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孔雀魚的飼養一直都有兩種聲音,一種是說孔雀魚難養的,自己基本沒養活過,買一波養死一波。另外一種聲音是覺得孔雀魚特別好養,根本無需特殊對待,養幾個月就能輕鬆爆缸,身邊朋友同事養的孔雀魚都是自己家裡繁殖出來的後代。
那麼孔雀魚到底好不好養呢?
孔雀魚通常會被當成練手魚,其實這裡是存在一定誤區。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孔雀魚的一些誤區。
孔雀魚種類繁多,而每一種的飼養難度也不盡相同,品系孔雀魚和雜袍孔雀魚的飼養難度差距是很大的。所以在對比難度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品種因素,而不能以偏概全。
建議新手或者是養死過孔雀魚的「老司機」,可以試著先從雜袍孔雀魚養起。先易後難,等到熟悉了孔雀魚的習性,積累經驗後再往品系孔雀魚發展。
有人會說我養的就是雜袍孔雀魚啊,可還是養不活。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說過,千萬不怕死魚,怕的是不知道魚是怎麼死的。很多時候魚死掉的責任其實都在我們自己身上,你可以根據下文對號入座。
最常見的錯誤習慣是不合理的混養,品種、習性、個體大小都不同的魚卻被你混養在一起。這種環境下性情溫和、尾巴碩大、遊速較慢的孔雀魚,首當其衝會被其他魚攻擊。大家可以根據這篇文章來避免這種情況注意這幾種魚千萬不能和孔雀魚混養,不聽我的你只能拍大腿
排在第二位的是新魚到家後不過水就直接把魚倒進魚缸中。水質和水溫的急劇變化對魚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更不要說是在應激情況下。買魚時所帶的水切記不要倒進魚缸,非常容易造成原缸魚生病。其實這些我往期也有寫過,這裡不做贅述。
第三個造成孔雀魚死亡的常見原因是,器材使用不當,這種情況多數發生在一些飼養過大型觀賞魚的朋友身上。由於之前缸裡養的是一些中大型的觀賞魚,所用設備的功率都比較大,如果不做調整直接用來飼養孔雀魚,最後常見的結果就是孔雀魚被吸死在水泵進水口處。大功率的造浪泵和三合一過濾泵造成公魚尾鰭開裂、焼尾也比較常見。
第四個普遍存在的錯誤習慣是亂下藥。很多人習慣在新魚入缸前、換水後往水中下鹽,且不說這樣做有沒有真實的作用,單是下鹽比例就是個問題,每個人都不一樣,全憑自己以往的經驗。而下藥更是亂來一氣,對症下藥這是所有生物通用準則。可是很多孔雀魚往往不是病死,而是被藥毒死的。
第五個錯誤習慣換水過急,造成水溫的急劇波動。不管是冷水魚還是熱帶魚對於水溫的急劇變化都是不能適應得,很容易感冒從而造成死魚情況的發生。
第六個錯誤習慣是投食過早過多,新魚入缸後應保持昏暗的光線,不去驚擾它們。更不要著急投餵魚食,應該在其適應環境,做完檢疫後再開始投喂。一開始投餵的量要少,後續慢慢加量。
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希望大家看過這篇文章,也能夠將孔雀魚輕鬆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