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的居裡夫人,放棄美國高薪回清華任教,後來卻被關進大牢

2020-12-14 騰訊網

引言

《和盤自韻》有言:「此身未信長坎坷,造物細看實玄微。」

在近代中國發展的進程中,雖然我國曾因一些特殊的歷史原因而遠遠落後於那些發達國家,但是通過有志之士的不斷努力,後來的中國也在各行業內逐漸有了更好的發展前景。在對各國的現代發展進行了解之後就可以發現,對於現如今的國家發展而言,最為重要的應該就是科學技術方面的成就,如果說一個國家在科技方面沒能擁有一定的實力的話,那麼該國的發展水平與實力也自然會落後於其他國家。

曾經,在中國就出現了這樣一位優秀的女科學家,她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人,為了幫助祖國發展,她放棄美國的機會並回到清華任教。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出類拔萃的科學家,卻在花甲之年時被關入了大牢。那麼,這位中國的居裡夫人究竟是誰?她又為何會經歷入獄的悲慘事件呢?

這位中國的居裡夫人就是王明貞,她出生於1906年,雖然說王明貞是一個女孩子,但是她的父親卻並沒有放鬆對她的教育,在父親的幫助之下,王明貞從小就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在1923年時,王明貞來到了上海的一所女校中學習。雖然說相比於同學來說,王明貞的家境條件並不是很好,但是,王明貞卻並沒有因此而墮落下去,當時,為了改善自己的窘迫狀況,王明貞將全部精力放在了學習之上,而通過她的努力,後來,她也成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好學生。

當時,由於王明貞的父親是自學成才,因此,他也希望兒女們能夠以自學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當王明貞向父親提出想要到大學中學習想法之後,也被其父親和繼母駁回了。但就在王明貞的姐姐王淑貞學成回國後,她也成功得到了姐姐的支持,就這樣,成績優異的王明貞順利考入了金陵女子大學。

在大學學習期間,二年級的王明貞曾經選修過一門為三年級學生開設的物理課,雖然說王明貞的成績是非常優異的,但是在那位老師看來,既然王明貞一位第低年級的學生,那麼她就不應該擁有A的成績,就這樣,一氣之下的她轉學到了北平燕京大學的物理系中,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

在1928年到1932年間,王明貞在燕京大學的物理學中拿到了學士與碩士學位,而在1932年到1938年時,王明貞也來到了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數理系中任教。最終,在1938年時,經過校長的推薦,王明貞終於來到了美國密西根大學留學,並獲得了四年全額獎學金,而在來到美國之後,王明貞也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密西根大學內的一位優秀人才。

雖然說在美國學習的過程中,王明貞因成績優異而備受優待,但是在畢業之後,王明貞卻並沒有選擇留在美國。當時,她希望能夠儘快回到中國,並用自己的所學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出一定的力量,而在1955年時,經過一番鬥爭,王明貞正式辭去了美國的所有工作,並回到了清華大學任教。

由於王明貞在物理方面有著非常高的成就,因此,她也被世界許多物理學家稱為是「中國的居裡夫人」,無論是在布朗運動還是在普朗克方程的研究過程中,王明貞都為世界物理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物理學家,卻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特殊政治鬥爭背景之下被迫害入獄,雖然說整整五年八個月的監牢生活,讓六十二歲的她倍受折磨,但是,她卻並沒有就此放棄為國奉獻的希望。

在出獄之後,王明貞已經是一位六十七歲的老人了,而當時的她也並沒有對多年的監牢生活有過任何的怨言。雖然說王明貞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被送入監獄,但她也並沒有對中國政府有著記恨之情。後來,王明貞抓緊一切時間,為我國物理事業進行著研究,從她的選擇中就能夠看出,真正優秀的人才都是有著博大的愛國情懷的。

結語

雖然說在王明貞的一生中,她曾經歷過許多磨難與挫折,但是她卻並沒有放棄對物理事業的研究,從王明貞的態度上就能夠感受到,像她這種真正優秀的科學家,無論經歷怎樣的磨難,都無法消磨其內心對於科學事業的熱愛之情。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也有了飛速的提升,相信在未來的日子中,像王明貞這種科學家也將成為許多中國年輕人前進與奮鬥的榜樣,在她的影響之下,中國社會的科技發展水平也將更上一層樓。

參考資料:《百歲清華女教授王明貞》

相關焦點

  • 電視連續劇《居裡夫人》(作者:楊成純)
    當時的波蘭淪於俄國沙皇的殘酷統治下,瑪麗在教學中,將愛國主義思想灌輸給她的學生。在她的姊姊取得學位後,她便離開祖國去巴黎上大學,進了理學院。她勤奮地讀書,艱苦孤寂地生活,畢業時取得了物理學碩士學位。學校給她獎學金,國家研究機關要她參加工作,但她放棄了這一切機會,決定要回華沙去,想為祖國盡一點力。回華沙前,在科瓦爾斯基教授家,她認識了皮埃爾·居裡(後來成為她的學生、助手和終身的伴侶)。
  • 居裡夫人的愛情與她的諾貝爾獎家族,如今科學基因依舊延續
    《瑪麗·居裡和她的女兒們:科學第一家庭的私生活》一書的作者雪萊·埃姆林在一次電子郵件採訪中說:「從各方面來看,瑪麗·居裡都深愛著她的丈夫,悲痛萬分,到後來她拒絕談論皮埃爾的一切讓自己冷靜下來。」在居裡夫人1923年出版的一本皮埃爾傳記中,她寫道:「我不可能表達出失去我最親密伴侶和最好朋友給我帶來的危機的深刻性和重要性。
  • 居裡夫人:她11歲喪母,40歲失伴侶後孤身奮戰,母女均獲諾獎
    —— 居裡夫人我第一次讀居裡夫人的故事是在若干年前,她那頑強求學、為科學而奮鬥終生、淡泊名利的精神印在我的心靈深處,滋養我的靈魂。她用二年的時間學完了別的同學四年學的課程並獲得物理學士學位,並且成績排名第一。因為她成績優異,波蘭政府還為她頒發了「亞歷山大獎學金」600盧布。有了這筆錢,她又繼續回到法國深造,僅用一年時間,又斬獲數學學士學位。後來她有了收入來源之後,還把這筆錢還給了資助方,以期去幫助更多像她這樣的學子們。
  • 課本上讀不到的居裡夫人,以及她的中國緣
    可能在其他國家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在中國人眼中無一例外,都會回答居裡夫人。 的確,居裡夫人在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相繼摘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桂冠。不過,居裡夫人除了偉大的科學成就外,她更令人敬佩的,還是由內而發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居裡夫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但是卻從來不慕名利,這才是她最偉大的閃光點。
  • 居裡夫人愛徒,曾拒絕蔣介石去寶島命令,為中國保留一所985高校
    1925年,年僅17歲的他物理、數學、化學三個滿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了剛建立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成為了清華物理系的第一批本科生,這批學生僅有4人:王淦昌、施士元、周同慶、鍾間。1929年,他從清華畢業。當時的中國,在科學方面同世界列強有著巨大的差距。施士元知道,要想富民強國,就要走出去,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
  • 儘管居裡夫人知道自己身體越來越差,但她還是難以放棄自己的工作
    每天早晨,總有一些青年男女,穿著實驗室的白色工作服,在鐳學研究院的前廳裡等候著居裡夫人。鐵門一響,居裡夫人準時出現,學生們就會圍上去,告訴她某項實驗的結果,或者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大家都想聽聽她的意見。居裡夫人不厭其煩地一個一個地談他們的工作。如果一位研究者的實驗遇到了問題,她會提議他換一種方法;她會告訴另一位研究者,某項工作他們的計算結果不同,需要找一下原因。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1877年,年僅18歲的皮埃爾·居裡獲得了碩士學位,1882年他被任命為巴黎市立高等物理化學學院的實驗室主任。他在該校任教時間長達22年,他一生的主要成就都是在這裡取得的。1891 年 10 月,24歲年輕美麗的瑪麗·居裡懷著初戀的癮痛離開波蘭,前往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求學。
  • 居裡夫人:離世86年,筆記至今仍有放射性,一生奉獻在科學研究上
    因為諾貝爾獎一般來說不會頒發給同一個人兩次,但是居裡夫人獲得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而且更牛的是居裡夫人的女兒和女婿也獲得了諾貝爾獎。那麼為啥居裡夫人能夠如此強大的拿下兩次諾貝爾獎?居裡夫人在學習上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估計你看完之後要是有居裡夫人一半努力,考上清華北大不是夢。
  • 「東方居裡夫人」吳健雄將登美國永久郵票
    【「東方居裡夫人」吳健雄將登美國永久郵票 】東方居裡夫人將登美國永久郵票 據美國《時代》周刊消息,美國郵政局當地時間17日宣布,將於2021年發行幾枚新郵票,其中一枚是關於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核物理學家之一的吳健雄。她將登上美國郵政局發行的永久郵票(Forever Stamp)。
  • 通過她的私生活,讓我們重新認識居裡夫人
    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裡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居裡夫人無疑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尤其是對一名女性來說,她站在了科學界的巔峰。但是她的私生活卻是對當時那個時代赤裸裸的諷刺,是對男權社會的最有力的抨擊。
  • 中國版「居裡夫人」,攻克核製造核心難題,一生積蓄捐獻希望工程
    然而婚姻的美滿並不能阻止王承書求學的腳步,她又開始準備要留學深造。1941年,王承書成功得到了美國的巴爾博基金會獎學金,獲得了去美國密西根大學深造的機會。憑藉出眾的研究成果在美國站穩腳跟的王承書,卻在這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棄大好前程,回到科技落後、科研土壤十分貧瘠的祖國。縱然美國方面進行了極力挽留和強勢阻撓,最終也沒能讓王承書停下回國的腳步。1956年,歷經險阻的王承書一家終於成功地回到了祖國。
  • 我們為居裡夫人編造了哪些「名人軼事」
    據2007年的統計,在中國的各圖書館中共收藏了多達一百三十六種不同的居裡夫人傳記,數量之多,令人咋舌。居裡夫人在中國的聲名幾乎可與牛頓、愛因斯坦相提並論,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此。在這些傳記泛濫的同時,背後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其一,它們都過於以居裡夫人為中心,而把她身邊的人都降到了「配角」的地位。當然,一本關於居裡夫人的傳記自然要以傳主為中心,這也無可厚非。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皮埃爾.居裡 皮埃爾.居裡,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是居裡夫人的丈夫,1898年他和居裡夫人用沉澱法從瀝青礦中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和釙,在此期間他們還寫了很多論文,奠定了原子物理學和化學研究的基礎
  • 他們是中國版「居裡夫婦」,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的「居裡夫婦」,這個稱呼是國際科學界公認的,因為他們跟居裡夫人一樣,也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跟居裡夫人家庭挺有淵源。這是一張1946年拍攝於法國巴黎的結婚照。照片上英俊瀟灑的新郎官名叫錢三強,他身邊的新娘名叫何澤慧。正是這兩位被稱為中國版的「居裡夫婦」。在錢三強夫婦的婚禮現場,就能看出他們跟居裡家族的淵源了。
  • 居裡夫人筆記至今仍具放射性,還將持續1500年
    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諾貝爾獎官網還提到,居裡夫人患病去世,可能是長年暴露在輻射下所致。她的一些書籍和論文仍具有強烈放射性,必須放在鉛盒中保存。「這也說明,居裡夫人留下的科學遺產實際上是無法觸及的」。
  • 80後女生成浙大博導:做居裡夫人那樣的人
    在松藻礦區子弟校,「假小子」餘倩也讓老師有些頭疼,除了學習不錯外,她完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直到現在,有些老師說起我,還是那個調皮的姑娘。」 得益於家族濃厚的文化氛圍,餘倩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爸畢業於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在礦上是工程師,家裡藏書很多,尤其是科技方面的,這慢慢在心裡埋下了當科學家的種子。」
  • 中國這一位女科學家,打破美國50年技術封鎖,美媒:中國居裡夫人
    中國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就一直在大力發展科技,經過無數人的努力,中國的科技實力總算從落後到現在的領先於世界大多數國家,而這些,是這70年來,我國的科研人員日夜辛苦奮鬥才換來的中國實力,正是因為他們的艱苦奮鬥,才為我們換來現在的美好生活。
  • 居裡夫人,一個真正做到為了全人類而奉獻的偉大科學家
    瑪麗·居裡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她通過自己一生對科學的信仰和超出常人的勤奮,為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她一生不僅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一次物理獎,一次化學獎),還共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居裡夫人是在波蘭出生、長大的。那時的波蘭正處在沙皇俄國的統治之下,當她中學畢業後儘管因才學出眾獲得金質獎章。但是因為在沙俄統治下的波蘭,大學不收女學生,所以只能輟學。
  • ――居裡夫人的女兒伊雷娜·居裡(2)
    她的團隊包括她、一名外科醫生和一名醫學生,他們三人自己動手將設備從火車車廂裡拆下來,並很快完成安裝。不到1小時候後,伊雷娜已經戴上一副棉手套開始接待傷員。伊雷娜後來說,有需要的時候「她總能克服當時的小問題」。伊雷娜在戰地醫院度過了她的18歲生日。她在寫給母親的信中驕傲地說,生日這天她定位了4個大彈片,並成功地從傷員身上取了出來。
  • 居裡夫人用一生告訴我們:敢與生活博弈的人生有多爽
    居裡夫人,本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基·居裡,波蘭裔法籍女物理學家、化學家,世界唯一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對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女性科學家。居裡夫人一生成就巨大,離不開她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與永不服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