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和京投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和房山線北延將於年底開通試運營。
據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裡程304.6公裡。年底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後,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範圍,豐富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屆時,北京軌道交通通車總裡程將達715公裡。
16號線中段
北安河到甘家口僅需49分鐘
北京地鐵16號線貫穿北京城市西部地區,北起西六環外北安河,南至五環路宛平城,設車站30座。其中,16號線北段(北安河-西苑)已於2016年底開通。
16號線中段線路全長約10公裡,共設萬泉河橋站、蘇州街站、蘇州橋站、萬壽寺站、國家圖書館站、二裡溝站、甘家口站7座車站,包含國家圖書館站、蘇州街站、蘇州橋站、二裡溝站4座換乘站。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相關負責人趙國棟介紹,16號線採用A型車8輛編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km/h。16號線中段開通後,列車最小運行間隔為6分鐘,高峰小時開行9對列車。全線貫通後,近期列車運行間隔為3分鐘,高峰小時開行20對列車;遠期列車運行間隔為2.5分鐘,高峰小時開行24對列車。全線系統規模按照30對進行設計。
16號線中段開通運營後,將與先期開通的16號線北段實現貫通,從北安河出發到甘家口僅需49分鐘。「這條線自六環外北安河,沿途經過海澱公園、海澱體育中心、人民大學、理工大學、青年政治學院、國家圖書館,將方便數百萬人的出行生活。」趙國棟說。
國家圖書館站「三線換乘」
16號線在國家圖書館站實現同4號線、9號線換乘後,也將改善16號線和4號線乘客在西苑站集中換乘情況,顯著緩解4號線客流壓力,使海淀山後地區市民進入中心城更加便捷,同時有效緩解萬泉河路、西三環、三裡河路等交通幹道的擁堵情況。
16號線中段開通後,國家圖書館站也將成為繼西直門站、東直門站和宋家莊站之後北京第四座「三線換乘」車站,與地鐵4號線、9號線實現換乘。
「國家圖書館站在設計之初,就通過將兩線站廳『拉平』實現同層換乘;通過將換乘通道『拉直』,縮短換乘距離。此外,還將換乘通道拓寬至12米,增加自動步道,在兩站交界換乘口設置兩個6米的通道口。」趙國棟表示,這既避免了換乘瓶頸,又能增加換乘蓄客空間,提升換乘的舒適便利性。
■ 現場
七座車站「一站一景」
在車站裝修設計方面,16號線中段在延續首開段「京廊古韻」的裝修風格基礎上,進行了部分優化。
18日下午,記者在即將開通的16號線中段甘家口站看到,其站臺至站廳樓扶梯兩側牆體採用藝術玻璃裝飾,繪有銀杏落葉圖案。主站臺中央懸掛吊頂花燈,採用純銅中式造型杆件與陶瓷鏤空藝術燈罩相結合,與16號線全線的設計風格一致。
「16號線中段車站『一站一景』,甘家口站的設計主題是『三裡河秋色』,以銀杏元素代表真善美文化,同時呼應京城網紅打卡地銀杏大道。」北京城市快軌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設計管理部副部長謝亞勇說。
例如,萬泉河橋站主題為「西山盛景」,以遠眺西山為背景,結合頤和園萬壽山、玉泉山、昆明湖、十七孔橋等剪影式造型,表現濃鬱迷人的西山秋景。蘇州橋站設計主題為「書香滿園」,靈感來源於車站附近高校雲集的濃鬱氛圍。萬壽寺站設計主題「萬壽迎暉」,是為了表現清代古建築萬壽寺的傳統建築之美。
據介紹,每座車站裝修在細節上也經過反覆雕琢。「比如,國家圖書館站三層結構的車站樓扶梯洞口楣頭牆位置,設置了『書山有路勤為徑』主題藝術牆;站臺三角房側牆引用《中庸》名句,鼓勵群眾讀書明智,構建良好社會風氣;整個車站不同字體的『書』字星羅棋布,為乘客營造出遨遊書海的氛圍。」謝亞勇介紹說。
●房山線北延
房山線北延後與既有10號線、在建16號線形成換乘
房山線北延工程,南起既有房山線郭公莊站站後折返線端部,主要沿六圈路-規劃張新路-芳菲路向北敷設,過育芳園北路後,線路右轉下穿西南三環至三環路東側,向北下穿鐵路後至終點站東管頭南站。
該線路正線全長約5.25公裡,共設車站4座,全部為地下站,自南向北分別為:白盆窯站、花鄉東橋站、首經貿站、東管頭南站,平均站間距約1.53公裡。同時,東管頭南站北端設置雙摺返線兼停車線,正線預留了線網規劃中其他線路的延伸條件。
據悉,房山線採用B型車6輛編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100km/h。房山線北延後,線路初期列車運行間隔為2.3分鐘,高峰小時開行26對列車;近、遠期列車運行間隔為2分鐘,高峰小時開行30對列車。系統規模按照30對進行設計。
房山線北延開通後,除9號線外,將再增加兩處與中心城線網其他線路的換乘節點,即首經貿站、東管頭南站分別與既有10號線、在建16號線形成換乘。
「這將有效緩解房山線北段和9號線南段的客流壓力,為房山地區及豐臺科技園地區居民提供更多出行選擇,同時,也將加強房山新城與主城之間的交通聯繫,帶動和促進房山新城以及豐臺科技園地區的發展。」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第一項目管理中心設計管理部副部長李宏宇表示。
■ 現場
車站融入古畫落款印章元素
「在裝修設計上,從山水之地到智慧城區,房山線北延延續了既有房山線『山水畫卷』的概念。」李宏宇說。記者在房山線北延白盆窯站和首經貿站看到,其吊頂均採用白色鋁板為基本材料,白盆窯站的屋頂和牆面都運用了粉色的水彩寫意畫,首經貿站的屋頂和牆體則繪有藍色的水墨暈染,站臺兩側牆面也有多幅古代山水畫和現代城市圖景交替。
「通過各車站顏色跳換,能使得各站風格鮮明易區分,乘客也不會產生視覺疲勞,模塊化、一體化的空間設計也便於後期運營維護。」李宏宇介紹,每站換乘通道都進行了藝術化處理,融入周邊環境文化特點。
在房山線北延車站的公共座椅、出入口等,還運用了中國古畫落款印章的設計元素。站廳龍門架也融合了古代筆架的造型元素,樓扶梯實體欄板融入了捲軸的設計元素。「這都是對整體概念在車站裝修設計中的詮釋。」李宏宇說。
新京報記者 吳嬌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