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看到連日來柯文哲抨擊民進黨不遺餘力,多次指出民進黨不能夠容忍不同的聲音,不知道節制權力擴張,黨同伐異,讓臺灣社會不能夠正常發聲,但是他也表示,不會不跟民進黨做朋友,您怎麼看待柯文哲的這種策略?
陳鳳馨:其實柯文哲對於自己的立場,他到底吸納的是什麼樣的選票,他是一直在做民調的,他不但一直在做民調,而且在網絡上,他們其實有一批網絡上的操作者不斷去分析柯文哲的支持者,可能主要支持的政治立場是來自於哪一些人,當然這裡面有一些是屬於中間偏綠,但也有一些是屬於中間偏藍的,再加上一些特別喜歡柯文哲的語言風格。
行事風格的一些年輕人,所以我覺得,柯文哲對於網絡上的風向是極為敏感的。這個敏感不是說我自己有政治上的敏銳度,而是因為他們隨時隨地對於網絡上的風向,他們都有一批大數據的了解的這些人,這跟國民黨幾乎不太網絡上的風向。剛好形成很強烈的對比,再加上其實柯文哲在2018年的時候,其實等於是跟民進黨徹底分裂了。他跟蔡英文之間為了到底要不要支持他選連任,民進黨要不要提名人,後來2019年柯文哲競選連任成功之後,跟蔡英文見面幾乎都是翻臉那樣的一種場面,柯文哲知道他徹底得罪了現在的民進黨。
所以對他來說,未來他到底政治路上,主要的支持者應該是哪一批,他要重新思考,過去他一直擔心,他如果跟國民黨靠得太近,或者跟比較對中國大陸友善的這一批勢力,走得太近的話,他可能會失去綠營的支持者,但是他現在恐怕發現到,綠營的支持者這一部分要操作的模式,已經不是我如何跟國民黨保持距離,相反的我要讓很多現在擔心民進黨一黨獨大,對其它的反對勢力趕盡殺絕的人,都感覺到恐懼的人。他如果能夠把這一批人挖過來的話,這個時候他就可以,把所有的「在野」力量都集中在他身上,所以他現在要做的是什麼,就是成為「在野」勢力的共主,他就必須要把所有反對民進黨的人,他們所想要聽的這些重要的話語,全部集中到他身上,所以他跟民進黨分裂了。
然後他擔心他的綠營支持者,現在他必須抓住的不是傳統的綠營支持者,而是要抓住那些,擔心民進黨壯大到沒有辦法制衡的那一批支持者,再加上藍營這邊的話語權,你只要掌握住的話,他把自己成為公主的可能性就變成非常高。因為他是現在檯面上,少數可以跟民進黨抗衡的政治人物了,所以我覺得柯文哲現在講的這些話,一方面他確實在臺灣社會裡開始出現了這種氛圍,擔心民進黨一黨獨大。
二方面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我覺得他想清楚他要當「在野」勢力的共主,所以他要儘快地掌握這部分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