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你還在教他「告訴老師」?李玫瑾教授:打回去

2020-12-23 楠姐和你聊育兒

我現在還記得大寶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回到家跟我說他同桌總是欺負他,平時不是拽他帽子、就是踩他的鞋,而且還打了他。

當時我媽就跟大寶說:「你得告訴老師啊」!沒想到過幾天,大寶哭著回家說:「同桌打得他更疼了」!我問他沒告訴老師嗎?他說老師管不住。

當時我相當氣憤,但心想氣憤也不是辦法。我想找家長其實和趙老師是一個效果,都是管不了那麼多,只有孩子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才是真正的解決。

這個事兒,讓我一直非常苦惱,直到在看《開講了》這檔節目的時候,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給了我答案。

在節目中,被問及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我沒想到在節目中,李玫瑾教授也斬釘截鐵地回答要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還分享了她在家如何教育自己的孫女,她告訴孫女如果在幼兒園被欺負,就揪住他的耳朵,那個孩子就會主動鬆開手了。

不得不說,李玫瑾教授這樣的發言相當大膽。但同時也獲得了很多家長的贊同,小時候孩子被欺負可能只是一個小拳頭,但如果從小就畏畏縮縮,不敢對不公平進行反抗,將來是要吃大虧的。

當然,家長也不能簡簡單單地用一句打回去就解決了所有問題,如果說這三個字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問題。

孩子和欺負他的人身體懸殊太大,孩子被打得更嚴重。僅僅三個字,可能在孩子心中認為可以用打人解決所有問題,未來不利於社會能力的發展開始可能是被欺負的人,久而久之變成欺負人的人。正如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分享的,她教自己的孫女打回去,也教會了她打回去的技巧。不僅如此,李玫瑾教授還提到,如果在不是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要讓孩子學會聰明地躲避

聰明的躲避方法就比較多,比如遠離喜歡欺負人的小朋友、發現這類孩子開始冒出想要打人的苗頭,走到成人或者老師的附近、還有要多交強壯的朋友。

在校園中容易被欺負的對象,多是弱小、孤僻、總是獨來獨往的孩子,所以李玫瑾教授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有了強壯、個頭大的朋友,誰還敢欺負你呢?

李玫瑾教授還建議家長,孩子到了4歲就應該開始體力鍛鍊,一定要多運動,長跑、遊泳這類的項目可以學一學,李玫瑾教授認為,一個孩子身體強壯會給他帶來自信

當一旦受到欺負,反抗起來也更容易。李玫瑾教授同時提醒家長,教育孩子打回去的同時,同樣要讓孩子知道不要防禦過度。

比如告訴孩子,身體的哪些部位是不可以打的,比如頭部、隱私部位等等。這些安全知識要提前給孩子普及。

最重要的,還要讓孩子知道不能恃強凌弱,只有與人為善才能收穫好人緣。而且一旦出現這種狀況,一定要告訴家長。

其實李玫瑾教授之所以對於孩子被欺負的問題,給出如此堅決地回答,重點是培養孩子的權利意識。這樣在成年人的世界,他才會去爭取自己贏得的利益,而不是被人當軟柿子捏。

所以我個人認為,教孩子打回去只是表面的意思,我們真正地是教會孩子勇敢地反抗對不公平說不。這一點在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尤為重要,避免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避免孩子怯懦自卑的基礎。

我非常注重這點,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前,給孩子灌輸要反抗這點,真是不厭其煩!每天我都給他講一遍《不許欺負人》這則故事。

我希望孩子在故事中學會,如何勇敢並且科學地反抗!這個故事是出自於《幸運的米拉安全教育》繪本行為篇中的一冊。

不但有故事引導娃,還有童謠來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簡簡單單四句話,強大不能欺負人,弱小也不怕欺凌,遇事一定告家長,成人應做保護神。

我給孩子堅持講了5天,這個童謠他就背得非常順溜了!總是說強大不能欺負弱小,弱小也不能害怕別人欺負。

這套安全繪本行為篇中有10冊故事,每一冊後面都有相關的童謠,還有著名安全專家王大偉給出的平安忠告,值得家長一看。

最後想要提醒家長,教育孩子不是一句話、三個字就能解決的事情,我們需要給孩子的保護自己的技巧和知識、敢於反抗的勇氣,而不是一時當他的保護傘!

相關焦點

  • 孩子在校被欺負,你還在教「告訴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的
    熟悉李玫瑾教授的家長都知道,她除了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還在育兒領域,有獨特的育兒觀。李玫瑾教授就曾經在《開講了》回答過這個問題:孩子被欺負了,被打了該怎麼辦?。李玫瑾認為,家長應該提前教會孩子自我保護,防止被其他人欺負。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打回去,我支持!」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說『我同學欺負我,他們打我』,你會不會跟他說『打回去孩子,我支持你』呢?」李玫瑾教授堅定地回答:「打回去,我支持!」遇到事情只會讓孩子進行自我反省,這反而是對不良行為的縱容,導致校園暴力事件的不斷發生。而教育孩子「打回去」並不是對暴力的縱容,而是用另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讓孩子少受傷害。我們經常教育孩子在受到欺負是的時候,要去告訴老師。然後你呢?孩子受到的欺負減少了麼?並沒有。
  •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你還在教他「告訴老師」嗎?聽聽李玫瑾的建議
    明明有能力反擊,可君君只是一直抱著頭大叫:"我要告老師了!"張老師看到後立馬制止了他,君君站起來哭著說他欺負我。張老師又心疼又生氣,對君君說:"別人打你你不知道還手保護自己?去,誰打的你,你去給我打回來。"可君君搖搖頭說,媽媽說過不能打人,這樣是不對的。
  •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你還教「告訴老師」?李玫瑾教授說要這樣做!
    這也成為事件的導火線,導致他放學後直接被「霸王」和「霸王」的同夥堵在校門口,被痛毆了一頓。「你這孩子!真笨,明天記得告訴老師,讓老師給你做主!」雷雷聽到媽媽的話後,重重地點頭。第二天,第一堂課前。學校不同於飯店、電影院、遊樂園,那是孩子每天都會去的地方,並且都會遇到同一批人。孩子可能會逃走一次,但是他能逃走兩次、三次嗎?告訴老師?可能還會被打得更慘。既然如此,孩子就要學會保護自己,打回去,某種程度而言,這可能是最有效的解決途徑。
  • 孩子被打後,該不該教他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怎麼辦?是讓孩子忍氣吞聲?還是教孩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父母替代孩子打回去……相信不少家長,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都非常頭疼。也有人覺得,一定要打回去,憑什麼自家孩子白白受欺負,不打回去就是在縱容犯罪。孩子被打,該不該打回去?
  • 孩子在校受同學欺負,你還在教他找老師,那你就是在「毀」孩子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有的家長會說告訴孩子「找老師、告訴家長」。如果這種方法有效的話,我想家長也不會有這個煩惱。讓我最痛心的是看過一個小女孩的案例,7歲的小姑娘剛上一年級,但是自開學以來,她的媽媽發現女兒眼睛裡時不時會冒出一些「小紙片」而且竟讓高達「幾十張」。
  • 李玫瑾:孩子在學校被欺負,還教他去找老師?那你可能是在毀孩子
    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受到了欺負,那我該怎麼做?可能絕大部分家長會認為,孩子多大點?忍一忍風平浪靜,切莫動手。或者是,去告老師。但是一味的忍讓,獲得的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不能換來「施暴者」的同情和悔改,完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會讓「施暴者」更加變本加厲,覺得你好欺負。如果你還是教他去找老師。
  • 孩子在校被打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說打回去!不要認為這是錯的
    孩子在校被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說打回去!不要認為這是錯的。對的,反擊回去。一好友給我發信息,「兄弟你在學校工作,請教個問題:孩子在校被欺負、被打了,怎麼辦?」我苦笑,我一幹後勤的,哪裡知道這個喲。不過,我可以問問學校裡的教授、老師們。
  •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建議:肯定要打回去
    家長總在教育孩子要成為一個懂禮貌的人,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大多都停留在良好的行為舉止上,當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怎麼辦?很多家長會讓孩子忍耐,但李玫瑾教授建議:肯定要打回去!
  • 孩子經常被人欺負怎麼辦?老師建議「打回去」,專家也認可這種做法
    我常常思考這個問題,一方面對於校園欺凌恨之入骨,一個方面又想息事寧人,但是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還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直到有一天,我聽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的講座,才堅定了我的認識:讓孩子打回去!李玫瑾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她曾經讓她的外孫女用這種方式,解決了被欺負的問題。
  • 孩子被人欺負挨了打怎麼辦?心理學專家:一定要讓他打回去!
    孩子被打為何要他打回去? 溫嶺中學的「神女」王晶晶,因為一個水杯,被霸凌了10年。 高一時,兩個男生打鬧摔碎了王晶晶的茶杯。同桌的一句玩笑「你倆慘了,王晶晶的茶杯價值300萬」,為校園霸凌埋下了伏筆。
  • 女兒被欺負秦昊難過氣哭,孩子被打後怎麼辦?李玫瑾:打回去
    《婆婆和媽媽》這檔綜藝節目當中,伊能靜和秦昊以及婆婆,就小米粒被同學欺負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疼女心切的秦昊,因女兒遭遇暴力而落淚。孩子被欺負該不該打回去?打不過怎麼辦?很多家長因為孩子之間的打鬧,而彼此大打出手,雙雙接受治安懲罰。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看到孩子被欺負,有的時候真的很難理智和冷靜。那麼遇到孩子被欺負,到底該怎麼做?這個讓寶媽困惑的問題,育兒專家李玫瑾給出了答案。
  • 孩子被打了怎麼辦?李玫瑾:不僅要打回去,高情商父母還要這樣做
    因為礙於明星的身份,怕傳言說他們仗勢欺人,所以孩子受欺負了都要忍著。在普通的家庭中,媽媽一定會說:「為什麼不打回去?」事後霍思燕與老師聯繫,老師說孩子打打鬧鬧正常,霍思燕說:「那我會考慮給孩子換個幼兒園,惹不起我們躲得起。」
  • 孩子被欺負了,該不該教他打回去?
    一直是一個讓人糾結的問題:教他打回去,怕以暴制暴,事情鬧大了不好辦;不讓他打回去吧,孩子心裡委屈,做父母的心裡更是難受。 事情發生在自己家孩子身上,才知道一切理論都不管用:被欺負了,該打回去就得打回去!
  • 孩子被欺凌怎麼辦?李玫瑾:不僅要打回去,高段位父母還會這樣做
    還記得周冬雨的電影,《少年的你》周冬雨演了一個被長期霸凌的女生,由於面臨高考,她的同學勸她忍著,高考完就好了,而當她告訴老師的時候,老師的說法是她們怎麼偏偏挑中了你。給警察打電話,等警察聯繫上的時候,霸凌已經結束了。
  • 如果孩子告訴你別人欺負他,告訴他「打回去」就能解決問題嗎?
    比如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跟小朋友一起玩(尤其是和親戚朋友家的小孩一起玩)。玩了一會兒,孩子告訴你,媽媽,小明搶我的玩具,你會怎麼辦?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有這麼幾種回復。第一種:小明是你的朋友,你就讓著他,讓他玩一會兒吧。第二種:他搶你的,那你也去搶他的。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告訴老師並沒太大用,學會「反擊」才最有效
    每次出現校園暴力的時候,都會引起這樣一個話題:當自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應該如何做?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告訴老師或者家長,讓大人去解決。但對此,李玫瑾教授的選擇卻不一樣,她選擇讓孩子打回去。她的孫女就曾經在幼兒園中遭受過其他小朋友的欺負,那個男孩讓她的頭磕了一個包,當孫女把這件事情告訴她時,李玫瑾教授告訴她,倘若那個男孩下次再這樣,就揪他的耳朵,兩隻一起拽,疼了他就會放手。
  • 吳鎮宇曝兒子遭校園暴力讓孩子打回去惹爭議,看公安部專家怎麼說
    吳鎮宇則告訴費曼男孩要勇敢,這個年齡你需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所以你需要打回去,你不可以欺負別人,但是也不能受別人的欺負。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有些想哭。逃跑和打回去可能是父母最容易告訴孩子的解決辦法吧!可校園暴力,哪有那麼容易逃得掉和打回去呢!
  • 秦昊談女兒被欺負落淚,孩子被欺負該怎麼應對?李玫瑾:教她反抗
    前段時間刷到了一個爭議還比較大的短視頻,是關於伊能靜和她老公秦昊參加的一個綜藝節目,在節目中秦昊提起他女兒在學校裡被欺負的事,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他說「我女兒真的是一個很善良的女孩,喜歡和別人交朋友但膽子又小,每次被人拒絕的時候她的表情真的讓我很心疼」。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霍思燕給出答案,解決方案走紅值得學習
    在校園裡被欺負、霸凌,想必就是我們很擔心的各種問題中的一種!而這個話題,也一直是家長們非常關注的話題,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到底該怎麼辦?是忍受還是打回去,一直都有爭論。李玫瑾教授,曾在《開講啦》節目中,支撐:打回去大家都知道李玫瑾老師,她是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