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樓層的價格相差不大,筆者更希望選擇高層,也就是31層的房子。5層的房子太低,而在十多層的房子裡選擇高的更具有其價值優勢。
1~4層
這是屬於低層房產,這是一個可以不需要電梯也可以生活的樓層高度,可是離地面太近,噪音、灰塵、潮氣、蚊子都不較多,而且由於周邊的房子一般都是高層,這樣低層的採光和視野會很差,住在裡面會感到壓抑。只有在價格相對合理的情況下才建議選擇低層房產。
傳統思想裡還是比較在意帶4的樓層,一般這樣的房源在同一棟樓裡銷售速度會慢一些,不排除會給到銷售獎勵來加快這些房源的銷售速度。
但是其實帶4除了意識層面的,並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不好,這類房號通常優惠價格都更好談,所以如果你不是在意4的,可以多談價格優惠,力求更高性價比。
5~7層
這其實也不是太高,採光和視野也是非常差,壓抑感依然存在。但相對於低層的蚊子和溼氣會好不少,對於單電梯的房產或家老人的也是可以適當考慮的房產。
8~10層
這是一個揚塵滯留層,也就是城市風洞形成的流動性,可能會受到其揚塵影響。採光應該是好起來了,而且視野也會有一定的改善。在周邊環境較好的情況下,也可能會讓揚塵影響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這應該是可以選擇的樓層。
11層以上
11層就是高層了,一般開發商會把房屋高度控制的100米以內,這樣的房產就不需要按照超高層的標準來設計,可以相對地節約成本和增加得房率。而這種高度採光、視野都沒有問題。而且房子越高會視野越開闊,感覺也會越好,可房子的價格也會更高。要是不考慮房產價格,筆者會選擇更高的房子,如14層和31層,自然31層的性價比會更高。只是有二個擔心,就是頂層漏水和電梯故障問題帶來的煩惱。可這樣概率非常之低,道是家裡有老人上下樓不方便應該是可以作為考慮的因素。
現在樓盤遍地開花,到處都是,如果不是非得在這個樓盤選,不要強迫自己去喜歡,畢竟房子是昂貴的商品,買完後才後悔,那就太不值得了,建議到其他房源充足的樓盤選購,買個自己喜歡的樓層。
總之,在選擇高層住宅時,首先要避免低樓層,其次是看房產的視野和是否靠近高架或馬路邊,那麼中樓層的噪音影響也會更大,最後,選擇高樓層除了上下不太方便之外,至少其視野開闊、心情舒暢,而且周邊對其影響也是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