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首陀羅人 五臺山佛教 今天

2021-02-23 國寧講堂

當世尊住在新德佳城南方的森林裡時,猛光國王正統治新德佳城,這時恰嘎國王則是統治鄰國色不熱城,二位國王平日往來密切,關係良好。

色不熱城盛產芒果,而新德佳城則幾乎不產芒果。有一次,恰嘎國王特意將一些上品的芒果送給猛光國王。猛光國王將芒果分給太子、王妃、大臣們一起享用,他覺得芒果非常鮮美好吃,於是就派人去種植芒果。芒果樹在細心照料下長得枝葉茂密,很快的就開花結果了。國王很高興,為了保護這個芒果園,他找來一些首陀羅人(印度奴隸階級)看守果園。可是,這些首陀羅人竟然監守自盜,大量偷吃果實,使得樹上的芒果剩沒幾顆。

國王生氣地問他們:"是誰偷吃了芒果?怎麼芒果只剩下這麼一點點呢?"。

害怕的首陀羅人在國王面前說謊:"芒果被人偷了!"。

國王懷疑是他們偷吃的,就派人去他們家搜查,果然在他們家中找到芒果的果皮和果核。國王盛怒之下,把所有的首陀羅人及其妻兒等全關在屋子裡,一把火燒掉整個首陀羅村。

這場浩劫的唯一倖存者,是首陀羅人一個在外謀生的兒子,他覺得在首陀羅一輩子做奴隸沒有意義,於是裝扮成婆羅門階級的模樣,出外謀生,還跟著一位上師學習隱身法。

有一天,他回到賤民村,只見一片廢墟,不見自己的父母家人。他詢問隔壁村的人,才知道整個事情的經過,他心想:"那些偷吃芒果,犯了法的首陀羅人,受罰是應該的。可是,那些無辜的婦女、孩子沒有犯法,憑什麼也遭殺害?"他悲憤填膺,決定要報仇雪恨。

他進入王宮,在任何人都看不到他的情況下,以隱身術悄悄地來到國王身邊。接著他拿起鞭子便狠狠地抽打猛光國王,並嚴厲責罵他:"你這個粗暴、惡毒的國王,為什麼要燒死那些無辜的首陀羅眷屬呢?"

"那些首陀羅人偷吃我的芒果。"猛光國王看不到任何人,以為是魔鬼,但仍強忍著痛回答。

"首陀羅人是偷吃了看守果園的芒果,婦女與小孩又沒犯罪,為什麼也燒死他們?你實在太可惡了!"

他非常憤怒,一邊抽打,一邊警告他:"你這殘忍的暴君,我給你七天時間處理國家大小事務,七天後,我再殺你。"聽完這些話,國王非常害怕。

第二天,他又是這樣抽打國王。國王恐懼萬分,趕快找來大臣商量對策。

大臣們建議:"我們去求佛陀的弟子達雅那尊者,可能會有辦法。"

決定後,大臣們來到達雅那尊者前請求:"尊者,我們的國王正遭受魔鬼的惱害,請您慈悲救救他吧!"

達雅那尊者作了一個加持,首陀羅人的隱身法立刻不靈了。

首陀羅人覺得奇怪,隱身法居然會無法使用…他覺得一定有人破壞,於是跑去探問大臣:"前幾天國王受到魔鬼的惱害,這幾天卻好了,是什麼原因呢?"

大臣們說:"我們去求達雅那尊者,是尊者保護了國王。"

這個首陀羅人聽後,滿腔怒火地來到達雅那尊者面前質問:"尊者!您為什麼要破壞我的隱身法?您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尊者和藹地說:"孩子,不要著急,有話慢慢說。"尊者的慈悲溫和消除了他心中的怒火,首陀羅人隨即平靜下來,對尊者恭敬頂禮,尊者為他傳授相應的法,於是他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預流果。

證果後,他在尊者前再三祈求:"我願意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守持清淨梵行。"尊者攝受他,並為他剃度、授戒、傳法,他精進修持,最後滅盡三界煩惱,成為阿羅漢。

大臣們知道後,稟告猛光國王:"害您的不是魔鬼,而是一個來復仇的首陀羅人,但他已經被達雅那尊者度化出家了。"

國王聽了很高興,心想:"如果沒有達雅那尊者,我一定早被殺害了。"為了報答尊者的恩惠,他親自迎請尊者和比丘僧來王宮中應供。

尊者告訴他:"可以,但現在佛陀住在附近的森林裡,您應供養佛陀才是真正的大功德。"

於是,猛光國王前往佛前求法,世尊為他傳了一些法,他又再三祈求佛陀及僧眾親臨王宮應供七天,佛陀默許了。七天中,佛陀和比丘僧受猛光國王虔誠地供養,圓滿當天,還供養佛陀一件無價的寶衣,並供養每位僧人二件僧服。佛陀為他傳授教言後,便返回森林中。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這個首陀羅人以什麼因緣,能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獲證阿羅漢果?希望世尊為我們演說。"

世尊告訴比丘們:"這是他前世的因緣。在距今九十一大劫以前,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毗婆尸佛出世,佛在度化眾生圓滿後,示現涅槃。

當時的郎約國王把佛的舍利集中存放在隱密的地方,還找了一些首陀羅人守衛。有一次,一位首陀羅人被猛虎攻擊,他至誠地祈禱頂禮如來正等覺,因如來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天人救護他,使他免除虎難。

過了一段時間,建好舍利塔,郎約國王舉行隆重的開光儀式。那位在虎口中倖存的首陀羅人盡己所能地供養,並對遺塔恭敬頂禮,心想:'我能從虎口逃生,全是如來的加持,為了報答佛恩,我今盡力供養,以此供養的功德,希望將來能在如來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位。'

比丘們,今世證阿羅漢果的首陀羅,就是當時在毗婆尸佛出世的首陀羅人,由於他前世的願力現在已經成熟,所以今世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獲證阿羅漢果位。

另外,在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時,有位惡性比丘經常以粗話罵其它比丘:'你們這些首陀羅賤種人……'

後來,他臨死前生起後悔心,誠意懺悔並發願:'我在迦葉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沒有得到什麼境界,希望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歡喜,獲證阿羅漢果。'

他雖然發善願,但仍然五百世轉生為賤種人。而他在臨終前的發願,現在已經成熟,所以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滅盡一切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

常州國寧寺歡迎您!

隨喜轉載功德無量!歡迎關注國寧講堂,了解當下佛學智慧,實踐完美人生。

友情提示:

新朋友可查找並分享公共帳號:huizhongfashi

關注國寧講堂了解佛教行持善法.調整內心.充實生活.認識生命,擁有智慧人生。



相關焦點

  • 聖境資訊 | 2019五臺山佛教講經交流會開幕式
    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昌善法師拈香主法,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妙江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如瑞法師,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昌善法師,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常務副長章樣摩蘭喇嘛,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如空法師,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海信法師,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悲月法師,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副會長隆明法師
  • 聖境資訊|2020五臺山佛教講經交流會開幕式
    五臺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副秘書長、各寺住持、管家、法師、居士等200餘人參加了祈福法會。 祈福法會之後,舉行了「2020年五臺山佛教講經交流會」開幕式,應邀參加今天講經交流會的領導有:山西省委統戰部七處處長 、山西省佛教協會秘書長寧金平
  • 聖境資訊 | 2020五臺山佛教講經交流會開幕式
    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會長昌善法師拈香主法祈福法會之後,舉行了「2020年五臺山佛教講經交流會」開幕式,應邀參加今天講經交流會的領導有:山西省委統戰部七處處長 、山西省佛教協會秘書長寧金平 ,忻州市文旅局局長、中央黨校佛學客座教授張振邦
  • 中國風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
    五臺山五爺廟也有一個關於龍五爺的傳說故事,傳說中龍王的第五個兒子。佛、菩薩是不看戲的,但五爺喜歡,所以這裡有五臺山唯一的一座戲臺,專門給五爺搭建的。五臺山五爺廟的香火最旺,每逢初一、十五前來朝拜的人不斷,據說五爺廟許願很靈。龍五爺是南山寺三十三觀音堂的南北財神殿供奉的財神,所以很多來五臺山五爺廟的人都是求財的,但要謹防受騙。
  • 中國佛教十大名山之一:文殊道場五臺山
    林海雲濤襯其靜,飛瀑流泉見其 淨,莽莽蒼蒼顯其空,虎蹤鹿跡明其虛,自然之風採,天造的神韻,難以狀貌。淨、靜、虛 、空在僧人與崇山峻岭之間架起一道無形的橋梁,於是產生了獨特的人文與奇特的自然融於一體的佛教名山。
  • 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山西五臺山
    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並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五臺山,以其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於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古往今來,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勝數,中外佛教信徒和遊人紛至沓來,朝山禮佛和參觀遊覽。五臺山號稱「華北屋脊」。
  • 最著名佛教聖地,五臺山女尼姑越來越多,原因讓遊客「噁心」
    說起五臺山,大家都知道這是中國最著名的一處佛教聖地,五臺山在很多佛教信徒的心裡地位是無可比擬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五臺山就已經擁有了今天的地位,在全國的佛教信眾當中是非常獨特與神聖的,佛教給予了五臺山生機與活力,這也導致五臺山直到今天依舊是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 五臺山獨特風採:顯密諸宗並弘 漢藏佛教共存
    五臺山鎮海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五臺山佛教,歷史悠久,幾經滄桑,本身就是中國佛教發展的一個縮影。在五臺山這個小舞臺上同樣演繹著中國佛教史的風雨興衰。自東晉十六國到現在的1500餘年裡,五臺山佛教名僧輩出,僧才濟濟。各宗高僧來臺活動,都把五臺山作為弘法傳宗的基地,使五臺山佛教呈現出顯密諸宗並弘,漢藏佛教共存的獨特風採。 一、華嚴宗 《華嚴經》是大乘佛教重要典籍,是五臺山為文殊道場的主要依據。從北魏時候起,五臺山一直是傳播、研習《華嚴經》的主體基地,華嚴學在五臺山興起最早。
  • 五臺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佛門弟子建議打卡
    說到中國佛教名山,我們幾乎熟悉的有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華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臺山,其中五臺山尤為尊貴。它位列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是世界佛學般若的中樞。它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和拘屍那迦一起被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佛教歌曲《我只是你自己》在五臺山唱響
    12月22日,時逢冬至,著名蒙古族歌手莫爾根作曲並演唱的佛教歌曲《我只是你自己》單曲全球首發新聞發布會暨蒙古天籟莫爾根「梵音天際」全球巡迴演唱會首站在五臺山舉行,並通過騰訊直播為全球網友送去吉祥祝福。莫爾根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做為蒙古族長調傳人的母親賦予她寬廣優美的音質,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獲得聲樂碩士,導師為烏日娜教授,先後出版專輯《蒙古天籟》、《察汗淖兒》、《六字真言頌》、《釋迦牟尼佛贊》等,用蒙、漢兩種語言演唱了許多蒙古族歌曲和佛教歌曲
  • 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顯通寺,你不知道的恢弘斑斕
    清晨,當溫暖的金線照射進房間,也開啟了佛教修行之路。今天的目標是朝拜坐落於山西五臺山的顯通寺,這是座與白馬寺齊名的中國佛教古寺!顯通寺建於東漢年間,到現在也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那時的佛教才開始流傳於中國。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被人俗稱黃廟和青廟。它們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現如今,漢藏佛教兩者卻在五臺山共同存在,那兩者之間到底是青中有黃,還是黃中有青呢?還是各念各經,互不來往呢?千僧齋會,是五臺山一個傳統的佛事活動,法會設在藏傳寺廟羅睺寺,屆時山上所有四眾弟子,誦經念佛、虔誠頂禮。
  • 佛教四大名山地形圖:有沙灘的普陀山,五臺山,九華山和峨眉山
    自從東漢時期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國起,佛教所宣揚的哲理同儒家文化互相影響,慢慢形成了適合我國社會需要的「中國佛教」。比如說從明代開始,在我國出現了佛教四大名山的說法,國人認為九華山是地,峨眉山火,五臺山是火,普陀山是水。究其原因無非是國人對照印度佛教中的四大聖地而產生的。
  • 華北屋脊,清涼聖地,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山
    五臺山建廟始於漢明帝時期。在唐代,由於「文殊信仰」的繁榮,鼎盛時期有360多座寺廟。在清代,隨著喇嘛教傳入五臺山,出現了兩種特色的青、黃寺廟。五臺山是由五座臺頂圍繞的區域,稱為臺內,外圍稱為平臺外。五臺山歷經千年目前有倖存的廟宇43座,其中臺內37處,臺外6處。
  • 大般若宗 | 能海法師對五臺山藏傳佛教發展的貢獻(四)
    寂度法師生於1910年農曆11月15日;重慶市銅梁縣平灘鄉新華村人;1939年在峨眉山萬佛頂依海靜法師剃度出家, 當年到成都近慈寺拜能海上人為師, 受具足戒, 隨師在寺內修習佛法10年;新中國成立後, 寂度法師追隨能海法師駐錫四川省綿竹縣雲悟寺; 1953年又隨師登上五臺山, 駐錫清涼橋, 先後任知客、都監;「文革」期間回原籍務農; 1978年重返五臺山住十方叢林碧山寺, 擔任監院。
  • 文殊菩薩的道場——佛教聖地五臺山
    此外《大莊嚴法門經》、《佛土莊嚴經》、《涅盤經》、《健行三摩地經》等經典中授記尚多,文繁不錄。大成就者們如觀音、普賢、大勢至、無垢稱、善財等地上菩薩及眷屬與文殊菩薩在此辯經,發種種神變。漢朝,明帝於即位七年神變月的一天夢見金色神人,有三尋(尋、弓,兩臂張開的距離)高,此系大支那眾生善根因緣的成熟。明帝派宰相王適找尋神人,迎來了印度的羅漢摩騰與班智達竺法蘭。二位尊者在印度以神通觀出五臺山文殊菩薩道場開啟的因緣即將成熟,於是應明帝之請,攜帶一尊佛像、大小乘經典、一缽佛舍利,於火兔年冬月抵達漢土。
  •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五臺山和韻》,雲旅遊山西忻州五臺山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明代史監《五臺山和韻》,雲旅遊山西忻州五臺山。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餘裡,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2009年6月,五臺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關注觀光君,圖文版內容更精彩......
  • 為什麼每年有這麼多人來五臺山?
    一提到五臺山大家都耳熟能詳,那麼為什麼每年來五臺山的遊客只增不減呢?下面小咔就給大家介紹下: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內,由東臺、西臺、南臺、北臺和中臺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 五臺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一下雪就美得不像話!
    12-21 14:16:48 來源: 華北社區 舉報   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 網傳「五臺山女尼是假扮的」,如此抹黑五臺山,我們不能忍!
    這兩天,一個「五臺山上的尼姑越來越多,這是為何呢?」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看了視頻後,小編心中異常憤怒,如此抹黑五臺山,我們不能忍!視頻中究竟說了什麼?先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最讓人氣憤的是,這段解說相應的視頻片段:大量採用五臺山普壽寺尼眾師父們的日常修行和舉辦佛法的真實場景!熟悉五臺山普壽寺的佛弟子都知道,小編截到的圖,正是五臺山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很多人在不了解事實的情況下,信以為真,視頻中的惡意抹黑,對五臺山佛教、五臺山的比丘尼師父們的名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