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忍看天地之間仍有可塑之才因貧窮而隱失於草莽,為胸有珠璣者不因貧窮而失學,不因貧窮而失志,方有辦學事教之念......」
這便是國華紀念中學的緣起。
(國華紀念中學緣起)
不同於普通的公益教學機構,國華紀念中學是國內第一所純慈善、全免費、全寄宿民辦的高級中學,其主要招收的是那些家庭生活貧困,學習成績優異,品質優秀的初中畢業生,並幫助他們成為未來國家建設的精英。
在這裡,優秀的寒門學子可以得到一切學業上的幫助——從報考國華紀念中學開始,只要選擇學習,無論是上大學、讀研究生乃至是讀博士,學生在學習、生活、交通等一切費用全部由學校承擔,學校每年日常開支超過6000萬元。
據悉,這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成立於2002年,是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耗了當時近一半身家(捐資2.6億)為了回饋社會、紀念兄長楊國華而一手創辦的。創立至今,其共接收了3260名處於輟學邊緣的學生。截至2020年,已畢業2582人,本科升學率極高。在這批學子當中,已產生碩士803人,博士141人,出國深造108人。
由家到國,三個暖心故事譜寫國華「初心」
與碧桂園集團誕生之地相同,國華紀念中學坐落於改革開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腹地、廣東率先實現現代化試點市——順德市,學校佔地150餘畝,目前總投入已超過6億元,所有硬體設施均按國內一流標準配備。
這些年來,由於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本科升學率,國華中學已經不止是慈善學校,也成為了一所響噹噹的名校。
當然,上述所提到的優異表現主要還是離不開國華紀念中學對學生的悉心教育和辛勤栽培。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國華紀念中學不僅重視學生的學習,還十分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例如,為了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學校堅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初步形成了暑假社會調查、一日打工生活觀察、社區服務、周末懇談會、心理活動周等社會實踐活動系列,並且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正是在這種「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國華的學子們不僅成績優秀,他們還學到了自強奮鬥和奉獻社會的精神,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這一點,也在碧桂園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國華紀念中學微電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毅然決然奔赴抗疫前線的醫生蔡瑩,她就是一名國華學子,是國華08屆畢業生,從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2020年3月公共衛生事件在武漢爆發,她響應國家號召,自願跟隨醫生團隊馳援武漢,成為抗疫前線的一名醫生。舍小家為大家,堅守抗疫前線的行為生動詮釋了蔡瑩的奉獻社會精神。
(成年蔡瑩)
再來看微電影中的另一位女主人,支教老師楊少敏。她是國華14屆畢業生,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其志願加入「美麗中國」支教項目赴廣西偏遠地區成為了一名教師。在影片中,她用心地教導和關懷每一個山區孩子,言傳身教地告訴學生「知識是可以戰勝貧窮的美好利器」。
最後,是上榜「2019胡潤Under30s創業領袖」與「2019年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的王永琨。他是國華09屆畢業生,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自主創辦斯坦德機器人有限公司。他謹記國華中學的價值觀,在自己變得強大、有能力之後積極向貧困小學捐贈物資,成為了一個真正建設社會的人才。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國華中學確確實實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有報國志向、志在為國家為民族奉獻自己一生的優秀青年。而他們之所以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是因為他們銘記國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價值觀——既受助於社會,當以奉獻社會為終生追求。
以小見大,淺析碧桂園的「家國情懷」
追溯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的奮鬥史,不難發現他對於「知識改變命運」這條信念的推崇。
楊國強出生於順德北滘,自幼家貧。為了生計,他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放牛種田、做泥水匠。後來,在兄長楊國華的幫助下,楊國強進入了建築行業,從底層開始做起。靠著吃苦耐勞的精神,楊國強從小小的建築包工頭,逐步成長為擁有一家躋身世界500強公司的企業家。
雖然此時的他已經功成名就,但是作為曾經從貧窮泥沼中走出來的跋涉者,他也深知貧困的苦——貧困正在阻礙那些有志而無奈的年輕人的美好前程。由此在《國華紀念中學立校緣起》中,楊國強寫道:「走過來的路,令我深知知識的重要,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知識是戰勝貧窮的最好利器,擁有知識方可改寫一個人乃至國家的命運。 」
而除了上述所說的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帶給他感悟之外,其兄長楊國華一生勤勵睿勉、業學品性的影像時時出現在他的腦海。為了回饋社會、為了紀念兄長,楊國強決定「樹人」,創辦國華紀念中學。
創辦至今,國華紀念中學的目的就是——讓年輕俊彥從擁有知識開始,繼而擁有高尚的品格和靈魂,以建設國家和回報社會為終點。不難看出,這便是碧桂園在教育事業上的家國情懷。
值得一提的是,行走至今,「樹人」只是碧桂園家國情懷的一小部分,在扶貧、現代農業均有所涉足的它早已在回饋社會的道路上愈走愈遠。
當前,扶貧已成為碧桂園集團的主要業務之一,並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農業。截至目前,碧桂園集團累計參與的社會慈善捐款已超67億元,並主動承擔起9省14縣的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正幫助33.7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這或許便是碧桂園看似微小實則深沉的家國情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