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大多來自於,原生家庭的打擊!」

2020-12-11 經典音樂8888

自信不等於什麼都懂

自卑不等於要去裝懂

人的自信分為「先天」和「後天」。

1.前者是人出生自身本來就是自信的,無條件的自信,可以在很多小孩子身上看到,但是在長大的過程中,受到父母和人際的打擊會被環境所破壞。

大部分人的不自信是來源於從小到大,被家人灌輸的「你不配」的思想。就是在他們口中的「你不行」「你得聽他們的」的控制裡長大的。導致長大後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我不配」。所以拒絕了很多人的好意,活得特別獨。

2.後者,就是通過他人反饋,有錢,有顏,身材好,有才藝等等,建立的自信。但是後天的自己建立,往往非常需要得到人的肯定。就容易導致不自信的人,往往會表現為盲目自信或者帶有攻擊性的過度自信,別人一說他什麼就立刻反擊,這些都是內心敏感所導致的。

自卑的人只能通過讓自己變好來改變自卑的現狀,是要實打實的,而不是光靠虛無縹緲的心靈安慰就能改變的,就好比一個人,不管是誰,總是經歷失敗,也會變得自卑,抬不起頭,正確的做法絕不是自我欺騙來獲得自信,而應該注重事情本身,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讓一件件成功的小事幫助自己重拾自信。

我認為,所有的心裡暗示,心裡安慰都是一種逃避行為,是治標不治本的,再多次的安慰自己,偽裝自己,等到某一天受到挫折。很快就會原形畢露的,還不如去直面困難。

就比如,長的醜的,去學學怎麼穿衣打扮,如何搭配髮型,讓自己看起來更整潔,或者乾脆側面突圍,想想怎麼成為一個高情商,受歡迎的人,或者努力賺錢,學點技能,有個一技之長。

3.但是你一定要記住自信不等於什麼都懂,看待自信是不是也要根據自身能力和興趣。存在於自己擅長或者比較擅長的領域。

比如:自己文採不是很好,在被提到文學政治上的問題時,自己就會很緊張,腦子瞬間空白,道理雖然懂,但是總是間斷性的詞語蹦出來,根本不能快速的總結概括,後果感覺特別尷尬。

但是在數學方面時,自己大多數還是比較擅長的,雖然會有些不自信,但這種不自信多數是來自於自我太拘謹,像你說的那樣,自我給句鼓勵的話,是完全可以應對的。

所以大家平時要分清真正的自卑和,不屬於自己擅長領域不懂的區別!

相關焦點

  • 董卿:原生家庭讓我自卑,但在《人生海海》中找到了我自己
    董卿:原生家庭讓我自卑,但在《人生海海》中找到了我自己在楊瀾訪談錄中,麥家說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身努力以外,還要感謝一位解放軍老首長,這位恩人改變了他的人生。董卿看完書後說,原生家庭讓她自卑,可《人生海海》讓她看到人生的豁達,從書中找到了真實的自己。莫言更是毫不掩飾自己的欣賞之情:如果一個作家能夠創造一種類型的文學,這個作家就是了不起的。那麼麥家應該是一個拓荒者,開啟了大家不熟悉的寫作領域。而這部小說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寫得仿佛是我們的朋友,《人生海海》就是這麼迷人。
  • 張國榮渴望愛,馬天宇與父親和解,原生家庭是他們心中永遠的傷
    表面風光的房似錦與她背後的原生家庭形成鮮明的反差,也讓「原生家庭」再度引發熱議。「原生家庭大聯盟」目前已經有樊勝美、蘇明玉、慄娜等人,雖然在原生家庭中受到傷害的大多是女性,但是在娛樂圈中,有不少男明星他們的故事,可能這這些電視劇還要曲折。
  • 大多數重大磨難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心理學家:這可怕,但是很真實
    文丨話印主筆團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在聽者的心中留下印記在這裡引用一個心理學家卡德勒的話:「其實生命當中有一個最為不幸的事實,就是我們遭受過的重大磨難大多數都來自於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且這種磨難是有可能遺傳的
  • 獨臂少年絢爛的籃球夢吊打原生家庭教育之殤的小金絲雀們
    看完獨臂少年的完美蛻變,不由地想起一篇問答文章,題主說自己最近才知道所有的自卑和怯懦都是來自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應該怎麼解脫呢?我讀到這個題目第一反應是題主是不是受到什麼挫折了,還是遭受了什麼打擊。每個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要麼反思要麼抱怨。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概念逐漸進入到大眾的視野。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不要輕視「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
    來自讀者的留言:從小父母就對我十分嚴厲,在家庭當中,我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小到吃什麼東西,穿什麼衣服。大到讀什麼學校,考什麼專業,找什麼工作,找什麼樣的戀愛對象,父母都要一手包辦。這讓我覺得很痛苦,只想趕緊離開現在的家庭。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指的是我們在結婚之前,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個難念的經,不僅僅是夫妻之間的問題,還有孩子和父母的問題。父母如何影響孩子?
  • 「摧毀」孩子的從來不是貧窮,而是這2種原生家庭!父母要了解
    今天,我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究竟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可以摧毀孩子的一生。孩子是家庭的傳承也是父母的希望,沒有一個父母不盼望著孩子成龍成鳳。但生活中總是會出現這樣的原生家庭,他們不但不會對孩子的教育做出什麼貢獻,反而會因為家庭的環境對孩子造成越演越烈的負面影響,由此可見,父母應該重視孩子的成長環境,做到培養拒絕摧毀。這兩種原生家庭父母一定要儘量避免。
  • 39歲阿嬌初成長,令人羨慕的不是有顏有錢,而是健康的原生家庭!
    39歲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多麼恐怖的數字,幸好,阿嬌有顏有錢,39離婚對她來說還不是什麼致命打擊。然而,這件事更值得注意的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到底有多大的影響?以至於一個顏值超高的女孩,都39歲了,依然不能好好地規劃自己的一生。
  • 「我過得不好,是受原生家庭影響的」,是我聽過最愚蠢的一句話
    「我過得不好,是受原生家庭影響的」,是我聽過最愚蠢的一句話。圖片來源:《金牌調解》01:沒有人可以毫髮無傷地長大人們之所以說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是因為他們覺得只有自己受到原生家庭的傷害。他說他跟媽媽的關係怎麼也處不好,因為他小時候媽媽總否定他,打擊他。豆瓣上曾有個《父母皆禍害》的小組,裡面都是對父母的各種控訴。可見,沒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無缺的,大多父母也不是和顏悅色的。
  • 董卿談原生家庭:父親從小不讓照鏡子和買新衣服,到現在還會自卑
    不過,儘管已經和父親和解,但原生家庭仍然在董卿身上留下深深的印痕,讓她一直有自卑的情緒,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董卿覺得只有自己要比別人做的好很多很多,心裡才會覺得踏實,「我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所以做很多事情只能用命去博,把事情做好。」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而董卿則說:「真正勇敢的人,從來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著眼淚繼續奔跑的人。」
  • 原生家庭原因造成的情緒敏感,如何療愈自我?
    由陌川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一書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原來這類人屬於「社交敏感者」,表現為對外界反饋高度敏感,質疑人際關係,沒有安全感,容易自卑,總是充滿緊張和不安。一切都要回到原生家庭尋找原因:孩子小時候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愛。
  • 女孩的原生家庭幸福嗎?一些愛情的表現會暴露無遺,真的很準
    現在的妍妍表面看著是光鮮的都市麗人,獨立而堅強,其實內心深處生活著一個敏感而缺乏愛的小孩,自卑而孤單,無助,只能獨自在黑夜中暗自神傷,默默地抹眼淚。一般人認為,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孩普遍經營不好愛情,他們對婚姻和家庭都有一種恐懼感,而一個女孩在談到戀愛時,有以下表現,很可能暗示她原生家庭不幸福。
  • 《原生家庭》:如何修復童年創傷
    本應溫暖的家庭為何成了不得不逃離的深淵?今天為你分享一本簡單好讀的心理學著作,解答為何原生家庭會傷人的困惑,找到修復童年創傷的方法,治癒你內心受傷的小孩。今日分享:《原生家庭》推薦指數:(4/5)適合人群:渴望走出原生家庭創傷的人1.為什麼家會傷人?問問你自己,有沒有過想對親人施暴的衝動?我想就算有,我們也會立即否認。
  • 原生家庭的自卑,終其一生都在治癒
    原生家庭是指生活於父母的家庭,兒女還未組成新生家庭。提起原生家庭,你的腦海中想的是什麼呢!是一股溫暖湧入心間?還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傷疤突然被揭開。案例:張月月28歲,優秀的他身邊不乏人追求者。他知道自己來自農村家庭,父母的全部積蓄也不夠城市一套房子的首付。自己的原生家庭幫助自己的也只有這麼多,剩下的只能靠自己。但是有時候他也迷茫,為什麼別人卻可以得到這麼多 而自己卻拼了命,只能得到別人的起點的東西。他也為此曾迷茫過,原來自己這麼努力的去學習去工作,只是為了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 心理學家: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孩,往往會在戀愛中面臨這幾點問題
    導語:近些年來,在心理學中出現了一個高頻名詞概念:「原生家庭」,所謂原生家庭,也就是你童年開始生長的家庭。現在有很多心理上的問題,都直接被歸結到原生家庭身上,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可謂是終身性,持續性的。
  • 原生家庭不能永遠背鍋,成年後,得直面自己的缺陷人生
    父母皆禍害小組引起了激烈爭議,同時也將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推向了高潮。從2016年電視劇《歡樂頌》熱播,再到去年的《都挺好》,每一次都能掀起一場關於原生家庭的大討論。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可以有多大?悲劇源自於此,也可以止於此
    前幾天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原生家庭會影響孩子成長嗎」, 截止到發文閱讀量已經高達1.4億,看得出來這個話題人們的關注度還是挺高的。話題下面有著很多網友的評論,有些評論裡的每一字、每一句像刀子一樣扎在我們的心上,雖然不曾經歷,但是卻能深刻體會:「原生家庭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總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東西。
  • 董卿含淚誦讀,談原生家庭令她自卑,《人生海海》讓她跟過去和解
    在與老友麥家的新書發布會上,原本語氣溫和平靜的董卿,聊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回憶起了那些痛苦,略顯激動地說到:「他對我的嚴厲和苛刻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很多人難以想像,一個知識分子可以對自己的獨生女兒這麼樣的苛刻。我要比別人做得好很多很多,我才會覺得踏實。
  • 《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原生家庭的內幕 觸發了原生家庭與孩子教育...
    1.朱朝陽父母離異,和母親生活朱朝陽是一個學霸,總是第一名,但是他的家庭很不幸。原生家庭父母離異,跟著母親生活。他的母親周春紅(劉琳飾)和父親朱永平離婚後,也有自己的男朋友。周春紅/朱朝陽母親母親平時忙於工作,除了督促朱朝陽學習,她認為學習重要,不用在意人際關係。生活上除了給他零花錢,基本上照顧不到他。
  • 不論感情再好,也要思量一個人的原生家庭
    雖然這樣可以證明你很愛一個或者一個人很愛你,但有時候我們需要理智一些的去看看這個人,包括他的原生家庭。因為對一個人影響最深的莫過於原生家庭,一個人原生家庭的氛圍或好壞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脾氣秉性和對一些事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