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受到了欺負,那我該怎麼做?可能絕大部分家長會認為,孩子多大點?忍一忍風平浪靜,切莫動手。或者是,去告老師。
但是一味的忍讓,獲得的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不能換來「施暴者」的同情和悔改,完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會讓「施暴者」更加變本加厲,覺得你好欺負。
如果你還是教他去找老師。老師那麼忙,很難明白的捋清楚整件事情,很難給到公平的解決方法。
我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講座時告訴家長:「孩子要有不傷人,不霸凌別人的教養,但是更不能有可以被傷害的氣場。」
如果有這麼一天,你的孩子哭著跑過來對你說「我同學欺負我,他們打我」,你是否會說「打回去孩子,我支持你。」
李玫瑾教授非常堅定的說:「打回去,我支持!」李教授向各位家長朋友們解釋:「如今我們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時候遇到問題都是讓孩子自我反省。可是孩子未必真的有錯,難道不會是自己的孩子學習和品質很好,招來別人的嫉妒嗎?。」
家長這種心理,不僅無法解決事情,還可能會更加縱容這些不良行為。最終導致這種校園暴力的事件不斷發生。同時,家長的「不作為」還可能讓孩子產生別樣的性格。
一味地忍讓,可能會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變得膽小、懦弱。
一味地忍讓,讓孩子被迫將自己「武裝」起來,變得性格暴躁,會主動進攻別人。
一味地忍讓,可能還會讓孩子把自己「關起來」,隱藏自己的想法和真實感受,無法與之溝通
我相信不會有家長會願意看到自己孩子變成這個樣子,所以,解決這個問題地方法。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李教授教給家長朋友們三個辦法。
一: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這是教養問題,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自己的力量,是為了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二: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學習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孩子的體育鍛鍊,有運動,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人欺負。如果自己的孩子從不加強鍛鍊,沒有強壯的體格,一陣風就能推到,那麼下次挨欺負的肯定還是他。
三:回歸自己孩子本身,或許會不會是孩子不太擅長交朋友呢?讓別的孩子覺得他很孤僻,很與眾不同。所以才會欺負他。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淳樸的小天使,如果每個孩子能多有些溝通,交上好朋友,不就沒有這樣的事情了嗎。
所以這一切的重點,還是落在了家長朋友們的身上,正確的教育孩子,才會讓孩子找回自信,遠離校園欺凌,能更好地交到朋友。同時,小編也很清楚,現在小朋友懂得很多。家長朋友們上班也忙,和孩子本身就很少有溝通。已經很少能找到孩子小時候的感覺了。
那麼這一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中英雙語繪本或許就可以幫到您,找回您和孩子之間那段快樂的時光!
和大多數父母一樣,我也曾經擔心過自己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的問題,這些毛病和缺點幾乎都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的,遇到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作為父母不知道該怎麼引導孩子改正。
我們也當過小孩,都不喜歡自己的父母會對自己惡語相向,所以我一定會選擇這套繪本。最大的原因也是因為書裡的事情更貼近生活,都會遇到。主人公小腳鴨的處理方式就是我們想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這本彩繪一共有10個主題,分別是《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好孩子懂禮貌》、《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讓我快樂》、《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
色彩鮮豔充滿童真的圖畫,簡單又容易理解且富含大道理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爸爸媽媽給孩子樹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給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些都是心理的撫養。
很多家長恰恰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交給了別人,每個人的養法都不一樣,目的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害、不走丟,但是怎麼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是2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有跟便宜,這樣培養男孩子品格的繪本,裡面蘊含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