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公筷公勺擺上桌 引領文明新「食」尚

2020-12-18 瀟湘晨報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帶來很多警醒和反思。親友聚餐時,筷來箸往,這種就餐方式隱藏著巨大的風險。隨著餐飲企業陸續恢復堂食,為最大限度防範和減少共餐引起的交叉感染,3月23日,瀘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關於全面加快餐飲業經營復甦的通知》,提倡分餐制,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引導廣大群眾通過健康、文明的就餐方式就餐。

目前,瀘州市餐飲行業「公筷公勺」實施得怎麼樣了?

服務人員桌上分餐

餐飲店提倡用餐使用公筷公勺

4月3日11時30分開始,位於瑞景東路的阿林曉館餐廳陸續有顧客光臨。這家餐廳已經恢復堂食,顧客進店前,需要測量體溫、登記信息,餐廳入口處擺放了酒精消毒噴壺、免洗洗手液、一次性手套和紙巾等。

測體溫、登記、消毒是進店消費的第一道防護,前廳經理馮蘭表示,到了就餐區,服務人員還會再次提醒客人用免洗洗手液消毒。入座後,服務員以前遞上的是一張熱毛巾,現在改為一次性消毒溼紙巾。

記者看到,每張餐桌上都擺放著使用「公筷公勺」的宣傳牌,每位顧客的餐碟旁,都配備了一白一黑兩雙筷子和一個勺子。

「特殊時期,防範是對每名顧客的健康安全負責。」正在為客人分餐的服務員表示,有的菜品是廚房人員按比例分好送來,有的菜品是由服務人員桌上分餐,不能分的菜品就提醒客人用公筷。為了讓大家不把公筷和私筷混淆,除了在顏色上有區別外,擺臺時,公筷會放在客人最順手的右邊,方便客人取用。

隨後,記者走訪了附近幾家餐飲店看到,食客的桌上也都擺放了「公筷公勺」。

公筷、分餐制獲得市民認可

「這次疫情讓我對『病從口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用公筷公勺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的一種體現。」正在就餐的市民王陳維利說,以前總覺得用公筷很麻煩,現在年邁的父母和孩子都主動要求使用公筷公勺,這種文明就餐理念應該持續。

阿林曉館經理馮蘭表示,以前,餐桌上都擺放了公筷、公勺,但使用的客人很少。現在來就餐的客人都會主動提出要使用公筷、公勺,有的客人在電話訂餐時就提出要公筷、公勺。

「客人互動分餐,在宴席之初可以實現,但持續性太差。」接受採訪時,市民王先生說,一旦酒過三巡,氣氛熱烈起來,很多分餐制就進行不下去了。尤其是熟人聚會,一旦喝多,什麼都顧不上了。

瀘州市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繆明表示,長期以來,分餐制落實難的最大阻力還是在傳統飲食方式的習慣上。這次受疫情影響,公筷、分餐製得到大大的推進。對餐飲機構來說,雖然說分餐制的推進意味著成本的增加,但隨著大家衛生健康意識提升,肯定會優先選擇防護措施落實得更好的餐廳就餐。(川江都市報記者 方霞 攝影報導)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公筷公勺成為新「食」尚 芙蓉區全面推廣「1510新文明餐桌」行動
    公筷公勺成為新「食」尚  芙蓉區全面推廣「1510新文明餐桌」行動,首批試點單位積極參與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匡春林 周輝霞  讓一啄一飲走向文明,讓一筷一勺彰顯文明。  現場  市民就餐主動使用公筷公勺  漸次復甦的餐飲業中,一股新風正在餐桌上湧動。「公筷公勺剛開始用起來感覺有些不方便,用久了就離不開了。」在湖南富麗華大酒店就餐的市民李先生,一邊自如地使用公筷,一邊不停親身向同桌的人示範。
  • 北青報:讓公筷公勺分餐進食成為文明標配
    原標題:讓公筷公勺分餐進食成為文明標配   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這些安全用餐舉措不是小事,而是降低公共衛生安全風險、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必要手段。餐飲企業、單位食堂等各類經營主體均守土有責,應積極響應有關部門的倡議,當好排頭兵,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標配。
  • 公筷公勺何時引領「新食尚」?
    商務部辦公廳近日印發《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其中要求餐飲服務單位要為合餐顧客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務。但記者日前探訪發現,北京多數餐廳尤其是平價餐廳依然不主動提供公筷公勺,市民合餐也常礙於情面不會開口要公筷,使用公筷公勺「事兒多」「顯生分」的觀念仍然存在。
  • 開化村民自製「公筷公勺」筷子簍,把文明新風「擺上桌」
    「把公筷擺在餐桌上,大家取用就會方便一些,但這公筷太長,所以我就想到了自己做一隻筷子簍。」王均來相告,他家習慣將筷子放在餐桌中間,但這長長的公筷不太好擺放,於是他便用竹子自製一隻筷子簍。   「今年鎮裡發放了很多『公筷公勺』,但這公筷放著不太方便,王均來就幫我們做了這個竹筒,並免費送給我們。王均來人很好,做好事從來不求回報,經常幫助大家。」裡秧田村「山水人家」農家樂業主張君梅告訴記者。
  • 新「食」尚:家中吃品牌火鍋 堂食用公筷公勺
    北川縣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火鍋餐飲企業復工後上座率較高,各家門店都一律使用公筷公勺,對前來就餐的客人提供消毒和測溫措施,同時做好門店員工的防護工作。「本次疫情期間養成的衛生標準,比如勤洗手、員工健康監測,要逐漸成為常態。」該負責人說。 走進小龍坎火鍋店成都鹽市口門店,先掃碼登記個人信息,再由服務員測量體溫,用餐前用店裡準備的免洗消毒液洗手。
  • 浙江「舌尖上的抗疫」涵育文明好習慣——公筷公勺,推動健康新...
    承載中國千年飲食文化的筷子和勺子,正引發新「食尚」——提倡公筷公勺。  3月16日,省文明辦、省直機關工委、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婦聯、省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出倡議,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有條件的採用分餐制等。6月起,我省將全面推行這一文明用餐方式。
  • 眉山百餘家餐飲企業齊倡議:文明用餐新風尚,公筷公勺新潮流……
    「公筷公勺 用餐有禮」倡議書親愛的市民朋友們: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有利於形成健康用餐、安全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風尚,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此,我們倡議:一、「夾菜用公筷」,做「公筷公勺,用餐有禮」的引領者。使用公筷公勺,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愛;使用公筷公勺,既能保留傳統文化的熱情,又能展現我們的文明進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健康習慣,做用餐有禮的文明市民。二、「每桌有公筷」,做「公筷公勺,用餐有禮」的踐行者。
  • 舌尖上的文明!新疆掀起公筷公勺行動熱潮
    記者鄒懿 攝3月28日記者走訪了一些餐飲企業發現提供公筷公勺和分餐服務已成為我區餐飲行業的標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主動從「不分你我」變為「公筷公勺為先」一場文明就餐新風尚正在天山南北興起網絡圖片「您好,這是我們提供的公筷公勺,請放心主動使用。」
  • 關嶺:「公筷行動」引領新「食」尚
    近日,關嶺縣創建辦、縣市場監管局聯合在縣內部分餐飲企業開展「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使用公筷公勺宣傳活動,提升餐桌文明,得到廣大商家和市民的積極響應。宣傳活動中,工作人員以公共餐飲場所為重點,通過「點對點、面對面」宣傳講解、發放並張貼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商家宣傳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性,積極倡導餐飲經營戶做到「一菜一筷、一湯一勺」,並主動提醒和引導消費者使用,得到廣大餐飲經營戶的大力支持和認可。
  • 公筷公勺「接力賽」黃浦跑出「第一棒」
    由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設計指導,杏花樓集團新雅粵菜館參與開發研製的公叉勺,已在新雅粵菜館率先使用。這一創新設計的公叉勺,兼具叉和勺的功能,並刻有店標和宣傳用語,今後還將根據使用效果進行不斷優化改良。同時,提倡各餐飲經營業主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設計製作並積極支持配合推廣使用公叉勺。
  • 「倡議」蕭山區公筷公勺怎麼用?五大設置標準來了!
    推進公筷公勺 深化文明餐桌小公筷,大文明為持續深化文明餐桌行動,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日前,區文明辦、區衛生健康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商務局、區文旅局聯合發布《文明「筷」樂健康倡議書》,倡導市民積極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分食、踐行「光碟行動」,引導市民養成文明、健康、衛生的用餐習慣。
  • 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 | 全市「公筷公勺」工作現場推進會在...
    會上,市文明辦對我市開展「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進行了專題部署,對我市今年以來的「培養節約習慣」「公筷公勺」行動進行經驗總結和推廣,要求繼續推動「公筷公勺」,使之成為我市「禮讓斑馬線」之後的又一文明品牌。
  • 公勺公筷怎麼用,這些標準你需要知道!
    冠一集團及旗下餐飲品牌共同倡議: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從我做起!也為廣大加盟合作夥伴進行分享公勺公筷具體實施操作細節問題。公筷公勺的設置1.公筷公勺的外形尺寸。公筷公勺的外形尺寸應當明顯區別於普通筷勺,可以標識「公筷公勺」字樣,印製「使用公筷 、文明衛生」等提示語,尺寸要明顯大於普通筷子勺子的尺寸(普通筷子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約為22-24釐米;普通勺子約為15-18釐米),方便稍遠距離的夾取或盛取,避免混用。2.公筷公勺架的設置。
  • 餐飲店公勺公筷怎麼用,這些標準你需要知道!
    悅順餐飲及旗下餐飲品牌共同倡議: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從我做起!也為廣大加盟合作夥伴進行分享公勺公筷具體實施操作細節問題。公筷公勺的設置1.公筷公勺的外形尺寸。公筷公勺的外形尺寸應當明顯區別於普通筷勺,可以標識「公筷公勺」字樣,印製「使用公筷 、文明衛生」等提示語,尺寸要明顯大於普通筷子勺子的尺寸(普通筷子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約為22-24釐米;普通勺子約為15-18釐米),方便稍遠距離的夾取或盛取,避免混用。2.公筷公勺架的設置。
  • 全省加速推廣使用「公筷公勺」讓一筷一勺成為文明「接力棒」
    衢州市上洋村「公筷公勺」全省推廣調研交流活動5月13日至14日舉行。「兩年前,衢州實施的《衢州有禮市民公約》中,提出『桌餐不挑菜,提倡用公筷』。今年2月,衢州市6個縣(市、區)分別下發『疫情防護 我用公筷』倡議書。」衢州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是倡導,現在以「修約」等形式推行「公筷公勺」,力度更大、範圍更廣,讓文明行為從政府倡導變為群眾自覺。
  • 使用公筷公勺 防止病從口入
    龍崗區疾控中心提醒,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人們提高免疫力,更好地對抗病毒的侵襲。 1、為什麼要推廣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分餐是指把主食和菜餚分配到不同就餐者的餐盤或碗中,用餐者使用個人餐具進食的就餐方式。公筷公勺是指將公用的筷子和勺子放在菜盆上,方便就餐者夾菜,但不可以用來進食,即「公筷夾菜,私筷進食」。
  • 引領「筷」樂生活!6月11日,下城區公筷公勺主題宣傳活動在嘉裡中心...
    我們和文明飲食的距離也許就差公筷公勺!為提高「公筷公勺」的群眾認知率和使用率,推動形成更文明、更健康的餐飲風尚。6月11日下午3點,下城區「611」公筷公勺主題宣傳活動將在嘉裡中心舉行。
  • 石家莊:「公勺公筷」大型餐飲已齊備「筷」樂理念仍需倡導
    長城網訊(記者周亞彬 李皓)4月2日,石家莊市文明辦、石家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決定在全市開展 「公勺公筷·文明用餐」行動,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隱患。如今20多天過去了,公勺公筷推行效果如何?近日,記者在石家莊多家大小餐館進行了走訪調查。
  • 浙江溫州:使用「公筷公勺」成為餐飲新風尚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七都街道樟裡村出現了一件新鮮事:全體村民代表以「零反對票」通過表決,將「使用公筷公勺」寫入村規民約。這是溫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關於「提倡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指示精神,廣大市民群眾自覺踐行文明用餐好習慣的生動體現。
  • 為什麼要實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元旦剛過,春節將至,大連市疾控中心叮囑廣大市民:儘量少出門,減少聚集,就餐請實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什麼是「分餐制」、「公筷公勺」?分餐是指把主食和菜餚分配到不同就餐者的餐盤或碗中,用餐者使用個人餐具進食的就餐方式。公筷公勺是指將公用的筷子和勺子放在菜盤上,方便就餐者夾菜,但不可以用來進食,即「公筷夾菜,私筷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