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到三歲的寶寶多訓練這十個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娃更聰明

2020-12-15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看過一本育兒書,日本有位著名兒科醫生說「積極使用雙手使手指的觸覺變得敏銳,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刺激」。精細動作主要是訓練嬰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手的靈活性,訓練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為寶寶造就一雙「巧手」,不僅能為孩子未來讀書寫字、彈琴繪畫、甚至運動和做家務的能力打下基礎,同時也邁出了寶寶智力開發最重要的一步。

前段時間,小書蟲媽媽寫了很多相關寶寶精細動作的文章,受到了很多爸媽的好評,有的媽媽留言,讓我重點寫寫1~3歲寶寶的精細動作,應該重點訓練什麼內容。那麼,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一歲到三寶寶的精細動作,重點訓練的10個動作,促進大腦發育,讓娃更聰明。

第一個動作:「塞」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遊戲,訓練寶寶的「塞」的動作

(1)1歲左右可以玩塞小球的遊戲

準備材料:1個帶洞的小桶、1個小碗、10個小球、1個塑料筐。

具體玩法:

媽媽先做示範動作,拿起一個小球,從洞口塞進小桶,做的時候,要做得慢、誇張,以利於寶寶模仿。 寶寶把小球都放進去以後,媽媽再倒出來,讓寶寶再來1次。

溫馨提示: 在這個遊戲的時候,媽媽可通過改變洞穴和物品的大小去滿足不同月齡寶寶的心智需求。

(2)1歲3個月左右可以玩塞豆子

準備材料:1個小瓶(大小以寶寶可雙手握著為宜),1個小碗,小豆子。

寶寶用兩根手指把小碗裡的豆子塞進小瓶裡。玩的時候,媽媽在旁邊只是協助者,不要打斷寶寶的專注力,寶寶可以從遊戲中找到一定的規律。 在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不要讓孩子把小豆子放進嘴裡。

第二個動作: 「舀」

(1)12~1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舀豆子的遊戲

準備材料:小碗2個,豆子,託盤,勺子。

媽媽先做演示動作,用勺子把託盤中的豆子分別 「舀」到兩個小碗中,然後再讓寶寶模仿,用勺子一顆顆地「 「舀」到託盤中。在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媽媽要提醒寶寶及時將掉了的豆子撿起來,不要把豆子塞進鼻孔和耳朵裡。

2)讓寶寶玩從水裡舀小球的遊戲

準備材料:小球,盆子盛好水,1個碗,1個勺子。

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在盆子盛好水,把小球放到水果,讓寶寶用勺子把小球「舀」起來。在玩這個遊戲的過程中,一定要一直有人在旁邊照看,無人看管哪怕只有一會兒都是不可以的。(沒有人照看的情況下,小寶寶玩水是很危險的,媽媽一定要注意。)

第三個動作「倒」

練習這個動作,可以讓寶寶手眼協調,鍛鍊手的靈活性,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記憶力和專注力。

(1)1歲4~5個月的寶寶可以玩倒豆子的遊戲

準備材料:託盤1個,杯子2個,豆子。

在託盤中放一些豆子,讓寶寶拿起託盤把豆子分別倒在兩個杯子中。在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如果寶寶倒不準,媽媽千萬不要責怪他,在旁邊要鼓勵他反覆練習,在媽媽的鼓勵下,寶寶會做得越來越好的。

(2)2歲以後的寶寶可以玩倒水的遊戲

準備材料:託盤1個,杯子3個(其中兩個畫了圓圈)。

先在託盤裡裝好水,媽媽先做演示,用杯子把水從盆裡舀出來,再分別等量倒到另外兩個畫了圓圈的杯子裡去。然後再讓寶寶跟著模仿練習,練習時要耐心地為寶寶講解。練習的頻率為每周2~3次,每次5~10分鐘。

第四個動作:夾夾子

1歲8~9個月的幼兒,可以讓他練習將夾子夾在指定的位置上。 先準備一個夾子(水果圖案類夾),小筐,卡片紙(畫有水果類圖案)。在練習過程中,媽媽要注意自己的引導方式,讓寶寶明白「一一對應」的方式。例如:讓寶寶用夾子,把卡片紙夾到小筐裡,或夾到檯面上等等。

第五個動作「切」

玩切水果遊戲

1歲10個月的寶寶,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安全的塑料玩具(如果對半切開)讓他練習切的動作。 例如,可以教寶寶把蘋果、西瓜,梨等切成兩半,通過反覆練習,達到寶寶手眼協調,鍛鍊手的靈活性。

第六個動作 「擰」

玩擰瓶蓋的遊戲

1歲半以上的寶寶,媽媽可利用家裡的小瓶子讓他練習擰的動作。 給寶寶準備有蓋的空瓶子若干,讓寶寶擰開所有的蓋子後,再把所有的蓋子擰緊。

第七個動作 「剝」

玩剝花生的遊戲

2歲3個月以上的寶寶,先讓他練習剝開口的花生,逐漸過渡到剝不開口的花生。練習時間不宜過長,每周3次,每次10~15分鐘。在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看寶寶,別讓他把花生米放進嘴裡。

第八個動作「按」

(1)玩按圖釘的遊戲

2歲以上的幼兒,練習按彩色圖釘,培養其手的靈活性。

(2)玩按紐扣的遊戲

寶寶學會按圖釘之後,可以學習按紐扣,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九個動作 「卷」

1歲半以後幼兒到了卷的敏感期。

  1. 玩卷工作毯:20~30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工作毯,培養他精細動作和大動作能力。

  2. 捲毛巾:23~26個月的寶寶,可以練習卷軟的毛巾,培養他手腕的靈活性。

  3. 卷彩紙:27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練習卷彩紙,培養他手指和手腕的控制能力。

第十個動作「貼」

1歲8個月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貼各種圖案。 2歲以上的幼兒可以練習用膠水貼簡單的圖形。

給寶寶訓練精細動作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媽媽在給寶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媽媽只是一個協助者,在旁邊做好演示動作,但不宜幫寶寶完成所有動作。

  2. 在練習的過程中,媽媽不要過分追求訓練結果,訓練只是在強化腦的功能。

  3. 要遵循一個原則,在大動作發展的基礎上精細動作才能得到發展。

  4. 媽媽給寶寶練習精細動作時,要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做到生活化、具體化,這樣效果更好。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父母為寶寶做各種精細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告訴寶寶人生的種種美好以及各種有趣知識的時候。當我們給孩子提供更多機會去鍛鍊和啟蒙,孩子的啟發和開拓就更豐富。

關於今天這個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小書蟲媽媽,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早教老師,多平臺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給一歲以內的寶寶做這些精細動作訓練,會讓孩子發育更好,更聰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精細動作?精細動作對孩子的成長發育起著什麼作用?所謂的精細動作就是小動作,它能夠促成大腦的發育,而大腦的發育又與運動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比如,識字早的孩子通常字眼追蹤能力會更好,而孩子的字眼追蹤能力是靠控制眼動形成的,控制眼動就是精細動作。
  • 寶寶是否聰明,一歲時就看出來了,有這3個特點的孩子是個聰明寶
    有了寶寶以後家長們除了盼望孩子健康成長,就是希望寶寶能聰明伶俐了,老話說三歲看老,其實就是說孩子從小時候的表現就可以看到以後長大的大概發展。而孩子是否聰明都不用等到寶寶三歲,一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看出來智商是不是在線了。
  • 0——3歲如何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0-3歲早期教育的主要內容一 愛的教育愛是孩子生理正常發展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我們除了要解決好寶寶的溫飽問題,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寶寶的心理及情感的需求,要給寶寶一片愛心,父母親、照看者可以通過注視二 感官刺激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寶寶的感覺器官進行豐富刺激不僅可以使寶寶認識周圍世界,還能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的發育,進而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家長可以採取在寶寶的居室內布置些色彩鮮豔的氣球、大型布藝玩具,有利於刺激寶寶的視覺及色覺的發育.也可選擇一些玩弄時能發出悅耳聲音的帶響玩具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不同的標準,寶寶手部動作越精細,證明其大腦發育程度越好。 寶寶的精細動作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家長可以根據上表對寶寶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學會精細動作的寶寶也會更有成就感。
  • 嚶智優:3-6歲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遊戲!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精細動作都有哪些呢? 寶寶的精細動作一般是指手上捏的動作、握的動作,屈的動作、旋轉的動作、還有託、扭、擰、撕、推、抓、刮、撥、壓、挖、彈、鼓掌、夾、穿、抹、拍、搖等動作。 精細動作與大腦發展有何聯繫?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不同的標準,寶寶手部動作越精細,證明其大腦發育程度越好。決定寶寶的精細動作的要素有5個:它們分別是「手指動作」、「抓握力量」、「雙手協作」、「手眼協調」、「手腕靈活和穩定程度」。下圖為0-3歲手部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家長們快來看看寶寶有沒有達標。
  • 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這是因為手是孩子探索事物的主要方式,當孩子用手去探索的時候,就會將信息傳遞給大腦,這樣的神經傳遞越多,就會形成更多的神經元連結,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好,也更聰明。 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那對大腦具體有哪些好處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 寶寶身上有個部位越靈活,暗示大腦發育越好,這樣鍛鍊能拔高智力
    在孩子出生後,就想著如何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可其實要想知道娃聰不聰明,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這個部位」。據研究發現,人類的手部擁有100萬根神經組織,且手部與大腦的發育是密切相關的,在大腦下達指令後,支配著手部完成一些精細的動作。且寶寶手部做的動作越精細、越複雜,大腦就能夠得到更好的鍛鍊,智力水平也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
  • 2-3歲的寶寶玩什麼?3項訓練要抓緊安排,關係到智力發育
    可以說,在寶寶2歲之後,其腦細胞數量增加幅度基本為0,可是,寶寶的大腦細胞的體積卻是可以不斷增加的,這一過程也是大腦皮層褶皺形成的過程。3項訓練要抓緊安排,關係到智力發育 一、大動作訓練 作為衡量寶寶大腦發育成熟度的標準之一,孩子的大動作發育與其身體四肢的協調性息息相關。
  • 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很關鍵:堅持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我們人體的動作都是由大腦控制的,那麼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自然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也會感受到刺激,讓大腦得到發育。而且孩子在做精細動作的是時候也是需要肌肉關節感覺(本體覺) 、前庭平衡覺、視知覺等方面的配合的,那麼這些「零部件」的協調合作, 對孩子的大腦還是身體發育都是有不可磨滅的好處的。
  • 怎樣判斷孩子大腦發育的情況?手上的這個動作越複雜,大腦越聰明
    事實上孩子是否聰明由先天的基因和後天的努力共同決定的,如果想要孩子變得聰明肯定是不能少了父母對孩子的幫助,就好比3歲前的孩子,不是看孩子能被多少首詩,而是看孩子的精細運動發育的程度。如果孩子的精細運動發展得越好,孩子的手部能夠做的動作越複雜,證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得越好。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孩子比同齡人更聰明。
  • 5個室內小遊戲,鍛鍊孩子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就拿寫字這件事來說吧,我們的拇指、食指、中指捏好筆,無名指和小指起到支撐作用,寫字的時候要施加肌肉力量,大腦還要想著怎麼起承轉合,一筆一畫地把一個字寫出來。大腦、記憶意識、力量協調參與才能全部完成。到了5歲手的靈活性更強,不用大人幫忙,能拼出比較複雜的場景和建築物,小顆粒積木也能做出一個完整的物品了。了解孩子精細動作發育的特點,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了。
  • 新生兒視力發育快,媽媽用三個小遊戲鍛鍊孩子,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一來新生兒活動一下就要消耗大量的力氣,二來吃進去的營養通過睡眠,好好地吸收長身體。但新生兒一天還是有5個小時的時間是清醒的,新生兒大腦的重量以及各方面能力的發育,是非常快速的,家長不要錯過孩子清醒的時間,利用孩子清醒的這幾個小時,鍛鍊孩子看的能力,聽的能力,運動的能力,多跟孩子聊天,促進孩子跟外界交流的能力。
  • 寶寶手指藏著秘密,多給孩子做這些動作,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寶寶手指裡藏有「法寶」,只要家長善於觀察,多利用手指,就能開發寶寶的大腦發育。在寶寶0~3歲之間,正是利用手指促使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家長能合理利用,就會使寶寶早日開發大腦,提升智力。寶寶手指藏著秘密,這些動作促進大腦發育,要儘早開發一:手指握張力手指的握張力,和大腦有直接關係,一般到了寶寶滿月時,他們的小手就會慢慢張開,有主動握住東西的能力。
  • 寶寶長大後聰不聰明,主要看手指「靈活度」,精細訓練一覽表來了
    關於這種現象,科學給出的合理解釋是這樣的: 手指的精細化動作屬於高級神經活動源部分,主要鍛鍊大腦對動作意識的操控性,越是精細的動作操控,對大腦的刺激越多,同時,這部分刺激主要針對大腦的「優勢半球」,也就是日常掌控語言、動作、邏輯的「智力半球」。
  • 孩子2歲前,經常出現這幾種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完好,將來很聰明
    媽媽心裡放不下,特意去找了兒科主任檢查,結果經驗豐富的主任看著愁眉不展的晨晨媽反而樂出了聲:「你這還皺著一張臉幹嘛呀,你家娃將來可是大聰明呢,你偷著樂都來不及。」主任一席話讓晨晨媽真是喜出望外,本來擔心娃是不是有什麼不對勁,結果來一趟還撿回了「大聰明」寶寶。
  • 父母和寶寶玩5個益智遊戲,娃更聰明
    想要孩子聰明,那麼,父母對寶寶進行早期的智能培育與開發是很有必要的。從人類大腦的發育過程來看,腦細胞在胚胎期形成,胚胎後期一直到4周歲是腦細胞成長、發育、分化的過程,這一階段稱為大腦快速發育期,父母要把握好這個時期。那麼,如何給新生兒做智能開發 ?從寶寶出生到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
  • 寶寶大運動和精細動作訓練,從遊泳開始
    經常關注育兒知識的家長都聽過,寶寶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能力發育很重要,特別是0-3歲的嬰幼兒,其運動發育能力是全方面的,寶寶的平衡、協調、抓握、反應、控制能力等都是這個時期打基礎的,想要全方面的提高寶寶運動能力,不妨從嬰幼兒遊泳開始。
  • 很多媽媽不知道:多摸寶寶這3部位,能刺激大腦發育未來更聰明
    撫摸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特殊的表達,對於成年人如此,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寶寶更是如此,是他們個世界不多的交流方式之一。而平時寶寶接觸的環境中,最親密的就是家人,所以家人的互動撫摸對寶寶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平時家長應該多對寶寶身體進行撫摸,讓他感知到溫暖與愛。
  • 娃聰不聰明,主要看手!這些動作不會做,可能出大問題,快查!
    前段時間,科大大收到了這麼一條留言:據這位家長所說,她給娃試聽的一節關於精細動作的早教課,只是夾夾小球就花了100多,還不知道是否有用。其實提到精細動作,很多家長都會感到陌生,它一般是指娃手和手指的動作,例如抓握、拿捏、翻書寫字等。如果精細動作發展不好的話,會直接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