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為慢性疾病,真正讓人害怕的並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因為糖尿病而誘發的一系列併發症。如果體內的血糖長時間得不到控制,就可能影響糖尿病逐漸惡化,最終造成其他的損傷,比如神經受損。
糖尿病患者長期受到血糖升高的影響,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升高後,會不斷的對人體內的周圍神經造成刺激,造成損傷,如果長時間的刺激後,就會影響周圍神經的負擔過大,最終導致神經受損,出現神經壞死,導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壞疽以及渾身疼痛的感覺。可以說神經受損,與糖尿病有關。但是醫生老實說,並不只有糖尿病會造成神經損傷,幾種疾病也脫不了干係。
01外傷
在臨床上,有很多患者都是因為外傷導致人體內的神經損傷,比如車禍,撞擊等都可能因為外傷直接對人體的組織造成了傷害,引發一些意外的神經損傷,甚至還可能導致肢體斷裂等。車禍後截肢,劇烈撞擊後影響腦神經異常等都是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因為外傷的影響,導致肢體受到傷害,還會對神經產生難以磨滅的損傷,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神經壞死,就需要及時的進行截肢,減少傷害。
02腦中風
這是一種典型的腦部疾病,也是比較容易造成神經損傷的一種疾病。在人的腦部有著非常多的神經,但是引發腦中風的原因正是腦部的血液循環系統出現障礙,不止會直接地對腦血管以及周圍的腦組織造成損傷,還會影響相應的神經損傷,嚴重的還可能引發神經壞死。
正是因為中風後會造成神經損傷,才會比較容易在發作後出現很多後遺症,比如偏癱就是神經和腦組織受到嚴重損傷導致的,還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03感染性疾病
大多是因為人體受到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導致的相關性疾病,在患病期間更加常見,比如手術過後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感染性肺炎等,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這種感染性疾病會因為病菌的影響,長時間持續地對周圍的組織和神經造成損傷。如果在比較嚴重的感染性疾病發展後,還可能引發相應的神經系統問題。
04免疫機制過度反應
人體內存在一定的免疫機制,能對外界的細胞發生反應,抵禦外界的損傷。但是自身免疫機制的存在會對人體正常的細胞造成損傷,產生較大的傷害。如果人體受到外界的過敏源或者因素刺激時,還可能直接造成神經系統損傷以及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
出現神經損傷的因素有很多,糖尿病是其中一個。醫生說實話,這4種疾病也和神經損傷脫不了干係。長時間的神經損傷會增加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對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從生活的點滴中注重預防神經損傷的情況出現,能夠避免誘發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保護人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