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朱高熾:假如多給我幾年,我一定創造第二個文景之治

2020-12-17 叨叨歷史二三事

《明史》這樣評價明仁宗:

「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短短幾句話,既點出了朱高熾的歷史功績,也指明了他壯志未酬身先死,很令人惋惜。

《大明風華》朱高熾

雖然他當皇帝僅有10個月,我們不要忘了,朱棣常年在外打仗,朱高熾監國有20多年。他發現父親法令嚴苛,就私下改動。他的執政理念與父親朱棣截然相反,他倡導儒家仁政治國。

儘管朱高熾的功績沒有朱棣的大,但歷史給他的正面評價很大,甚至大過朱棣所受到的正面評價。

他以古代賢王為楷模,堅持簡樸,廣施仁愛,更為重要的是,他對人很誠懇,沒有城府。只有他,做到了既是朝臣的君主,也是朝臣的朋友這一身二任的事。

我就從他對待大臣,還有治國的措施兩方面來談談他的寬厚仁慈。

一、對待大臣

1、對待太子門下,推心置腹,當成朋友

朱元璋和朱棣都很重視子女們的教育,尤其是儒家的教育。因為身體肥胖,行動不便,朱高熾就有很多時間陪在父親所選拔的士大夫身邊,聽從他們的教導。久而久之,朱高熾不僅養成了儒士的性格,也與士大夫們產生了感情。

特別三楊,楊榮、楊士奇、楊溥與他感情深厚。也是他們,在朱棣第五次親徵死於途中,他們利用權力封鎖朱棣死訊,封鎖皇帝的死訊是一項很重的罪,如果暴露出來,可能被滅族。他們三人這麼做,等於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上了。

三楊內閣

如果沒有他們,朱高熾可能這個皇位未必坐的上。因為永樂帝偏愛和他性格相似的次子朱高煦,朱高煦在部隊有很深的人脈,如果不封鎖消息,朱高煦發動兵變,朱高熾這個皇位就沒了。

楊榮等人能夠甘心如此為朱高熾賣命,不是因為朱高熾給予了他們什麼好處,而是他們將朱高熾視為理想的賢君,甚至是君子式的朋友。

2、他重視文官集團,重大國事都與他們商量。

當時內閣成員有七名,楊士奇、楊榮和楊溥三人在朱高熾的內閣的分量很重,人們將朱高熾時期的內閣稱為「三楊內閣」。

「三楊」與朱高熾是一條心的,有他們的支持,朱高熾在施行相關政策的時候,容易多了。

3、體恤守城將士

依照明朝的舊制,守城將士必須是紫禁城內直屬皇帝控制的親軍屬下的各衛軍士,這些將士擔負著神聖使命,保證皇帝及其家族的安全。因此,要求皇城衛士必須是忠實可靠、能夠長期使用,不能輪流更換。為了確保皇帝的安全,他們還必須與外界隔絕,甚至不能和自己的妻子、兒女和父母相見。

仁宗即位後,他意識到這制度顯然缺失人性,於是改革這種舊制。於是,他下令從分散各地的衛軍中,選出精明強壯的衛士,以更換那些長期守城的將士,讓他們有機會進行休整。

一個國君都能關心士卒的疾苦,考慮他們需求,大臣也都被仁宗的仁愛之心感動。

4、為靖難之役受害官員後代賠償平反

他下令赦免那些因為靖難之役被罰為奴的官員家屬,並且由國家送給他們一定量的土地,既當做國家賠償,也為穩定這些人的生活。

當年齊泰和黃子澄都被滅族,齊泰有一個年僅六歲的小兒子,因為年齡不夠,特赦殺頭之罪。被罰去守衛邊疆。朱高熾下詔,再次特赦齊泰的兒子,讓他安安心心回家。黃子澄有一個兒子,全家被滅族時,他更改姓名逃過一劫,朝廷查到他的蹤跡後,朱高熾也下詔赦免。

方孝孺被滅十族,按理說不會有什麼親戚和朋友,朱高熾還是下令找尋方孝孺的親人。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一個與方孝孺沾得上親戚關係的人。方孝孺有一個叔叔方克家,有一個兒子叫方孝復,他被罰去守衛邊疆。朱高熾查到下落,命令接方孝復回家。

方孝孺劇照

5、為很多遭遇打擊和陷害的人平反

凡是因為他而遭到打擊的人,朱高熾都盡力彌補。該加官補償的加官補償,該發放財物補償損失的發放財物。不僅如此,對那些曾經陷害他的人,朱高熾也不深究。有才能的、能夠為國家貢獻力量的,他儘量留在朝廷;無才無德的無用之輩,朱高熾也是只將他們貶為平民,逐出朝廷。

特別對那個陷害了他20多年的弟弟朱高煦也是仁愛有加,不加計較。

明仁宗的兩個弟弟

朱高熾登基後不久就增加了朱高煦的俸祿,並授予他的幾個兒子爵位。不幸的是,朱高煦始終未認錯。

二、在治國理政上更是顯出了他的寬厚、仁慈

剛剛繼位,朱高熾就頒布很多詔令,取消朱棣在位時期很多不得人心的舉動。頒行了許多諸如救濟災民,免除賦稅的休養生息政策,並且經常下令讓地方官寬以待民,體恤人民疾苦,以緩和階級矛盾,減輕因連年戰亂和遷都帶給人民的沉重負擔。

1、救濟災民,免除賦稅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黃河決口,河南開封被淹,災情嚴重,人民流離失所。仁宗下令免除開封當年的賦稅,並派遣右都御史王彰前去安慰災民。

十月,山東登州、萊州諸郡發生水災,仁宗下令免去賦稅。蘇州、徐州發生水災,仁宗下令免去當年秋天的賦稅。浙江樂清發生饑荒,仁宗下令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在舞陽、清河、睢寧一帶發生饑荒,民眾四處逃荒,民不聊生,仁宗下令將本縣倉儲中的糧食發放給災民,以救濟他們。

三月,樂亭、連城、萊蕪、蓬萊等地發生災荒,同樣,仁宗也命令將本縣倉儲的糧食分發當地農民。四月山東、淮安、徐州等地,農民糧食匱乏,仁宗蠲免山東、淮安、徐州當年夏稅的一半,所有的官買物料一律停止。

而且他下令給各地的官員說:「凡是國家政策中有不利於人民的一定要上奏,如果當地受災不立即上奏請求賑濟者,必給以論處。」

2、發展農業生產,不準幹擾農務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下令把太僕寺的馬分給各衛所以及沿邊戍守邊疆的士兵牧養,以用於農耕。

仁宗曾告諭戶部大臣說:「農業是農民衣食之源,不能誤了時節。不要把差役放在務農之前,而要等到勞動力有閒餘時再徵派。」

為保存農力與牲畜,發展農業。為此,他多次頒布詔令要求廢除一切不利於保護牲畜、發展農業的法令。

牲畜作為農業生產的最基本的勞動工具,對發展農業、維持農民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仁宗把禁止私自宰殺牲畜,作為一條法令頒行全國。嚴禁低價收購畜牲,切勿騷擾百姓,損害他們的利益。

仁宗僅僅在位十個月,但他時刻想著「以民為本,以農為本」,貫徹實行與民生息的政策,這對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不斷向前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穩定了社會政局。

3、鼓勵大臣直言上諫,予以褒獎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仁宗皇帝即位不久,在朝廷內外頒下詔書,責令群臣秉公直言,對朝廷的所得所失作出評論。

只要建議合理,他都能欣然採納。並賜予「繩愆糾謬」銀章。

4、廢除酷刑,實行寬政。告誡刑部與都察院官員要秉公執法

他對刑部與都察院官員說:「朕對於刑法,不敢依個人的意志而有所改變。你們處理刑事訴訟案件,也應當廣集各種材料和情況,仔細辨別案情的真偽,依據真憑實據,秉公處理,從而達到有罪能繩之以法,無罪者不白白受冤。只有執法者公正辦案,才能使法律嚴明而取信於民。這樣一來,天下人才能有所忌諱,而不是無視法律而為所欲為;從而使天下太平,百業興旺。」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仁宗下詔說:

「刑法是用以禁止暴亂行為,引導民眾行善的,不是專門用來誅殺。所以,法律、法令制度的制訂,要輕重適度。作為執法者,更要依法秉公處理,切勿冤枉好人,濫施酷刑。」

他還說:「各主管刑獄的法官對囚犯不得實行鞭背與宮刑這兩種酷刑。從今往後,只有犯有謀反大罪的,才給予株連親屬的刑罰。只對誹謗他人的予以懲治,對於上告之人不要治罪。」

當然了,個人一生的功績,不能以生命的長短來計算,而要看他做了什麼事。儘管朱高熾的執政時間很短,他做的都是驚世駭俗的,他繼位後迅速糾正朱棣許多嚴苛的制度,注重與民休息。所以才有後來的「仁宣之治」。

可惜,好人的命不長。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份,朱高熾當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一名太監的報告說他死於心臟病發作,考慮到皇帝的肥胖和足疾,這種說法比較可信。

朱高熾大力鞏固明朝和糾正永樂年間的嚴酷和不得人心的經濟、軍事和工程計劃,因而受到一致的讚譽。他沒有父親締造大明帝國的勃勃雄心,他的出發點就是當一個賢君明主。他的許多政策和措施都反映了這種為君之道的理想主義嚮往和儒家思想的認識。他確實無愧於「仁宗」稱號。

假如老天多給他幾年壽命,明朝真的會更加繁榮昌盛。不過幸運的是兒子宣宗也是一位仁君,很好地貫徹了他的政策,也創造了一個盛世。

喜歡文章,加個關注,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仁宣之治: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大明王朝裡的「文景之治」!
    就像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或許整個仁宣之治只有十一年,但對整個大明王朝來說卻是意義非凡的: 十個月,這個憨態可人的朱高熾完成了一個普通君主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完成的事。 宣宗之治 公元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他一方面推行明仁宗時期的政策,完成明仁宗時期未完成的工作。同時,大力推行大明王朝的全方位改革,並推行「輕徭薄賦」的仁政。並且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重新開啟鄭和下西洋的歷史篇章。
  • 《大明風華》朱高熾下線,短暫但精彩的一生,廟號「仁」名副其實
    明仁宗《大明風華》由梁冠華、狄胖胖老師飾演的明仁宗朱高熾已經下線,其在位期間的一系列政策無疑影響其子明宣宗。在劇中仁宗極具智慧,被網友們愛稱為「年級第一」。仁宗母親就是大將軍徐達的女兒仁孝文皇后徐皇后,徐皇后生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所以《大明風華》裡面漢王、趙王那麼囂張,仁宗朱高熾都不太希望把事做絕的原因也在此,即仁宗和漢王、趙王的確是一母所生,顧念親情。
  • 看《大明風華》,了解歷史上朱高熾監國,對明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導語:看《大明風華》了解朱高熾六次監國,面臨哪些困境,進行哪些施政,對明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大明風華》這部劇介於正史和野史之間。其實,真實的歷史上,二子朱高煦是從未監國的,只有太子朱高熾六次監國。藉助《大明風華》這個話題,我們來了解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熾監國,了解一個真實的朱高熾。
  • 大明風華太子爺叫什麼名字 朱高熾扮演者是誰
    在《大明風華》這部電視劇中,太子爺這個角色是深入人心的。很多觀眾朋友們都只知道他叫太子爺,但是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叫什麼,而且由於觀眾對於他的喜愛,還專門為他製作了表情包,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明風華太子爺叫什麼  現在表哥告訴大家,大明風華的太子爺叫朱高熾,是梁冠華扮演的,一位老戲骨也是表演了他的厲害之處給大家了!
  • 《大明風華》朱高熾顯窩囊,歷史上乃一代明君,自小聰慧箭法超群
    當下,一部《大明風華》極其火熱,成為眾人追捧的影視劇。作為一部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骨的影視劇,自然贏得一大堆「歷史粉」的關注,評頭論足、「吹毛求疵」自是少不了。《大明風華》是一部影視劇,畢竟不是歷史,自然與歷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有出入也是難免的,比方說影視劇中由梁冠華先生所飾演的明仁宗、明朝第四代皇帝朱高熾被刻畫得似乎有些窩囊,在明成祖朱棣面前動不動嚇得跪地,流汗,甚至還主動向朱棣請辭辭去太子之位,讓賢於其二弟朱高煦等等,這讓一些歷史真愛粉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如此一代明君,歷史評價極高的帝王,豈能是這般樣子。
  • 《大明風華》朱高熾顯窩囊,歷史上乃一代明君,自小聰慧箭法超群...
    當下,一部《大明風華》極其火熱,成為眾人追捧的影視劇。作為一部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骨的影視劇,自然贏得一大堆「歷史粉」的關注,評頭論足、「吹毛求疵」自是少不了。
  • 《大明風華》中,仁義厚道的朱高熾,為何死後卻用5位妃子殉葬?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言,也難怪朱棣用裝瘋這個辦法,騙過建文帝,最終發動了靖難之役,不然他也就活不了命了。但朱高熾卻跟前面幾位大明帝王都不一樣,不但外形——非常胖,而且脾氣和理念等,也都處處顯著一股仁君之風,所以死後廟號「仁宗」,實至名歸。那麼《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熾呢?同樣,也把他當成了「朱家另類」。
  • 「藝術皇帝」與「大明風華」
    剛剛結束播映的《大明風華》把明朝開國以來的靖難之役、五徵漠北、土木堡之變、北京保衛戰、奪門之變等重大事件,與皇室成員間的恩怨情仇穿插在一起,精彩紛呈,不少網友評論說「了解到不一樣的大明」。不過,影視劇畢竟有演繹成分,《大明風華》也不例外。  在劇中,朱亞文扮演的朱瞻基不但會「撩妹」,而且能徵善戰,在皇位爭奪中戰勝了兩位叔叔。
  • 大明風華中那個擼狗的胖子,歷史上究竟有多完美
    《大明風華》中那個擼狗的胖子朱高熾,以他的詼諧,忠厚老實給人留下了深刻影響。朱高熾在老爹面前懟,在弟弟面前懟,老婆面前也懟,甚至連兒子朱膽基也懟他,看不起他。當朱高熾被兒子逼急了,乾脆出去溜溜狗,誰知又被老婆罵得一無是處。電視劇裡朱高熾的形象還是符合他的真實形象的。
  • 朱高熾從世子到天子的晉升路,真像《大明風華》中那樣懦弱嗎?
    《大明風華》中,朱高熾的言行舉止,很容易給人一種感覺——又慫又笨。但《大明風華》畢竟是文藝作品,歷史上的他,並非如此。 他的歷史作用在於調整國策與指導思想,為後來者守成創造條件,對明朝的穩定發揮過積極作用。 從藩王世子到坐穩太子,一路磕磕絆絆 洪武十一年,朱高熾出生於鳳陽。這年,朱元璋命令朱棣去鳳陽待命。鳳陽是大明王朝先祖陵墓所在,朱元璋令諸王就藩前先辭祖廟。兩年後,朱棣就藩北平,在北方立下赫赫戰功。
  • 太平天子朱瞻基——和《大明風華》不一樣的故事
    朱元璋的兒子都是木字旁的名字,他們的兒子們,朱元璋都已經排好了族譜,朱標系的是「允文尊祖訓」,朱棣系的是「高瞻祁見佑」,第三個字都是「金木水火土」的偏旁。現在初中生學化學,第一要感謝門捷列夫,第二就是朱元璋。
  • 大明風華:胡善祥腳踩兩隻船當上太孫妃,卻不知自己已經死路一條
    大明風華:胡善祥腳踩兩隻船當上太孫妃,卻不知自己已經死路一條!文|娛樂不必太認真 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吳越,喬振宇,梁冠華,俞灝明,王學圻等人聯袂出演的古裝權謀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中,該劇主要以湯唯飾演的大明皇后孫若微為主線,講述了她從一個復仇女
  • 《大明風華》這些多為演繹
    剛剛結束播映的《大明風華》把明朝開國以來的靖難之役、五徵漠北、土木堡之變、北京保衛戰、奪門之變等重大事件,與皇室成員間的恩怨情仇穿插在一起,精彩紛呈,不少網友評論說「了解到不一樣的大明」。不過,影視劇畢竟有演繹成分,《大明風華》也不例外。在劇中,朱亞文扮演的朱瞻基不但會「撩妹」,而且能徵善戰,在皇位爭奪中戰勝了兩位叔叔。
  • 她是《大明風華》裡的毒舌太子妃,也是熬死五個皇帝的太皇太后
    最近熱播的歷史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朱高熾的太子妃張妍(歷史上姓張,名不詳)硬生生地憑藉相聲般的毒舌功力,壓倒了兩個兒媳婦(湯唯飾演的孫若微和鄧家佳飾演的胡善祥),成了該劇的第一女主角。
  • 朱高熾的仁義和謎團
    19年上映的《大明風華》可謂是好評一片,故事從靖難之役講起,一直到朱祁鎮復闢結束,講述了明代五位帝王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尤其是前期朱棣四父子的打打罵罵,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帝王之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朱棣的大兒子--朱高熾。
  • 仁宣之治:蟋蟀皇帝和第一任紫禁城主人創造的大明盛世
    可明朝畢竟能延續幾百年,了解歷史的朋友們應該清楚,即便是漢唐這樣的王朝,存在的時間也就是二三百年,明朝能堅持下去,說明它們的統治還是有一些值得稱讚的地方,在經歷洪武、永樂兩位愛折騰的皇帝之後,明朝迎來了一個新的階段,仁宗朱高熾與自己的兒子朱瞻基一起,創造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 太子直呼皇帝為爹,《大明風華》不用「父皇」二字,是對的嗎?
    「我知道,是爹可憐我,這兩天讓老二監國,是想讓我歇歇,做不做太子沒關係,做您的兒子就行!」畫面之中,一個面目和藹心寬體胖的中年男子激動地說出這段話,這個男子是誰?他就是朱高熾,朱棣的大兒子,《大明風華》中的皇太子。
  • 《大明風華》朱祁鎮不復朱棣時期的風華,原因有三,張藝興也無奈
    《大明風華》朱祁鎮不復朱棣時期的風華,原因有三,張藝興也無奈。文/巖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大明風華》不再風華!是的,自從朱家五子下線後,電視劇《大明風華》已經開始疲軟了,不復朱棣時期的風華,這一點,新上線人物張藝興估計也是無奈的,畢竟自己在用心演繹,導演也說他對人物的感受能力很強,觀眾也在誇其演技進步,可是,《大明風華》的熱度已經下降了不少。究其原因,不外乎三點。第一,演員方面。
  • 朱高熾在位僅10個月,為何能名垂青史?三大原因,一個比一個尷尬
    可偏偏朱高熾,卻在朱棣跟建文帝見面之前,得知兒子朱瞻基當了人質後,喊出了:若是皇上還任性,我要造你朱棣的反。 也許人們都覺得,歷史劇如此塑造朱高熾,實在有點扯。不過參考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熾卻會發現,這位胖哥很不簡單。僅在位10個月,卻得以名垂青史了,這實在有點傳奇味道。那麼為何會這樣?在筆者看來,有三大原因,卻一個比一個尷尬。
  • 朱高熾當皇帝不到一年,卻能名垂青史,只因解決了四個難題
    公元1424年9月,明成祖朱棣去世,當了29年太子(含燕王世子)的朱高熾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到公元1425年5月去世,朱高熾在位僅僅兩百餘天,在明朝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數第二,在歷史上也是排得上號的「短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