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凌遲處死袁崇煥,有人替袁崇煥喊冤!專家說:哪裡冤枉了他

2020-12-16 民國史學天地

崇禎凌遲處死袁崇煥,有人替袁崇煥喊冤!專家說:哪裡冤枉了他

對於明朝的歷史,始終都存在在這許許多多的爭議,而這些爭議的主要原因還是明朝的君臣關係,要知道,明朝不像其他朝代,明朝的臣子都是非常的強勢,而君主除了開國的幾位和不甘平凡的幾位,其餘的都不是臣子的對手,從而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崇禎皇帝殺掉袁崇煥,也是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又的人說,崇禎自毀長城,有的又說,袁崇煥該死,那麼袁崇煥到底該不該死呢?

袁崇煥是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中進士的時候已經35歲了,但是他極具才能,再加上他的老師是大名鼎鼎孫承宗,而當時遼東的局勢可以說是非常的危急了,於是袁崇煥抓住了機會,說只要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就能夠鎮守住山海關。

於是整個遼東在孫承宗的調度之下,開始以蠶食之策建立據點來應對女真人的襲擾,就是這樣的政策,讓明朝這整個遼東收復了數百公裡的土地,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孫承宗遭到了罷免,朝廷要求眾將領放棄已經收復的土地。

但是袁崇煥認為其他地方可以放棄,但是寧遠不能放棄,於是死也不願意離開寧遠,隨後努爾哈赤率大軍進攻寧遠,袁崇煥寫下血書,誓與寧遠共存亡,經過數月的抗擊,最終擊潰了進攻的女真人,甚至連努爾哈赤也是被寧遠城的大炮給打中,後來傷勢過重而亡,後面又取得了寧錦大捷等一系列的勝利。

但是由於朝廷的黑暗,袁崇煥還是憤然辭官,直到崇禎皇帝的即位,他立即有重新啟用了袁崇煥,兩人一見面便覺得惺惺相惜,於是崇禎皇帝問袁崇煥,需要多長的時間可以解決遼東得到戰事,袁崇煥告訴崇禎皇帝,只要五年的時間。

五年的時間,這樣的話,其實也就是崇禎皇帝不懂軍務,不然是不可能相信袁崇煥的,在薩爾滸大戰之後,明朝的主力部隊全軍覆滅,而女真人得到了大量的軍備,實力大增,明朝已經沒有能夠快速解決遼東戰事的本錢了。

所以孫承宗才會通過蠶食之策,徐徐圖之,在他的計劃當中,至少需要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才能解決,而且袁崇煥自己也知道,五年是不可能的,但是為了引起崇禎皇帝的重視,他還是說出了口,這也是崇禎後來為什麼要殺他的原因之一。

其次就是袁崇煥過於飛揚跋扈了,在沒有任何旨意的情況之下,袁崇煥竟然擅自斬殺僅僅比他低一級的皮島總兵毛文龍,而在斬殺之後才向崇禎皇帝隨意說明了一下情況,這種目中無人的態度,讓崇禎皇帝有些忍無可忍了。

最後就是女真人的反間計了,通過對袁崇煥的不斷詆毀,使得崇禎皇帝對他更加的厭惡。

後來皇太極的軍隊竟然打到了北京城下,這讓崇禎皇帝的怒火燒到了極致,說好的五年平遼,我給了你七八年的時間了,最終平遼平到北京城下來了。

於是下令逮捕了袁崇煥,最終處以凌遲!

相關焦點

  • 袁崇煥究竟冤不冤,為何崇禎一定要殺死他?
    袁崇煥是著名的抗金將領,後世歷來對他的評價很高。但這位將領不是死在滿清八旗軍的鐵騎下,而是死在了他所效忠的明朝皇帝崇禎手裡。他被崇禎打入監牢八個月後判為凌遲處死,整整剮了3543刀,圍觀百姓也紛紛生啖其肉,飲其血。那麼崇禎為什麼一定要殺了袁崇煥呢?
  • 歷史上的今天丨崇禎為何非要袁崇煥死?
    公元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ID:solovehistory袁崇煥現在的地位很高,被當做抗擊後金(清)軍的民族英雄、大明王朝最後的救命稻草。他一死,管你崇禎活多少年,明朝鐵定沒戲了。不過明朝人不這麼看。至少他被凌遲處死的時候,北京城裡的官民都是高聲叫好,甚至爭啖其肉,以解心頭之恨。
  • 大明棟梁袁崇煥最終下場:崇禎下令凌遲三千多刀,老百姓生吃其肉
    有讀者留言:崇禎皇帝為何殺掉袁崇煥?袁崇煥的下場究竟有多慘?這兩個問題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先說第一個,很多人喜歡說這是崇禎皇帝對袁崇煥不夠信任。這完全是不了解真實的歷史,崇禎皇帝最主要錯誤是對袁崇煥信任過頭了。
  • 袁崇煥下場有多慘?崇禎皇帝下令凌遲3000多刀,最後只剩下一副骨架子
    袁崇煥究竟死得有多慘?他是被凌遲的,而且在押往刑場的路上,無數人向他吐吐沫、扔臭雞蛋、爛菜葉等。要弄清楚前因後果,我們需要了解袁崇煥被下獄的歷史背景。 正當你納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有人告訴你皇太極打來了。聽到了這個消息後,你震驚不已,「難道袁崇煥投降了?」
  • 袁崇煥到底死得冤不冤?為什麼說崇禎帝要他非死不可?
    前言:梁啓超曾經評價過袁督師在一天,滿清就取代不了大明,歷史上對於袁崇煥的評價非常之高,明末的抗清英雄,大明的最後救命稻草,是努爾哈赤評價中唯一一個能與自己抗衡的人物,就是這樣一個充滿各種頭銜的英雄人物,在京城內被處死時,沒有一人為他叫怨,甚至百姓都是高聲叫好
  • 袁崇煥是被皇帝冤枉的嗎?擅殺毛文龍,逼反下屬,死的真不冤
    在明末有一員赫赫有名的大將袁崇煥,他曾經兩次擊退後金,在寧錦之戰中還擊傷了大名鼎鼎的努爾哈赤,導致其不治身亡。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功勳卓著,堪稱明朝擎天柱的戰將,最後卻被崇禎皇帝下令凌遲處死,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 抗清名將袁崇煥被殺的歷史真相
    公元1630年,鎮守邊關的遼中巡撫袁崇煥因為「幾大罪狀」被崇禎皇帝處以凌遲處死,而他的家人均被流放塞外邊關。袁崇煥一死,關於他究竟該不該死的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他是冤枉的,甚至,把他拔高到和嶽飛一樣的高度。究竟孰是孰非,這個問題真的需要仔細的探究一下。
  • 袁崇煥的最後一位守墓人剛病逝,守護袁崇煥390年,佘家人了不起
    1630年9月22日,大明名將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劊子手凌遲了三天,到最後袁崇煥只剩下一副骨架子。就是一副骨架子,可依舊沒人敢來收屍,大家都怕引火燒身。夜幕降臨了,只見一個黑衣人出現了,只見他徑直走向綁著骨架子。
  • 300年後,紅小將挖開袁崇煥墓,墓中場景讓人不解,專家:被騙了
    一代名將的隕落,有時會導致一個朝代的結束,十八歲的崇禎皇帝也許想到了這個問題,面對敵國的重重來犯,他聽到周圍的人都說袁崇煥將軍投靠了清軍,崇禎皇帝懷疑過,但他左思右想,認為袁崇煥真要投靠了清軍,這明朝恐怕難保,將士之才可以另外培養,但賣國賊卻不能饒恕。
  • 袁崇煥為什麼敢自信滿滿的說五年平遼,只是對崇禎帝吹牛嗎?
    在寧錦大捷後,袁崇煥重創後金的同時,得到了來自朝廷的高度賞賜。尤其是崇禎帝繼位後,繼續重用他,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袁崇煥回京面聖,對崇禎帝誇下海口,號稱五年平遼,收復失地,這讓崇禎大加讚賞。那麼,袁崇煥為什麼敢自信滿滿的說五年平遼?
  • 1966年,紅小將挖開袁崇煥墓,考古專家趕到:我們被騙了300年
    當時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這段話出自明朝史學家計六奇的《明季北略》。話裡提到的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三人,都是明朝末年遼東地區的著名將領。 明朝自萬曆年間開始,在遼東與滿洲八旗的戰爭中鮮有勝利的時候,唯一能夠抵抗八旗的只有這三個人。可三個人最終全部死於非命,熊廷弼、袁崇煥被朝廷處死,傳首九邊;孫承宗賦閒回鄉,困守孤城,全族死於滿清八旗之手。
  • 明朝名將袁崇煥死得有多慘?《明史》用四個字寫盡慘狀
    1630年(崇禎三年)8月,明朝名將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以「擅主和議」「專戮大帥」兩條罪名,定了死罪,隨即處死。袁崇煥到底死得有多慘?可以從幾方面來進行敘述。一是袁崇煥自身承受的肉體之痛。對於袁崇煥被處死的情形,《明史·袁崇煥傳》以極為精簡的語言寫道:「磔崇煥於市。」這說明,袁崇煥是受磔刑而死。
  • 袁崇煥與崇禎帝:形與影的二身一命
    但當別人問他五年復遼有何具體計劃時,袁崇煥竟然回答只是聊慰上意,不過是寬慰下皇帝陛下的情緒罷了。袁崇煥這態度也太不端正了,何況崇禎並不是那種寬忍之人。《明史》說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劇失措」。
  • 歷史上死的最冤的三個人,第一個是袁崇煥,第三個百分之99不知道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死的很冤枉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三個人。第一個,是袁崇煥。明末,崇禎皇帝下令對袁崇煥用最殘酷的刑罰,3543刀凌遲處死。處刑那天,剮下來的肉被圍觀者爭搶著用嘴咬,有的花錢買他的肉,鮮血從齒頰之間流下,還唾罵不已。袁崇煥,一個為大明王朝拼殺一生,令清軍喪膽的明朝英雄,卻落了如此結局。真當是歷史第一大冤案。袁崇煥被殺後,大明軍隊在遼東戰場上一敗再敗,直到最後大清鐵蹄入關。崇禎皇帝不知道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會不會想起來寧遠孤城死守的袁崇煥。
  • 袁崇煥到底死得冤不冤?3357刀凌遲後,老百姓為何爭噉其肉?
    北京西市刑場上,有一位明朝軍事家正被處以碟刑,這是一種比凌遲殘酷百倍的酷刑,要求劊子手割夠上千刀才能讓犯人死去。崇禎皇帝盛怒之下,選擇了京師最有經驗的劊子手親自對這位將領施刑,並要求他一定要割夠這個數字。劊子手左右為難,他深知一般犯人最多割到過百刀就會斃命,而在他的經驗下,最多也就割過3357刀。
  • 看了袁崇煥做的這些事後才明白,他死的完全不冤,崇禎必須要殺他
    既然這些大臣都是些無能之輩,那崇禎為何還要再用他們呢?可見崇禎就是一個典型的昏君,識人不明。而像袁崇煥那種擁有大能耐且忠心耿耿的大臣卻被崇禎殺掉了,可見崇禎是個自斷臂膀的昏君。不過仔細看看當時的情況後,才能得知袁崇煥死的不冤,崇禎毀掉孫傳庭等良將是有錯的,將袁崇煥凌遲處死也沒什麼問題,為何會這樣說呢?
  • 明末薊遼總督袁崇煥之死,原來並非這麼簡單!
    可以說袁的存在,是崇禎心裡的最後一根「救命草」。可以這樣說明末時期,袁崇煥是能撐起明帝國大廈的最後一根擎天柱!崇禎登基之時,迫不及待的在紫金城召見袁崇煥,直接問道:「女真跳梁十載,封疆淪陷。卿萬裡赴召, 有何方略?」袁崇煥略微思索一會兒答道::「 五年之內, 東患可平,全遼可復。」聽到此話的崇禎,高興的像一個小孩一般,心情之亢奮,大受鼓舞。
  • 崇禎殺袁崇煥殺對了嗎?因為一個座位,袁崇煥對毛文龍動了殺心
    有人對袁崇煥被處死,深感惋惜。但我覺得這個人死有餘辜。崇禎殺了很多人,唯一這個袁崇煥沒有殺錯,甚至殺得太晚了。袁崇煥聲稱三年平遼,最後將滿人平到了北京城下。多爾袞率領2000人,在北京周圍燒殺搶劫,袁崇煥一直躲在後面龜縮不前,最後眼睜睜看著多爾袞滿載而歸。光這一條就夠袁都督死上十次了。
  • 袁崇煥被行刑的當天,史書是這樣記載的,看著令人心痛
    袁崇煥是抗清名將,在他總督遼東政務的時候,曾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使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一生都沒有突破遼東防線。後來,奸臣誣陷他「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通敵賣國」,崇禎帝雖然知道這些罪名大多是假的,但暴躁多疑,愚蠢怯懦的性格使他還是痛下決心殺了袁崇煥,行刑當天,史書是這樣記載的,看著讓人心痛。
  • 一代名將袁崇煥,為何最終卻淪落到凌遲?為官三大忌諱他全犯了
    明朝晚期國力已經衰弱不堪,因為魏忠賢黨同伐異,很多的忠臣良將也都遭到了打壓,內憂外患的局面崇禎皇帝沒有辦法控制,這時候一個人扛起了對抗清軍的大旗,這個人就是一代名將袁崇煥。在跟清軍對戰的袁崇煥屢立奇功,取得了寧遠和寧錦等數次大捷,讓清軍沒有機會攻入明朝腹地,但是在他徹底擊退清兵後,卻被崇禎皇帝用最嚴酷的凌遲處罰,百姓甚至搶著咬他,這是為什麼呢?其實為官的三大忌諱他全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