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灣香港水域強制引航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2020-12-14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

「通江達海、水運發達、高度開放、宜居宜業,決定了航運業是大灣區發展的命脈所在。」

日前,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進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全面深化內地與港澳海事管理機構交流合作,逐步實現資源共享、標準互認、執法互助的合作共贏新格局,有力推動大灣區航運協調發展。

《意見》圍繞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海事協同合作機制、加強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積極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航運綠色發展、持續提升水上應急搜救能力、助力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航運發展環境、堅持輻射帶動區域協同發展、保障措施等七方面部署24條具體舉措。

主要內容

一是將港澳船舶按照國內航行船舶管理。此前,港澳航線船舶一直參照國際航行船舶的管理模式,在進出內地口岸時,需要辦理進出口岸手續。《意見》提出,優化對大灣區內地航行港澳船舶的安全管理,將在大灣區內進出港並航行於粵港澳之間的三類船舶港澳籍船舶、內地運輸船舶、大灣區船籍港內地非運輸船舶按照各自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規進行管理,進出內地港口時按照國內航線實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全面提升大灣區水上通行效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以外的其他事項,按照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二是推動大灣區引航互認合作。《意見》提出,「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大鵬灣水域引航員資質互認和促進該區水域一次引航」。《意見》對進出粵港澳大灣區內某一港口但需航經其他地區水域的船舶,推動實施引航豁免,期望有效解決大鵬灣香港水域強制引航問題,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航運便利性,降低航運成本,促進航運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三是推動內地與港澳三地共同舉辦「大灣區海事節」,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促進大灣區多元文化交流合作。

出臺背景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國家戰略。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旨在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推進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在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海港樞紐,推進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規劃建設,建設世界一流港口,也是我國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依託。

從發展定位上看,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地理區位優勢,航運業成為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需要粵港澳海事管理機構協同合作保障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促進航運安全綠色發展。服務大灣區建設,對海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給海事發展的提供了歷史新機遇。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要求,更好的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事部門主動融入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我部制定了《意見》。

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意見》提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粵港澳海事管理機構協同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卓越的海事服務。

《意見》明確,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協同發展,船舶汙染防治能力明顯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多元共治格局基本形成,粵港澳海事管理機構合作機制有序運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便捷,航運要素高效流動,粵港澳海事管理機構合作機制高效運行,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船舶汙染防治能力達到國際一流,全面建成海事服務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海事改革開放創新發展試驗區、海事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主要任務

為切實履行好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職責,《意見》重點圍繞促進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治理能力,持續深化粵港澳海事管理機構協同合作,《意見》始終堅持從以下幾方面著力:

一是加強海事管理領域合作,落實內地與港澳更緊密合作。《意見》著重發揮海事專業特點和優勢,重點在航海海事文化交流、水上應急搜救、航海保障等航海領域,先行先試構建大灣區協同發展機制,為粵港澳大灣區海事行政管理機構的協同合作開展有益探索,為「一國兩制」事業發展作出交通海事貢獻。

二是助力航運要素聚集,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意見》注重提升大灣區海事服務效能,優化大灣區內國內航行港澳船舶海事管理模式,促進大灣區船舶高效便捷流動,促進大灣區物流便捷流通,服務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支持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促進國際交通物流樞紐建設。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提升水上應急搜救能力,保障大灣區水上人命和財產安全。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對標國際標準實施的船舶汙染防治措施,建設藍色清潔大灣區。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海上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澳門國際休閒旅遊中心建設,提高大灣區民眾生活便利水平,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四是聚焦服務大灣區發展,提升海事治理能力。服務大灣區發展對海事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是推動海事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意見》在海事服務水平、能力和技術需求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和優化,以期進一步提升海事安全管理和服務能力水平,努力推進海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意見》從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海事協同合作、加強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積極促進航運綠色發展、持續提升水上應急搜救能力、助力優化航運發展環境、堅持輻射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等六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措施。

一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海事協同合作機制。包括建立健全粵港澳海事合作機制、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多元文化交流、全面共享粵港澳海事管理信息、推動粵港澳海事管理和技術標準協同互認等4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二是加強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包括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積極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船舶高效便捷流動、推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水上公共運輸基礎設施水平、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航海保障科技水平、全面創新粵港澳大灣區海事信用管理機制等5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三是積極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航運綠色發展。包括全面加強船舶汙染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建設、有效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水域綜合汙染應急能力建設等2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四是持續提升水上應急搜救能力。包括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水上應急搜救合作機制、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水上應急搜救能力等2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五是助力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航運發展環境。包括全面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海事服務效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航運產業要素聚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海上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漁業可持續發展等5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六是堅持輻射帶動區域協同發展。包括支持粵港澳合作發展建設、推動珠江-西江經濟帶航運高質量發展等2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保障措施

為保障《意見》有效實施,《意見》明確了四條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為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二是做好規劃對接,對接落實好國家戰略規劃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項目。三是開展先行先試,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將可複製經驗在粵港澳大灣區推廣運用。四是加強實施管理,提升海事服務大灣區發展的社會影響力。

猜你想看

廣東省發改委回應深圳中山融合發展問題

最新!粵港澳三地恢復通關事宜又有新進展!

來源 | 交通運輸部

責編 | 陳育柱

編輯 | 翁彬婷

好消息

人民廣東

微信公號已開通

不想錯過廣東省

最新資訊的朋友們

▼▼

相關焦點

  •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關於開展大鵬灣引航補貼申報工作的通知--2020年...
    各有關企業:  為助力深圳國際中轉港建設,提升港口營商環境,經深圳市人民政府同意,決定開展大鵬灣海域引航補貼申報工作。  二、補貼對象  2020年1月1日起,在大鵬灣海域被「二次引航」的靠泊深圳港的船舶。
  • 港澳臺及海外統一戰線工作(六):香港問題的由來及解決
    1898年6月,英國強迫消政府籤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沙頭角海至深圳灣最短距離直線以南、界限街以北廣大地區,附近大小島的235個以及大鵬灣、深圳灣水域租予英國,租期99年。至此,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地區)這顆「東方明珠」完全落入了英國殖民者的魔掌。
  • 引航數據顯示2020年長江經濟帶內外貿活躍
    新華社南京1月8日電(記者楊紹功)記者從長江引航中心獲悉,2020年該中心共引領中外船舶61748艘次,連續4年突破6萬艘次。引航船舶載貨量4.52億噸,同比增長5.3%,其中,國際航線船舶載貨量3.67億噸,增長7.3%。外國籍船舶進入中國港口水域須強制引航,長江引航數據成為反映長江經濟帶經濟活力的一個重要微觀指標。
  • 深圳大鵬灣帆船攻略
    「賽場」觀光  目的地:深圳大鵬灣大鵬灣海面開闊,水域平靜  帆船運動適合在開闊的海面進行,而位於深圳東港東南約2.5公裡處的大鵬灣特別適合這項體育項目。據悉,力裡溪和林邊溪由上遊攜帶泥沙入海,經海流、季風漂送形成「砂嘴」———南平半島,再圍堵而成一面積約500餘公頃,形狀如囊的廣大的瀉湖,水域相對風平浪靜,自然生態豐富,全年氣候溫暖、日照充足。  「賽事」直擊  ◎出場「選手」:鍾教練,深圳X 1沙灘俱樂部專業教練。
  • 屏東大鵬灣路跑 9000人體驗與美的距離
    ZEPRO RUN全臺半程馬拉松28日在大鵬灣開跑,9000名跑友體驗「我們與美的距離」。(謝佳潾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曾是路跑熱點的大鵬灣敵不過各地馬拉松賽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2、3年來報名人數從萬餘人跌至2、3000人,不過仍有私人企業看好這裡,大力宣傳,28日近9000名跑友齊聚大鵬灣,用跑步體驗「我們與美的距離」。
  • 長江引航中心:護航「水上文明」
    「這艘輪船是今年長江引航中心引航的第6萬艘船舶。」日前,長江引航中心江陰引航站的高級引航員袁衛軍把英國籍「沃德」輪從上海引領進江陰港,他告訴記者,「第6萬艘船舶的順利進港意味著,引航員們克服疫情影響,以文明、高效、安全的引航服務,暢通了雙循環的主動脈。
  • 深圳大鵬灣,藏著深圳不為人知的一面……
    那他一定沒來過大鵬灣,沒看過湛藍的海水、寧靜的港灣、潔白的沙灘……這是深圳溫柔的一面,也是深圳不為人知的一面。大鵬灣位於香港和深圳之間,海灣的中央為香港大埔區的東平洲。雖然如今歲月靜好,但其實這裡還有一段屈辱的歷史。清光緒二十四年,深圳河以南的新界區域被租借給英國,大鵬灣淪為了英國殖民地。如今回到祖國的懷抱,粵港共用這片海灣。
  • 900萬尾魚蝦苗「安家」大鵬灣,鹽田港集團連續十二年開展增殖放流...
    碧海、清空、流雲,即將被放流入海的魚蝦寶寶們雀躍入水……6月12日,鹽田港集團在大鵬灣海域舉行第十二屆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活動共投放900萬尾魚蝦苗,以實際行動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修復水域生態環境。據了解,在港口建設發展中難免影響魚蝦生長,增殖放流的生態效益顯著,對改善水域生態環境、恢復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增殖放流活動現場。
  • 《強制執行法》立法背景下切實解決執行難若干重要問題探析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縱觀各國治理實踐,如果社會治理跟不上經濟發展步伐,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不僅經濟發展難以為繼,整個社會也可能陷入動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切實解決執行難,制定強制執行法。」
  • 深圳大鵬灣入選全國三大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張波介紹了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工作思路; 由生態環境部在全國遴選的四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候選單位和三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候選單位,分別介紹了美麗河湖、 美麗海灣建設的工作成效,深圳大鵬灣獲得入選全國三大美麗海灣優秀案例之一的榮譽。
  • 香港在大鵬灣海域實施二次引航的惡果
    2、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水運報)」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香港警方接廣東公安廳回復:在距香港水域26海裡截獲非法越境快艇
    香港警方9月26日晚發布新聞公報,公布了「12名香港疑犯涉嫌非法偷渡入境內地」一案的最新進展,表示警方正按照是否有人組織及策劃跨境犯罪的方向調查該案件。香港警務處官網截圖新聞公報中說,就12名香港疑犯涉嫌非法偷渡入境內地的案件,警方昨日(9月25日)接獲廣東省公安廳回復,指廣東海警局於8月23日上午9時許,在其管轄海域內查獲一艘涉嫌非法越境船隻,海警人員登船後發現12名港人,有關人士涉嫌犯「偷越國(邊)境罪」被依法拘捕。
  • 江蘇沿江主要港口引航船舶總數已恢復至去年同期九成左右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從長江引航中心了解到,今年一季度,長江引航中心共引領中外船舶13726艘次,引航船舶總噸2.67億,引航裡程173.9萬公裡,引航船舶載運貨物9983萬噸。長江引航數據顯示,江蘇沿江主要港口進出港引航船舶總數已逐漸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成左右,受船舶大型化趨勢的積極影響,引航船舶載運貨物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江蘇鎮江、張家港和南通3個港口的引航船舶數量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外貿貨物運輸的90%需要通過水運實現,而引航是實現整個水上物流形成閉環的關鍵一環,也是「最後一公裡」。
  • 20多年前被宣告野外滅絕的唐魚和瀕危異鱲驚現大鵬灣流域
    原標題大鵬灣流域發現20多年前被宣告野外滅絕的唐魚和瀕危異鱲深圳安棲兩瀕危魚類種群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對相關生境加強保護,減少人為幹擾和對動物棲息地的破壞>深圳晚報2020年4月27日訊 日前,深晚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去年8月,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專家在大鵬灣流域開展水生態監測工作,發現與眾不同的魚類。
  • 香港新增確診再破百 專家稱防控遺留問題仍未解決
    香港新增確診再破百 專家稱防控遺留問題仍未解決 2020-12-04 20:36:46 專家稱防控遺留問題仍未解決  中新社香港12月4日電 (記者 史冰筠)香港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4日新增確診病例再破百。
  • 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媒體座談會,深圳大鵬灣入選全國三大美麗海灣...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張波主持了會議,並介紹了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工作思路;由生態環境部在全國遴選的四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候選單位和三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候選單位,分別介紹了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的工作成效,深圳大鵬灣獲得入選全國三大美麗海灣優秀案例之一的榮譽。
  • 21歲香港後腰戴偉浚很聰明,拒絕香港隊徵召,有望得到李鐵認可
    21歲香港後腰戴偉浚很聰明,拒絕香港隊徵召,有望得到李鐵認可今天傳來一則有關世界足壇亞洲傳統勁旅中國男足的好消息,那就是非常熟悉中國足球的深圳佳兆業助理教練馬達洛尼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 他表示要推薦中國香港的小將戴偉浚給李鐵,希望他能夠為國家隊貢獻自己的力量。
  • 2018年第二屆大鵬灣杯(臺灣)SUP繞標競速賽 | 範森、李曉榮瓜分男子金牌
    500M充氣板決賽賽況大鵬灣杯前日落幕,臺灣範森和廣東的李曉榮瓜分硬板、充氣板的500M和5KM
  • 大鵬灣亮相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推介會
    大鵬灣風光迷人。會上,深圳大鵬灣被作為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進行推介。 此次座談會邀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13家新聞媒體的記者參加。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張波主持會議,並介紹了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工作思路:由生態環境部在全國遴選的四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候選單位和三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候選單位,分別介紹了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的工作成效。
  • 香港有望取消入境限制!韓國廉航申請中國航線!
    馬來西亞航空恢復國際連接 馬來西亞航空在官網更新了7月份的國際航班計劃,其中包括中國的航班,從吉隆坡飛往香港、廣州、臺北。其中香港保持每周2班,廣州/臺北保持每周1班。從6月24日開始, 復飛與香港之間的航班 ,每周2班。此外,飛往芝加哥和華盛頓的航班將在6月19日恢復,飛往洛杉磯的航班將在6月24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