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你,我的世界情願一直大雨傾盆」——評《天氣之子》中篇

2020-12-23 騰訊網

如果說《天氣之子》能在這個脈絡下演繹一出愛情悲劇,與《你的名字。》形成一喜一悲,一部豔麗一部陰沉的「正反面」,或許能成就另一部【經典】。

然而,或許是新海誠在《你的名字。》之前的作品都給人一種「那人只在燈火闌珊處,卻憾了回頭」的失望感,更通俗的說法是「我就在外面蹭蹭」的壓抑感久了,觀眾會懷疑主創「不懷好意」,於是,為了迎合觀眾對美好的嚮往,新海誠十分扭曲地讓男女主角有了一個「犧牲大我、成就小我」的結局。

以至於看到最後,我總是會想到十多年前「非主流文化」瀰漫時,傻缺中二的自己曾用過的QQ籤名「你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也會給你擁抱」

其實,新海誠完全可以做成一齣悲劇,再出個第三部作品把《你的名字。》與《天氣之子》串起來,只要劇情設計足夠巧妙,配合畫面和音樂,不僅能賺眼淚、口碑,還能賺票房和期待。

只是,我推測【新海誠】應該沒這種考慮,一方面是本人就是那種心存善念者,有對真誠、閃亮、愛情的【信】,有對事業和作品的【愛】,有對喚起人們對生活充滿積極態度的【望】;另一方面,就是悲劇的演繹,如果未能「劍走偏鋒」,就必然會傷了自己,利刃出鞘,要麼重傷要麼奪命

這又不免想到了另一個故事,20年前,橫空出世的《最終幻想Ⅹ》(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X;FINAL FANTASY X;簡稱:FFX;FF10)創造了一個【神跡】,口碑爆棚,獲獎無數,唯一的「缺憾」就在於是個悲劇——「工具人」【提達】完成宿命後,就與戀人【尤娜】永世相隔。

這種「不完美」使得《最終幻想Ⅹ》在發售後遭到全球大量粉絲的「指責」,迫於輿情也是出於盈利因素考慮,製作方打破了系列作品不出續集的傳統,推出了《最終幻想X-2》

對比《你的名字。》與《天氣之子》這兩部作品,似乎新海誠更擅於畫面布局,以及通過畫面來「捕捉」人物情緒,但並不擅長「講一個好故事」嗎,如果說《你的名字。》是「講了一個好故事」,那麼,《天氣之子》只能是「勉強講好了一個故事」

細觀《天氣之子》,很多情節的出現有點「霸王硬上弓」的粗糙感,比如由撿到的槍引出的反派、永遠智商不在線的警察、偶爾正義偶爾黑化最後突然「良心發現」的大叔(須賀圭介)。這些設計難免讓觀眾覺得除了男女主角,其他人都是拿著劇本演戲的工具人——雖然客觀說【的確是】。

當這些情節不能【有效】襯託男女主角的情感升級,在不允許出現「一夜夫妻百夜恩」的親密戲的基礎上,所有的凌亂就只能讓整個劇情變得「撲朔迷離」,既然「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幹什麼」的「三本源」都不能在戲中自我解答,男主角去救女主角,表面上就顯得極為「單純幼稚」——我愛她,所以要去救她,這個世界怎麼樣關我毛事兒?

然而,在《你的名字。》,幾乎每個出現的人物的行為舉止,都是可溯源、在劇情世界中是【合理】的,各種零散的碎片在劇情遞延過程中是能拼合成一幅圖景,這也讓男女主角最後的相遇顯得更為「致命催淚」——「像中了子彈一樣」。

相關焦點

  • 「為了你,我的世界情願一直大雨傾盆」——評《天氣之子》下篇
    基於前文,如果說《你的名字。》是【信、達、雅】的集大成之作,《天氣之子》反倒是夾生飯,拋開畫面和音樂,新作則有一種明顯的「退步」。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說《你的名字。》是【寫意】的,《天氣之子》則是【寫實】的。
  • 《天氣之子》的這些臺詞,適合摘抄
    」天氣因你逆轉,世界因你天晴。」「天空澄碧,纖雲不染,遠山含黛,和風送暖。」」重要的人,想見的人,無論晴雨,不管多遠,都一定要去見你。「」這是一個只有我和她知到,關於這個世界的秘密。「」相比於藍天,我更想選擇陽菜。「「和你一起面對,世界也沒什麼好怕的。」「我不怕與世界為敵,只要你在就好。」
  • 為什麼要用極端的思想評價天氣之子?不妨思考一下城市的結局
    #導語:自從《天氣之子》在B站上映後,許多漫迷再次對帆高的選擇表示質疑和反對,「為了一個人而放棄一座城」,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極其自私的表現。在城市與陽菜之間,帆高確實選擇了陽菜,可是,這並不意味著城市就要毀滅……天氣之子講述了帆高和陽菜之間的故事,對於整個東京來說,他們是非常渺小的存在。但是,相較於整個城市,陽菜在帆高心中的分量無疑更重,漆黑的城市中,陽菜就像是一道光芒,照亮了帆高的生命。
  • 贏了你,輸了世界又如何——《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在國內上映,早早釋出的原聲帶一直被我收藏在音樂軟體的歌單裡,卻從未聽過一遍。看完電影,走出影院,我終於可以如釋重負般盡情的循環電影的原聲帶。豆瓣7.1的評分算不上高分,很多評價都說這部電影導演新海誠如何倒退,可我並不覺得差在哪裡。
  • 你是《天氣之子》的觀眾嗎?簡評《天氣之子》
    所以如今的我雖然依然不能認同飛鳥的做法,但卻理解了他的行為。而本期我們要談的動畫,在本質上和《種命》非常相似——《天氣之子》。《天氣之子》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BD於2020年5月27日發售,B站於2020年7月21日開放了web版放送。所以我寫這篇推送的時候,只要對這部電影感興趣的應該都看過了。
  • 《天氣之子》:是我選擇了她,選擇了這個世界
    如果你心愛的人擁有拯救世界的能力,代價是犧牲自己,你會為了世界放棄愛人嗎?這個命題在國產劇、小說裡經常出現,主角們舍小愛為大愛,並且無私到即使不為世人所理解,也要朝向英雄的路途不停不歇。《天氣之子》比起《你的名字》中男女主靈魂互換,拯救三年前在隕石墜毀中喪命的全鎮人,我更為陽菜和帆高那所謂的「自私」而深切感動著。
  • 《天氣之子》心之所向,我愛這個世界我更愛你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的又一部動畫電影,講述了帆高與少女陽菜的奇幻愛情故事。影片以「天氣」為主題,細膩唯美的畫風,萌動的青春情愫,天馬行空的夢幻世界,對愛的篤定,構建了一個獨特的動漫世界。
  • 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你保護東京,我保護你!
    新海誠的這部新作《天氣之子》是2019年度日本本土影片票房冠軍,日本票房突破了143億日元(折合人民幣9.3億),中國票房2.85億,電影講述離家出走的帆高遇到少女陽菜,他們為了能在一起,放棄了拯救世界,選擇了他們自己想要的生活,在電影的結尾他們也再次相遇。
  • 電影推薦:新海誠《天氣之子》,我不怕與世界為敵,只要你在就好
    新海誠這個名字,你應該不陌生。風靡全球的動畫片《你的名字》就是他筆下的世界,更是目前除了吉卜力工作室作品之外,唯一超過百億票房的日本動畫電影。總是圍繞著奇幻的色彩、青澀的記憶,新海誠這部新作也延續了同樣的溫度。
  • 《天氣之子》被嘲,世界本就瘋狂,當愛與世界為敵,我只想要你!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深入聊一聊新海誠的作品《天氣之子》。01少有才名,突破不斷自從《你的名字》在票房與口碑上收穫雙重成功後,這位才華橫溢的富二代新海城終於出圈了。對於新海誠個人而言,從《言葉之庭》到《你的名字》再到《天氣之子》是兩次巨大的飛躍。作為一名動漫電影監督,新海誠向來是以驚豔的視覺畫面以及音樂同畫面間的呼應互動為人所稱道的,但這兩部作品都有了不同的突破。
  • 《天氣之子》:我們可以為了一個人放棄世界嗎?
    《天氣之子》是一部反套路的電影。一是反慣常的「少年拯救世界」的少年漫主流,少年竟為了少女放棄了世界。二是反他的作品中一貫的悲劇審美,男女主得償所願,卻也能盡顯深意。三是清新純美的畫風不再一味地用以展示人性美與細膩的情感,而是對人性與社會的陰暗有所揭露。這一系列超出觀眾預期的操作,讓部分觀眾接受無能,我卻倍感驚喜於他的轉型。
  • 新海誠《天氣之子》,為了愛情,水漫東京又何妨?
    「你知道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我會給你懷抱~」 每當聽到《小情歌》裡的這句歌詞,我都會幻想一下讓城市顛倒的大雨是什麼樣子,在這種雨中擁抱的又是什麼樣的人。 可以我想像力一直不是特別豐富,總也想像不出什麼有意境的畫面。
  • 《天氣之子》|用新海誠的方式來說「我愛你」
    《天氣之子》是日本動畫大王新海誠時隔3年的新作,他以不走尋常路的結局在網上引起了熱議,一般的災難電影都在秀英雄主義,主角為了拯救世界犧牲自己,而《天氣之子》則告訴我們的是:所謂英雄主義,不是拯救世界,而是拯救你覺得值得你不顧一切放棄所有去拯救的東西,那也許是一個人、也許是一種流浪貓、也許,只是一隻很普通的玻璃杯。
  • 《天氣之子》真的改變了世界嗎?你對世界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大家好我是小白。最近《天氣之子》上線B站,以前沒去電影院看的人終於可以在線上觀看新海誠的新作了。我在《天氣之子》上映的時候就第一時間去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最近趁著《天氣之子》上線,我又去看了一遍這部作品。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完《天氣之子》的時候我是懵逼的,感覺他有太多了槽點。
  • 你只看了《天氣之子》電影,開發者卻開發了天氣之子APP
    天氣之子是一部新海誠執導的奇幻愛情電影,電影講述了高一少年梵谷離開自己的家鄉,獨自一人來到東京生活,由於未成年身份難已找到正當工作,他只能勉為其難的到一家超自然刊物出版社擔任寫手。在東京連日的大雨中,梵谷遇見一位性格開朗、和弟弟相依為命少女陽菜,她有著讓天空放晴的能力,她就是治癒天氣的晴女,每一次治癒天氣,她都會消失一點,直到最後去另一個世界-天空之上的世界。
  • 天氣之子:為了你對抗全世界,你被陽菜與帆高的愛情感動了嗎?
    大家好,我是愛看動漫聊動漫的木子,每天(特殊情況除外)更新「新番資訊/老番回顧」相關內容,感謝你的支持。面對「全世界」與「愛情」,你會選擇深愛的她,還是世界人民的安危呢?《天氣之子》的男主帆高,他選擇了陽菜,是不正真符合了那句「只要能和你在一起,與全世界對抗又何妨?」。新海誠動畫電影《天氣之子》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然後在同年的8月8日、9月12日、11月1日分別在中國香港、臺灣和內地上映,中國大陸於2020年7月21日在嗶哩嗶哩全網首播。
  • 《天氣之子》那天,我們發現了有關世界的秘密
    那年夏天,在那個天空之上的我們,把這個世界的樣貌,徹底的改變了從《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到《你的名字》,知道今年的《天氣之子》可謂是新海誠的電影也看了不少,聽聞《天氣之子》引進大陸便是屁顛屁顛的去了一次電影院,電影觀感極其惡劣,因為都是情侶出雙入對,只有我一直單身狗在一個人看電影
  • 《天氣之子》暗黑影評:這個角度,把我自己都看噁心了
    第一個謊言從電影一開始就有暗示,男主的旁白說「這是只有我和她所知道的,關於這個世界的秘密」~當然這句話不是謊言,謊言要從男主的出場說起......大雨傾盆而下,人們都忙著躲進艙內,只有男主衝進雨裡一陣歡呼雀躍、手舞足蹈,然後一大捧氣死牛頓的「反重力水團」忽然打到了船上,初登場的圭介出手救下了男主~換個角度想一下,難道這不是男主把自己經歷傳奇化的想像嗎?
  • 《天氣之子》:這次,你看懂新海誠了嗎?
    文&編:綠麥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醞釀三年。宣傳語「有一種陪伴,是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勾起了不少人的情懷。整個電影看下來,只能感嘆新海誠不愧有「壁紙狂魔」之稱,《天氣之子》中場景的刻畫和塑造依舊精緻,每一幀畫面都很養眼,唯美得令人驚嘆。《言葉之庭》的雨、《秒速五釐米》的坡道、《你的名字》裡的神社,大量真實的城市景觀,在《天氣之子》裡都通過電腦3D的CG動特效進一步再現。水滴打在地面上彈起後的晶瑩剔透,以及天空的波瀾壯闊無不讓觀眾感受到了觀影的快感。
  • 《天氣之子》:請讓天氣接地氣
    有些時候,我甚至覺得觀眾在觀看影片時要吃爆米花的舉動,實際上根本就不是基於一種生理上咀嚼的衝動,而是基於一種精神上咀嚼的衝動。他們把咀嚼導演對世界的看法轉化為用牙齒撕裂爆米花的快感上來。 在「天氣之子」之前,似乎還沒有太知名的動畫以天氣為想像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