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12月23日電(吳芬芬、黎昌政)今年以來,湖北省鍾祥市探索推行群眾信訪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442」工作模式,市、鎮、村(社區)1560名調解員分級為遇事群眾「把脈問診」,有效推動矛盾糾紛、群眾信訪和訴源治理「就地解決」。
「442」工作模式由鍾祥市政法委牽頭,在政法信訪大樓統一建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市綜治中心、市群眾信訪接待服務中心、市綜治維穩信訪情報研判指揮中心「4個平臺」;實行「一個平臺受理、一個流程辦理、一套制度管理、一切資源共享」的「4個一」工作機制;實現「一地統管、一門辦結」的「2個一」目標。
「442」工作模式實現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的工作模式,群眾走進政法信訪大樓,導訴臺工作人員會全面負責來訪、求助、投訴群眾接待、登記,再分流到調處中心功能調解區調處,然後由調解員接待。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有25名專職調解員,主要承接訪調、訴調等重大民商事矛盾糾紛。
「剛處理好的是一起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甲方受乙方邀請在工地務工,後受傷入院,甲方出院後就誤工等費用提出調解申請。中心經過調查了解、多次與雙方當事人協調溝通,雙方達成乙方補償甲方0.5萬元的協議。」調解員彭隆中介紹。
今年元月正式運行至今,鍾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共受理案件1747件,已調結1095件,調成率70%;訪調對接290件,已調結277件,正調解7件,退回6件,調成率95%;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對接177件,已全部調結。
「中心有兩個視頻調解室,一個指導全市鄉鎮多元中心矛盾化解,另一個指導全市村級調委會調解,同時也能視頻接訪處訪。」鍾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主任宋善選表示,「我們要求案件3天內審核受理,2天內根據糾紛性質和屬地管轄,分到各鄉鎮多元矛盾糾紛化解中心和各專業調委會,15天內化解。」
各鄉鎮依託鄉鎮綜治中心,建成本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推進「6+X」工作模式,由政法辦、信訪辦、網格辦、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6個單位派員常駐,其他單位派員按需參與化解調處,並選聘專職調解員。555個村(社區)均成立調解會,明確村(社區)治保主任為專職調解員,鼓勵「五老人員」和鄉賢人士參與到矛盾糾紛調處中來。網格員開展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和報告,簡單矛盾糾紛就地調處,複雜矛盾及時上報。
吉興國是鍾祥市舊口鎮羅集社區副主任兼調委會主任。「我處理的大部分是家庭矛盾、鄰居矛盾。」他介紹道。事雖不大,但吉興國都會用心調解,直到矛盾解除,雙方和解。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