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引領教學相長 助力教育質量提升——濱州名師工作室巡禮」(二)
濱州初中數學名師工作室:「整體化教學」的幸福先行者
濱州初中數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邢成雲;團隊成員李利波、王榮崢、楊紅玲、韓炳華、王學、劉克光、張海英、陳元雲、王樹林、張延娥、吳勝奎、孫長智、李秀珍、郭勇、吳勝奎、武金燕。
「好車頭」邢成雲是首批全國領航名師
火車跑得快,要靠車頭帶,北鎮中學初中部邢成雲正是這個工作室的好車頭。
單說國家級榮譽,邢成雲就有一厚摞。他是「萬人計劃」全國教學名師、「國培計劃」全國首期中小學領航名師、「國培計劃」遠程研修課程專家、全國「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評審專家、首屆中國教育家大會特邀代表、全國初中數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首都師大數學教育碩士兼職導師,曾獲全國初中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評比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曾受教育部委派赴英國訪學……
2019年底,教育部中小學名師領航工程邢成雲名師工作室授牌儀式在濱舉行。請注意,首批全國領航名師中初中數學僅入選4人!現場,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黨委書記高蓉等為邢成雲授牌。高蓉說,工作室的揭牌,預示著以邢成云為主持人、首師大培養基地導師提供專業支持的一個數學教師專業發展平臺的建立。
邢成雲最厲害的過人之處是什麼?在長期實踐中,他摸索、打拼、沉澱,形成了自己個性化的教學特色,提出了「整體統攝快慢相諧——邢成雲整體化教學主張」,這一主張得以在第三屆華人數學教育大會分會場交流,在亞洲數學教育中心第二次學術會議分會上分享,又被《中國教育報》推介報導,獲得全國教育同仁的關注。
2019年教師節,在北鎮中學,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佘春明親切慰問了邢成雲,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致以節日的祝福,並贈發了慰問金。邢成雲還是市教育局局長劉春國的聯繫對象。
走出碎片化、斷裂式的機械教學,工作室通過「章起始課研究」走上整體化教學
「整體化教學」,是邢成雲的教學主張,也是濱州初中數學名師工作室的共同追求。它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多年來,碎片化、短歷式、機械化的知識背誦式學習屢見不鮮。它是一種單純應對考試的記憶、被動接受的灌輸,學生容易陷入「找答案-背答案-考答案」的死循環,或者進入直接套用例題的原地踏步。即便暫時取得了好成績,學生也將失去學科興趣、後續動力。而整體化教學,正是切入此問題要害提出的主張。
邢成雲認為,在整個初中課程的長軸上思考每一節課,才能確保教學的前後一致與邏輯關聯。有整體才有力量,孤立零散、缺乏聯繫的知識如同一盤散沙,難以成形,無從發力。教師要在吃透教材後進行重組、融合,形成相對穩定的具有強遷移力的知識組塊——整體結構。整體統攝,通觀全局、統攝全景,讓學生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
在他看來,我國教材設計凝聚了很多高層次專家的心血,教材並非一個個散碎考題、知識點,而是富有整體性、系統性、開放性的「生態系統」,每個章節、每個段落都是緊密聯繫的。碎片化的學習效果,原因不是教材出了錯,而是教的人犯了錯,把內容生硬地切分零碎了。
具體怎麼切入呢?該工作室成員孫長智說:「我們的主課題是《初中數學章起始課的研究》,它就是整體化教學的一個具體行動。」研究中,邢成雲等人把「章起始課」作為焦點來思考。「章起始課」,是銜接上一章、統攝本章節的關鍵,有結構統領的作用,往往是新的知識體系的開端。對教師來說,這是「搭框架」,滲透核心數學思想、解決問題基本邏輯方法的關鍵一環。
有了這一主題聚焦,工作室成員結合各自實際、教學經驗,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式立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開啟了整體思維、系統思維的研究式教學。
工作室有了自己的logo,很多成員第一次完成了獨立承擔的研究課題
思維更新是艱辛的,但教學相長是快樂的。工作室這個大家庭,讓成員們都收穫了感動、溫暖。
張海英說:「此前,我在課題研究方面幾乎是張白紙,邢成雲老師將他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分享出來,不耐其煩指導、幫助我,鼓勵我大膽嘗試。在優秀領航人和團隊的鞭策下,我獨立完成第一個自己承擔的課題。未來,我將以最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中的一切挑戰。」
韓炳華說:「和優秀的人為伍,哪裡都是詩和遠方,工作室讓讀書成了我的日常。現在,我開始以研究者的心態看待每天的教學,職業幸福感油然而生,這也影響了周圍的同事和學生。」
在2019年溫暖的冬日裡,這個工作室的logo誕生了。設計者李利波這樣釋義的:它總體來看像放飛的風箏,又像盛開的鮮花,寓意工作室明天會更好。其中三個花瓣象徵著名師工作室三年的發展歷程,一步一個臺階。CS的字母變形部分,代表著初中數學,中間的萊洛三角象徵我們穩步向前。
「人生的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抬頭有清晰的遠方,低頭有堅定的腳步,回頭有一路的故事。而我們就是那群最幸福的人。」這是成員們的共同心語。
(記者 劉清春 通訊員 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