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視界|機器人 2020年人工智慧行業「優等生」

2020-12-23 好蘿蔔

本文2554個字

閱讀全文預計6min

2020年,在疫情黑天鵝和政策利好的雙重誘因下,機器人產業打得一手好牌。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可謂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疫情帶動機器人市場剛需,促使產業加速融合,鏈條提速運轉,上中下遊生態網日漸完善,給市場以百花齊放之盛景。

工業機器人奔跑速度感人 連任AI智造「代言人」

疫情重創為智能製造注入了一支強化劑。其中,工業機器人的表現依舊讓人興奮,據有關數據顯示,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複合年增長率達14.21%,中國保持坐擁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市場,佔全球約39.2%的市場份額。據預測,2020年年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總量將達到15.66萬臺,同比2019年將實現4.5%左右的正增長。

在應用行業方面,由於疫情防控封鎖措施和老齡化加劇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工業機器人在電子、汽車、製造業、和製藥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汽車以及電氣電子設備製造行業為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銷量為10.5萬臺,位居首位;電氣電子設備和器材製造行業工業機器人銷量為8.8萬臺僅次於汽車領域工業機器人銷量。

以新松機器人為例,新鬆柔性OLED機器人——SCARA機械手作為國產機器人首次進入了高端柔性屏幕生產線;搭載新松AGV導航核心算法的松π配送機器人,通過融合雷射、視覺、聲吶等多傳感器,自主學習並適應環境,可以實現複雜場景的精確路徑規劃及無接觸配送、充電、避障;新松火弧機器人「專治」弧焊,中空弓形手臂減少工件幹涉,作業靈活,滿足了雷射焊接,雷射切割所要求的的高速高精度作業要求,側面反映了工業機器人的發展進入了高速、高精度、智能和模塊化發展階段。

製造業轉型升級潛力大,新松機器人只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受到疫情影響,機器人應用市場恰逢蘋果iphone12新品發布,大量產品備貨,消費電子市場從2018年的低迷期轉入短暫的復甦期。包括發那科,ABB,庫卡(上海),安川多家機器人廠商在2020年下半年,多款機型都進入缺貨階段。

服務機器人破局出圈 成疫後黑馬

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機器人將完成人類一半的工作任務。除智能製造業中表現突出的工業機器人外,服務機器人也開始逐步深入人們的生活日常,尤其在疫情之後,醫院,寫字樓,影院,商超,酒店等場景更是隨處可見。以華住為例,疫情期間,華住旗下將近6000家酒店皆推行了無接觸智能服務,酒店機器人每月送物超過20萬次,成為疫情期間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據《2020全球機器人統計報告》顯示,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的銷售額增長了32%,達到112億美元(2018~2019年)。其中,醫療機器人銷售額達到53億美元,同比增長28%,創歷史新高,預計到2022年,醫療機器人的銷售額將達113億美元,有關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在100億元以上,預計2021年,我國移動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2.3億元。據中國電子學會預計,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

除了基於測溫,消殺,配送,迎賓等功能下的園區,酒店,商超等常見機器人應用場景外,新的細分場景也開始嶄露頭角,如法院助手卷宗機器人,普法機器人以及幫助失能老人進行清潔沐浴的洗浴機器人等新的機器人產品也應運而生。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藉助卷宗運送機器人大幅節約了辦案人員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智能自助登記分流閘機,群眾進門時間縮短至不到兩秒,通行速度大幅提升;此前,法院的卷宗運送主要靠人力,群眾想要進入法院,平均登記時間需要兩分鐘,排隊等待可能要半個小時。

機器人基地建設風生水起 智造大網越織越廣

作為智能製造的核心關鍵設備,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正積極布局機器人戰略,試圖重奪或牢牢把握製造業制高點。中國也緊抓機器人領域發展契機,出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扶持政策,搶佔全球機器人技術的制高點。

經OFweek機器人網不完全共計,剔除機器人企業以自用為主的園區後,2020年全國機器人產業園數量已超過85家。此外,珠三角地區集聚了瑞松、廣州數控、巨輪、達意隆、國機智能、明珞裝備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已形成從機器人上遊關鍵技術、零部件的研發、中遊整機生產到下遊系統應用集成的完整產業鏈,發展勢頭迅猛。

近日,安徽總投資超900億元的1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新開工的項目中包括北鬥雷達和地面終端、路面機器人等令人矚目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本月初,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新成員——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正式開工,投產後年產值將達100億。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是上海市政府唯一掛牌的機器人主題產業園,2020 年被市經委列為上海市 26 個特色產業園之一,屬於上海市智能製造核心領域的八個園區之一,緊緊圍繞機器人和智能智造關鍵領域核心環節,著力建設產業發展新高地和產城融合新地標。

機器人產業紅利當頭 未來可期

隨著機器人技術日趨成熟,市場需求日漸強盛,全球機器人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近期企業問卷調查顯示,對於2020-2022年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預期,絕大多數企業表示看好機器人市場的增長趨勢。分析預估26%的企業預計年均增速將高於20%;40%的企業預計年均增速將介於10%-20%之間;30%的企業預計銷量將保持在10%以下。

中國機器人的向好市場主要得益於中國本身具備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製造業規模超過100萬億,且門類齊全。小到大頭針、鈕扣,大到核潛艇、航空母艦一應俱全。我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此外,機器人行業融資回暖也為機器人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2020年,獲得億元級融資的中國本土機器人企業有斯坦德,極智嘉,高仙機器人,大族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研發商深之藍,柏惠維康等企業,獲投資金分別為B輪1億元,C輪2億元,B+輪1.5億元,A輪1.65億元,F輪-上市前融資2億元,D輪4.3億元。從融資情況看,服務機器人在未來3-5年,或將迎來爆發制高點。

國產機器人的崛起將加速「機器換人」進程,助推智能化,數位化和高度自動化提前報到。

素材參考來源於

新浪科技、信息時報、中國機器人網等

轉載請與我們聯繫,並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中國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企業
    這種彪悍的機器狗是具有人工智慧的,一般情況下很少有人能把這種機器狗踹倒。波士頓動力公司還開發了能後空翻的雙足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在後空翻後能平穩落地,其機動性堪比體操運動員。這就是人工智慧機器人最前沿的進展。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這期規劃重點描述了AI+傳統行業的展望和規劃。
  • 人工智慧機器人成展會亮點
    他介紹,據說服務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的4倍,以日本為例,不僅到了2020年工業機器人的數量會加倍,服務機器人的數量也將會是工業機器人的20倍。  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可達240億元  近年來,各國科技企業紛紛加緊部署人工智慧,在北京亦莊,京東的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無人配送」系統。
  •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_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好處和危害
    打開APP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_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好處和危害 發表於 2018-01-11 15:26:53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種類
  • 2020年第二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暨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頒獎典禮
    2020年12月12日,2020年第二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暨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頒獎典禮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辦。 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研究員劉進長在致辭中分析到,2020年世界的經濟和中國的經濟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工業機器人1-10月份卻達到18萬臺,增長約20%,機器人行業逆勢而上,一批公司進入科創板,可見機器人行業韌性十足,將是面向未來的支撐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的行業。
  •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未來趨勢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未來趨勢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4 15:30:32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未來趨勢   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
  • 2020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圓滿落幕
    2020 年雷鋒網做了一件勇氣可嘉的事情。2020 年 8 月 7 日—9 日,一年一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在深圳如約舉行。CCF-GAIR 2020 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
  • 看優地科技如何在機器人細分領域搶先機
    如今在全國,優地科技自主研發生產的機器人「優小妹」和「優小弟」已突破1500臺,平均每天為超5萬人次提供服務。KTV配送機器人外,優地科技還陸續推出樓宇配送機器人、酒店配送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並斬獲多項榮譽——「CITE 2019創新企業獎」「2018年人工智慧產業年度創新力企業」「2017年年度中國服務機器人十大技術創新產品」。
  • 人工智慧|機器人和人工智慧
    眾多的大學、公司以及機器人和計算機試驗者,都在進行艱難的嘗試,讓 AI 在機器人中變為現實。然而,很多專家也很害怕人工智慧所取得的進展。公眾眼中的人工智慧當我們大多數人對某個事物的了解真的比電視或電影中所展示的要少的時候,尤其是當這個事物帶有一定的技術特性的時候,似乎這個事物總是會成為罪惡或者有惡意的。
  • 小A機器人楊登峰:人工智慧的內在邏輯
    在好萊塢的大片中,人工智慧總被定義為一種有獨立自我意識的機器人,甚至威脅著未來的人類生存。那些機器人總是富有感情、具備意志力和決斷力,能夠以自我意識實施行動。  在一系列機器人科幻大片刺激下,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想像與期盼也越來越明顯。而在科技發展的現實中,我們也一步步的看到那些想像慢慢的變成了現實。
  • 快倉最新款「手腳並用」複合機器人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快倉最新款「手腳並用」複合機器人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2020-07-09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智慧這麼火 貨真價實的機器人概念股有哪些?
    答:人工智慧!   問:人工智慧為嘛火了?   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了。   問:怎麼辨別A股哪些上市公司真的涉足人工智慧核心領域?   答:靠譜不靠譜,就看哪些上市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產業鏈條上,公告中是否提到相關業績表現。
  • 人工智慧工程師:打造充滿智慧的機器人
    智慧戰「疫」的背後,開發設計這些機器人的人工智慧工程師隨之引起了大眾興趣。3月18日,記者來到位於麗園北路海曙區眾創空間的寧波市銳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採訪人工智慧軟體工程師魏文杰,了解從事這一職業需要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 2020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完美落幕 送餐機器人成行業焦點
    12月6日,為期四天的2020中國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閉幕。本屆展會總面積達50000平方米以上,吸引了300多家國內外自動化及智能裝備龍頭企業在佛山展示最新智能成果。
  • 長沙: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產業破浪前行
    2015年,湖南省政府確定雨花經開區為湖南機器人產業集聚區。目前,園區已經聚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產業相關企業近240家,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進入全國十強。今年1-4月,產值31億元,同比增長19%,產業發展呈現逆勢增長勢頭。其中,在此次籤約儀式上做分享發言的湖南長步道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同比增長35%。
  • 機器人視界|機器人運營 暴走的網際網路思維
    以倍速影響百行千業的「網際網路思維」,毫不例外地紮根機器人行業並表現得淋漓盡致。疫情搖擺不定,促使服務機器人在成為「網際網路思維」新載體的道路上疾風奔跑,並跑出了加速度。「試錯」資本大躍進,「逐鹿」全球之勢愈演愈烈機器人企業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企業,但體系的運轉內涵卻很「網際網路」。
  • 國內AI龍頭對話「機器人司令」:人工智慧是對大腦的延展
    11月4日,在廣東舉辦的2020企業創新生態圈大會上,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與波士頓動力創始人馬克·雷波特現場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闡述了他們眼中人工智慧、機器與人之間的關係及發展,以及疫情帶來的改變。「我們的動作有邊界,思維是沒有邊界的。」
  • 上海智位機器人斬獲2020中國AI金雁獎人工智慧兩項大獎
    12月22日,以「百年巨變 智勝未來」為主題的「中國人工智慧年會」在北京漁陽飯店舉行。會上,中國 AI 金雁獎組委會正式發布了《人工智慧 潛力 50》榜單,上海智位機器人憑藉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力與發展潛力榮膺上榜。
  • 萬物|《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教程》:基礎教育如何教授人工智慧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教程》新書發布會。 本文由華東師大出版社供圖把握全球人工智慧發展態勢,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慧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面對智能科技發展和教育變革的歷史大勢,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大疆教育打造了「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系列叢書。
  • 京東數科機器人拿下4項大獎,成2020年機器人行業黑馬
    、室內運送機器人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落地應用,以及其他多款機器人在產業場景的創新突破,陸續斬獲「2020年度中國IDC產業創新技術獎」、「2020年度中國特種機器人民用創新獎」、「2020中國機器人徵戰防疫前線傑出貢獻獎」等系列獎項,並在2020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上,躋身於「中國機器人領軍企業TOP30」。
  • 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的普及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好事,也是好事,更是挑戰。不好在於,機器人對熟練操作工人的批量替代,AI對邏輯智能行業(例如主持人)也進行了批量替代,意味著未來社會會進入一波失業潮。好在於,這意味著更多的辛苦工作能夠被機器人替代,中國人可以每天工作更短的時間,擁有更自我的生活了。畢竟這個社會的生產效率提升了,福利也會提升,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