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諸子百家中的挖坑高手,那些年他挖過哪些坑?

2020-12-14 令狐西坡

孟子,號稱儒家亞聖,孔子之後的儒學一代宗師。儒家人物,在現代人的印象中是迂腐刻板、道貌岸然的形象,和有趣是掛不上鉤的。

但是,假如我們認真去讀孟子的著作,還原孟子和別人的對話場景,竟然也有類似於看趙本山演小品、聽郭德綱說相聲的效果。對於這點,你信嗎?

孟子遊說諸侯,推行自己的仁政學說,其實就是個推銷員。既然是推銷,那當然要研究點語言藝術,講究點辯論技巧,儘可能地觸動人心。

孟子晚年教學著書,和弟子們合著了一本《孟子》,這部書被南宋的朱熹定為儒學四書之一,是科舉時代的官定教材。

《孟子》記錄了一些孟子遊說諸侯、與人辯論的場景,讀起來清新有趣,可以看到孟子這個高手是如何在對話中給別人挖坑的。現代人讀一讀,不但可以增加儒學素養,還可以會心一笑,寓學於樂,比單純地看小品聽相聲強多了。

一、給梁惠王挖坑

先來看《孟子.梁惠王上》裡面的一段話: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挺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這段話描述的是這麼一個對話場景:

梁惠王恭敬地對孟子拱手:「請您多多指教。」孟子挺胸凸肚,神氣地提問:「殺人用木棒或者用刀子,有區別嗎?」梁惠王呆呆地:「沒區別。」

孟子追問:「殺人用刀子或者用政治手段,有區別嗎?」梁惠王一臉木訥:「沒區別。」

孟子於是痛心疾首地下結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說的就是你這樣的人啊!"叭啦叭啦一大堆,說得梁惠王臉色一陣紅一陣白。

有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有兩件,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裝入別人的腦袋,另一件是把別人的鈔票裝入自己的口袋。」

孟子想把自己的仁政思想裝入梁惠王的腦袋,首先要讓梁惠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總不能一開口就批評人家吧?這樣太突兀、太生硬,沒有絲毫的自然過渡,而且很容易一下子就激活對方的心理防禦機制,從而讓對話變成對抗,與目標直接背離。

孟子身為儒學大宗師,自然不能幹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的活。怎麼辦?先從不相干的問題問起,讓梁惠王放鬆警惕,認同自己的邏輯,然後再用梁惠王已經認同的邏輯推導出對他的批評,他能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嗎?孟子打得一手好算盤,也挖得一手好坑。

我們再來看這一段: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在不改變基本意思的前提下,這段話可以翻譯成小品:

梁惠王(頭條大V)向孟子(頭條運營顧問)訴苦:「俺經營頭條號,用盡各種手段,可是粉絲的數量並不比別人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孟子摸了一把鬍子,說:「我再問你個問題好嗎?」梁惠王一驚:「老孟,你又想套路我!還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孟子一看梁惠王真的急了,只好變換策略,反正好招有的是:"不能提問題,那我能打比方嗎?你喜歡打仗,那我就用打仗做比吧。東風吹,戰鼓擂,兵刃相交,拔腿就跑的都有誰?那些丟盔棄甲的膽小鬼,跑了五十步的竟然還有臉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這樣可以嗎?」

梁惠王沉吟了一下:「不可以。雖然逃得不夠遠,但還是逃啊。」孟子滿意地點點頭:「你知道這個道理,就別指望自己的粉絲比別人多了。」接著,孟子又叭啦叭啦地宣揚了一大堆仁政思想的說辭。

提問題可以挖坑,打比方同樣可以挖坑。真正的武林高手,飛花摘葉,皆可傷人。孟子在挖坑界,可謂是頂級高手的存在,隨手一挖,都是好坑。

二、坑齊宣王

以下文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的頭條運營理念不合梁惠王的胃口,只好來到齊國,找另一個頭條大V齊宣王碰碰運氣。同樣的手法可以適用於不同的對象,所以在對話中,孟子挖坑的手法還是提問題。

孟子問齊宣王:「假如您的粉絲中有個人去湖北旅遊,嫌老婆麻煩,把老婆託付給朋友照顧,等他回來時,發現老婆已經凍得直哆嗦、餓得不成樣,那這個粉絲應該如何對待朋友?」

齊宣王來不及思考粉絲旅遊為什麼要去湖北,為什麼不帶老婆,為什麼要託朋友照顧,是什麼樣的朋友等等細節問題,直接進入孟子的邏輯框架,給出孟子期待的答案:「和他絕交!」

「微信群管理員不能制止群內亂發廣告、詐騙色情、粗口辱罵、線下約架等等行為,應該如何?」「把他撤了!」「您的自媒體矩陣全線虧損,律師函紛至沓來,該怎麼辦?「齊宣王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呵呵,今天天氣真不錯。。。」

從生活中的事情入手,層層推進,推到齊宣王身上。本來只是撿根路上的繩子,沒想到繩子盡頭是頭牛。齊宣王在毫無防範的情況下被孟子的邏輯綁定,到這裡就無法脫身了,只好尷尬地掉進坑裡。王顧左右而言他,話說齊宣王也是久經風浪的人,知道此時此刻被逼到牆角,只能轉移話題。

當我們不小心掉進別人挖好的坑裡時,學學齊宣王這招還是有用的,最起碼可以稍稍緩解一下尷尬。

三、第三種挖坑手法

以下文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仁政的重要體現之一必然是輕徭薄賦,切實地減輕百姓負擔。這段話的背景,應該是戴盈之認同了孟子給百姓減免稅費的觀點,但是實行起來有實際困難,於是想緩一緩。戴盈子是是宋國大夫,估計是主管財稅方面的官員,可以理解為宋國財政部長。

孟子聽了戴盈之的一翻話之後,微微一笑,說:「老戴啊,我給你講個故事吧。鼓上蚤時遷有個鄰居,是開養雞場的,時遷每天偷鄰居一隻雞,吃得滿嘴流油。有人告誡時遷說:你這種行為不符合君子的行為規範。時遷說:胡說,梁上君子也是君子。不過,兔子不吃窩邊草,偷鄰居家的雞確實不好。我先減點,每個月偷一隻雞,等明年再徹底金盆洗手。——如果知道這種行為不符合道義,就應該立馬停止,為什麼要等待明年呢?「

和坑梁惠王、齊宣王的挖坑手法不同,孟子在這裡使用了第三種挖坑手法:講故事。故事表達的是邏輯,一旦認同故事中的邏輯,就等於掉坑裡了。所以,如果你想堅持自己在某方面的觀點,遇到有人要給你講故事的時候,最好先抑制一下自己對故事的好奇心。

四、嫂子掉河裡

老婆和媽媽同時掉河裡,你先救誰?如果有個男人送命題排行榜,這個問題排名第一,估計不會有人提出異議。

這個問題是由哪個女人首次提出來的,應該已經無可考證了。但是在《孟子.離婁上》裡面,有這個問題的簡化版,我們來看看。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淳于髡是齊國辯士,滑稽多智,這次,他給孟子挖坑來了:」男人和女人傳遞東西的時候,手不能互相觸碰,這是禮的規定嗎?」孟子點點頭:「是禮的規定。」「那如果你嫂子掉河裡呢?作為小叔子,你救還是不救?」

孟子一聽,喲喝,你這是給老子挖坑來了。老子平生擅長給別人挖坑,怎麼能輕易跳進你的坑裡?懟回去是必須的:」不救,那還是人嗎?男女授受不親,是禮;嫂子掉河裡,伸手把她拉出來,這叫事急從權。你連這個都分不清嗎?「

嫂子只是一個比方,淳于髡其實不在意嫂子:「現在整個天下都掉河裡了,你為什麼不救?」「天下掉河裡,用道來拯救;嫂子掉河裡,用手來拯救。你想用手去救天下嗎?」

打比方這個手法,就是從A跳到B,認可了A的邏輯,再跳到B的另外一種情景,就形成了坑。所以打比方這種挖坑手法,用公式來表達是這樣的:坑=A的邏輯+B的情景。深諳此道的孟子見招拆招,一把扯住淳于髡的衣角,把準備撐杆跳的淳于髡又硬生生地拉了回來:聊嫂子就聊嫂子,別瞎打比方好嗎?

結語

和孔子「惶惶如喪家之犬」的頹然相比,孟子更具有一股英武之氣:「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雖千萬人,吾往矣。」這股英武之氣體現在待人接物方面,就是舌辯之術,言談間帶著一股銳利勁。

單單從辯論技巧來看,現代人看孟子,也許會覺得這些招式其實也是稀鬆平常,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放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孟子能具備這樣的論辯思維,還是挺難能可貴的。

現代人看看這些經典故事,會心一笑,多些談資,也是極好的,您說呢?

相關焦點

  • 那些年遇到過的坑,手機取卡針也能挖,蘋果也參與?
    一般來說將手機卡放入手機內之後,只用過一次取卡針,並不常用。取卡針細小也不方便攜帶,也沒有哪個手機生產商考慮把取卡針設計的可以隱藏在手機機體中。導致有時候在外頭需要換手機卡時,總是找不到取卡針。所以有些人經常想出各種奇招,因為針孔的大小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想要找到符合的替代品並不是很難。回形針,小原子筆頭,鑰匙圈,耳釘,大頭針,細鐵絲,甚至牙籤都有人拿來試過。
  • 學科語文知識積累諸子百家之孟子
    在學科教學語文筆試及面試的考察中,考生對重要作家及其創造風格的考察也是導師的一項重點內容。下面介紹一下諸子百家中孟子的文論思想。孟子(約公元前 372 年—約公元前 289 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今山東鄒縣)人。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 絕世唐門:唐三忒會「挖坑」,霍雨浩愛來愛去,結果愛的是一個人
    在唐三對霍雨浩的眾多考驗中,感情考驗算得上是對霍雨浩最重要的考驗。在這個考驗中,霍雨浩的經歷堪稱艱難。而從這個考驗也看出,唐三絕對是最擅長「挖坑」的神王了。
  • 挖坑容易填坑難,複賽後太陽八連勝金身未破,卻與季後賽擦肩而過
    前言:2020年8月14號,太陽隊以128-102大勝獨行俠隊,以一波酣暢淋漓的8連勝結束了NBA複賽賽程,然而,也因為灰熊戰勝了雄鹿隊,導致太陽與附加賽擦肩而過,徹底失去季後賽資格真應了挖坑容易填坑難這句俗語,截止8月14號,太陽、灰熊、開拓者、馬刺等幾個有爭奪季後賽末席資格的球隊都結束了自己的常規賽賽程,灰熊、開拓者艱難取得了參加附加賽的資格,而八連勝的太陽卻與附加賽和季後賽擦肩而過,徹底失去了季後賽資格!太陽失去季後賽資格原因解析!
  • 大山腳下兩農民用一種機器挖坑,一下午挖了200多個,看看啥情況
    據史師傅講,這塊地準備栽植蘋果樹,由於地理環境,人工作業比較勞累,他們在縣城花了1200元購回這臺機器,經過這兩天的使用,已經掌握了操作規程,使用起來比人工挖坑方便多了,既省力又省時間效果還好,一下午就挖了200多個。挖坑機有利於在丘陵,山坡、溝裡作業,是植樹造林的一種專業工具,趙師傅正在給機器加油。
  • 看看填的坑和新挖的坑有哪些
    但其實第一季的結局官方填上了不少坑,但是也挖了不少坑,在作者看來,《靈籠》第一季結局的信息量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集,這一集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的是開啟全新的篇章,一起來看看吧。雖然將脊蠱說話的坑填上了,但是卻又給粉絲們挖了另外一個坑,脊蠱說的更大的災難究竟指的是什麼?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和瑪娜生態的進化有關。填坑四:埃隆教官遠行的結局。
  • 熱火不敵綠衫軍,希羅:熱火失敗是挖坑太深,綠軍面前填坑太難
    熱火不敵綠衫軍,希羅:熱火失敗是挖坑太深,綠軍面前填坑太難!賽後,熱火球員泰勒-希羅接受了媒體記者採訪,談到熱火本場失利的原因說:「我們必須解決我們的進攻問題,……如果我們持續在比賽中為自己挖下一個大坑
  • 遼寧隊有他在,挖的坑都能填上!
    本場比賽遼寧隊面對聯盟最強防守北京隊顯然還是不適應,首節比賽上來他們就被全面壓制,首節結束已經落後北京11分為自己挖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坑,次節再戰遼寧隊雖有攻勢但是還是無法取得突破,半場結束還是落後8分。下半場他們終於開始發力逐漸追上比分,最終在末節和北京分出勝負。
  • 秦時明月中諸子百家戰力排行
    秦時明月諸子百家中至今陸續出場的有縱橫家、墨家、陰陽家、公輸家、道家、儒家、兵家、法家、公孫家、農家,按照秦時明月中的設定來看,這之中的公孫和公輸家沒有具體的武力,公輸家靠的是機關術,公孫家靠的是巧舌如簧。如果單純按戰力對諸子百家進行排榜,那會是怎樣的呢?
  • 那些大學裡的社團 該不該入 哪些是坑
    哈嘍大家好,我是洛洛學長,今天想分享的是大學裡參加的那些社團故事與影響。突然回憶起大學時光,不禁唏噓時光荏苒,說起社團那可是很多人的故事發生源地啊。大學社團 有哪些?我猜,大家知道的肯定不多,我來說一說我印象中有哪些社團吧。
  • 動物之森刷錢方法有哪些-賺錢方法技巧
    每個石頭必定能挖8次,機制是這樣的,從你第一次挖石頭開始,在一段時間內可以一直挖,大概時間體感在10-15秒左右,必定是能挖8次的。超時就挖不出任何東西了。需要瘋狂按手柄。這裡不單單是錢的石頭,普通出礦的石頭也是8次。  這種一次挖8個必須要使用到挖坑技巧,而挖坑是不能挖在石頭周圍一圈的地方的,不然大概率不會掉落。
  • 資治通鑑:高手過招不留痕跡,談笑間,揣摩、試探、挖坑一氣呵成
    【解析】 漢武帝快掛了,這是他臨終託孤。上面材料出現了三個人,漢武帝、霍光、金日磾。每個人都說了話,也有互動。一問一答之間,看似雲淡風輕,但實際上暗中的試探、揣摩、挖坑一樣都不少。1.霍光的明知故問在這段材料之前,漢武帝讓人畫了一幅畫,周公背著年幼的周成王,接受諸侯朝拜,並且讓霍光看這幅畫。
  • 為何說莊子是諸子百家思想家中,特立獨行的一個,他是外星人嗎?
    在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的思想家中,莊子無疑是最特立獨行的一個了。他是最獨立的,是最冷淡的,是最深刻的,是最幽默的,是最毒舌的。他將老子的道家思想,引入了人生哲學,將道的思想引入心靈哲學,從而建立了自己的哲學體系。
  • 一樓業主挖地下室蔚然成風!桂林一小區內私挖何日能休?
    一樓業主挖坑 樓上業主憂心7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小區。在該小區53號樓下入戶花園位置,堆放了很多石頭、沙土等建築材料,仔細看陽臺下方,已經挖出了一個3平方米大小、1.5米深的坑,排水管、地基都因此而裸露在外。陽臺正前方,還有人用一大片帆布做了遮擋,讓人很難發現小坑存在。萬一把地基挖壞了,或者把房屋結構破壞了,我們這些住在樓上的哪敢睡覺?
  • 抽盲盒,回答2020|快來看看鄭益昕給刁琳宇挖了什麼坑
    在鄭益昕的2020盲盒之旅中,「小清新」為今天的挑戰者刁琳宇努力「挖坑」。刁刁是否會通過「小清新」埋下的考驗?一起來看看吧👇▲視頻| 刁琳宇抽盲盒回答2020刁刁抽中了盲盒一和盲盒五,先來回顧一下全部盲盒中的內容吧↓↓↓
  • 三年級成績下滑,有些「坑」一年級已挖好,閉坑指南請收好!
    對三年級太過焦慮。比如我熟識的一位家長就說:「沒事兒,我家兒子才一年級,讓他自由發展吧。」但其實那些三年級讓爸爸媽媽頭疼的現象,又有哪一個不是在一、二年級挖下的坑呢?為什麼會出現「三年級現象」斯坦納曾經說過:9-10歲是兒童的盧比肯河。這個典故來自公元前49年,愷撒的一場「背水一戰」,而9歲左右恰好是孩子的三年級階段。
  • 關於《灌籃高手》中全國大賽冠軍的那些伏筆,井上雄彥說是誤會
    當年初次看過《灌籃高手》全國大賽漫畫的同學們想必百分之八十都認為是名朋工業最後獲得了全國大賽的冠軍,當然菜鳥也曾是這百分之八十裡的一個SD迷,當時也認為對於名朋工業森重寬的鋪墊就是為了證明他們最後奪取了冠軍。直到菜鳥開始成為《灌籃高手》的分析寫手後才發現原來這裡面有這麼多曲折的故事。
  • 「口是心非、假仁假義」的孟子:被包裝成聖人的政客
    在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有這麼一段:黃蓉在鐵掌峰被裘千仞所傷,郭靖背著她去找一燈大師治療,卻被一燈的四大弟子「漁樵耕讀」所阻,郭靖連創三關,直到碰到了「讀」者朱子柳。朱子柳挖苦黃蓉趴在郭靖背上的做法,有悖孟子「男女授受不親」的教導,黃蓉就說孟子是胡說八道,並舉例為證,「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
  • 諸子百家都有哪些流派和代表人物?讀懂這些才是了解歷史的開始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對於這一時期思想人物以及各學術派別有一個特別好聽的總稱「諸子百家」。那這諸子百家真有「百家」這麼多?又都是什麼流派呢? 根據《漢書》統計,這一時期數得上名字的有189家,可以說真正的是「百家爭鳴」,近代國學大師呂思勉將先秦諸子百家在前人基礎上,再增加兩派,論為十二大學派。
  • 銳評|野心太大,蘇貞昌引黨內對手警惕,蔡英文也為蘇挖好了「坑」
    人生處處都是坑。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現在成為「全臺最不受歡迎的政治人物」,隨時可能下臺。而背後原因,有他自己挖下的坑,也有蔡英文給他挖下的坑。說蘇貞昌自己給自己挖坑,主要是他的政治野心太大,權力欲望太強,引起民進黨黨內各方疑慮,使他成為眾矢之的,也成為民怨的最大宣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