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曹子建歌唱遊俠縱橫,白馬篇嘆服才高八鬥!

2020-12-22 騰訊網

《古詩觀止》第二季,我們來到中國古代詩歌的第二站——兩漢時期。這個時期上承先秦詩歌萌芽階段的《詩經》和《楚辭》,下啟唐宋時期詩歌鼎盛時期的「唐詩」和「宋詞」,是承上啟下關鍵的一環,也是中國詩歌演進的重要一站。

在我們第二季的課程裡,會涉及到四方面的內容:承接「詩經」的"漢樂府」,東漢末年的「文人詩」,魏晉時期的卓越代表「三曹」,還有深受「三曹」影響的「建安七子」。第11次課開始,我們要學習東漢末年、魏晉初期卓越的三位父子詩人,「三曹」的詩作。

講到「三曹」,首先要了解一個概念,即「魏晉風骨」。這是一種文學傳統,直接影響了魏晉近兩個世紀的詩人創作;間接則影響了將近兩年多年傳統文學,凡是詩風柔弱的時代,都會有人擎起「魏晉風骨」的大旗,振臂高呼。就如我們下一季《古詩觀止》之「唐宋」部分的,「初唐四傑」和「陳子。

所謂「建安風骨」,可以拆成兩個詞彙加以理解,第一是「建安」,這是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的第五個年號,從公元196年-公元220年,這個時期,正是《三國演義》中群雄逐鹿的時期,從文學上看,則誕生了「三曹」和「七子」,誕生了「建安風骨」的文學傳統,影響千年。

第二是「風骨」,這是一個文學理論詞彙,簡單理解,「風」來源於「國風」,指的是流傳性,具體就是指詩歌內容「鮮明生動」,「骨」指的內在氣韻,具體就是指這一時期的詩人身處亂世,關心民生,體現出「剛健有力」的詩歌風格。

「建安風骨」,其實就是「詩經」「樂府」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這一風格,在魏晉時期被「文人詩人」們繼承並發展,成為後世中國詩壇的主流,這才有了「杜甫」「陸遊」「龔自珍」等的成就,他們都是「建安風骨」的傾慕者和效法者。

反過來再說,開創「建安風骨」這一文學傳統的詩人,簡單說就是「三曹」和「七子」,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仨人,他們身份特殊,除了是詩人,更是「魏武帝、魏文帝和陳留王」,他的地位,和他們的文學成就相得益彰,影響深遠。

所謂「七子」,也叫做「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是「三曹」家的「曹魏」政權的擁護者,所以受到「三曹」影響巨大,這七個人大都活躍在「建安時期」,從老到少的順序是:孔融,陳琳、劉楨、阮瑀、徐幹、應瑒、王粲。這七個人被並稱,就出自「三曹」中的魏文帝曹丕,他的文學理論著作《典論·論文》中,第一次提到這七人:「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裡,仰齊足而並馳」。

我們的課程,會重點介紹「三曹」,簡略介紹「七子」。其中曹操,我們會學到《短歌行》;曹丕,我們會學到「燕歌行」;曹植,我們會學到《白馬篇》;最後會學到「建安七子」中國最年輕,也最富盛名的王粲的《七哀詩》。

++++華麗麗的分割線++++

本節課我們走近「三曹」中的「曹植曹子建」,學習他的《白馬篇》。

說起《白馬篇》這個題目,「詩仙」李白,「永明體」的開創者沈約,「元嘉三大家」之鮑照都寫過,但是最著名的,還是這篇曹植曹子建的《白馬篇》,創作最早,也成就最高。

事實上,《白馬篇》這個題目可能就是曹曹植的首創,至於之後的「白駒過隙」「白馬王子」應該將版權也都歸於曹子建,正式因為曹子建的這篇《白馬篇》,開頭一句「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就將毛色泛白的戰馬,與「駿馬」聯繫了起來。要知道,此前的秦漢王朝,欣賞的可是棗紅色的「汗血寶馬」,白馬根本無人提及。

寫下《白馬篇》,將「白馬」升級為「駿馬」的作者曹子建,應該是建安時期最著名,最偉大的詩人,他的詩名遠超「七子」,在「三曹」中也力壓兄長曹丕,超過父親曹操,獨樹一幟。以至於後人提到「曹子建」,幾乎就是才華和文學的代稱。

曹子建的才華有多麼出眾,從稍晚一些的「山水詩」開創者「謝靈運」的一段話可以看出。謝靈運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就是說,天下的才華如果可以量化衡量的話,曹子建一個人就佔了80%,這就是「才高八鬥」典故的來歷。

除了「謝靈運」,「詩仙」李白也對曹植的才華傾慕不已,「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虐」《將進酒》,寫的是曹植;「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寫的也是曹植。

「曹子建」除了才華出眾,他的遭遇更是受到世人的同情,無形間增加了很多同情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七步詩》的典故了,這個故事不見於正史,卻在各種「稗官野史」和「筆記小說」中流行,就能夠看出了這個故事的市場,人們對曹子建的同情和佩服。

需要提及的是,我們熟悉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系《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偽作,真正的版本,應該是《世說新語·文學》中的。

接下來,就分享此次課的課件截圖,供預習和複習使用。

第十三課《白馬篇》

一:名望高

[點擊可放大]

二:武藝高

[點擊可放大]

三:功勞高

[點擊可放大]

四:品德高

[點擊可放大]

相關焦點

  • 建安文學,三曹為首
    今天給大家介紹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與三蘇齊名的三曹。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諡號武皇帝(魏武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 曹植《白馬篇》賞析
    白馬篇曹植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 七步之才,曹子建才高八鬥
    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的評價。 七步之才的故事 曹植是曹操第三個兒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學薰陶,有非凡的文學才華。曹操曾幾次打算把他立為魏世子,繼承自己的事業。
  • 白馬篇
    參差(cēn cī):長短不齊的樣子。[5]控弦:開弓。的:箭靶。摧:毀壞。月支:箭靶的名稱。[6]接:接射。飛猱:飛奔的猿猴。猱(náo):猿的一種,行動輕捷,攀緣樹木,上下如飛。散:射碎。馬蹄:箭靶的名稱。[7]狡捷:靈活敏捷。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傳說中形狀如龍的黃色猛獸。[8]虜騎(jì):指匈奴、鮮卑的騎兵。數(shuò)遷移:指經常進兵入侵。數:多次,經常。
  • 《白馬篇》中的信仰,一個偉大王朝的墓志銘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 文化常識:為什麼說「才高八鬥」而不是「五鬥六鬥」呢?
    一次,他和其他一些文人一邊喝酒一邊自負地說道:「魏晉以來,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獨佔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用一鬥」於是才有了「才高八鬥」這樣的說法。「才高八鬥」又作「八鬥之才」,鬥是古代容量單位,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石,用這種方法來形容人的才能很貼切。#國學經典推薦#作者:陳 君校稿:遊金地 小揚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 策劃到底多愛才高八鬥的曹子建?
    但是說到才子不能不提到曹植,才高八鬥最早就是謝靈運來形容曹植的。可見曹植的才華。然而在遊戲中曹植的強度如何呢?曹植是三國殺比較早登場的一位武將,早在一將成名2011中就已登場。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曹植是如何做到攻防一體的。【落英】——當其他角色的梅花牌因棄置或判定而置入棄牌堆後,你可以獲得其中的任意張牌。
  • 世態炎涼亦無悔,只道兄弟有長情——純淨的詩人曹子建
    《七步詩》、《洛神賦》等傳世名作,讓曹植贏得了「才高八鬥」的美譽。同時,他的故事總是與他和曹丕無奈的爭儲與和甄宓之間「求不得」的悽美愛情有關,讓人不勝唏噓。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原來曹氏兄弟之間,除了爭儲的你死我活,還有一直存在的濃濃溫情。爭儲之前,曹植也曾是一個心存抱負的大好男兒。
  • 三曹普渡的意義
    一 三曹普渡的意義:以天道救渡三曹眾生的靈性超脫生死。     1 上渡天曹眾生(氣天大仙)     2 中渡人曹眾生(人間善男信女)     3 下渡地曹眾生(地府幽冥鬼魂)   二 三曹普渡,亙古未有:從得道四難說起     ◎仙佛云:道脈綿綿貫古今,一隱一顯理數分;若非三期天慈憫,庶民焉得聞妙音。   三 三曹普渡的由來:當初只渡生不渡死,也就是以往只中渡人曹眾生。
  • 毛筆楷書《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譯文:駕馭著白馬向西北馳去,馬上佩帶著金色的馬具。有人問他是誰家的孩子,邊塞的好男兒遊俠騎士。年紀輕輕就離別了家鄉,到邊塞顯身手建立功勳。楛木箭和強弓從不離身,下苦功練就了一身武藝。拉開弓如滿月左右射擊,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釐。飛騎射裂了箭靶「月支」,轉身又射碎箭靶「馬蹄」。他靈巧敏捷賽過猿猴,又勇猛輕疾如同豹螭。
  • 《白馬篇》賞析
    白馬篇[魏晉] 曹植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 「才高八鬥」到底有多高?故事背後的曹植謝靈運,最終結局怎麼樣?
    我感受到了才高八鬥和我的差距..那麼才高八鬥,到底有多高呢?才高八鬥這個詞涉及到中國兩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一個三國時期曹操之子曹植,另一個為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謝靈運。才高八鬥是謝靈運說:天下的才華,一共就是一石,一石是十鬥,這些才華裡,曹植就佔了八鬥,我自己一鬥,從古至今你們其他所有人加起來,一共才有一鬥。
  • 《白馬篇》賞析 | 空惆悵,少年豪放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白馬篇》節選在中國的古代詩歌中,有的以情勝,有的以意勝,而有的篇目,卻純是以才情與氣勢取勝。曹植的《白馬篇》,便是這樣的一首詩作。就全詩的情緒與風格來看,《白馬篇》應該屬於曹植早年創作的作品。
  • 何謂三曹普渡
    何謂三曹普渡:大道普渡性靈之範圍極廣,上可以渡天上河漢星鬥,氣天諸仙,中可以渡人間芸芸眾生,下可以渡地府幽冥鬼魂,此之謂三曹普渡。一、上渡河漢星鬥: 此時正應三期末劫,三佛治世,故有三曹普渡之事。
  • 我愛古詩詞——《白馬篇》
    白馬篇 【三國】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 一首《白馬篇》,盡顯曹植的少年意氣與文採飛揚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首他早期的代表作《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白馬篇》是曹植創造的樂府新題,又被稱為《遊俠篇》。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是寫少年遊俠的詩。詩的大意是:白馬佩戴著金色的籠頭,飛一樣地向西北奔馳。請問這是誰家的年輕人,他是幽并一帶的遊俠少年。他們從小就離開自己的家鄉,在西北的沙漠邊陲揚名。身上一向都帶著良弓,楛木作的箭參差不齊地插滿箭筒。
  • 魏晉古詩之《曹植·白馬篇》賞析
    白馬篇朝代:魏晉作者:曹植原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