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百踏披衾平,泥潭鏗鏘鐵步徵:JNR推出黃河三角洲系列專欄

2021-02-08 自然資源學報

黃河三角洲溼地是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廣闊、最完善、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的形成、發育和演化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雙重驅動,為了促進黃河三角洲溼地的保護、維護溼地生態系統健康和提升其生態服務功能,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等單位在黃河口開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最終在《自然資源學報》2019年第12期和2020年第2期以專欄形式發表(其中2019年12期刊文10篇,2020年第2期刊文5篇)。

採集黃河三角洲典型自然溼地和人為建設幹擾溼地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剖面樣品,並進行實驗室測定,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非參數檢驗、聚類分析等方法,對土壤剖面含鹽量及理化性 狀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由陸向海溼地土壤從輕度鹽漬化向鹽土過渡,鹽分剖面特徵受人為活動影響顯著,同時人為影響因植被類型而異。總體而言,人為幹擾溼地土壤鹽漬化程度高於自然溼地。土壤鹽分剖面類型可劃分為表聚型、震蕩型和均勻型三種,空間上由海向陸土壤鹽分剖面類型由表聚型、震蕩型向均勻型轉變。人為幹擾溼地中的檉柳群落和海灘裸地土壤鹽分表聚特徵明顯,屬於表聚型剖面,表聚係數為63%,均勻型剖面佔比最高,達到2/3。當地人為築壩修路等建設活動,通過直接阻斷或改變地形等方式削弱了溼地潮汐連通過程,改變土壤含水率、容重等屬性,可能成為影響鹽分剖面特徵的重要因素。通過閘閥調控、生態補水工程等水文連通恢復措施能夠改善溼地土壤鹽鹼化問題,進而推動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的可持續發展與管理。


黃河三角洲潮溝網絡分布的差異性導致水鹽條件和植被結構的異質性,從而使土壤有機碳、總氮含量存在顯著的時空變異特徵。土壤有機碳和全氮含量變化的總體特徵基本一致,表現為一級潮溝>三級潮溝>二級潮溝。各樣帶土壤有機碳、總氮含量在垂直潮溝方向上均表現出差異性變化特徵。水鹽條件變化會改變植物群落結構,從而影響土壤營養元素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徵。植物根系和凋落物的輸入顯著制約著土壤土壤碳、氮元素的含量,因此採樣帶土壤有機碳和總氮含量的峰值出現在高植被生物量區域。此外,降水量和土壤沉積侵蝕強度等也是影響土壤有機碳、總氮含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



濱海溼地鹽沼植被修復中的種子產品
製作過程及其有效性研究

本研究首次將種子產品技術引入濱海溼地修復領域,具體開展以下工作:以黃河三角洲鹽沼溼地的鹽地鹼蓬為修復物種研發了一種固態種子產品,並對該產品的有效性進行了初步的試驗研究。其作用原理如下:(1)通過吸、保水來緩解種子周圍的水鹽脅迫;(2)通過吸水、增重縮短種子的懸浮時間,加快種子的沉降、定植,從而增強種子抵擋濱海鹽沼周期性水動力幹擾的能力;(3)通過種子多粒團聚的促進作用和定植後緩釋營養來促進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成長。具體目標是:種子產品具有良好的抵抗水動力幹擾的能力,能夠有效地緩解種子定植微點位的水、鹽脅迫,促進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建立。



由於潮汐運動、潮灘地貌及其相互作用的複雜性,潮灘上的水文過程具有很高的變異性。除了高程梯度的影響,微地形、植被等因子也影響了潮灘的水文過程。因此,不同高程的鹽沼中呈現出不同的水文特徵,表現為不同的淹水頻率、水位和持續時間,進而對鹽沼植物的生長和分布格局產生影響。為了明晰濱海鹽沼水文過程對鹽沼植物定植的影響機制,本研究以黃河三角洲濱海鹽沼溼地為研究區,以中國北方分布最廣、最普遍的鹽生植物鹽地鹼蓬為研究對象,探討了不同水文特徵對其定植的影響,以期為鹽沼溼地的修復和保護提供支持。



黃河口濱海溼地水文連通對
大型底棲動物生物連通的影響


在野外的實地調查中,同的潮溝高程、斷面面積、流量以及理化性質等存在差異,並且越靠近源頭的潮溝水文連通性越高,對不同潮溝生境下的底棲動物進行採樣調查,調查結果表明越靠近源頭、水文連通性越高的潮溝,底棲動物的總密度越高,但是中等水文連通強度的潮溝,底棲動物的生物多樣性最高。並且不同種類的底棲動物的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多毛類和寡毛類在遠離源頭、水文連通弱的區域佔優勢,軟體動物在水文連通較強營養物質含量豐富的區域佔優勢,甲殼類在靠近源頭、水文連通最強的區域佔優勢。本文研究了從源頭到支流產生的潮溝縱向水文連通強度差異,對大型底棲動物群落分布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有助於深入了解溼地水文連通對生物連通的作用機制。



在野外的實地觀測以及紅外相機的捕捉畫面中,發現許多鳥類(如灰鶴、斑嘴鴨等)會時常出現在某些鹽地鹼蓬退化的 區域,通過鳥喙以及爪子刨坑來尋找地下底棲動物進行覓食活動,從而形成了許多凹陷的坑洞,進而改變了退化區域的微地形環境。相對於未受鳥類影響的退化區的平坦微地形,鳥類對凹坑微地形的營造則顯著改變了微環境中的理化特徵,主要表現為土壤鹽度和土壤硬度顯著降低,土壤含水率、有機碳含量、無機碳含量、總碳含量以及總氮含量顯著提高;另外,鳥類刨坑覓食營造的凹坑微地形還能夠有效截留鹽地鹼蓬的種子,並且能夠促進種子的萌發、幼苗的定植以及成株的存活,從而有效促進鹽地鹼蓬植被在退化區的恢復。

相關焦點

  • 報告文學《黃河入海千頃綠》講述黃河三角洲的生態故事
    為全面生動反映山東做好黃河三角洲保護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效,本報記者以黃河入海之地東營作為觀察樣本,深入採訪調研,推出此文。敬請關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萬裡黃河,從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奔流而下,蜿蜒5464公裡,從東營注入渤海。
  • 步履鏗鏘踏徵程
    步履鏗鏘踏徵程孟令波●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魄、 「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步履鏗鏘踏上新徵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魄、「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步履鏗鏘踏上新徵程、豪情萬丈建功新時代。歷史關鍵處,熱血寫春秋。回望「十三五」時期的奮進歷程,時代畫卷波瀾壯闊、氣勢恢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和特有優勢,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穩步推進,凝心聚力實施改革強軍戰略,把新時代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 黃河三角洲的鳥兒「話事人」
    新華社濟南12月7日電 題:黃河三角洲的鳥兒「話事人」  新華社記者吳書光  眼下的黃河三角洲碧空如洗、寒風凜冽,雖已過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但行走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 天鵝之戀——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見聞
    新華社濟南11月20日電 題:天鵝之戀——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見聞  新華社記者袁軍寶、吳書光  近年來,每到11月份,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成了候鳥的天堂。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奎濱說,隨著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這裡已成為東亞至澳大利西亞、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
  • 《涼州詞》首句應為「黃沙直上白雲間」而不是「黃河遠上白雲間」
    二、史上關於「黃河」和「黃沙」的爭論關於《涼州詞》的異文之爭,主要集中在「黃河」和「黃沙」。由於「遠上」和「直上」與前面的兩個字緊密相關,所以經常連在一起討論。雖然「黃河直上」也有幾處,但這種說法明顯悖於常理,所以討論通常是在「黃河遠上」和「黃沙直上」之間進行。
  • 黃河三角洲:飛鳥和耕地的「戰爭與和平」
    初秋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15.3萬公頃溼地內草木蔥蔥,百鳥雲集。
  • 時代美女 騷動黃河三角洲
    北京市政協第十二屆委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全國工商聯書畫院執行院長中國新仕女畫派創始人巴黎羅浮宮法國沙龍展金獎得主全國市長研修學院高研班導師中國畫院副院長人物畫研究室主任 人民大學薛林興藝術研修生導師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一、藝博會名稱黃河三角洲
  • 【抗疫專欄】鏗鏘玫瑰
    【抗疫專欄】鏗鏘玫瑰 2020-03-18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點報導」精耕鹽鹼地 服務黃河三角洲脫貧攻堅
    ,為黃河三角洲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繪出充滿希望的美麗畫卷。2009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黃河三角洲開發成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年12月,學校在當地成立黃河三角洲研究院。
  • 走進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乃馨 東營報導17日,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抖i東營」創作行動來到了美麗的黃河口生態旅遊區,走進了鳥類博物館。東方白鸛、黑嘴鷗、白鷺、大天鵝......在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博物館裡,1400餘件珍惜鳥類標本靜靜地陳列在這裡,置身其中,仿佛身在鳥類天堂。這裡是一本鳥類的百科全書,更是展示黃河三角洲生態建設及人與鳥類、自然和諧發展的標誌性場館。「頭一次見到這麼多種類的鳥,長見識了!」抖音達人張大膽開心熊說。
  • 大眾日報重磅推出8000字報告文學《黃河入海千頃綠》,講述黃河三角...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作出了加強黃河治理保護、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九曲黃河從山東入海。做好黃河三角洲保護工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囑託。地處黃河下遊,工作力爭上遊。山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落實「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要求,突出黃河三角洲保護,打造黃河流域生態建設先行區。
  • 「齊」心「魯」力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溼地生態補水量首次突破1...
    6月26日以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借勢黃河大流量過水的有利時機,科學調度、全力組織自然保護區生態補水工作。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東營市給予高度關注。補水期間,自然保護區與黃河河口管理局等部門單位建立協調聯動機制,每天溝通補水進展情況,及時解決上遊河段阻水等問題。
  • 濱州學院「碧水藍天」志願服務隊調查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
    該活動旨在以實地調查的方式,讓學生們了解黃河三角洲生物多樣性,樹立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黃河三角洲溼地生物多樣性調研 出徵儀式 劉文靜 攝8月8日下午,「碧水藍天」志願服務隊來到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在北京大學青年博士一路帶領下,老師對學生們進行了生物多樣性知識科普,將生物多樣性知識以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和學生們互動。
  • 關中風骨黃河魂,河山無恙浩氣存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筆下的黃河也正如他的詩歌一樣,狂放不羈,一瀉千裡。「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狂狷之氣正是黃河最鮮明的特徵,執著、堅韌、勇往直前!「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
  •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關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
    位於保護區涉海範圍實驗區內的613處油田生產設施,勝利油田已按照國家海洋局要求開展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組織編制了《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灘海油田開發工程現狀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已於2017年10月24日上報國家海洋局,待審查批覆備案。
  • 候鳥變「留鳥」 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在東營黃河三角洲築新家
    眼下的黃河三角洲碧空如洗、寒風凜冽,雖已過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但在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仍可見到像東方白鸛、黑嘴鷗等不少珍稀鳥類。
  • 南方有長三角,為何北方沒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兩條河有什麼不同
    南方有長三角,為何北方沒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兩條河有什麼不同,華夏大地幅員遼闊,其中兩大水系貫穿中國東西,並在河口形成大面積衝積平原,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自古以來就是富饒之地,時間進入現代,長江下遊城市集聚,形成了著名的長三角城市群,在另一個大水系的黃河河口,沒有出現如此體量的城市群的理由是什麼呢
  • 世界著名三角洲大盤點:哪條大河造陸功能最強 國內是黃河嗎?
    儘管它是最大的永久性凍土區的三角洲水系,大量的泥沙有規律地順流衝下來,沉積在三角洲地區,這就意味著三角洲處在不斷變化之中。有著複雜生態系統的奧裡諾科河三角洲,許多管道流入大西洋。部分地勢平坦,三角洲頂部至海的傾斜度為16.7米,多沼澤溼地。熱帶季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8℃,年降水量達2,000毫米。奧裡諾科河在三角洲分成多條汊流入海,主要支流有馬納莫河、馬卡雷奧河和格蘭德河等。10、尼羅河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是由尼羅河幹流進入埃及北部後在開羅附近散開匯入地中海形成的。
  • 【中國夢•黃河情】行走黃河看巨變 萬裡寫入胸懷間
    據史料記載,歷史上從先秦時期到1949年這2500多年裡,黃河下遊共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給沿岸的百姓帶來很多苦難。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中央的帶領下,中華兒女積極投身黃河治理,實現了70年無決口,20年不斷流,成績前所未有。  「抬頭是邙山,低頭是河灘。大風黃沙刮過來,光想埋住俺。」這是河南武陟人民勝利渠通水前,黃河下遊岸邊百姓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 勝利油田關停黃河三角洲溼地核心、緩衝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6日訊 為使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溼地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最近,勝利油田將位於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內的所有油田生產設施全部關停退出。如今,位於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的勝利油田墾東12海油陸採平臺和墾東701區塊都已被封閉,兩個區塊共關停油水井154個。據了解,這些區塊原油地質儲量高達2294萬噸,油水井原生產原油能力16萬噸,高峰期能達19萬噸。據估算,勝利油田總規劃300處油田生產設施的關停退出,將減少年產原油近30萬噸,按油價40美元每桶折算,年產值超過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