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名評標專家被通報處理,不按招標文件規定評分,應當迴避而未迴避且對評標結果造成實質影響,相互串通操縱評標……
長沙市這次動真格了,27多名工程建設項目評標專家違法違規處理情況。同時對工程建設領域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一批企業和個人進行了查處。
其中,升辦資質的小編發現,最早連2011年的違法違規行為都被曝光,其中大部分公司被通報原因是招標企業與投標企業、投標企業與投標企業串通投標,或提供虛假在建證明奪取投標,還有幾家是因為對本該招標的項目不進行招標。
而此次被處罰的27名工程建設項目評標專家,除了相互串通操縱評標以外,大部分評標專家是因為「應當迴避而未迴避」,導致對評標結果造成影響。
什麼是「應當迴避而未迴避」呢?評審專家與參加採購活動的供應商存在利害關係的,應當迴避,在具體實踐中,評審專家進入評標室登錄評標系統後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承諾是否與參加採購活動的供應商存在利害關係,意思就是「是否應當迴避」
政府採購評審專家與供應商存在利害關係應迴避而未迴避的,根據《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的規定,其評審意見無效,不得獲取評審費;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禁止其參加政府採購評審活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此次被通報處理的27名評標專家中,有5名評標被取消評標專家資格;剩下的22名評標專家被通報批評及禁止其參加一定時期內市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評標工作。
據統計,今年1至5月,長沙市建設工程施工及施工總承包招標項目平均投標人為23家;6至10月為16家,較前5月減少30.43%。此次建設行政監管部門開展的招投標專項整治,讓依法投標的企業更加能憑實力中標。環境市場的清澈,使得圍標串標的違法成本加大,大大減少了工程項目中圍標串標的機率,也使得想要陪標的企業不敢輕易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