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對有效排解壓力的理解
在我的概念裡,有效的排解壓力是兩種概念,如何理解呢?
排解壓力:是一種暫時的,同時治標不治本的一種方式,例如:深呼吸、遠眺;
有效排解壓力:是一種較長期,同時又能在同一件的事物上達到治本的目的;例如:改變思維方式(壓力也是動力的源泉);
02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壓力排解方式
1、找到壓力源頭
壓力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繁重的工作壓力、複雜的人際關係壓力、無序的生活壓力、痛苦的病痛壓力等等;
但無論壓力如何令我們痛苦與疲憊,首要排解它的方式便是準確的找到它的來源,只有找準了源頭,才能有效地從根本上控制它、解決它。
例如: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壓力,最簡單的策略就是由繁變簡,精簡自己的朋友圈與交際圈,先從精簡無效社交開始做起,慢慢理出了頭緒之後,再通過分類的方式,將工作上的人際關係與生活上的人際關係進行類別分化,最終使得自身在面對再複雜的人際關係時,都能從容面對。
2、給壓力一條出路
通常把我們當做一個球,壓力就是打進來的氣體,只進不出,再結實的氣球也會有撐破的那天。所以給自己的壓力,找到一條合理的宣洩出路,才是排解壓力的最好途徑;
這裡的建議只有一條:吐露真言,方式可以由自己來定,根據自身的喜好,可以是說出來的、可以是唱出來的、可以是哭出來的、也可以是喊出來的,總而言之就是為壓力找到一個自己認為可靠的出路。
另外,釋放壓力時,最好身邊能有一個好友或親人,因為一個人的情緒宣洩之後,是脆弱的,需要通過他人的言語、擁抱來為自己壓力的出口進行閉合。
3、運動與壓力是兩條平行線
經過有氧運動之後,人體會釋放出更多的內啡肽,在臨床心理學中它又被稱為「快樂元素」。在很多情況下,人們通過運動的方式,不僅是一種減壓的方式,更是一種遠離壓力的有效途徑。
4、深呼吸+冥想
深呼吸的過程,有些人將它比喻為釋放壓力的過程,因為他們把焦點注重到了吐氣的動作上,認為是吐出壓力;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在科學上,深呼吸的過程,是機體通過大量呼出二氧化碳,並吸入大量的養分,最終形成大腦養分異常充足的短暫過程。而這就是大多數人認為在自己有壓力的時候採用深呼吸的做法。
但是,深呼吸只是為大腦提供了更多的養分,讓它更清醒,接下來為釋放壓力找到一個合理途徑就是冥想。通過閉上眼睛、全身放鬆、將整個身體和大腦處於放空的狀態,去思考一些美好的事物,最終在心理上平衡了壓力的存在。
這個方法是短暫釋放壓力的不二之選。
5、注重營養
根據公開營養學資料顯示,人們面對壓力能否平衡內心思考方式,不僅需要有著強大的內心抗壓能力,還需要機體營養的充足。
例如:豐富的維生素B族可以有效地穩定我們的情緒,以及輔酶Q10又可以為我們的心肌提供充足的動力與養分,使得我們面對壓力時,能夠有更充分的機能來緩衝壓力、釋放壓力。
6、改變思考方式
之所以把這個方法放在最後,正是因為它的重要性。因為壓力就像矛盾一樣,既不能被完全消滅,又不能阻止它再生。
所以,在非常多的客觀情況下,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事實,那麼就需要嘗試去改變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
例如,壓力的增加,如果不能合理地進行宣洩,必然會產生心理與生理上的傷害,那麼在壓力存在的合理性上,我們不妨改變自己的想法,嘗試著與壓力共存,並通過積極地一面去重新認識壓力。
就像壓力使得我們勤奮好學、不思進取、追求完美,同時壓力也不會讓我陷入墮落、迷失自我。
如果我們把思維方式換做這種形式,與壓力共存,又有何難呢?
03結語
面對壓力,就像面對一項艱巨的工作一樣,焦慮的心態只會讓你更加焦慮,壓力也會接踵而至,不如理清頭緒,找到壓力的源頭,運用上述的方法,一一去擊破,學會與壓力共存,做最好的自己。#壓力#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見或建議,可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明理記,明辨是非,追求真理,記錄生活,感謝有你!
心理學家:低欲望的生活有助於心理健康,遠離攀比,你要做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