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開國將軍故裡江西興國縣宜桂塅邱氏宗祠

2021-02-08 PPT甄選

江西興國宜桂塅邱氏宗祠位於興國縣高興鎮長逕村,此地山川之秀麗,氣象之高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邱氏英賢。建祠的清代即出了許多功名,被時人稱為「頂子鞠鞠,宜桂塅邱屋」,而當代則從這裡走出了共和國的三位開國將軍——邱會作、邱會魁、邱先通,被縣人民政府譽為「將軍故裡」。

此處離少祖山近,兩水夾一龍,是正龍正結。少祖山名為秦山,是興國北隅最聳拔之山,它突兀崢嶸,力壓群峰。高山落平岡之處,馬鞍石束氣過峽,其後曲轉如生蛇過水,蜿蜒三、四裡後,跌斷過峽,結一土山,形如龜蓋,入首處,短而細,為蛛絲馬跡,土山下左右山岡環抱,下手右砂伸至河邊,宗祠就建在山崗環抱之處,呼形蜘蛛結網,穴結蜘蛛吐絲之口。穴地可見左前文筆峰,右前筆架山,正面案後席帽方山,來龍主星秦山。宗祠庚龍來,乾龍入首,當堂元辰水出乙方,立酉山卯向兼辛乙(辛酉辛卯分金),門樓立坤山艮向兼未醜(丁未丁丑分金),宗祠前案下一條大河流聚結一潭,河流從左到右經過此地旋轉後朝祠堂大門,然後沿著案山山壁九曲迴環而去。

此地主星巍峨,文峰挺秀,秀水朝堂,明堂寬廣,諸般貴器羅列,實為丁財貴齊發而又悠久之大地。

均慶公派下及典、鈺卿、瑞傑、永炳四公於清康熙年間由廣東鎮平遷至興邑,擇居於此,謂此地氣脈崇宏,峰巒秀麗,極宜蟾宮折桂,科甲聯芳,遂取名宜桂塅,於乾隆丙辰元年(1736年)建祠於此。因地形極肖蜘蛛,遂象形而建,宗祠後牆兩側各開一口水井,為蜘蛛雙目,而宗祠建築也仿若一蜘蛛。宗祠分前、中、後三棟,宗祠左前、右前各設有一個山向一致的門樓,門樓進去之後,又各有一側門導氣而入,尤為有趣而特別的是,在神龕之後牆開了一雙扇門戶,以似蜘蛛之肛門,室內之門戶均相向而開,室外之門戶皆朝外而開,寓意生動活潑之蜘蛛形風水寶地,將使此宗祠子孫既散向四方,而又發達顧祖。

及典、鈺卿、瑞傑、永炳四公肇基建祠宜桂塅後,同為均慶公派下的世望、及檀、及棟、瑞漢、永華、永雙諸公也幫入宜桂祠香火。為統世族敘彝倫立牌位分昭穆,則尊世望、鈺卿、及華、永炳四公為四大房,而以上所有已列芳名之諸公,皆共沾宜桂祠風水之恩澤,共享宜桂祠香火之供奉。

建祠二百八十年來,瓜瓞綿延,繁衍鴻丁兩萬餘人(主要分布在興國、泰和、吉水 、永豐和樟樹),而明經登科,宴鹿鳴登仕籍者,代不乏人,清代有進士、舉人、貢生26人,知縣、典史、巡檢9人,而秀才、太學生等眾多,衣冠文物之雄,名振贛南,被時人稱為「頂子鞠鞠,宜桂塅邱屋」,而在當代,這裡更是將星璀璨,人才濟濟,被縣人民政府譽為「將軍故裡」。開國中將、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邱會作,開國少將邱先通、邱會魁,解放軍三十軍副軍長、第三十一基地副司令員邱會嵩,開國大校、江西武警總隊總隊長邱會墟(副軍級),空軍正師級軍官邱傑,紅軍興國模範師參謀長邱會鈺,紅軍25縱隊隊長邱超群,原鐵道部建設三局副局長、廣東省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邱前章,宜昌行署副專員邱文山,總參謀部61所主任邱俠,原《中國老年報》總編邱鋒等眾多英俊,他們都是興國邱氏的光榮和驕傲。

宜桂祠地靈人傑,祖德流芳,數次修造,祥瑞紛呈。傳聞,祠宇興工之時,得逢「鯉魚上樹」之大吉時辰,地師即贊:「上至官員宰相,下至流門化子」,祥瑞已兆其端,從此人文蔚起,生員舉貢監貴氣不斷,成為興邑望族;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在土地革命戰爭之後重修,地理名師、嗣孫時榔,以犧牲自己、發達族人之願,選擇大吉之課(丙子年丙申月丙子日丙申時,此為天元一氣,蝴蝶雙飛之格,又祿馬貴人到山到向之局,確為損師益眾之課,故地師一七之內即逝。)修葺祠宇,此後,將星燦爛,官貴雲集;1988年戊辰歲適逢天元七運,為祠宇旺山旺向之時,我族興教育賢之新民公,召集族人,倡修宗祠,使我族宗祠再度耀眼於興邑;2005年乙酉歲,邱氏宗祠因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諸多優勢,被列為省、市、縣新農村建設之重點,縣主要領導親自掛點,親臨規劃,新村辦及我族人出資約二十萬元,對祠宇周圍環境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整治,恢復了諸多古蹟,種植了許多體現地方特色的桂花樹,建起了一座熠熠生輝的「將軍故裡」牌坊,使宜桂邱氏史跡、三位開國將軍及諸多邱氏英俊大放光彩。從此,一座古樸、莊重、具有濃鬱客家傳統文化特色的宜桂邱氏宗祠重展昔日之風採,迎來了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以及中央電視臺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光臨。

如今,普天之下,邱氏聯宗,在這一振奮人心的大好形勢下,宜桂邱氏子孫必將與五百萬宗親一道攜手奮進、共鑄輝煌,以更加優異的表現發揚光大、再振雄風,讓宜桂邱氏宗祠成為眾多邱氏族人的驕傲,成為更多世人朝揖的勝地。

相關焦點

  • 宗祠 | 臺灣彰化縣永靖鄉邱氏宗祠
    ——丘氏家族彰化縣永靖鄉邱氏宗祠,又稱「敦睦堂」,位於彰化縣永靖鄉瑚璉村中山路二段230號,創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宗祠主祀饒邑烋公派下歷代高祖公媽神主,並祀十四世、十八世、二十二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二十六世、二十七世登科祖先之神主,合祀丘(邱)姓列祖列宗等之牌位。
  • 全球邱氏宗祠介紹之江西寧都縣固村鎮回龍村楊家車邱氏宗祠
    文仲祖妣誥命夫人溫氏太婆生齊之、魯之、晉之、楚之四子,一千多年衍傳後裔粗略統計逾一百萬人。其文仲公以下世系脈絡清楚,彰彰可考。上溯文仲公先祖世系,寧都靈溪老譜和各地譜牒皆尊南朝梁都統大將軍二居士(正)公為河南郡一始祖(最早見明嘉靖十四年靈溪重修譜丘文祥序文,而無正式文獻佐證)其子德,德之子和。但《舊唐書》卷五十九卻記載:丘和,河南洛陽人。父壽,魏鎮東將軍。周為開府儀同三司。
  • 宗祠|廣東揭陽邱氏祠堂
    五、湖崗村「邱氏宗祠」 宗祠清光緒丁亥集資合建2017年丁酉葭月重修少威、少彬、懷雄主捐戶位於揭東縣山湖崗村中心宗祠正門石匾牌為「邱氏宗祠」堂號為「繼志堂」單門二進一天井,坐北朝南建築面積340平方米 開基祖亮海公(烋秀公十二世)清康熙年間帶其祖父維一公、媽黃氏之神位及其父母(應參公、妣陳氏)之骸骨一齊遷來揭東縣山湖崗村開基創業亮海公生玉臣、德臣、義庵、禹臣、如庵五子
  • 【特區40周年 · 印象濠江】:【第四十一章】馬滘邱氏宗祠
    「永念水源行河南世澤,思維政善慶馬滘繁榮」,這一副懸掛在馬滘邱氏北祠永思堂內的楹聯一直是馬滘邱氏「永記思源」的家訓……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馬滘邱氏宗祠!【第四十一章】馬滘邱氏宗祠馬滘位於濠江西岸,耕地少,舊時以漁鹽為主要產業,曾是達濠主要產鹽區之一。馬滘有蔣、鄧、陳、邱等多個姓氏聚居,其中邱姓在馬滘算得上是一個大家族群落。
  • 謝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多,還是湖北人多?
    江西和湖北都是新中國十大將軍省之一,那麼謝姓開國將軍,是江西多,還是湖北多呢?這是有一位網友的提問。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一來可以了解自己的姓氏文化,二來也是傳承革命傳統。帶著疑問,我們來了解謝姓和謝姓開國將軍的情況。
  • 膠東姓氏:萊州市朱橋鎮大郎家村,有一座郎氏宗祠
    該村現存一座郎氏宗祠,系民國二年(1913年)由郎氏族人郎郡璽發起修建,次年落成。在2019年,萊州市公布的第一批歷史建築當中,大郎家村郎氏宗祠在列。宗祠,俗稱祠堂或家廟,是同族之人祭祖之地,是宗族制度的物化象徵,也是宗法制度的活化石。
  • 安氏宗祠對聯
    江西安氏宗祠安氏宗祠那麼您知道有關安氏宗祠對聯有哪些嗎,下面不妨來看看文章吧!——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安姓的源流和郡望。(2)才堪濟世;學足通經。——佚名撰安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北魏遼東人安同,性格端莊來謹,有濟世之才,為道武帝所器重。太武年間被封為高陽公,歷任徵東大將軍,冀州、青州刺史。為官嚴明,長於校練,一時為人稱頌。
  • 厲害了江西人:17位鍾姓開國將軍,江西12位,還有位活過100歲!
    不僅僅是江西開國將軍多,而且江西籍開國將軍長壽,謙虛守正、成就大。筆者發現,除了李姓,江西也是鍾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17位鍾姓開國將軍,江西12位,還有位活過100歲!鍾姓,其實在江西繁衍生意很多年,是鍾姓主要的發源地之一,特別是明代,江西鍾姓遷徙到湖北、湖南、安徽等地,成為近代鍾姓祖先的實際葬地,每年都有不少鍾姓人去江西祭祖。
  • 江西開國將軍英姿雄發,功標青史!
    本文作者:微拍號編輯江西老徐江西,簡稱贛,中國23個省之一,省會南昌。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江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自古為「幹越之地」「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之美稱。江西是我國第一大將軍省份,有327位開國將軍。
  • 福建永春邱氏祭祖太震撼了!再忙也要看……
    崔根峰將軍為永春圳古邱氏宗祠河南堂落成典禮題詞祝賀的墨寶真跡(大展鴻圖)    (2)牌匾升起、將軍寄語、祖德傳芳、孝思億載。    (3)牌匾接龍、宗親聯誼、圳古邱氏、輝煌永在。    (4)牌匾進府、將軍祝福、大展宏圖、光宗耀祖。    (5)牌匾高掛、將軍厚愛、三陽開泰、否極泰來。
  • 從鄧氏宗祠對聯看鄧氏文化源遠流長
    劉秀統一全國後,封他為高密侯,明帝時拜太傅,圖像畫於雲臺(今洛陽南宮所建高臺,畫中興功臣像以表彰),居諸將之首。下聯典指宋代建昌人鄧潤甫,字溫伯,皇佑年間進士,歷官翰林學士、承旨、禮部尚書、尚書右丞,又曾主持諫院,有直聲。南陽世澤東漢家聲此聯為鄧姓姓宗祠南陽堂的通用聯。上聯典出鄧姓宗族源自南陽鄧州。下聯典出鄧姓先祖望族歷史啟自東漢之末名將鄧禹。
  • 讓宗祠更有文化味——寧波洞橋全氏宗祠盛裝綻放
    作為寧波的一家文化設計公司,君諾文化融入多年宗祠設計、鄉賢館設計以及文化禮堂的策劃經驗,認為一個精緻的宗祠,必須承載以下文化功能:祭祖敬賢:宗祠也應當有文化講堂、臨展活動、互動體驗等功能。全氏宗祠背景簡介寧波市海曙區洞橋鎮沙港村,是史學大家全祖望故裡。全祖望,被稱為「史學大柱」、「布衣太史」,是我國清代傑出的史學家、文學家,是繼黃宗羲、萬斯同之後浙東學派承上啟下的重要代表人物(1705─1755)。
  • 譚氏宗祠的對聯(部分節選)
    譚氏宗祠(湖北省通山縣譚氏宗祠) 湖北省通山縣大畈鎮白泥村有一座建造精緻、氣勢宏偉、風格獨特的漢族祠堂建築,它就是遠近聞名的譚氏宗祠。據介紹,這座佔地2100餘平方米的宗祠,始建於乾隆戍寅年間(1758年),為譚氏祖人譚計六首捐建造。宗譜記載:「譚計六首捐百金為合族先聲始建」。
  • 江西吉安市吉州區的夏侯氏宗祠和宗祠文化
    官田村的繼美堂夏侯氏宗祠;青溪塘村的夏侯亨公宗祠;奶奶廟村的夏侯玉琳公宗祠;王武山村的大經堂夏侯氏宗祠;樟山村的大賓堂夏侯氏宗祠。樟山鎮赤塘村正倫堂太常卿第宗祠    吉州的夏侯氏祠堂大都建於清朝。根據吉州區文物局認定,其中赤塘村的正倫堂,太常卿第牌坊,聚賢堂的夏侯金公宗祠,敘倫堂的夏侯彬公宗祠均屬國家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
  • 周氏宗祠對聯
    周氏宗祠對聯    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位於南京市高淳區磚牆鎮三和村(算命www.bmfsm.com)  周氏宗祠在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發現,當年被列為江蘇省十大文物普查發現之一,近正申報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如果申報成功,周氏宗祠將成為高淳區第一處「國保」文物。
  • 【鄧氏宗祠】香港最重要及規模最宏大的祠堂之一松嶺鄧公祠
    該祠堂約於一五二五年(明世宗嘉靖四年)為紀念開基祖鄧松嶺公(一三〇二至一三八七年)而建,乃龍躍頭鄧族的宗祠。在每年元宵節(正月十五日),當年添丁的族人會在宗祠作點燈儀式。而二月初二則為祭祖日。松嶺鄧公祠為三進二院式建築物,門廳前的對聯為「峰起龍山 疊嶂層巒 五朵芙蓉開嶺表 流翻吉水 尋源溯本 一條脈絡貫江西」;「偉業冠雲臺 漢室將軍綿世胄 芳聲流稅院 宋朝郡馬大名家」,字裡行間隱藏鄧氏家族的淵源。中廳名為「萃雲堂」,是族人議事的地方,檔中設在中廳後部,與正廳分隔。
  • 江西人威武:僅有的兩位朱姓開國將軍,都是江西人!
    在朱姓23位開國將軍中,有兩位中將,而且他們都是江西人,你說江西人厲害不厲害?朱姓實際有23位開國將軍,因為朱光少將原名趙金城,所以朱姓少將有19人。朱姓開國中將有兩人,他們都是江西人,他們是誰呢?他們一個來自萍鄉,一個來自贛州。他們分別是朱明中將和朱輝照,前者曾任解放軍通信兵政治委員,後者曾任民航總局局長。
  • 江西的一個縣,出了56位開國將軍,被譽為中國將軍第一縣
    江西歷史上人文薈萃,以出人才而著稱全國,其境內名人歷史名人扎堆的縣不勝枚舉,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南部贛州地區了,其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所出的著名人物燦若繁星,冠絕全國,真是數一天也數不完了,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贛州所轄這個傳奇的興國縣。歡迎大家評論。
  • 蔣氏祖訓、宗祠楹聯大全,值得收藏!
    四言九侯世澤;三徑家聲——佚名撰蔣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漢·蔣詡,隱居故裡。庭中闢三徑,閉門謝客,唯與高逸之士求仲、羊仲來往。山亭世澤,玉渚名流——佚名撰蔣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西周·蔣伯齡受封之地蔣國,古有山亭。下聯典指宋代文學家蔣煜等名流。
  • 劉姓宗祠通用對聯及故事(上)
    術通象緯 藥採天台——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明初大臣劉基,字伯溫,浙江省青田人。元末進士,曾官江西高安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處州總管府判,後棄官隱居,著《鬱離子》,揭露元末暴政。至正年間到應天,勸說朱元璋脫離韓林兒,獨樹一幟,並為他籌劃用兵,參與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