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維尼媽媽沐瀅
大清早正看眼睛半夢半醒刷新聞,看到頭條NBA球星科比遇意外去世的消息,一下子就精神了!
難以接受!
我是個籃球白痴,NBA的籃球明星,除了姚明,能叫出名字的也就是科比了!
年少時,被他的「凌晨四點的洛杉磯」的努力所感動,覺得年輕人就應當有這股奮進的勁頭來改寫自己的命運。
可是很遺憾,我們沒有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卻在凌晨4點刷到他隕落的噩耗……
我的好朋友貓叔是個體育咖,長期混跡在某籃球網站做版主的他常常給我安利關於科比的一切。
同是為人父母,自然會從體育明星聊到育兒家常。
貓叔曾經說,科比有4個女兒,他教育女兒的方式特別值得你這個家有女娃的家長學習。
因為貓叔的這句話,我開始關注他的育兒經,可以說,我對他關於育兒的了解,遠多於籃球。
一、 拒絕「喪偶式育兒」的好奶爸 優質陪伴孩子成長
在賽場上專注於激烈奮戰的科比,在家庭中展現了他的另一面。
他給我們的感覺一直是一位顧家的有責任的超級奶爸。
尤其是在小女兒出生之後,退役了的科比更是把重心放在了陪伴孩子身上。
科比曾經說,他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入睡,早上把孩子叫醒,不會錯過她說的第一個字,作為父親,真的很開心。
往往越是成功的人,越注重對家庭的陪伴,注重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
科比的養女方式並非富養,而是將自己堅韌的體育精神傳遞給了他的女兒們。
二 、尊重女兒的選擇,通過「遊戲力」讓孩子更易接受父母的教導
科比的四個女兒中,大女兒的身體條件雖然出色,但興趣不在籃球,而是排球。
相比較而言,二女兒則是孩子們中籃球打得最好的。
科比曾經坦言,他沒想過讓孩子「子承父業」,他也尊重女兒們的選擇。並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方式,讓孩子體會到真正的體育精神和競爭精神。
這位籃球巨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有自己是感悟,他坦言有時候和妻子給孩子「講道理」,孩子也聽不進去,這位父親只能找到寓教於樂的方法,通過有意思的載體來學習,不管是籃球還是人生。
科比的這個育兒理念,無比契合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的《遊戲力》——通過有意思的遊戲方式,構建孩子的自信,搭建親子溝通的橋梁。
三、 真正激發起孩子的興趣
科比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說,激發孩子的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激起他們的好奇心:我能做到嗎?
他曾舉例,孩子不能從左側運球,但他經過了兩周的訓練後,進步很大。
這樣會幫助孩子建立起自尊,以幫助孩子找到內在的自信。
對待男孩和女孩的態度,科比是一視同仁的,他希望男孩和女孩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待遇。
他希望孩子們通過體育能夠明白,即便是他們今後不成為球星,甚至不從事任何體育項目,而是成為會計、作家等任何一項職業,都會守紀律、無私奉獻、注重細節……
四 、培養孩子的競爭精神,享受輸贏的過程更重要
我和很多寶媽們討論過,究竟告訴孩子結果重要還是過程更重要?
這個問題在科比這裡有個很明確的答案:輸贏固然重要,但要讓孩子享受輸贏的過程。
他曾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表示:如果我們沒有教孩子們享受輸贏過程中的樂趣,那麼我們教他們什麼呢?
科比所說的輸贏過程中的樂趣,也包括失敗後的自我激勵。
當二女兒拿回第四名的獎盃時,科比告訴女兒:把獎盃放在你能看到的地方。當你早上醒來的時候,你看著獎盃,你會提醒自己你永遠不會再次贏得這個獎盃了。
科比的女兒們也曾參加各種比賽,尤其是二女兒吉安娜,科比帶她去比賽,讓她通過觀看比賽節奏,了解如何在高水平的比賽中生存,科比說:「我想,競爭精神,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可是很遺憾,最富有籃球天賦的二女兒吉安娜,在這一次與科比一同遇難了!
很多網友說,科比是他們年少時的偶像,科比對於他們的影響也遠不止於偶像。
「即便再有一個科比,我們也沒有年少去追了!」
懷念科比!他帶給80、90後的不僅僅體現在籃球方面的成就。
他伴隨成長的80、90後們如今大多為人父母,但願偶像傳遞的正能量,能夠給予我們這些年輕父母們,更好的借鑑吧!
世事無常,但傳奇永存。
再見!布萊恩特先生,願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