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北鎮撫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為何它的權力會那麼大?

2020-12-22 史官筆記

#大明風華#水至清則無魚,人太察則無謀,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

近日隨著明朝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大明風華》的熱播,讓一直不溫不火的明朝,屬實火了一把。劇中演員真實演繹,朱家父子的家長裡短,十分的接地氣。

劇中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仁宗朱高熾寬厚仁慈,漢王朱高煦野心蓬勃,卻有勇無謀。唯獨趙王朱高燧卻讓人感到異常的精明。相比漢王的狂野,趙王多了些細膩。這其實與趙王所在的工作地方,北鎮撫司有很大關係,那麼明朝政府機構中的北鎮撫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為何他的權力會如此的大?明朝皇帝又為何要設立北鎮撫司?

明朝中央集權

一明朝政府機構一覽

提到明朝的北鎮撫司,首先咱們先熟悉一下明朝時期的政府機構。明太祖朱元璋坐上皇帝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加強中央集權和強化君主專制,自古以來封建王朝主要以兩個對矛盾為主線,一君權和相權,二中央和地方。

明太祖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丞相設內閣,其意義就在於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皇帝手中權力變大了。但是與此同時帶來的是繁重的工作量,據調查朱元璋在廢除丞相後,政務上基本都是親力親為,平均每天要處理四百件事。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如果朱元璋每天睡六個小時,剩下十八個小時來處理政務,平均兩三分鐘就要為一件事做出決定。這是明朝政治體制與前面幾朝的不同之處,其餘的也有增設,但是基本框架不變

中央政府機構依舊是六部,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主要掌管官員的考核以及四品以下官員的任免。戶部,掌管國家財政,國庫。禮部,負責重要節日以及活動,例如貢舉、祭祀、典禮等。兵部,負責軍事上面的問題。刑部,主管刑法,工部負責工程建設。

大明風華朱高燧

在地方上還設有三司,分別是掌管民政的承宣布政使司,和負責刑獄的提刑按察使司,最後是統領軍政的都指揮使司。地方三司既分工明確,又相互制約。在此基礎之上,朱元璋還親率一套領導班子。

由他直接管轄,除了內閣,還有都察院、五軍都督府和一個神秘組織錦衣衛。都察院前身是御史臺,主要負責監察、彈劾及建議。同時又與刑部、大理寺並稱三法司。如果遇到特別重大的案件,案件會由這三個部門同時審理,全稱「三法司會審」。簡稱,「三司會審」。

明朝官員

其中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都是管理軍隊,都直接受皇帝統領,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的區別就是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無調兵權,兵部擁有調兵權卻無統兵權。這兩個部門相互節制卻不統屬。最後一個是明朝最神秘的組織錦衣衛。

錦衣衛開始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就是皇帝出行的儀仗隊。也就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舉旗子,抬轎子的人。但是後來朱元璋發現這些人非常好用,並且十分聽話。這才在洪武十五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為錦衣衛。

錦衣衛畫像

錦衣衛的設立標誌著明朝特務機構的開始,明朝時期錦衣衛除了保衛皇帝,巡查之外,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錦衣衛在明朝的地位可以說是相當的吃香,權力很大,因為他們可以直接繞過正規的司法部門,直接逮人。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北鎮撫司就是錦衣衛下屬的一個機構。

二北鎮撫司和南鎮撫司

錦衣衛屬下的鎮撫司,分為南北兩個。南鎮撫司專管本衛的法紀、軍紀。而北鎮撫司是明成祖朱棣時期專門設立的,主要管理皇帝欽定的案件,其中最大的便利之處就是北鎮撫司擁有自己監獄就是詔獄,北鎮撫司的人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司法機構。

錦衣衛飛魚服

執行範圍包括朝中大臣,皇親國戚。因為背後撐腰的是皇帝,所以人家底氣足,腰杆硬,最重要的是權力大。北鎮撫司為什麼會權力這麼大,因為北鎮撫司受命皇帝,如朕親臨。所以一旦被他們盯上了,就說明你在皇帝那裡掛號了。

南、北鎮撫司一共有多少人呢?在它們下面共五個衛所,統領他們官員稱為千戶、百戶、總旗、小旗。 還有就是普通的軍士稱為校尉、力士,也被稱為"緹騎"。這裡再普及一下明朝的軍隊編制,明朝的軍制是衛所制。編制主要分為小旗、總旗、百戶、千戶。小旗十人,總旗五十人,百戶就是按字面意思管一百個人,千戶就是大概一千一百個人。

錦衣衛劇照

五個小旗是一個總旗,兩個總旗是一個百戶,十個百戶是一個千戶。以此類推,最後五個千戶是一個衛,衛又稱作所,衛所制就是這麼來的。比如說在一個地方設置駐軍一個所就是一千一百人,設立一個天津衛大概駐軍就是五千六百人。錦衣衛的衛就是部隊的編制,理解來就是皇帝身邊的一支加強旅。

三北鎮撫司的權力

我們都知道明朝的錦衣衛是專門的特務機構,刑罰殘酷,讓百官生畏。但是錦衣衛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後期權力一度縮小,因為朱元璋發現有些錦衣衛借著權力不幹好事,依寵而嬌。明成祖朱棣時期又再一次啟用錦衣衛,並給予重權,同時下屬設立北鎮撫司。

朱棣畫像

朱棣命北鎮撫司專門管理詔獄,處理重要案件,等到了明憲宗時期,北鎮撫司的權力更加大了,直接向皇帝稟告,這時候的錦衣衛長官也不能干預。

我們都說錦衣衛是特務機構,其實並不準確,真正在負責特務任務的只是錦衣衛中的一小部分人,他們就是北鎮撫司的人名叫「緹騎」。關於明朝錦衣衛中誰在做特務工作。

明朝錦衣衛

王世貞的《錦衣志》提到,明憲宗成化年間,錦衣衛掌衛官統緹騎一百人,專門負責監察京師的不軌、亡命、盜奸、機密大事;巡捕官統緹騎二百人,專職捕賊。這些緹騎的來源主要是「大俠或賈人子」。

總之,在錦衣衛中誰掌握著北鎮撫司,誰就是錦衣衛的最高領導。明朝後期真正的特務機構其實只有東廠和西廠,錦衣衛最多算個陪襯。

那麼,說了這麼多北鎮撫司究竟在明朝屬於一個什麼樣機構呢?簡單的理解就是錦衣衛中的實力扛把子,組成人員都是錦衣衛精英中的精英。在明朝體制中最有名的是隊伍就是錦衣衛,而最有名的錦衣衛即為,北鎮撫司十三太保。

北鎮撫司權力在明朝嘉靖皇帝時期達到了最頂峰。我們都知道嘉靖帝曾二十餘年不上朝,但是天下卻盡在他的掌控之中。原因就是北鎮撫司的存在,北鎮撫司正是嘉靖皇帝在背後操縱全局的工具,可想而知北鎮撫司的權力有多大!

相關焦點

  • 明朝昭獄什麼樣,看看明朝目擊者的描述,讓你瑟瑟發抖
    但是具體昭獄什麼環境,有什麼招數,我們不清楚,但是我們可以藉助明朝當時目擊者的描述來看看它什麼樣。 先跟大家說說昭獄的由來,提到它就不得不提下另外的兩個熟悉的名字,錦衣衛與北鎮撫司。錦衣衛不用說了那是太祖朱元璋創立的,它的作用很多史料上都有記載。
  • 《錦衣之下》袁今夏為何對陸繹畢恭畢敬?六扇門與錦衣衛有大不同
    」明朝初期,太祖朱元璋設立拱衛司,後改為錦衣衛,專為皇帝收集情報、探查真相,負責糾察百官,不受其他司法機關的幹涉,可自行逮捕和審訊嫌犯,手段狠毒,明朝眾多官員喪命於錦衣衛之手。錦衣衛直接聽命於皇帝,輔助皇帝統領百官,分為南、北鎮撫司,職責不同,南鎮撫司負責本衛的法紀、軍紀,北鎮撫司專理皇帝欽定的案件。
  • 它與東廠有何區別?
    錦衣衛下設北鎮撫司和南鎮撫司。北鎮撫司的名號在《大明風華》中出現過無數次,它專門負責受理欽案,旗下還掌管著令人聞之色變的詔獄。北鎮撫司可以在自認為有必要的情況下逮捕任何嫌疑對象,並在詔獄中對其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均無權過問,所以錦衣衛中真正有權的部門就是北鎮撫司。
  • 導致明廷滅亡的錦衣衛是如何在明朝時期發展壯大的?
    在朱元璋稱帝大典的活動當中,朱元璋身邊一共站有兩個宿衛鎮撫和二十四名護衛,從名稱上看,宿衛鎮撫及其後面的護衛應該就是皇帝禁衛部隊的重要成員,在洪武三年六月成立親軍都尉府之前,明朝政府還是決定設立留守衛指揮使司,可見留守衛的前身是宿衛鎮撫司,宿衛鎮撫司的前身則是都鎮撫司。
  •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哪個更厲害?
    明朝四大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六扇門,它們哪個更厲害?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封建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由於明朝的開國者朱元璋出身寒微,從小經受了很多苦難。這些組織既神秘又獨特,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他們的存在,那麼他們到底是幹什麼的呢?錦衣衛分為南北鎮撫司,簡稱為南司北鎮,南鎮撫司是為錦衣衛內部的監察機構,主管錦衣衛內部的紀律法度,核查人員功過等,而北鎮撫司則是錦衣衛的真正執行機構,詔獄便是隸屬於北鎮撫司,錦衣衛的審訊、緝拿、行刑甚至是處決等全部由北鎮撫司負責。
  • 解碼明朝內閣與司禮監,兩個影響大明命運的神秘機構
    大家看有關明朝的小說或影視,有兩個名詞是經常出現的,就是內閣和司禮監,他們似乎都是明朝十分重要的機構,又似乎還彼此衝突和敵對,就好像明朝皇帝的左右兩隻手,同為皇帝服務幹活,有些時候又好像皇帝左右手中各執的矛和盾,互相攻擊也互相防禦。內閣和司禮監在明朝究竟是怎樣的機構呢?
  •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誰最厲害?都以為是東、西兩廠,其實並不是
    明朝的錦衣衛作為特務機構,想必很多人已經了解。但鮮有人知的是,除了錦衣衛之外,明朝還曾出現過三大特務機構。每當緹騎出動時,天下必會因此騷動。四大特務機構掌權時期,上至藩王宰相,下至普通百姓,幾乎都處於其監視之下。若是有人稍稍拂逆了他們的命令,就會面臨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
  • 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明朝四大神秘組織
    錦衣衛負責偵緝刑事的機構是南、北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專理皇帝欽定案件。其中北鎮撫司擁有自己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 4. 執掌廷杖。廷杖就是把觸怒皇帝的大臣拖出午門杖打。最早始於東漢明帝,明代成為制度。負責行刑的就是錦衣衛校尉,監刑的是司禮監太監。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認為錦衣衛有濫用職權,依勢作寵之態,下令將錦衣衛廢除。
  • 錦衣繹夏番外29:袁捕快厲害到都能自如進出北鎮撫司了
    「那我去外面找上官姐姐聊天,你做好就叫我」時間掐的剛剛好,今夏提著飯盒來到北鎮撫司門口的時候,恰好到午休時間,正當今夏在想要不要找個人進去傳話給陸繹時,門口的執守看著停住腳步的今夏,主動開口「袁姑娘,是來找陸大人的吧」因著北鎮撫司和詔獄的執守其實都是同為錦衣衛
  • 明朝皇帝為什麼要設置錦衣衛?
    錦衣衛下設置十七所、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以後兩者最為重要,其中「南理本衛刑名及軍匠,而北專治詔獄」。即南司負責管理刑名和軍籍,北司職責是專管詔獄,因此北司權勢要比南司大。1387年,朱元璋認為錦衣衛存在隨意任用手中權力的弊端,將它暫時廢除。明成祖即位後,為了使明政府國家機器高效運轉,又重新設置。此後,錦衣衛一直存在,直到1661年南明永曆帝時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使任子信被殺才正式被廢除。
  • 論明朝錦衣衛制度
    錦衣衛下設置十七所、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以後兩者最為重要,其中「南理本衛刑名及軍匠,而北專治詔獄」。即南司負責管理刑名和軍籍,北司職責是專管詔獄,因此北司權勢要比南司大。1387年,朱元璋認為錦衣衛存在隨意任用手中權力的弊端,將它暫時廢除。明成祖即位後,為了使明政府國家機器高效運轉,又重新設置。此後,錦衣衛一直存在,直到1661年南明永曆帝時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使任子信被殺才正式被廢除。
  • 明朝錦衣衛中,千戶、百戶、總旗分別是幾品官?能管多少人?
    錦衣衛是明朝的一個特殊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正式設立錦衣衛。雖然朱元璋一度廢除了錦衣衛,但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又恢復了錦衣衛這一機構。因此,在明朝200多年歷史中,錦衣衛自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登峰造極的明朝四大特務組織
    錦衣衛作為明朝特務機構,相信多數國人都知道,但在錦衣衛之外,明王朝曾有一段時間錦衣衛、東西廠、內行廠四大特務機構並存,緹騎四處,天下騷動。錦衣衛、東廠、西廠的簡稱,均為明朝特務組織,所執行的職務不盡相同。
  • 獄囚自斷手指,抗議鎮撫司關押!明代自創刑法之錦衣衛及鎮撫司獄
    明神宗大怒: 「御史雖被下毒,但身體並無大礙,而滿朝薦代為報復,還劫奪貢物。」 遂下敕,逮押滿朝薦,又令撫按護送梁永等人還京。 這是萬曆三十四年(公元 1606年)的事情。
  • 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
    雖然明代常以都督、都指揮使等官掌領錦衣衛,但從未授予錦衣衛以都指揮使司(都司)的地位,因此不能把錦衣衛等同於都司。 原標題: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原標題:明朝歷史解密: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的007嗎?
  • 明朝的大理寺,司禮監,東廠,西廠和錦衣衛都是幹什麼的
    大理寺與刑部和御史臺,並稱三法司。但大理寺正卿與刑部尚書和御史臺大夫職責各有不同。職能和權力都是最低的。明朝最為後世詬病的就是特務統治,而管理和統轄明朝特務機構的就是太監組成的東西二廠,這又延伸出明朝又一個弊病宦官幹政。而司禮監則是宦官群體裡面最高機構,明朝一個太監如果做到司禮監那真是太幸福了,最高峰了。
  • 明朝的東北統治機關,「奴兒幹都司」到底是幹嘛的?
    在現在官方發行的中國歷代疆域版圖中,明朝鼎盛時期的版圖形狀是很突兀的:由於蒙古殘餘勢力的影響,明朝在華北地區的疆域基本就是長城在往上延伸一部分,但是在東北地區,明王朝的疆域則劃得相當之大,而這一片,幾乎所有的地圖上都會標上五個字——「奴兒幹都司」!「奴兒幹都司」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呢?
  • 宗人府到底是個什麼機構?為何皇族一聽到它就聞風喪膽?
    宗人府這個機構,最早設立於明朝。當時是為了管理皇族宗室而設立的。朱元璋稱帝之後,把所有的國土,分封給所有的皇子,並且給他們極高的權力,各地的藩王都有軍隊。隨後宗人府管理的範圍越來越大,各地藩王讀什麼的書籍、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婚嫁喪娶等等事宜,都必須向宗人府報備。只有得到允許之後,才可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