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鍾祥:「442模式」助力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2020-12-26 瀟湘晨報

新華網武漢12月23日電(吳芬芬、黎昌政)今年以來,湖北省鍾祥市探索推行群眾信訪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442」工作模式,市、鎮、村(社區)1560名調解員分級為遇事群眾「把脈問診」,有效推動矛盾糾紛、群眾信訪和訴源治理「就地解決」。

「442」工作模式由鍾祥市政法委牽頭,在政法信訪大樓統一建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市綜治中心、市群眾信訪接待服務中心、市綜治維穩信訪情報研判指揮中心「4個平臺」;實行「一個平臺受理、一個流程辦理、一套制度管理、一切資源共享」的「4個一」工作機制;實現「一地統管、一門辦結」的「2個一」目標。

「442」工作模式實現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的工作模式,群眾走進政法信訪大樓,導訴臺工作人員會全面負責來訪、求助、投訴群眾接待、登記,再分流到調處中心功能調解區調處,然後由調解員接待。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有25名專職調解員,主要承接訪調、訴調等重大民商事矛盾糾紛。

「剛處理好的是一起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甲方受乙方邀請在工地務工,後受傷入院,甲方出院後就誤工等費用提出調解申請。中心經過調查了解、多次與雙方當事人協調溝通,雙方達成乙方補償甲方0.5萬元的協議。」調解員彭隆中介紹。

今年元月正式運行至今,鍾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共受理案件1747件,已調結1095件,調成率70%;訪調對接290件,已調結277件,正調解7件,退回6件,調成率95%;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對接177件,已全部調結。

「中心有兩個視頻調解室,一個指導全市鄉鎮多元中心矛盾化解,另一個指導全市村級調委會調解,同時也能視頻接訪處訪。」鍾祥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主任宋善選表示,「我們要求案件3天內審核受理,2天內根據糾紛性質和屬地管轄,分到各鄉鎮多元矛盾糾紛化解中心和各專業調委會,15天內化解。」

各鄉鎮依託鄉鎮綜治中心,建成本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推進「6+X」工作模式,由政法辦、信訪辦、網格辦、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6個單位派員常駐,其他單位派員按需參與化解調處,並選聘專職調解員。555個村(社區)均成立調解會,明確村(社區)治保主任為專職調解員,鼓勵「五老人員」和鄉賢人士參與到矛盾糾紛調處中來。網格員開展常態化矛盾糾紛排查和報告,簡單矛盾糾紛就地調處,複雜矛盾及時上報。

吉興國是鍾祥市舊口鎮羅集社區副主任兼調委會主任。「我處理的大部分是家庭矛盾、鄰居矛盾。」他介紹道。事雖不大,但吉興國都會用心調解,直到矛盾解除,雙方和解。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銀州區75個評理說事點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銀州區75個評理說事點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今年以來,銀州區積極推進評理說事點建設,目前,全區75個評理說事點建設完成並投入運行,發揮了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的積極作用。
  • 化解矛盾破小案 科技助力保平安
    此次盜竊案的破獲,只是興寧市公安局福興派出所運用智慧新警務創新辦案模式的縮影。 創新機制 推進矛盾就地化解 10月23日,毅德城兩人因瑣事在飯店發生矛盾糾紛,派出所民警及時會同當地群眾專職調解員、駐所律師、居委幹部到現場進行調解,當即化解矛盾,有效維護商戶和諧經營環境。
  • 糾紛解決在源頭 矛盾化解在「訴」外——《河北省多元化解糾紛條例...
    程序銜接不暢等問題待解,亟需地方立法規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 代表履職,在一線化解矛盾糾紛
    代表們來到泰興市人民法院「何健忠調解工作室」,得知調解工作室成立一年多以來,全國人大代表何健忠和14位人民調解員已在訴前成功調解矛盾糾紛646件,調解成功率達42.25%,不禁由衷稱讚。  人大代表如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深度、實質化參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推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司法需求?同時這樣的深度、實質化參與,是否可以助力代表更好地履行其監督職能?
  • 這個派出所化解矛盾糾紛有妙招
    起步鎮位於羅源縣北部平原,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大量外來人口和勞動力湧入,由此引發的矛盾糾紛也日漸增多且日益複雜。近年來,起步派出所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路徑,創新建立「四三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及時摸排、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 華池:弘揚馬錫五審判方式 助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劉向信)作為馬錫五審判方式的誕生地,華池縣司法系統始終繼承和發揚馬錫五司法理念,進一步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銜接的協調聯動機制,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至此,一起極易引發民轉刑的矛盾糾紛得以圓滿化解。這是舒城縣利用各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的有利契機,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綜合性一站式服務平臺,整合利用各政法單位和相關部門的職能、資源,藉助信息化指揮系統,把好矛盾糾紛源頭關、監測關、管控關,對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集中力量,聯合化解。
  • 何開文調研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機制建設
    何開文調研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機制建設強調健全完善矛盾調解體系機制 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12月8日,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何開文調研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機制建設。
  • 寧明縣公安局——「警務+五訪」把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
    據了解,寧明縣公安局創新「警務+五訪」(大走訪、大接訪、大處訪、大回訪、大督訪)工作模式,多措並舉推進矛盾糾紛化解。據統計,去年以來,該局將723起各類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群眾家門口,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寧明縣公安局的創新模式,獲得自治區公安廳充分肯定並在全區作為典型經驗推廣。
  • 內蒙古呼和浩特著力構建四級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平臺
    今年接待辦理初信、初訪事項26件,一次性化解24件,化解率達92.3%。  建立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調處服務,是呼和浩特市創新社會治理、積極探索建立貼近群眾、服務百姓的新舉措。呼和浩特市委要求,四級服務中心嚴格按照標準建立,實行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
  • 瑞安市司法局巧施「聯動」建強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
    瑞安市司法局積極構建以縣級矛調中心為樞紐,以鎮街矛調分中心為支點,以司法行政力量為主導的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一站式受理糾紛3611件,調解成功2281件,帶動全市民商事受案數下降15.57%,信訪批次和人次分別下降22.96%和40.13%。
  • 泰寧:共享共聯共建,聚力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
    本網訊(鄒敏)為進一步完善家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有效預防化解家庭矛盾糾紛,防範「民轉刑」類案件發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泰寧縣依託婚姻家庭輔導中心,採用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通過「1+2+N」共享共聯共建模式,推進家庭矛盾糾紛化解。
  • 「網格化」+「微信群」 寶華鎮多舉措化解安置小區矛盾糾紛
    從鎮到城,人口的激增帶來的是矛盾糾紛的增多,為此寶華鎮全面推進「網格化」+「微信群」管理,多舉措化解安置小區內發生的糾紛。「鳳壇花園西門有輛大貨車違停,影響過路車輛行駛和行人走路。」鳳壇花園社區網格員將這一情況反映到鳳壇花園社區「網格微信群」,社區工作人員立馬將這一情況通報到寶華城管微信群「鳳壇片區執法分隊」,執法分隊隊長立即帶隊前往處理,不到5分鐘將貨車勸離。
  • 南充順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由「盆景」點綴到「楓景」滿園
    近年來,南充市順慶區緊緊扭住矛盾糾紛「牛鼻子」,努力探索多元化解新方法、新途徑,夯實預防基礎,精準化解矛盾,創新楓橋經驗,多元化解工作「盆景」紛呈,亮點突出,「楓景」豐碩,百花滿園。 夯基礎、抓預防,築防線、固前沿 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不斷加強制度建設、陣地建設和糾紛排查,全面加強源頭預防。
  • 溫縣法院:打造「無訟」模式 源頭化解糾紛
    溫縣法院:打造「無訟」模式 源頭化解糾紛 2020-08-24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諸暨市「五個堅持」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
    諸暨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實體化運行以來成效顯著,積極探索群眾「最多跑一地」的諸暨模式。一是堅持代辦制服務,變「群眾訪」為「幹部跑」。為實現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堅持把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延伸到鎮鄉(街道),整合各方力量,打通1個市級、23個鎮級以及所有村(社區)運轉通道, 網格員通過線上線下平臺,串聯起信息搜集、上報、流轉、反饋等各個環節,實現市、鎮、村三級工作全閉環。
  • 龍華街道:探索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區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
    要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2019年,龍華區龍華街道全年處理各類信訪事件達3840宗,調處各類矛盾糾紛達1111宗,矛盾糾紛化解仍處於高位運行狀態。如何在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區探索出一條矛盾糾紛化解的新路子來,龍華街道從體制機制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 【踐行楓橋經驗】 矛盾不出村 「彩禮」糾紛門口解
    【踐行楓橋經驗】 矛盾不出村 「彩禮」糾紛門口解 2021-01-11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立方」線上線下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勞動爭議糾紛化解提速、贍養糾紛零接觸「雲端」化解……近日,東城區人民法院發布「和立方」訴源治理工作機制白皮書。該機制自2019年3月推出以來,為轄區群眾提供了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法律服務,有效將社會矛盾化解在源頭,累計為群眾節約訴訟費支出4100餘萬元。
  • 高新人 與物業產生矛盾糾紛?他們能幫你
    近日,西安高新區物業矛盾糾紛調解室(以下簡稱「調解室」)在都市之門B座1602正式揭牌。這是西安高新區加強物業管理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大膽嘗試,也是法治創建、平安創建、文明創建的又一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