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古琴悠遠,丹桂飄香,包酒甘醇,剪紙頌福......人生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茶花。在浦城,可以找到所有最浪漫的元素。
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丹桂之鄉」,浦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其地處閩浙贛三省交際,是「清新福建」的北大門。5月15日,第八屆全國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浦城,感受清新的浪漫氣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剪紙,被譽為「無墨的中國畫」,是巧奪天工的指尖藝術,講究千刀不斷,線線相連。浦城剪紙字中有畫、畫中有字、以字組畫,花樣圖形多與裝飾對象相似,每種花樣必有背後的延伸含意,意必吉祥,開創了中國民間剪紙「禮品花」之先河。2014年,剪紙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在浦城縣剪花嫂剪紙坊,可見各種各樣圖案的剪紙作品,活靈活現,工藝十分精細。
浦城剪紙歷史悠久。西晉時由中原士族入浦定居傳入並深得浦城人喜愛。經唐、宋長足發展,元、明興盛繁榮,至清代,藝術水平與使用均達鼎盛,形成既含中原文化遺風,又具閩越土著文明印跡,既有北方粗獷大氣、淳厚拙樸,又有南方細膩纖巧、純淨秀氣的藝術風格,在中國剪紙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來到浦城,欣賞閩派古琴是一個不能錯過的項目。浦城閩派古琴,由浦城人祝鳳喈所創,於清道光年間形成,其風格以恬逸幽靜見長,與當時影響較大的浙、蘇、川派鼎立,頗具盛名。
祝鳳喈深究律呂,發明音義,致力於琴譜的搜集、比較和鑑別,家傳秘譜有《風雲際會》、《漁樵問答》、《平沙落雁》、《石上流泉》、《陽光三疊》、《古琴吟》。
目前,「浦城閩派古琴」已被列入福建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閩派古琴藝術的傳承、保護工作已列入浦城重要文化工程。
千年閩越歷史文化、朱子文化、丹桂文化、紅色文化、剪紙文化等形成了浦城縣特有的文化資源,浦城依託其深厚文化,正全面提升其文化品牌影響力。以旅遊新業態的形式實現旅遊業與相關產業聯動發展,實現文旅產業大突破、發展大跨越。
責任編輯:連培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