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手腳冰涼
怎麼都捂不熱的時候了
但不同的是
有的姑娘有御用暖腳器(男朋友)
而我只能裹緊自己的被子
自備熱水袋、暖寶寶
……
快樂是別人的
我只有涼涼的手腳
於是我感嘆道
怎麼就我的手腳冰涼呢
為啥你的手腳會冰涼
除了病理性因素外,很多不良習慣也會讓你更怕冷。
穿的不夠暖和許多姑娘都喜歡在大冷天露著個大白腿,或者露個腳腕,這時身體中的血液就會優先供應給心臟、肝臟、腎臟等功能更重要的器官,致使手腳冰涼。體型偏瘦體型偏瘦的人,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部位,脂肪相對較少,熱度較易散失。不愛運動吃素、過度節食吃寒涼食物、疏於保暖這幾種手腳冰涼的情況,
只要做好保暖措施,
改正不良習慣,
手腳很快就會暖和起來。
但如果做好保暖措施,
手腳還是那麼涼
就要小心疾病的可能了。
這幾類疾病也會引起手腳冰涼
疾病導致的手腳冰涼,通常是因為疾病本身或疾病引起了血管病變,致使循環的血量不足,從而導致手、腳得不到足夠的氧氣、營養物質,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
可引起手腳冰涼的疾病有:
1.貧血
如果你感覺勞累、面色蒼白、有時喘不上來氣、耐力下降,加上發冷、頭暈、煩躁等症狀的話,更要考慮貧血的可能。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話,常常會累及周圍動脈的併發症。它會導致周圍血管中斑塊堆積,從而造成沒有充足的血液到達指端,手腳就更容易發涼。
3.雷諾症候群
雷諾症候群患者常在冬季犯病,表現為手腳冰涼、隨後手指或腳趾變為紫色、最後轉為潮紅,有的人會伴有手腳發麻的症狀。
4.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甲減患者的機體代謝會減慢,出現怕冷症狀。此外,患者還會伴有疲勞、瞌睡、體重增加、食慾低下、月經不調、皮膚粗糙等症狀。
5.心功能減退
心臟是運動血液的泵,可以將血液運送到全身的各個器官。如果心功能減退的話,自然會影響到血液運行,導致手腳冰冷。
如果手腳冰涼的同時還伴隨以上症狀,建議要及早就醫治療哦!
當然,對大多數人來說,
手腳冰涼主要是保暖工作不到位
除了做好保暖措施外,
還可以從這幾個生活習慣入手。
如何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1.睡前泡泡腳
堅持泡腳是緩解手足冰涼的有效方法,可以幫助提升身體的禦寒能力。
晚上7-9點,用40℃左右的水,浸泡雙腳15-20分鐘(不宜超過20分鐘),讓水漫過腳踝,泡至身體微微出汗。泡完後要立即擦乾雙腳,並穿上保暖的襪子。
2.護好身體6個部位
防寒是保護關節、預防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措施。護好頭部、頸部、後背、雙腳、肚臍、膝關節等部位,整個人就會暖和很多。
穿個背心或馬甲,有助緩解後背發涼的情況。避免穿低腰褲,外套最好過腰過腹。
3.以溫開水為主要飲品,多吃溫補食物
一年四季都應以溫開水為主要飲品。
另外,可以吃些芝麻、花生,可以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
多喝生薑紅棗湯,健脾溫胃、補血養顏還能祛風寒。
多吃牛羊肉、韭菜、胡蘿蔔等溫補性食物,對於改善手足寒冷有幫助。
4.穿雙厚底鞋
出門要選擇有一定厚度、最好包裹住腳踝的鞋,並墊上鞋墊。
晚上睡覺還可以穿上溫暖、寬鬆的棉襪,避免夜間雙腳受涼。
5.曬曬後背
最好在下午4~6點曬曬後背,每次曬半小時左右,邊曬邊拍打按摩,有助藉助自然界陽氣溫通經脈。
6.多做有氧運動
多做有氧運動,如慢跑、快步走、跳繩、瑜伽、登山等,都會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但要注意不可運動過度。
-END-
本期編輯|紫萱
後期排版|紫萱
—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提出寶貴建議 —
*聲明:以上圖片、情報來自於媒體公開報導,如有不實、侵權等,煩請聯繫刪除。未經許可,不可轉載、摘編或作為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