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深圳市寶安區舉行民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證書首發儀式。82名首批通過評審的民辦教師獲頒職稱評聘證書,其中高級教師資格10名,一、二、三級教師資格分別為29名、36名、7名。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劉佳晨,深圳市教育督導室主任金依鋰,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寶安區委副書記、區長郭子平,寶安區委常委、區委區府辦主任蔡英權,寶安區副區長梁敏華等出席儀式,並為獲評教師代表頒發證書。
2017年9月,堅持以教育優先發展為第一戰略的寶安區,調研出臺了《關於促進民辦中小學規範優質發展暫行辦法》,率先全市提出「按照廣東省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審標準和深圳市中小學教師評聘辦法,試點探索民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以此調動廣大民辦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進而促進全區民辦學校提質促優。首批評聘共收到12所民辦學校432名民辦教師申報,最終有82名教師通過評審。
本次評聘工作參照公辦學校,用同一標準和程序開展,實施 「評聘合一」制度。通過職稱評審的教師,由學校聘到相應職務,並要求學校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工資待遇體系。同時,配套出臺寶安區民辦中小學教師工資指導價位標準,初步估算,全區民辦中小學教師工資將因此增長500—750元。
獲評教師獲得的《寶安區民辦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全區民辦中小學互相認可。同時,學校擁有的中高級教師人數將成為衡量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參數。
日前,經過兩次審核、兩輪公示、三場評議,82名教師從432名申報教師中脫穎而出,獲評相應職稱資格。今後,民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將作為一項常規工作深入推進。職稱評聘,在民辦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引發強烈反響,其示範效應、帶動效應迅速顯現。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劉佳晨致辭表示,開展民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是深圳教育事業改革創新發展的又一創舉。民辦教師職稱評聘工作,是打通民辦教師專業化成長通道、增強職業榮譽感、優化民辦教師隊伍的有力舉措。以民辦教師職稱評聘為契機全面提升民辦教育質量,讓更多民辦學校學生享受更好的教育,是踐行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務,也是增強市民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劉佳晨說,寶安是深圳的產業大區、人口大區,更是民生大區。深圳的民辦教育發源於寶安,從1990年第一所民辦學校誕生起,經過近30年的蓬勃發展,如今寶安的民辦教育體量佔全市民辦教育的四分之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希望寶安區抓實抓好民辦教師職稱評聘工作,為適時在全市推廣積累有益經驗。
寶安區委書記姚任介紹,寶安區委區政府歷來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近兩年來,不斷加大學校規劃建設,不斷加大教育用地儲備,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去年全區共投入68.6億元,今年預算高達75億元,佔財政總支出1/4。寶安還專門設立了民辦教育專項資金,去年發放7.8億元,用來改善辦學環境,提高教師待遇,增加補助,推動民辦教育健康、高質量發展。
姚任表示,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是最無私的崗位,尊師重教應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自覺和價值規範。全面彰顯和充分反映民辦學校老師地位和價值,讓民辦學校老師更有尊嚴、更好地成長,讓「民師」成為名師,是黨委政府的應盡職責和全社會的共同使命。此次寶安在全市率先開展民辦學校老師職稱評聘工作,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寶安行動,是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創新的寶安表達,也是關心關愛民辦學校老師的寶安擔當。(通訊員張路玉、張秋宜 光明融媒記者嚴聖禾)