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香港B面 | 一棟公屋邨,半部香港建築史

2021-02-07 悅讀

一棟公屋邨,半部香港建築史

文 / noo

【彩虹邨】

去年10月4日抵達香港,同去的小夥伴就迫不及待帶著專業相機前往打卡,並發朋友圈紀念。我也是基於此知道了彩虹邨。

彩虹邨鄰近港鐵彩虹站,邨如其名,不管晴天還是下雨這裡都能遇見彩虹。它的外牆被粉刷成彩虹的顏色,每一行都是統一顏色,布局整齊,邨內的七條街道以彩虹七色作為首字,創意獨特至極,曾獲得過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

彩虹邨名副其實,散發著彩虹色彩,除了看到居民在球場上打籃球之外,吸引許多人前來拍照。

我是後來臨近傍晚才赴此網紅地。晚上看不到色彩斑斕的外牆,但是仍然有大量的人在操場上打球鍛鍊。

到達香港,不妨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一次「邨」文化之旅,這場聖地巡禮,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一次偶然的參觀,我在李鄭屋漢墓的博覽館裡,看到了香港房屋的變遷。

地址:九龍深水埗東京街41號


現時還設有「此處是吾家:深水埗區房屋發展歷史圖片展」,可透過圖片認識二十世紀深水埗區以至香港的房屋發展。

從寮屋到徙置區到公屋,在深水埗這個博物館裡,展示了一部香港建築史。

在深水埗區內,各類型房屋式式俱備,見證著香港不同時期的社會狀況。從戰前的唐樓和戰後的寮屋,到1950年代的首個私營「出租屋邨」上李屋邨(今樂年花園)及第一代公營房屋石硤尾邨,以至始建於1960年代全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 ── 美孚新邨,皆座落於深水埗區內。

1、唐樓:最早出現在19世紀晚期,幾乎都是在1935年以前興建的舊房,建造在寬4-4.5米,長12-13.5米的地塊上,有3-5層高,20世紀60年代後逐漸讓位於興起的摩天大廈。

香港的舊式樓房或者說「唐樓」(tong lau)由商鋪和住宅組成,它們是這座城市生活的縮影。同東南亞的店屋類似,這些歷史建築在構成上有一個特徵,地面一層是商鋪,往上是住宅。

2、寮屋:二戰結束後,戰難逃回鄉的香港居民依山搭建或租住簡陋的寮屋,在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房舍密集,設施簡陋,易發生火災。

3、徙置大廈:原意是安置受天災或清拆影響的港人,房屋為混凝土大廈。每月的租金僅需十四元,成為災民的安落窩。

4、臨時房屋區:前身為1964年制定的安置區,是兩層高或者只有一層的臨時樓宇。這是一種中轉房,以木材、鐵皮和混凝土建成,為那些未能入住永久房屋的市民提供暫時居所。

香港先後出現80多個臨時屋,但是由於狹小不合時宜,2001年5月31日,位於西貢的最後一個臨時屋清拆,標誌著它的消失。

5、中轉房屋:以混凝土建成,設計較新穎,屋內設施齊備,用來安置未符合入住公屋資格的人。

6、公共屋邨 代表有「公屋鼻祖」石郟尾徒置大廈,徙置大廈一直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其中的第41座美荷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石硤尾附近還有一座值得一遊的舊建築——石硤尾工廠大廈。

建築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建築代表著一種文化,也是一個城市的根基。

香港的邨文化歷史淵遠而流長,公共屋邨養活一代代香港人,了解香港的邨文化,就知道了香港的半個歷史。

在長期的發展中,一部分邨屋永遠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另一部分,則通過重建或者改造,延續著香港的故事。

從這裡可以看到,香港的變遷。

【HK系列】

以行走的方式,

深度挖掘香港的文化,

觸摸其脈搏,體驗非凡香港遊。

陪伴你的悅讀 | readi2014 👇👇

MORE

結緣 | Hello,HK!

記憶香港,追蹤鄧氏宗祠

一天微信30034步遊HK,我打卡了哪些網紅地兒

相關焦點

  • 香港最有特色的邨屋|彩虹邨
    現如今,彩虹邨已經成為香港十大拍攝景點之一彩虹邨,為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
  • 愛、恨、想的香港屋邨記憶
    這是香港的公共屋邨,它的由來包含著無奈與溫情,它的美麗與經典是無數赴港旅客必打卡之景。在《我們都是這樣在屋邨長大的》一書的序中,作者之一範永聰這樣寫道。文:Trista Luo拍攝:陳文樺、邱澤銘剪輯:邱澤銘香港的公屋,又稱屋邨,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給低收入市民,是香港絕大多數基層人士的家。
  • 香港第一政府公共屋邨──石硤尾邨
    同年,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正式成立,負責興建廉租屋,香港公共屋邨歷史正式開展。石硤尾邨屬於「第一型徙置大廈」,它的外觀呈「H型,樓高為五至七層,每個單位面積約一百二十平方呎。H型大廈的兩翼是住宅,沒有獨立的廁所、浴室和廚所,兩端角落是樓梯;連接兩翼是公共浴室和廁所。
  • 歲月·光影 | 香港的公共屋邨,藏著多少尋常人家市井煙火?
    點擊關注橙新聞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 遊丨香港有一種文化叫「屋邨故事」
    這是香港特有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北京的大雜院,上海的石庫門,臺灣的眷村,都是屬於城市平民聚居的場所。  屋邨的房屋結構大多狹窄、緊湊,但是也正是因此,屋邨的鄰裡關係往往非常融洽。在早年間,大多數的香港居民都有過在屋邨居住的經驗,而有一些年紀的香港明星們,比如曾志偉、梁家輝、劉德華等人也大多都是從屋邨成長起來的。因此,說屋邨是最具有香港特色的居住環境也毫不為過。
  • 探訪香港最「色」的街區——彩虹邨
    零食迷去到旗昌辦館一定會很興奮,食物款式非常多,價錢也比較經濟實惠,兒時的一些記憶零食有的還在售賣,而且還緊跟時代潮流換了新包裝,不過,看著他們就能勾起兒時的回憶,甚好甚好第 2 站 彩虹邨停車場天台 不踢球也可以玩點新花樣球場可謂一個屋邨的靈魂,尤其是舊式屋邨,小朋友會來球場踢球,老一輩吃飽飯會去散步,而家庭主婦就會鍾意在這裡曬曬衣服、棉被啦~球場被彩虹色的樓包圍,很適合拍照,特別是陽光從側面映射下來
  • 彩虹,讓彩虹邨不再平凡;彩虹邨的五彩紛呈,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香港
    聽說彩虹邨,是和香港的幾個朋友一起喝茶,感到「好美妙」的名字,總有想看看的衝動。
  • 香港旅拍 | 彩虹邨的粉色回憶
    彩虹邨(cun)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這裡的一切都是彩色的八棟彩色外牆的樓房圍著一個大球場彩色的球場
  • 【真實的香港】說說香港現在最熱門的網紅景點~彩虹邨
    香港的彩虹邨因為一幅圖而瞬間成為網絡熱門景點,一時間各種文藝青年小清新來香港必定去下彩虹邨的那個球場,各種長裙各種凹造型。
  • 長租建築色彩-香港「網紅」彩虹邨
    彩虹邨為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彩虹地鐵站也因彩虹邨而得名。出地鐵站,步行約2-3分鐘,彩虹邨就出現在眼前。始建於1964年,距今約60年歷史的建築,今天看來,依然有它設計的人性化之處:停車場上方的平臺,建成了幾個籃球場,提供了比較大的公共空間。
  • 【港古】擁有漢代遺跡的屋邨——李鄭屋邨
    古時的香港,不但有人聚居,而且到今時今日仍然會找到和中原文化相關的遺跡。1955年8月,香港政府為應付市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計劃在李鄭屋邨夷平山坡,準備興建徒置大廈,期間發現了一個古墓。墓室過去都沒有採取過任何措施去保護,在1970年代香港的教科書所見,當時的墓室外圍亦只是一個長滿草的小山坡。直至到1990年代後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護設施,並在墓內裝設控制濕度的裝置。今日漢墓的墓室並不對外開放,但市民可以透過墓室門的玻璃,一睹這個建於東漢時期的墓室的內部情況。
  • 尋找舊港片裡的香港市井,斑斕的彩虹邨,其實是香港貧民的聚集地
    彩虹邨這還是香港「平靜」時候的影像,這場關於兩年前的夏日香港之旅,我和朋友在人潮洶湧的香港街頭匆匆走過,不多不少,兩天的香港之旅,看到的聽到的,留存在今時今日,感慨萬千。2018年6月的某個周末,正值夏日炎炎,我和朋友兩個人從深圳羅湖口岸入關,在前一晚已經從廣州到達深圳,歇了一晚的原因在於不想把金錢浪費在香港,畢竟,香港的一日酒店費用還是很讓人驚嚇的。
  • 香港 | 08 呢度系彩虹邨,D飛機飛過好嘈架
    「我在愛民邨,這裡好適合拍照,剛爬完24層樓,等我再拍幾張。」「沒有電梯嗎?😱」「有,我怕被保安轟出去,就沒坐電梯。」「。。。。下一站是哪?我過來找你。」「下一站準備去彩虹邨。」當天正午的天氣可謂是陽光普照,香港自然是有一點點熱。我在跑馬地附近等了很久的公交車最後發現站滿人的公交站暫停使用,也不知道他們在等什麼。
  • 【港故事】香港公屋邨,絕不僅是網紅拍照打卡地那麼光鮮.
    說到香港最美的屋邨打卡腦海裡總會浮現以下幾個地方:「彩虹邨」「樂華南邨」「南山邨」「勵德邨」.緊接著,香港模範屋宇會和香港經濟屋宇會也都相繼成立,推出公共屋邨項目。其中,位於北角的「模範邨」是香港模範屋宇會發展的唯一項目,也是香港現存樓齡最長的公共屋邨。公共屋邨,作為香港住房最主要的福利政策之一,一直都保持著由政府或者志願團體興建,並以低於市場價格租給基層市民的運作模式。
  • 彩虹邨無「彩虹」?來香港旅遊如何不中伏
    如果你在Instagram上搜尋關於香港旅遊的tag(#hongkong,或#discoverhongkong),出現頻率最多的相片,是彩虹邨和怪獸大廈
  • @鄉親們,香港網紅「景點」彩虹邨即將重建?還沒打卡的抓緊咯……
    以往不少內地旅客來香港旅遊都是到旺角、尖沙咀等地shopping,但最近有種「深度遊」的趨勢,大家都喜歡深入各區找隱世打卡位。 其中,黃大仙區的彩虹邨就是最熱門的打卡地點之一。 特別是屋邨的七彩外牆,這一條「永恆的彩虹」在不少國際攝影比賽中獲獎,不少港人都認為彩虹邨為香港屋邨爭了光。
  • 深水埗丨關於香港的市井天堂
    開業於1909年的公和荳品「一碗一杯一碟」是熟客光顧公和的標配:一碗豆花,一杯豆漿,一碟煎釀豆腐或豆卜。石硤尾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個地區,位置為畢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深水埗以東,九龍塘以西,主要是一個住宅區。石硤尾邨始建於1954年,是香港首個公共屋邨。
  • 天上的彩虹不常見,香港這的彩虹卻可以天天見
    天上的彩虹不常見,香港這的彩虹卻可以天天見一提到彩虹,許多人都會心生嚮往。暴雨後不經意的出現,橫跨在天空與人間的交匯處,七彩的漸變、彎曲的身軀讓無數人為之著迷。而彩虹的美更因為它的少見和短暫,如流星般稍縱即逝。
  • 香港高鐵將直通內地16個城市,你家也在首批名單裡嗎?
    最費勁的過關問題解決了,接下來需要的工作就是好好瀟灑~彩虹邨,彩虹邨系香港最早期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的牛池灣。牛池灣過往也直接稱為彩虹,就是因為有這個位於北面位置的彩虹邨。香港也有校園式小清新。這裡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居民樓,因《變形金剛4》的取景火爆一時。地理位置不太好找,地鐵太古站B出口,向左轉,裡面別有洞天。
  • 香港這些地方打個不一樣的卡,一不小心就能刷爆你的朋友圈
    怪獸大廈、彩虹邨、樂華南邨……在這些地方,你不需要成為攝影大師,也可以拍出生動好看的照片。香港9大最適合拍照的地點你都去過嗎?彩虹邨為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村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是香港最「色」的一個地方,操場由明亮的藍、橙色拼接出來,樓房的陽臺顏色也是五顏六色,好看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