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方
跑步有最佳溫度和最佳時間,有的人說早晨跑好,有的人說晚上跑好,有的人說下午跑好,但是一般沒有推薦中午跑的。
在炎熱的午時跑步,在邁不開步的時間裡逐漸讓身體適應並且達到不願停下來而一直願意跑下去的程度;體會從難到易的全過程,體會陽光下的肌肉和血液都逐漸調動起來並且順應了跑步的用力與顛簸狀態,從而進入自由之境。這屬於我自己的發明,應該不大科學吧。但也未必就沒有優點,比如正午要跑步,午飯就不能吃太多;可能有利於少食多餐習慣的形成,也未可知。總之是可以讓人少吃的事情,大致都已經是好事了。
既是吃飯不久天氣又熱,所以中午跑步就不舒服,不舒服就不會上來便跑得很快,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和緩起步過程,甚至整個跑步過程都是緩慢的。而慢其實是健身跑的關鍵所在,跑步的成功就在這個慢字上,能控制著自己不加速,始終慢,就會有更好的鍛鍊效果。
正午的時候戶外跑步的另一大優勢是基本上沒有什麼人,跑起來不受任何幹擾,有如入無人之境的效果。而且只要想一想,知道別人都在吃飯睡覺聊天,都在慵懶地待著,你這跑步的人就會有一種剛剛開始跑甚至還沒有跑便已經滿滿的了成就感。在對比中活著這是人性的弱點或者說是習慣,於群居者來說天經地義,只有少部分超拔者才能真正達到不對比而只活自己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跑步的人都格外講究形式感,甚至一定要直播,要發朋友圈的重要原因之一。至少在潛意識裡,這是一種相較於庸常生活的強對比關係。在這種對比關係裡跑者不僅鍛鍊了身體,還建立起了難得的超越感。而中午跑步,大致上能將這身心兩方面的需要都放大到最大。
在中午跑步更有成就感覺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氣溫高的熱和因為持續運動的熱混合起來,形成慢慢滲出的汗,讓人覺著很有成效,當下就很有成效:肚子上的贅肉似乎已經在縮小。汗水似乎就是減掉的脂肪,越跑越輕鬆的步伐就是因為脂肪減少以後的勢所必然:自己已經接近於身輕如燕,已經恢復到了年輕時的線條和與之相應的敏捷、果敢、勇往直前。
在正午的時候,這些幻化不實的好感覺其實都不過是一閃而過的潛意識,跑起來了、跑好了、跑進節奏裡去了的時候,真正瀰漫上來的是一種求之不得的白日夢:聽著音樂跑步,一切都在眼前,自己卻又慢慢地不在現場。達成了正午的白日夢狀態的,不是午睡,而是慢跑。
不止一個人在談到跑步經驗的時候說最喜歡那種逐漸清空頭腦的好感覺,清空沒清空的標準不好定論,大約只能自己體會,但是進入沒有進入白日夢狀態的標準還是很明確的:那就是說你忘記了自己在跑步,你神遊天外,你在另一個不相干的情境中持續了好一會兒突然回到現實裡才又一次意識到自己實際上在跑步,不是一家人在享受天倫之樂,不是和愛人散步,不是在友誼的鮮花裡陶醉,不是在吃大餐,不是在和一個特別談得來的人一對一地說話,不是攀登上了一直想登上的高山,不是駕著滑板在海浪上馳騁翱翔……在現實裡可能實現又分明不大容易實現的好事,在正午的慢跑中逐一到來,每一次到來和每一次驟然醒悟不過是想像中的夢之間,都會有繼續跑下去從而讓夢繼續的好念頭。
這樣一來,跑步也就不再是苦役而成了不折不扣的享受。如夜深人靜一般的正午的安靜裡,正好將這夢展開;汗水更容易紛紛而下的正午的灼熱裡,夢與現實的反差的愈發強烈,也就愈能激發夢的可貴。
在一向紛紜的白日裡,獲得這樣一陣哪怕是意料之中的只是一場夢也似的輕鬆,也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