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控中心: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2021-01-19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阮光鋒營養師,ID:ruangf_nutritio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人都喜歡吃進口的生鮮食品,波士頓龍蝦、智利帝王蟹、阿根廷紅蝦、紐西蘭青口貝……這些都是人們的最愛。

昨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人的感染。

這個跟之前在進口冷凍海鮮中發現新冠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該怎麼做?還能放心吃冷凍食品嗎?

01

這次發現有什麼新的?

這次發現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次是「活病毒」。

之前都只是在食品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還沒有發現「活病毒」。比如,在深圳市發現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西安市也在1份厄瓜多進口凍蝦的外包裝被檢測出新冠病毒。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

這是第一次發現了「活病毒」,而且證實具備傳染性,也就說明,如果有人接觸了病毒汙染的外包裝,且沒有注意清洗消毒,就有被感染的風險。

感染的工人可能將病毒帶入冷凍食品包裝。圖片來自:freepik.com

其實之前新發地在三文魚案板上檢出病毒,我就說過,比較擔心是進口三文魚「攜帶」了病毒,因為這就會顛覆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知,可能長久地影響全人類的生活方式。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根據之前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知,這種病毒只會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染,並不會在水產海鮮中傳播;冷凍海鮮運輸時間長、溫度低,目前也沒有發現過感染人的案例。而且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歐盟、澳新等權威機構也都認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會通過食物中傳播。

這次證實新冠病毒在冷凍食品外包裝也可以生存、還有傳染性,就已經顛覆了我們原來對它的認知。未來冷凍食品的新冠防控也肯定會成為常態。

02

我們需要緊張嗎?

我知道,看到這樣的新聞,大家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不過,我還是想告訴大家:也不要太緊張。戰術上重視它,但戰略上要藐視它。

這次發現是說明,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沒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出現感染。具體是哪些人呢?主要是冷鏈的相關從業人員,如從事冷鏈產品裝卸、加工、銷售等的人員。

中疾控中心也明確指出,病毒汙染的物品上特定條件下尚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無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感染,主要為相關行業從業人員。迄今為止,也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汙染的冷鏈海產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國消費者感染風險極低。

總的來說,咱們普通老百姓,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 ,大家也不用太擔心。

而且,對於冷鏈從業人員,只要注意日常防護,感染的風險其實很很低。現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食品行從業人員的日常防護也有很詳細的提示。比如,帶一次性手套,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可能被汙染的冷鏈食物、勤洗手,不要隨便摸口鼻,等等。

03

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冷凍食品、冷凍海鮮還是可以吃的。

這次發現只是在進口的冷鏈食品中發現了活病毒,而國內的冷凍海鮮的風險就很低了。原因不言而喻。我們國內目前疫情控制良好,國家對冷鏈食品也有非常嚴格的新冠病毒核酸抽檢。從我國的抽檢數據來看,目前還沒有在國內冷鏈食品中分離出活病毒。

全國24個省份報送了298萬份檢測結果,其中冷鏈食品及包裝樣品67萬份,從業人員樣品124萬份,環境樣品107萬份,僅在22件食品及包裝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進口冷凍食品包裝上的新冠病毒來自哪裡?其實還是來自感染的人。最大的可能性來自產品在生產後的倉儲、冷鏈運輸、銷售過程中,外包裝被感染新冠的人員直接接觸到,或者整個過程的空氣中飄浮有新冠病毒而造成的。國外新冠感染人數這麼多,還沒有降低的趨勢,在冷凍食品包裝上有病毒完全不奇怪。

而且,新冠病毒其實還是通過接觸或者飛沫感染,並不會通過「吃」使人感染。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目前也沒有發現通過吃東西導致感染的情況。雖然目前在冷凍食品包裝上發現了病毒也存在感染性,不過還沒有因為接觸被汙染的冷鏈海產品而導致感染的病例。

總的來說,這次發現,風險更多在於國外進口的冷凍食品,相信未來我國對進口的冷鏈食品肯定加大監管力度。

圖片來自:freepik.com

04

怎麼做才能降低風險?

建議大家從這幾點做起:

1、儘量去正規的超市、市場購買冷凍食品。正規超市對原材料的把控一般都有更嚴格的要求,比如要求進口商提供核酸陰性證明等,日常對它的銷售場所也會有更全面的消毒,對工作人員的管理也更嚴格,能更好地保證食物安全。

另外,買回家後也可以用酒精對外包裝噴灑消毒。在購買冷凍食品時,也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比如戴口罩、帶一次性手套等。

2、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在處理食物之前、期間及之後,都要注意洗手。比如,接觸過冷鏈食品後,也要注意用肥皂洗手,避免沒有洗手就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處理熟食和生食之前要注意洗手;上完廁所、吃飯前要注意洗手。

3、不要用水衝洗生的冷凍食品。買回家的冷凍海鮮、冷凍肉,儘量不要用水衝洗,因為衝洗很容易導致水花四濺,增加交叉汙染的風險。

4、處理食物的案板、刀具、容器等,都要生熟分開。家裡最好準備2-3個菜板,一個專門用來切生食的,一個專門切直接生吃食物的,不要用混。切冷凍食品和熟食的刀,也要注意分開。

5、儲存冷凍食品時,最好用密封獨立包裝。買回家的冷凍冷凍食品,最好單獨處理,提前用包裝袋、保鮮盒等密封包裝後再保存,防止跟其他食物接觸,導致交叉汙染。

6、儘量吃熟食,不要吃生食。新冠病毒怕熱,把食物充分加熱熟透再吃,可以有效地防止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不耐熱,56℃下30分鐘或者60℃持續10分鐘就可使新型冠狀病毒喪失活性。當溫度更高時,需要的時間還會更短。

相關焦點

  •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人的感染。這個跟之前在進口冷凍海鮮中發現新冠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該怎麼做?
  • 冷鏈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真相來了!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
  • 多地冷鏈檢出陽性,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王叔叔疾控君啊,最近我看新聞,全國多地發現進口冷凍產品核酸檢測陽性,聽說天津一例無症狀感染者是冷鏈的搬運工啊。嚇死人了!冷凍食品還能吃嗎?超市裡的進口海鮮、牛肉還能買嗎?疾控君王叔叔,您也不用太緊張。普通人因為進口冷凍食品感染的風險還是非常低的,重點需要做好防護的是那些冷鏈從業者。國家對冷鏈食品的物流和經營出臺了相應的規範、指南,正規市場會提前把關。11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沒有提供消毒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能上市銷售。
  • 「冷鏈藏毒」頻頻出現,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多地冷鏈食品環境核酸陽性7日,據河南省鄭州市疾控中心消息,12月5日,鄭州市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時,發現中牟縣萬邦市場一批原產地為俄羅斯的冷凍雞整翅內包裝樣本呈陽性。  經調查,該批冷凍雞整翅共27噸2700件,貨物未流入市場銷售,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
  • 青島冷凍海鮮外包裝分離出新冠活病毒,一大謎團得到實證!
    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首先在海關層面,要把好關;在消費者層面,要強調在處理海鮮時做好手部衛生,要洗手,吃熟食時生熟分開。新冠病毒通過呼吸道傳播,但密切接觸也是會感染的。」中國疾控中心指出,在防範境外感染者輸入的同時,需注意在境外被汙染冷鏈物品將病毒輸入的風險。
  • 進口冷鏈食品到底還能吃嗎?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11月7日,經天津入境的德國進口豬前肘外包裝標本和印度進口凍帶魚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11日,天津市靜海區1份大比目魚外包裝塗抹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2日,天津市津南區某冷凍批發市場發現1份混檢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今年6月以來,全國多地局部疫情源頭都指向進口冷鏈食品,三文魚、厄瓜多冷凍蝦等產品屢次被檢出攜帶新冠病毒。
  • 鞍山發現一份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陽性!瀋陽疾控專家做出重要提醒!
    2020年12月17日,鞍山市疾控中心在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日常抽樣檢測過程中發現鞍山市某冷庫內一肉類批發商行1份巴西產地冷凍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下一步,鞍山市將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監管,切實防範冷鏈食品疫情傳播風險。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密切留意政府部門發布的進口食品檢測信息和有關防控信息,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本文為您梳理相關熱點問題。 山東濟南: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陽性 濟南市衛健委消息,11月13日下午5時,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市發現一份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陽性!本溪市疾控中心做出重要提醒!
    2020年12月17日,鞍山市疾控中心在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日常抽樣檢測過程中發現鞍山市某冷庫內一肉類批發商行1份巴西產地冷凍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截止至2020年12月17日本溪冷鏈食品相關檢測均為陰性。本溪市已經持續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相關核酸檢測工作,檢測對象包括冷鏈食品、包裝、外環境及從業人員。近期,本溪加大秋冬季新冠肺炎防控力度,增加了對包括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在內的許多高危人群核酸檢測頻次。
  • 天津一冷庫裝卸工確診,冷凍冰鮮食品還能吃嗎?北京疾控有話說
    天津涉疫進口凍豬肉:病毒從入境到被檢出存活近20天11月7日晚,山東省德州市報告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從天津港進口的一批冷凍豬肉核酸檢測呈陽性。11月8日,天津市發布通報,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海聯冷庫一份環境樣本新冠病毒檢測陽性,一名裝卸工人核酸檢測陽性,確診新冠。
  • 全國多地進口冷鏈食品或內外包裝檢出陽性!
    多地進口冷鏈食品或內外包裝 核酸檢測呈陽性 山東濟南: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陽性 濟南市衛健委消息,11月13日下午5時,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
  • 泉州市疾控中心發布冷鏈食品食用提醒:推薦戴手套挑選冷凍食品
    廈門網訊 據泉州網報導 (記者張沼婢龔翠玲)近日,國內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11月7日,經天津入境的德國進口豬前肘外包裝標本和印度進口凍帶魚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11日,天津市靜海區1份大比目魚外包裝塗抹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2日,天津市津南區某冷凍批發市場發現1份混檢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今年6月以來,全國多地局部疫情源頭都指向進口冷鏈食品,三文魚、厄瓜多冷凍蝦等產品屢次被檢出攜帶新冠病毒。
  • ...進口冷凍食品還敢吃嗎?中疾控專家:未發現因食用感染疫情情況
    冷凍帝王蟹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資料圖)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8日電 據海關總署網站28日消息,因從智利進口1批冷凍帝王蟹1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智利水產品生產企業
  • 2天3起進口冷凍食品或外包裝檢測陽性,從巴西等三國進口,中疾控...
    昨日,荊門、玉環兩地通報發現冷凍製品外包裝和肉類標本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12月2日下午,荊門市疾控部門按照荊門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掇刀區多輝冷庫庫存的冷凍食品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
  • 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接觸後該怎麼辦?看專家權威解答
    11月7日,經天津入境的德國進口豬前肘外包裝標本和印度進口凍帶魚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11日,天津市靜海區1份大比目魚外包裝塗抹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2日,天津市津南區某冷凍批發市場發現1份混檢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今年6月以來,全國多地局部疫情源頭都指向進口冷鏈食品,三文魚、厄瓜多冷凍蝦等產品屢次被檢出攜帶新冠病毒。
  • 冷鏈食品,這樣吃更安全
    >濟南市衛健委消息,11月13日下午5時,濟南市疾控中心在蓋世物流園區冷庫貯存的進口冷凍食品及包裝標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山東梁山縣:1份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陽性11月12日,山東濟寧梁山縣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中,發現1份外地銷往梁山縣的進口冷凍牛肉製品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權威回應來了
    央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記者孫冰潔)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多個省份,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正從國外「進口」?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接觸了冷鏈食品如何消毒?11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重點回應。
  • 冷凍食品不能吃了?這些流言別信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發布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針對近來公眾對冷鏈食品的擔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不是食源性疾病。
  • 進口冷鏈食品能不能吃?武漢疾控中心專家解疑
    央廣網武漢11月17日消息(記者彭照)17日,在武漢市召開的秋冬季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何振宇就近來公眾較為關注的冷鏈食品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進口冷鏈食品能不能吃?近期,國內多地出現進口冷鏈食品相關疫情。11月13日,武漢市首次在巴西進口牛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那麼,現在進口冷鏈食品到底能不能吃?何振宇表示,肯定可以吃。他說,普通公眾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現有研究和防控實踐顯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發現通過攝入食物導致感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