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2020-12-14 騰訊網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不得不說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正應了那句「心靈手巧」。這是因為手是孩子探索事物的主要方式,當孩子用手去探索的時候,就會將信息傳遞給大腦,這樣的神經傳遞越多,就會形成更多的神經元連結,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好,也更聰明。

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那對大腦具體有哪些好處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2、讓孩子變得更專注。

3、孩子的思維會更加敏捷、靈活。

4、動手能力和獨立性會更強。

兒童手部的精細動作也是慢慢習得的,要經歷三個階段。首先是簡單控制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能收玩具、撿東西、推小車。其次是較準確的操作物品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能夠擰瓶蓋、剪紙、剝雞蛋、串珠子。最後就是精準控制靈活階段,能夠畫畫、寫數字、繫鞋帶等等。

我們所說的3-6歲的孩子就是處於較準確操作物品的階段,此時孩子手部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更強了,手眼協調性也更好,孩子比以前能夠做很多複雜的手部動作。所以這個時候,是訓練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好時機,可以讓孩子平時多玩這6個遊戲。

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一、用手指踢足球

這是我平時經常跟我家二寶玩的一種遊戲,這和真實的踢足球相比,可太省力氣了。每次玩之前我會準備兩個紙盒,然後將紙盒立起來當作球門。準備小張紙,然後團成紙團。然後讓孩子握住一支筆,我也握住一筆就開始比賽,看誰進球的數量比較多。

這個遊戲能夠鍛鍊孩子的握筆能力,同時鍛鍊孩子的手眼配合能力。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孩子吃飯時,我筷子也更穩、更靈活了。最重要的是為以後寫字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彈彈珠

彈彈珠這有點懷舊的味道了,我們小時候,總是三五成群一堆孩子玩彈珠。在玩彈珠的過程中,要求食指、中指彎曲,然後利用拇指的指節骨控制住彈珠,然後發力將彈珠彈出去。這看似很簡單的動作,對於孩子來說並不簡單,要求不同手指相互配合,還考驗手眼協調能力,所以是鍛鍊手部精細動作的經典遊戲之一。

三、用筷子夾花生

每次玩這個遊戲之前,我先準備一盤花生,然後就開始和孩子比賽,看誰夾得多。這個過程中孩子不但能鍛鍊手部精細動作,對我來說,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你要想讓孩子安靜下來,那你不妨陪他玩這個遊戲吧。

四、搭積木

積木可以說是不同時代孩子的共同益智玩具,在孩子搭建積木的過程裡,首先要構思怎麼搭建,這叫要求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我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搭建大樓的方式,就是一層一層的摞起來,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手部動作會隨著積木的高度變得越來越輕、越來越精細。等到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越來越強,家長可以讓孩子去搭建複雜的形狀。

五、七巧板

七巧板可是一件始於中國民間的一種古老的智力玩具,據說七巧板的起源能追溯到公元前一個世紀。後來在明清兩代開始流傳開來,在18世紀的時候流傳到國外。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7塊板,卻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拼出1600種以上的圖形。

我個人認為七巧板是積木的一種升級,尤其孩子進入4-5歲這個階段以後,家長要幫孩子建立空間概念,讓空間想像力得到發展。七巧板裡面包含的幾何圖形首先就滿足了孩子對圖形的認識,當孩子在拼七巧板的過程中,大腦中就開始構思形狀,空間想像能力就得到了發展。

這個過程中更是要手腦並用,所以經常玩七巧板的孩子不但手部精細動作更細膩,大腦也更加靈活。最重要的是邏輯思維能力也更強,因為每次在搭建圖形之前,大腦都經歷的觀察、推測、猜想的過程。我建議孩子4歲以後,一定要讓他經常玩這個遊戲。

六、摺紙做手工

摺紙做手工這個遊戲,可以說是手、眼、大腦三位一體綜合協調能力的考驗。這項遊戲老少皆宜。在摺紙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去一遍看示意圖,一遍去思考,同時要記住摺紙步驟。我陪孩子玩摺紙的過程中,有這樣一個明顯感受,明明我把示意圖看懂了,但是折的過程中也總是不能盡如人意。

所以這是一件非常考驗手、眼、腦配合的遊戲。所以在國際奧林匹克賽事中,還有摺紙這一項目。所以說摺紙是這一生修煉腦力的一個方式。為了讓孩子玩得更有趣,我還專門給孩子買了立體手工摺紙,更有助於激發孩子的想像力空間!

相關焦點

  • 嚶智優:3-6歲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精細動作是寶寶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神經系統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 精細動作發展主要是指孩子手部的精準動作,還包括手眼協調能力,對孩子未來的認知能力發展影響深遠。 爸爸媽媽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通過趣味手部遊戲,多多鍛鍊孩子的手部肌肉,這樣可以更好的刺激寶寶的腦部發育。
  • 睡前陪孩子做這3種手指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孩子更聰明
    「十指連心」這話絕不誇張,因為手部非常敏感。據研究表明,手部的神經纖維能達到100萬根,這讓人類能完成很多極其精細的工作,在自然界沒有任何動物能跟人類相比。不僅如此,手部與大腦之間相輔相成,在加拿大神經科醫生所繪製的「彭菲爾德地圖」中,可以看出手部機會佔據了三分之一的大腦運動區,佔據四分之一的感覺區。
  • 孩子在家玩什麼?5個室內小遊戲,鍛鍊孩子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這樣的活動也是有的,很多動手的遊戲可以在室內進行,而且能發展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精細動作的重要性精細動作簡單來說就是動手能力,是孩子用手或者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是孩子在感知覺、注意力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
  • 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很關鍵:堅持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我們人體的動作都是由大腦控制的,那麼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自然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也會感受到刺激,讓大腦得到發育。而且孩子在做精細動作的是時候也是需要肌肉關節感覺(本體覺) 、前庭平衡覺、視知覺等方面的配合的,那麼這些「零部件」的協調合作, 對孩子的大腦還是身體發育都是有不可磨滅的好處的。
  • 嬰幼兒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帶孩子玩起來吧!
    2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在精細動作中,需要孩子視、聽、觸等多種感官參與,能夠鍛鍊到多種感官,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孩子的手眼配合協調性越高,代表孩子的神經發育越成熟,手眼協調還影響著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能力。3促進大腦發育精細動作是兒童智能的重要組成之一,代表了孩子神經系統發育狀態是否良好。
  • 0-6歲兒童精細動作鍛鍊全手冊,提高寶寶的手、眼、腦協調能力
    除了部分客觀因素,撫育過程中父母應當創造條件,在孩子不同生長發育階段,讓孩子充分地去抓、握、拍、打、敲、捏、擰、挖……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如不要因擔心寶寶抓臉,便給他戴上手套,或覺得吃手就是個壞習慣,強行不讓孩子吃手。寶寶精細動作如何訓練?
  • 想讓孩子更聰明?訓練手部精細動作是關鍵
    而手部精細動作主要是指手部小肌肉精細動作的技巧性、靈活性,和雙手配合、手眼、手口等協調能力,其內容包括抓、穿、插、刺、夾、剪、縫、倒、捏、掐、擰、撕、揉、捻、敲、拍、疊、綁等。吃飯、穿衣、寫字、畫畫、學樂器等都需要手部的高度配合,都與手部精細動作息息相關。手部動作是否精細,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孩子大腦發育的標準。
  • 孩子常鍛鍊「人體第二大腦」,不僅促進大腦發育,記憶力也會更好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人的手部有超過了100萬根神經纖維連接著,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十指連心」,由於手部的神經密集,導致它特別的敏感。研究表明,人的五個手指分別對應了大腦的某一個區域,適當的鍛鍊手部能夠對大腦起到積極的影響。
  • 一歲到三歲的寶寶多訓練這十個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娃更聰明
    文 | 小書蟲媽媽看過一本育兒書,日本有位著名兒科醫生說「積極使用雙手使手指的觸覺變得敏銳,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刺激」。精細動作主要是訓練嬰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的靈活性,訓練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為寶寶造就一雙「巧手」,不僅能為孩子未來讀書寫字、彈琴繪畫、甚至運動和做家務的能力打下基礎,同時也邁出了寶寶智力開發最重要的一步。
  • 5個手眼協調遊戲,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越玩越聰明!
    因此手對於幼兒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鍛鍊手部精細動作和靈活性,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培養社交力和探索能力,養出聰明寶寶! 因此,今天給大家分享5個手眼協調小遊戲,讓孩子心靈手巧更聰明。
  • 給一歲以內的寶寶做這些精細動作訓練,會讓孩子發育更好,更聰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精細動作?精細動作對孩子的成長發育起著什麼作用?所謂的精細動作就是小動作,它能夠促成大腦的發育,而大腦的發育又與運動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比如,識字早的孩子通常字眼追蹤能力會更好,而孩子的字眼追蹤能力是靠控制眼動形成的,控制眼動就是精細動作。
  • 家有6-12歲的孩子,可以用這3個辦法鍛鍊腦力,促進孩子大腦開發
    但是生大寶的時候是我第一次當媽媽,沒有什麼經驗,因此就錯過了大寶的大腦發育黃金期。每次想到這,我都有些許的愧疚。不能讓孩子錯過後面的智力發育好時機。經過查閱資料,聽講座等等,我總結了3招鍛鍊腦力的方式,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利用好,有效開發大腦。賓州州立大學人類發展學教授威利斯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中提出,腦力訓練就像練體能一樣。10小時訓練效果可以維持至少五年,對日常生活事務的反應也比沒訓練的人快三倍。
  • 0——3歲如何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0-3歲早期教育的主要內容一 愛的教育愛是孩子生理正常發展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我們除了要解決好寶寶的溫飽問題,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寶寶的心理及情感的需求,要給寶寶一片愛心,父母親、照看者可以通過注視二 感官刺激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寶寶的感覺器官進行豐富刺激不僅可以使寶寶認識周圍世界,還能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的發育,進而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家長可以採取在寶寶的居室內布置些色彩鮮豔的氣球、大型布藝玩具,有利於刺激寶寶的視覺及色覺的發育.也可選擇一些玩弄時能發出悅耳聲音的帶響玩具
  • 新生兒視力發育快,媽媽用三個小遊戲鍛鍊孩子,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但新生兒一天還是有5個小時的時間是清醒的,新生兒大腦的重量以及各方面能力的發育,是非常快速的,家長不要錯過孩子清醒的時間,利用孩子清醒的這幾個小時,鍛鍊孩子看的能力,聽的能力,運動的能力,多跟孩子聊天,促進孩子跟外界交流的能力。
  • 孩子的精細動作很重要,如何培養?
    但家長要知道的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精細動作,影響的是孩子大腦的發育,社會研究表明,那些從小精細動作發育的比較好的孩子,他們進入幼兒園後社會能力更強,注意力會更集中,也更能理解老師的指示。 什麼是精細動作?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 寶寶身上有個部位越靈活,暗示大腦發育越好,這樣鍛鍊能拔高智力
    據研究發現,人類的手部擁有100萬根神經組織,且手部與大腦的發育是密切相關的,在大腦下達指令後,支配著手部完成一些精細的動作。且寶寶手部做的動作越精細、越複雜,大腦就能夠得到更好的鍛鍊,智力水平也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生理學研究證明,在大腦神經中樞中,有一部分是專門掌管手部運動的,手部運動越精細大腦與之對應的神經元就越發達。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寶寶被幼兒園「退貨」了小秋的兒子今年3歲,上個月送到了家附近的一個幼兒園,誰知沒過幾天兒子就被「幼兒園」退貨了。
  • 0~12個月精細動作訓練大全!直接影響腦部發育!
    ,看到這樣一則案例:一個籃球教練每次給3~5年級孩子上籃球課時,大量時間被用在給這群孩子繫鞋帶上。現在還有多少孩子在穿繫鞋帶的鞋子?是不是基本都是一色的粘扣?雖然這樣可以避免孩子鞋帶鬆開摔倒,但同時也關閉了一扇練習手部精細動作的大門。當然,鍛鍊精細動作並不一定非要用繫鞋帶的方式,還有很多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精細動作發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不同年齡段應該如何進行精細動作發展訓練,內容很多,先說0~1歲。
  • 0-12個月精細動作訓練大全!直接影響腦部發育!
    最近嘟媽在學習嬰幼兒發育知識時,看到這樣一則案例:一個籃球教練每次給3-5年級孩子上籃球課時,大量時間被用在給這群孩子繫鞋帶上。他們真的不會系啊。是不是特別不可思議?不過仔細想一想也覺得很正常。現在還有多少孩子在穿繫鞋帶的鞋子?是不是基本都是一色的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