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而不離,離而不散」來形容美國和歐洲國家的關係是最恰當不過的了,但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近幾年來,歐洲多國都有脫離美國自主發展的想法。馬克龍領導的法國,這種傾向最為明顯,然而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馬克龍的這種覺悟。
本月初,德國女國防部長卡倫鮑爾接受「政客」新聞網的採訪,並發表了一篇名為「歐洲永遠需要美國」的署名文章。她認為,未來短期內,歐洲沒有能力取代美國的軍事保護,並呼籲強化跨大西洋聯盟關係。
毫不意外的是,卡倫鮑爾又把中國也扯進來了。卡倫鮑爾稱,當今世界,各國在價值觀、影響力、市場等諸多方面展開競爭,而為了讓西方經濟再次煥發活力,歐洲必須和美國締結貿易協議。這項政策既可以給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同時也是向全世界以及中國傳遞一個信號:歐美國家捍衛自己的價值觀及市場。
總而言之,這位女國防部長的核心觀點就是,歐洲必須放棄獨立自主,不能和美國脫鉤,只有依靠美國才能和中國抗衡。但這番話在馬克龍聽來就非常刺耳,放棄獨立自主的幻想,這不是在暗諷自己嗎?馬克龍怒了,於是,當著全世界的面,這兩個國家槓上了。
要知道,馬克龍和川普一點也不對付,雙方產生分歧的最大原因,就是馬克龍曾批評「美國正在背棄我們」,甚至不留情面地稱「北約正面臨『腦死亡』」,因而馬克龍主張設立「歐洲聯軍」,強調「歐洲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如今德國國防部長居然背後來這麼一手,馬克龍忍不下去開始反擊了。
環球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日前馬克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對於卡倫鮑爾在政客網上所發表的觀點「完全反對」,並稱在這個問題上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態度一定和他一樣。
馬克龍稱:「借著美國政府內部更迭這個時機,歐洲國家需要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自主性,就像中國和美國那樣打造屬於自己的自主一樣。」馬克龍還強調,只有歐洲國家嚴肅對待自己的立場,並且打造屬於自己的防衛主權,美國才會把歐盟當作盟友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馬克龍還提到了「一帶一路」,他評價中國的這個政策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地緣政治概念。」「這是事實,它見證了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和它的靈魂。」這可以算得上是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最高的評價了。
法國要獨立自主,德國防長卻畏縮不前,這如何不讓馬克龍生氣?這背後關係到的可是歐洲的未來。過去幾百年的時間裡,歐洲國家憑藉工業革命的優勢,成功站在了世界舞臺的中央,然而經歷兩場戰爭的洗禮,歐洲成了美國的跟班。但不論是經濟還是資源問題上,歐洲註定不願接受二流角色。
早前,普京談論當今國際局勢時稱,蘇聯雖然解體,但俄羅斯正迎頭趕上,中德在崛起,英法影響也有顯著變化,因而馬克龍主張歐洲自主獨立,希望打造一支獨立力量,與其他大國相抗衡,然而德國卻在拖後腿,馬克龍自然不能同意,所以當眾把卡倫鮑爾罵了個狗血淋頭,還要求默克爾表態。
如果歐洲真按馬克龍設想的那樣發展,必然會對美國造成重大打擊。畢竟如若歐洲軍事獨立自主,那北約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到那時美國利用軍事聯盟控制歐洲的想法,恐怕是要落空了。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雖然馬克龍嘴上說要獨立,但拜登宣布勝選後,包括他自己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領導人都第一時間送去祝福,「示好」意味滿滿。如此情況來看,歐洲想要脫離美國控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