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5個技巧 加速跑後身體恢復防受傷

2020-12-22 網易體育

網易體育8月5日報導:

跑步結束之後,如果跑者不重視恢復的話,會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包括肌肉酸痛、增加受傷風險等。掌握下面的恢復技巧之後,跑者就能避免遭遇這些問題。


補給營養和水分

跑步結束之後的半小時內是補給營養的最佳窗口期,此時可以將碳水和蛋白質按照3:1的比例進行補給,為受損的肌肉提供營養,加快肌肉修復和再生,減輕肌肉酸痛的症狀。

拉伸或者慢走

跑步會導致肌肉疲勞,可能會伴隨僵硬等症狀。跑步結束之後,跑者最好進行拉伸或者慢走,讓肌肉不要處在僵硬狀態,加快血液流通,儘快排出體內的乳酸等。

冰浴

跑步會導致體內的炎症增加,而跑後進行冰浴,可以有效抑制炎症的惡化,減輕身體的酸痛感。如果沒有條件進行冰浴的話,跑者可以用冰袋給大腿和膝蓋降溫,因為這兩個部位是最容易受傷的。

按摩

可以找專業的按摩師,也可以自己利用泡沫軸進行按摩。這樣能夠加快體內血液流通,為肌肉輸送更多的營養物質,加速乳酸的排出,減輕肌肉酸痛症狀。

充足睡眠

睡眠期間,人體可以釋放生長激素,加快受損組織的修復。不管上述四個措施是否採取,跑者一定要做到保證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正常每晚需要7-9個小時的睡眠。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換寶 責任編輯:楊碩_NS4396

相關焦點

  • 科學合理的提升跑速 10個技巧必須掌握
    跑步幾個月奠定了基礎之後,跑者們總是想讓自己的速度更快。實際上,提升跑速並不是難事,跑者們掌握下面的技巧即可。當跑者加快跑步速度後,呼吸會變得急促,雙腿的肌肉感覺在燃燒,這可能會讓跑者感到不舒服,但是只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咬牙堅持下來,就會變得享受。
  • 掌握這5個技巧 讓跑步新手不會半途而廢
    行動比空想重要開始跑步之前,你可以花費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來規劃自己如何跑步。但如果只是停留在空想的層面,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名跑者。先不管自己的計劃如何,勇敢的走出家門跑起來才是最重要的。開始跑步時,不要為自己設定目標,無論速度和距離如何,只要能堅持跑步就是勝利,哪怕每天只跑20分鐘。走跑結合訓練法走跑結合併不是實力弱的表現,這是一種策略。很多職業跑者在比賽時也採取這種策略。
  • 掌握這5個小技巧,讓你輕鬆跑步,還不快收藏
    當然了,雖說跑步是項簡單的運動,但是其中還是有不少的技巧的。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些跑步的5個小技巧,讓我們更加輕鬆地去運動!經常跑步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跑後拉伸的重要性。當我們跑步結束之後,腿部肌肉由於接連受到壓力而變得緊張,我們做拉伸就是為了要緩解肌肉這種緊張的狀態,消除肌肉的疲勞感,加速我們疲勞的恢復。此外,拉伸還能夠促進我們肌肉的韌性,讓我們再次進行跑步時能夠更加省力。一般來說,正常跑步之後,我們要進行20-30分鐘的拉伸。
  • 掌握這5個小技巧,讓你輕鬆跑步,還不快收藏
    當然了,雖說跑步是項簡單的運動,但是其中還是有不少的技巧的。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些跑步的5個小技巧,讓我們更加輕鬆地去運動! 五、做好跑後拉伸 經常跑步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跑後拉伸的重要性。
  • 掌握這4個技巧後 跑步提速不再氣喘籲籲
    網易體育11月25日報導:剛接觸跑步的跑者,或者中斷一段時間再恢復跑步,或者提升跑速,很多人都感到自己的呼吸變得沉重,有點上氣不接下氣。那麼,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呢?
  • 肌肉拉傷後跑步受阻 10個方法加速恢復
    冰敷在肌肉拉傷出現之後,儘快的冰敷拉傷肌肉,能夠有效減緩腫脹和疼痛。跑者可以直接用冰袋,也可以用毛巾包裹著冰塊進行冰敷。抬高受傷部位比如是小腿肌肉拉傷,那麼跑者可以每天將受傷部位抬高一段時間,這樣有助於體內循環系統通過受傷區域時減輕炎症反應。休息休息是身體自我恢復的最好辦法。根據肌肉拉傷程度的不同,跑者一般需要休息2-5天方可。最主要的是要保證晚上睡眠的時間足夠,成年人需要7-9個小時。
  • 【健身小知識】掌握這5個技巧,讓跑步新手不會半途而廢
    對於跑步新手而言,掌握了一些技巧之後才能對這項運動產生熱愛,進而長久的堅持下去。行動比空想重要開始跑步之前,你可以花費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來規劃自己如何跑步。但如果只是停留在空想的層面,你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名跑者。先不管自己的計劃如何,勇敢的走出家門跑起來才是最重要的。
  • 還得掌握這4個技巧
    因為跑步減肥並不僅僅是邁開雙腿那麼簡單,還需要掌握一些技巧。重視節食跑步帶來的益處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能減肥。但是,如果真的以減肥為目標,就不能忽視節食的重要性,否則很可能會變胖。很多人會高估跑步所消耗的熱量,於是就在跑步之後攝入了多餘的能量,最終結果是不可能實現減肥的。
  • 跑步新手迅速入門 這8個技巧必須得掌握
    網易體育5月7日報導:看別人大汗淋漓的跑步,你是否也有想成為跑者的衝動?跑步看起來很容易,邁開腿就可以跑。但成為一名真正的跑者,還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的。
  • 跑後4項練習拉伸小腿 加快恢復防受傷
    網易體育7月14日報導:相對於股四頭肌、臀肌、膕繩肌等肌肉的鍛鍊和保護,小腿成為了跑者容易忽視的部位。其實,跑步的時候小腿受到的衝擊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對它保護不好,很容易導致小腿及腳部的傷病。
  • 掌握深呼吸技巧,是提高跑者肺活量的重要方法
    可能許多普通跑者認為,自己狀態好的時候,可以一口氣衝完5公裡,也沒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但對許多普通跑者來說,他們中的許多人只有兩種呼吸方式。跑得很輕鬆時,兩步一吸,兩步一呼;跑得較累或上坡跑時一步一吸,兩步一呼 。許多人試圖在這兩種呼吸方式之間找一個中間點,但這是不可取的。錯誤的呼吸方式1.一步一吸、一步一呼的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
  • 預防跑步受傷,怎麼樣從傷病中及時恢復?
    當身體素質達到訓練強度需要的水平時,就很少受傷了。即使訓練的強度較大,速度較快,是能夠很快恢復狀態。除非你犯了明顯的錯誤,如沒有正確熱身和拉伸等。和訓練過度造成過勞損傷相反的是,跑得距離過長或者做了太多的速度訓練通常不會導致受傷。有的跑者可能休息的時間有點長,重新返回跑步時,他的柔韌性,肌肉張力,協調性,平衡性和把握時間的能力都變得很差。這時,即使進行勻速跑也會導致輕微的疼痛。
  • 跑步受傷後快速恢復的6大方法
    受傷以後,如果不是特別嚴重,你可以繼續跑步,但是速度要減慢,慢到什麼程度呢?跑的時候不感到特別疼痛。這樣在慢跑過程中就會有充足的血液流動到受傷區域,有助於受傷部位修復。,可以考慮在泳池中跑。請明白一個道理:加速血液循環,有助於恢復健康!
  • 掌握這6個技巧 有助跑者遠離傷病困擾
    緩慢延長跑距跑步距離是跑者實力的象徵之一。但是,跑者在延長跑距時,需要循序漸進,因為身體的承受力是有限的。超過身體的承受力,就會帶來傷病。一般情況下,跑者每周的跑距延長幅度控制在5-10%之間為宜。比如上周跑步40公裡,那麼本周控制在42-44公裡為宜。聽從身體的感覺不管訓練計劃多麼完美,跑者首先都要以身體的感覺為重。有的跑者明知道身體感覺不適了,仍然堅持訓練,一定要完成目標計劃,結果就會出現傷病。
  • 跑後放鬆恢復規避傷病風險,這些「黑科技」和小技巧能幫到你
    確實,跑步對身體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然而,並非所有跑步的人都能掌握跑步技巧。跑得不好,或者休息放鬆得不對,反而會導致受傷風險加大。所以,跑步不但要注意過程中的自我保護,跑步後的細節也很重要。運動過後你懂得如何緩解疲勞嗎?你真的會休息嗎?你懂得用一些像筋膜槍這樣的「黑科技」來幫助你迅速找回狀態碼?
  • 5個徵兆說明你恢復不夠、過度訓練繼續練恐受傷
    根據不同肌肉群,訓練後通常要給肌肉24-48小時恢復時間,如果超過這時間仍然感到酸痛,你可能過度訓練了!而持續的肌肉酸痛、經常生病、頻繁受傷都是過度訓練的身體症狀。2.常覺得累、情緒起伏大:喜怒無常、情緒沮喪、疲勞是過度訓練可能的心理症狀。
  • 為什麼40歲的人越跑越好?遵循這7個技巧你照樣能打敗年齡!
    但是,有些身邊40多歲的跑友卻越跑越好,那麼40歲以上的跑者該掌握哪些跑步技巧呢?總結以下7個技巧分享給大家。和年輕的時候相比肌肉強度、骨骼密度都會衰減,所以跑步的時候想要跑的更遠跑更長時間,就要在訓練的時候比年輕時付出更多訓練和時間成本。
  • 超實用的7個技巧 幫助跑者半馬跑出好成績
    網易體育2月26日報導:半程馬拉松是比較受歡迎的跑步比賽項目,雖然它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對於普通跑者來說也具有可實現性。那麼,要想在半馬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下面的這些訓練技巧有必要掌握。
  • 走路是個燃燒脂肪,加速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恢復的重要方法
    這和用熱水浸泡身體減輕疼痛有異曲同工的效果。身體狀況較好的中老年人通過快走可能達不到出汗效果,這時可以輔助慢跑,做到「走跑結合」,進而達到較好的健身目的。走路鍛鍊的注意事項  大部分人比較適合全身直立的姿勢。這種姿勢最自然,也最舒服。走路的時候步伐儘量小一些,這樣可以避免腿部,腳部和臀部的疼痛不適。同時,抬腳不要很高,保持走路的節奏。
  • 5個跑前動態熱身動作,可以避免受傷
    很多跑者也都承認,他們會常常跳過或忽略動態熱身和伸展運動,力量訓練或交叉訓練,但是這些訓練對於避免受傷、保持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能使你變得更快更強。總之,跑前的動態熱身,能使你舒展開整個身體,幫助你更好地進入最佳的跑步狀態,同時也能更大程度地避免受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每次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這很重要。下面這組動態熱身練習,你可以在每次跑步前都做一遍,簡單、快速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