩具發出聲響逗引寶寶眼睛跟著玩具移動,有助鍛鍊聽覺能力、視覺能力、頸部力量;也可以讓寶寶直接抓握著玩,鍛鍊手部精細動作。
  • 0-12個月精細動作訓練大全!直接影響腦部發育!
    雖然這樣可以避免孩子鞋帶鬆開摔倒,但同時也關閉了一扇練習手部精細動作的大門。當然,鍛鍊精細動作並不一定非要用繫鞋帶的方式,還有很多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精細動作發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不同年齡段應該如何進行精細動作發展訓練,內容很多,先說0-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