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後,該不該教他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

2020-12-23 家長必讀

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怎麼辦?是讓孩子忍氣吞聲?還是教孩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父母替代孩子打回去……

相信不少家長,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都非常頭疼。

有人覺得,小孩子小打小鬧很正常,沒啥大事就算了吧。也有人覺得,一定要打回去,憑什麼自家孩子白白受欺負,不打回去就是在縱容犯罪。

孩子被打,該不該打回去?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讓犯錯的孩子得到教訓

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分享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例子,孫女一次在學校,就被一個小男孩抱起來摔在了地上,家人得知此事後,李教授就告訴孫女,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你可以揪住對方的耳朵,直到他放手為止。

如果動手打人,總是欺負別人的孩子,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懲罰,就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別人。

二:勇敢反擊保護自己

很多家長為了省事,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看到孩子被欺負,甚至還安慰自己和孩子道:「吃虧是福」做人要」懂得忍讓「,導致很多孩子被欺負後,默默忍受,內心非常委屈。

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軟弱,不懂得自我保護,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不去欺負別的小朋友,但也要讓孩子明白被別人欺負了,不要忍氣吞聲,要勇敢地反擊,保護自己,這樣別人才不敢隨意招惹你。

三:加強鍛鍊形成氣場

上學的時候總有一種孩子容易被人欺負,體質弱的逆來順受的孩子都不具優勢,孩子從小就應該注意鍛鍊身體,給自己一個健壯的體魄,讓孩子能夠保護自己。

畢竟有些孩子被打後不知道還手,也不敢還手,一味地忍讓,給別人一種很好欺負的感覺,更容易被人欺負。而孩子被打之後打回去,這樣能讓對方明白他(她)是不好欺負的,慢慢的孩子也會產生自己的氣場。當然孩子打回去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分寸。

其實,除了受欺負之外,孩子還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尤其是小學生,這個時期的孩子第一次邁入小型社會中,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比如,怎麼和同學相處,被老師批評了怎麼辦?上課回答問題緊張怎麼辦……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疏解孩子的心理問題,我建議給孩子看看這套《小學生心理學漫畫》,這是一套小禾心理研究所專門為6-12歲,正在上小學的孩子而編寫的一套心理學漫畫。

我當時覺得這套書不錯,就拿來給我家孩子看,沒想到平時五分鐘都坐不住的他竟然安安靜靜地看了半小時。看完之後還跟我說,書裡說的事情他也經常遇到。

這套書一共6冊,包括社交力、自信力、積極力、情緒自控力、自助力、幽默力6個方面,幾乎涵蓋了孩子整個小學階段會出現的心理問題。

心理專家為了幫助孩子理解,將所有的問題都放在了孩子最熟悉的日常裡面,用漫畫代替大段文字,一步步引導孩子怎麼去適應和改變。讓孩子看了不會覺得自己被說教,而是會感覺「原來我還可以這麼做」。將被動教育變成主動學習,這是這套書最吸引我的地方。

這套書的作者團隊是小禾心理研究所,裡面聚集了權威的心理學、教育學專家,其中包括中科院博士、清華大學教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保證了書裡知識的專業度。

如果你對孩子的心理問題束手無策,在教育上沒有頭緒,一定要去看看這套《小學生心理學漫畫》,粉絲專享福利,點擊下面連結領取20元優惠券再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欺負,你還在教他「告訴老師」?李玫瑾教授:打回去
    我想找家長其實和趙老師是一個效果,都是管不了那麼多,只有孩子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才是真正的解決。這個事兒,讓我一直非常苦惱,直到在看《開講了》這檔節目的時候,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給了我答案。在節目中,被問及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
  • 孩子在校被打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說打回去!不要認為這是錯的
    孩子在校被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說打回去!不要認為這是錯的。對的,反擊回去。一好友給我發信息,「兄弟你在學校工作,請教個問題:孩子在校被欺負、被打了,怎麼辦?」我苦笑,我一幹後勤的,哪裡知道這個喲。不過,我可以問問學校裡的教授、老師們。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打回去,我支持!」
    一味的退讓只會助長「施暴者」的囂張氣焰,讓他們更加的變本加厲,覺得孩子好欺負。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告訴家長:「孩子要有不傷人的教養,但也有不被傷害的氣場。」「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說『我同學欺負我,他們打我』,你會不會跟他說『打回去孩子,我支持你』呢?」李玫瑾教授堅定地回答:「打回去,我支持!」
  • 孩子被打了怎麼辦?李玫瑾:不僅要打回去,高情商父母還要這樣做
    因為礙於明星的身份,怕傳言說他們仗勢欺人,所以孩子受欺負了都要忍著。在普通的家庭中,媽媽一定會說:「為什麼不打回去?」事後霍思燕與老師聯繫,老師說孩子打打鬧鬧正常,霍思燕說:「那我會考慮給孩子換個幼兒園,惹不起我們躲得起。」
  • 孩子被欺負了,該不該教他打回去?
    你看,小孩子欺負人,就是這麼不講道理,你沒礙著他,他卻偏要找你的事。 孩子被欺負了,該怎麼辦,要不要打回去?一直是一個讓人糾結的問題:教他打回去,怕以暴制暴,事情鬧大了不好辦;不讓他打回去吧,孩子心裡委屈,做父母的心裡更是難受。
  • 女兒被欺負秦昊難過氣哭,孩子被打後怎麼辦?李玫瑾:打回去
    孩子被欺負該不該打回去?打不過怎麼辦?文/育兒日記360(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伊能靜和秦昊以及婆婆,就小米粒被同學欺負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秦昊因女兒遭遇暴力而落淚,要替女兒討回公道,被秦昊媽媽激烈聲討。
  • 李玫瑾教授:孩子有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要打,6歲後很難改正
    就連李玫瑾教授認可,孩子該打就要打,李玫瑾教授的意思是:人在成長過程中要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還有敬和畏,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才是真的保護他。李玫瑾教授:孩子有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要打,6歲後很難改正3-6歲孩子對事物認識和理解能力增強,有了自我意識,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段時間內,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教育,就會影響到孩子性格養成。
  • 孩子被欺凌怎麼辦?李玫瑾:不僅要打回去,高段位父母還會這樣做
    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孩子被霸凌後,有的孩子變得軟弱,而有的孩子或許因為求助無門,而踏上了霸凌者之路,他或許對這個世界有新的認知,比如若肉強食。
  •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你還教「告訴老師」?李玫瑾教授說要這樣做!
    費曼在學校時,多次受其他孩子騷擾,有一次甚至被揍得鼻青臉腫。孩子被揍後,媽媽非常心疼,並告訴他道,「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逃走。」不過,費曼的爸爸吳鎮宇卻堅定地表示:「男孩子要勇敢,要學會保護自己,一定要打回去。」
  •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建議:肯定要打回去
    家長總在教育孩子要成為一個懂禮貌的人,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大多都停留在良好的行為舉止上,當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怎麼辦?很多家長會讓孩子忍耐,但李玫瑾教授建議:肯定要打回去!
  • 打孩子不被提倡?李玫瑾教授一席話,讓很多家長自慚形穢
    不過在物業群裡卻炸了鍋,大家紛紛譴責家長不好好管教娃,但是家長卻在群裡發來了打孩子的相片。於是這篇帖子引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很多網友覺得不該打孩子,但是有很多人支持父母的行為,孩子該打就要打,不打他,以後還不知道做出什麼事。
  • 李玫瑾教授:孩子這三種行為,一定要打
    打不打孩子?這真是個問題。家長讀的書越多,知道的越多,反而在帶起孩子時候的束手束腳,打重了,怕有心理陰影,不打,又怕壞習慣無限延伸。那到底打不打呢。李玫瑾教授說,這三種孩子,必須打。1,愛撒謊的孩子。關於這點,曾經有人說過,愛撒謊的孩子很聰明,確實,他們腦袋轉的很快。但是,撒謊也分很多級別。
  • 孩子被人欺負挨了打怎麼辦?心理學專家:一定要讓他打回去!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在被問到:「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嗎?」 李玫瑾毫不猶豫地說:「一定要打回去。」 廣東六一兒童醫院心理專家指出:因為一個帶著肉體的疼痛和心靈的屈辱感一直生活下去的孩子,會成為一個真正軟弱的人。
  • 李玫瑾教授:父母進步是孩子進步的前提,不打不罵就讓孩子服!
    02家庭教育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位農夫得到一塊玉,想把它打磨雕刻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鋤頭就像我的一個朋友,家裡生活條件一般,他們夫妻二人自己平時省吃儉用,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可他們的孩子長大之後,不僅沒有感恩,反倒還怪父母沒本事,不能給他安排好工作。這樣教育出的孩子在生活中習慣了吃「獨食」,長此以往會變得自私,遇事只考慮自己,真會寒了父母的心。
  • 李玫瑾:當孩子有「以下」行為,該打就得打,6歲後很難改正
    ——— ——— · The Beginning · ——— ——— 當孩子犯錯,家長該打就得打 現如今年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再也沒有父輩那樣的脾氣,大多數家長更願意「以德服人」,而不是「棍棒教育」。
  • 孩子犯錯該打嗎?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讓他們懂得敬和畏
    雖然高空落下的啤酒瓶並未傷到人,但父母發現孩子的不當行為後,並沒有偏袒孩子,而是對孩子實行「棍棒教育」,並在業主群做檢討,向業主們公開道歉。這對父母不包庇、不溺愛、適時教育孩子的做法,得到網友們的一致稱讚,紛紛表示熊孩子犯錯就該懲罰,不然以後可能會闖大禍。
  • 孩子經常被人欺負怎麼辦?老師建議「打回去」,專家也認可這種做法
    我常常思考這個問題,一方面對於校園欺凌恨之入骨,一個方面又想息事寧人,但是如果這件事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還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直到有一天,我聽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的講座,才堅定了我的認識:讓孩子打回去!李玫瑾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她曾經讓她的外孫女用這種方式,解決了被欺負的問題。
  • 吳鎮宇曝兒子遭校園暴力讓孩子打回去惹爭議,看公安部專家怎麼說
    最近在看陳慧珊主持的《放學後》,吳鎮宇在節目中說他的兒子費曼有一次遭受到校園暴力,面部都被打得淤青了。原來校園暴力這件事情,可能誰都逃不掉!孩子受傷做父母的都心疼,吳鎮宇的妻子告訴費曼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要趕快逃跑,保證自己的安全。
  • 孩子在校被欺負,你還在教「告訴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的
    熟悉李玫瑾教授的家長都知道,她除了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還在育兒領域,有獨特的育兒觀。李玫瑾教授就曾經在《開講了》回答過這個問題:孩子被欺負了,被打了該怎麼辦?。李玫瑾認為,家長應該提前教會孩子自我保護,防止被其他人欺負。
  • 李玫瑾坦言:發現孩子有這4種舉止,該打就打!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後松,無效的教育是先松後嚴。李玫瑾教授在談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時,曾講道: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有兒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李玫瑾教授舉過這樣兩個對比的例子,也很貼切:「男孩三四歲跟你鬧,這孩子鬧吧,他能怎麼跟你鬧?大不了在地下打滾。但是等他十四歲了,這個孩子還會跟你鬧,他會怎麼跟你鬧?第一,他離家出走;第二,他跳樓自殺,還有服毒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