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怎麼辦?是讓孩子忍氣吞聲?還是教孩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父母替代孩子打回去……
相信不少家長,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都非常頭疼。
有人覺得,小孩子小打小鬧很正常,沒啥大事就算了吧。也有人覺得,一定要打回去,憑什麼自家孩子白白受欺負,不打回去就是在縱容犯罪。
孩子被打,該不該打回去?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讓犯錯的孩子得到教訓
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分享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例子,孫女一次在學校,就被一個小男孩抱起來摔在了地上,家人得知此事後,李教授就告訴孫女,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你可以揪住對方的耳朵,直到他放手為止。
如果動手打人,總是欺負別人的孩子,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懲罰,就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別人。
二:勇敢反擊保護自己
很多家長為了省事,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看到孩子被欺負,甚至還安慰自己和孩子道:「吃虧是福」做人要」懂得忍讓「,導致很多孩子被欺負後,默默忍受,內心非常委屈。
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軟弱,不懂得自我保護,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不去欺負別的小朋友,但也要讓孩子明白被別人欺負了,不要忍氣吞聲,要勇敢地反擊,保護自己,這樣別人才不敢隨意招惹你。
三:加強鍛鍊形成氣場
上學的時候總有一種孩子容易被人欺負,體質弱的逆來順受的孩子都不具優勢,孩子從小就應該注意鍛鍊身體,給自己一個健壯的體魄,讓孩子能夠保護自己。
畢竟有些孩子被打後不知道還手,也不敢還手,一味地忍讓,給別人一種很好欺負的感覺,更容易被人欺負。而孩子被打之後打回去,這樣能讓對方明白他(她)是不好欺負的,慢慢的孩子也會產生自己的氣場。當然孩子打回去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分寸。
其實,除了受欺負之外,孩子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尤其是小學生,這個時期的孩子第一次邁入小型社會中,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比如,怎麼和同學相處,被老師批評了怎麼辦?上課回答問題緊張怎麼辦……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疏解孩子的心理問題,我建議給孩子看看這套《小學生心理學漫畫》,這是一套小禾心理研究所專門為6-12歲,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而編寫的一套心理學漫畫。
我當時覺得這套書不錯,就拿來給我家孩子看,沒想到平時五分鐘都坐不住的他竟然安安靜靜地看了半小時。看完之後還跟我說,書裡說的事情他也經常遇到。
這套書一共6冊,包括社交力、自信力、積極力、情緒自控力、自助力、幽默力6個方面,幾乎涵蓋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會出現的心理問題。
心理專家為了幫助孩子理解,將所有的問題都放在了孩子最熟悉的日常裡面,用漫畫代替大段文字,一步步引導孩子怎麼去適應和改變。讓孩子看了不會覺得自己被說教,而是會感覺「原來我還可以這麼做」。將被動教育變成主動學習,這是這套書最吸引我的地方。
這套書的作者團隊是小禾心理研究所,裡面聚集了權威的心理學、教育學專家,其中包括中科院博士、清華大學教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保證了書裡知識的專業度。
如果你對孩子的心理問題束手無策,在教育上沒有頭緒,一定要去看看這套《小學生心理學漫畫》,粉絲專享福利,點擊下面連結領取20元優惠券再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