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工業也算強大,為何坦克產量卻比蘇聯低很多?有三個原因

2020-12-22 騰訊網

二戰德國的工業水平是高於蘇聯的,但是在坦克產量上遠不能和蘇聯相比,整個二戰期間德國生產的坦克及自行火炮只有4萬多輛,而蘇聯則超過了10萬輛,造成德國坦克產量不高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型號太過繁多複雜:不同於蘇聯坦克,德國坦克及自行火炮的型號非常多,不下十幾種,這直接造成了德國坦克工廠無法建立一條標準化生產線,因為型號的繁多必然帶來零配件種類的增加,不能進行現代化的大規模裝配式生產。德國同時服役的坦克型號就有3個以上,這樣不得不生產三種不同的地盤,而蘇聯則主要生產T-34這一種中型坦克,並持續到戰爭結束,無需像德國那樣頻繁建立新的坦克生產線,自然產量比德國要高許多。

二、坦克的設計思路有誤:二戰中德國坦克的研發路線陷入了嚴重的誤區,可以說違背了前線部隊的真正需求,德國坦克的設計者並沒能很好的徵求前線部隊的意見,反而深受某些領導人物的幹預。例如德軍後期主力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性能非常接近,作為德軍主要制式裝備的豹式坦克本應屬於中型坦克的範疇,是要大規模的列裝德軍以彌補德軍坦克數量不足的問題的。但是在希特勒加強防禦和火力的要求下,豹式坦克的防禦和火力幾乎和虎式重型坦克一樣,重量也從30噸左右猛增到48噸,比盟軍的重型坦克還要重,這樣的代價就是大大降低了豹式坦克的產量,根本無法做到大規模的生產,結果德軍不得不繼續保留原本要撤銷四號坦克生產線以彌補豹式坦克的不足。假如德軍大規模生產30噸左右的原豹式坦克的話,保守估計德軍的坦克產量會增加一萬輛以上。

三、重視程度不夠,戰時經濟轉入的太晚:雖然德軍初期的一系列主要勝利都是由裝甲部隊和空軍協作獲得的,但是德國對於坦克的生產遠不如飛機重視,在關鍵的1941年德國中最優先生產的竟然是潛艇和坦克,直到1943年初經歷了史達林格勒的慘敗後,希特勒才下令將坦克的生產放在最優先級的位置。也是在1943年德國才開始進行經濟總動員全力加強軍備生產,德國的坦克產量才開始急劇的增長,到1944年時年產量已經接近2萬輛,如果沒有盟軍的空襲,這一數字還會繼續增長。另外德國不同於蘇聯,除了東線戰場外,還有大西洋戰場和空中戰場,德國不得不將大量資源投入到潛艇和高射炮以及戰鬥機的生產中,還有V型飛彈等特殊武器,這些都佔據了寶貴的鋼鐵資源,德國坦克產量不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二戰初期史達林為何看不起德國軍隊,原來是蘇聯真的太強大!
    很多關於二戰的文獻資料,都記載說,邱吉爾事前曾向史達林發出警告,說希特勒準備在1941年6月對蘇聯發動突然進攻。1941年5月12日,蘇聯間諜、納粹軍官理察·佐爾格也向莫斯科報告希特勒準備進攻蘇聯。更有甚者,蘇聯在開戰前一個月,還關閉了德國佔領國挪威、比利時、希臘等國的外交使館,驅逐了他們在蘇聯的外交代表。史達林並沒有低估德國,一直在積極進行戰爭準備。經常內部會議上提醒大家提高對德國的警惕。
  • 為何二戰蘇聯製造11萬輛坦克戰車,德國卻不到一半,4個原因
    相比之下,德國在同個時間段,生產的坦克和自動火炮才42310輛,其他的3萬多輛則是自行高炮、裝甲偵察車,半履帶裝甲車等非主力作戰裝甲兵器。就主力坦克戰車而言,蘇聯是德國的2倍多。那麼,蘇聯是如何做到的呢?
  • 二戰中如果德國單挑蘇聯,蘇聯會是對手嗎?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爆發後,美英蘇等國家紛紛捲入戰爭。作為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的中流砥柱,蘇聯在二戰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美英的幫助下,蘇聯人打敗了德國軍隊,取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儘管蘇聯人在蘇德戰爭中擊敗了德國,但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美英的幫助,單憑蘇聯自己是打不贏德國的。
  • 二戰巔峰坦克:力挽狂瀾,德國黑豹坦克解密
    黑豹坦克體現了德國精工製造的最高水平,當時德國的機械工業尤其是汽車業可是全球領先的。可以說黑豹式坦克專門是為應對蘇聯T34型坦克而打造的。黑豹式坦克的設計主要參照蘇聯T34/76型坦克,繳獲蘇軍完好的坦克成了仿製的實物樣本,德國人照葫蘆畫瓢也算抄襲得有模有樣,如採用T34的大功率發動機、寬幅履帶以及傾斜裝甲等等。由此,黑豹坦克成為德國第一款採用傾斜裝甲板的坦克,以至外形都酷似T34坦克,只是放大了一號。
  • 二戰時期,蘇聯、美國、德國的實力有多強?比現在很多國家都強
    例如二戰時期,以納粹德國、日本為代表的法西斯軸心國。當面臨不可避免的侵略,最好的應對方式,即不斷的提升自身實力,例如蘇聯和美國。可能很多人會好奇,所以這些二戰時期的主要參戰國實力到底有多強,接下來就簡單為大家盤點三個二戰時期的強國。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
  • 二戰的蘇聯到底有多可怕?德國想贏,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德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截至1939年9月,德國軍隊早已突破《凡爾賽和約》10萬人的限制,一躍成為世界上最龐大和強大的軍隊之一。彼時的美國軍力只有世界第7,甚至某些方面還不如波蘭。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二戰是不可避免的,但將數百萬精銳消耗在蘇聯本來是有可能不發生的。至少德國完全沒必要在1941年6月就倉促地進攻蘇聯,從而為陷入兩線作戰埋下隱患。
  • 空中死神:蘇聯「飛行坦克」,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二戰期間,不少武器裝備都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在這場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有這麼一款戰機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它是蘇聯人口中的「飛行坦克」,也是德國人嘴裡的「黑色死神」。伊爾-2攻擊機只用了三年就研製成功了,1938年開始研製,1941年就開始正式服役,在整個二戰期間,它一共生產了3.6萬架,基本上是蘇聯戰機產量的三分之一,足以見得蘇聯對其的重視程度有多麼高。
  •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有近300萬大軍,為何還潰不成軍?原因很現實
    世界第二次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造成將近9000萬軍民的傷亡,5萬億美元付諸東流,二戰最大的戰場,應當就是蘇德戰場了,雙方均投入了數百萬的部隊,數千架飛機坦克大炮,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發動大軍,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展開了進攻,讓人疑惑的是,蘇聯在戰爭初期,尚未動員的時候,已經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有了百萬的軍隊
  • 二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為何不支援德國進攻蘇聯?日本:我太難了
    面對法西斯盟友德國的請求,以及對蘇聯豐富資源的渴望,日本還是無法下定出兵蘇聯的決定,卻選擇派出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企圖一舉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放棄幫助盟友攻擊蘇聯,挑起與美國的戰爭,日本的這一操作不僅出乎各國的意料,也成功將美國推向了法西斯的對立面。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成功讓法西斯勢力走向滅亡,奠定二戰後的新秩序。那麼,日本為何出現這一重大決策失誤呢?
  • 二戰戰術解密:德國閃電戰VS蘇聯大縱深,誰更厲害?
    開戰前,盟軍無論軍隊人數、坦克、飛機和重炮數量都多於德國,法國坦克除機動性外的主要作戰性也優於德國,但德軍在最出乎法國意料的阿登集中了七個裝甲師的優勢兵力,派出了最優秀的裝甲指揮官古德裡安和隆美爾,將德國三號、四號坦克的機動性發揮到極致,僅一天能推進30-60英裡(相當於48-97公裡)。這個速度遠高於此前一代任何軍隊的速度,令英法軍隊猝不及防。
  • 二戰時德國虎式坦克有多強?蘇聯T34被打得落花流水
    對軍事方面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聽說過虎式坦克吧。特別是在二戰中可謂是德國裝甲部隊的王牌了,大大提升了德軍的軍事實力,使得德軍無論是在東線還是在西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可以與德國相抗衡的俄國也有自己的坦克與之抗衡,實際上還是虎式坦克佔決定性的優勢,俄國的坦克在虎式坦克面前無疑是跳梁小丑。那麼我們來看看虎式坦克到底有多強大吧。接近60噸的戰鬥全重以及厚重的裝甲,在我們的印象中,這種配備的坦克應該是沉著而笨重的。在戰場上承擔的更多的是炮灰的形象。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發動2000萬軍隊,橫掃大半個歐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英三大強國聯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打敗德國法西斯,可見德國的實力有多強。不過今天我們先不站在反對法西斯,反對戰爭的立場上,只看德軍在二戰中的表現,他們有三場戰役打得確實很厲害。先是幻影突擊波蘭戰役的閃電戰。
  • 二戰時強大的德國,為什麼會被蘇聯擊敗
    二戰並非蘇德的戰爭,而是德國為首軸心國和英美蘇中等幾十個盟國的較量,可以說德國一個國家硬扛美國、英國、蘇聯三大世界頂級強國的圍攻,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美國英國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蘇聯將德國拖入蘇聯深處,同盟國用了了四年才把德國擊敗,德國之強大可見一斑。
  • 二戰十大坦克排名TOP10
    二戰時期比較著名的坦克有:前蘇聯的T-34、德國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英國的「邱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其中T-34被譽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
  • 二戰美國把日本打到多慘?動動手指就碾滅日本,坦克產量相差63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的故事即便放在今天也仍舊值得我們去探尋,比如說美國和日本之間的那場規模浩大的太平洋戰爭。在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最大的海戰當中,美國把日本打到多慘?動動手指就碾滅日本,坦克產量相差63倍。
  • 詳解蘇軍T34和德軍黑豹中型坦克,誰才是二戰最佳坦克?
    一,資源充沛程度不同,造成的資源價值的差距,比如德國的許多資源都需要靠進口,本身價格相對較貴一些,而蘇聯資源很豐富,資源價格上本來就低了不少,而蘇聯特別缺乏的一些資源和工業產品,盟國也會給予援助,就如對製造坦克很關鍵的裝甲鋼,盟國就援助的數量甚至超過了蘇聯本土生產的數量,以上綜述,蘇聯人本身在製造坦克的成本上,先天上就有較大的優勢。
  • 二戰中的德國四號中型坦克,如何從支援坦克變成了德國主力坦克
    而另一種則是支援坦克定位,有較為厚重的裝甲,配備一門口徑較大,但初速低的短倍徑榴彈炮的中型坦克,也就是四號中型坦克,作戰目標是支援步兵作戰,為步兵部隊突破敵方防線和築壘地帶提供足夠的掩護和支援力量。在1941初的北非戰場上,四號中型坦克表現還算良好,這讓德國國防軍的將領們感覺沒有必要給四號中型坦克做升級了,有三號中型坦克就足夠了。可這一思路到了1941年6月22日爆發的蘇德戰爭中就沒用了,或者說被徹底打了臉了。
  • 二戰德國的坦克為何越造越大?元首的科技樹歪的不是一般呀
    說起二戰的明星坦克,虎式絕對是其中最閃亮的那顆星。堅實的的裝甲,優秀的88坦克炮,不俗的機動速度,集火力防護和機動於一身的無敵霸主,更是有1挑25的光輝戰績。
  • 為何有人認為二戰德國元首是「穿越者」?德國黑科技武器確實罕見
    文/紀布話說,在二戰初期的納粹德國,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與此同時,大家也會想到他們的元首,正是因為有他的領導,才促使德國不顧一切地發動了二戰。鑑於德軍在二戰中的各種表現,網上曾有很多朋友對希特勒產生了懷疑,認為他是一個穿越者,為何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